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笔记精华.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4063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3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笔记精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笔记精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笔记精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笔记精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笔记精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笔记精华.docx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笔记精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笔记精华.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笔记精华.docx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笔记精华

年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笔记(精华)

 

 

————————————————————————————————作者:

————————————————————————————————日期: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

一.接案(会谈和询问时获取服务对象资料的最基本工具)

1.服务对象来源:

主动求助者

由他人或其他机构转介而来

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服务成为服务对象

2.服务对象类型:

自愿型和非自愿型P2;现有对象和潜在对象P3

3.接案的准备工作:

服务对象资料准备(①研读资料,了解其是否接受过服务②了解其身心健康情况③走访社区④了解其是否有特殊事项需小心处理);拟定初次面谈提纲

4.面谈主要任务P5:

(1)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

(2)澄清角色期望与义务

(3)激励并促使服务对象进入角色

(4)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5)达成初步协议:

机构和社工可提供的服务、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初步界定、相互角色期望及暂定的工作时长

(6)决定工作进程:

终结服务、转介其他社工或服务机构(如与服务对象有严重冲突时)、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

终结服务的情况:

①机构缺乏合适的工作人员,服务对象或问题在机构职责、功能之外,其他机构有处理特定问题的特权②服务对象不愿接受服务,机构不符合服务对象的需要或问题已解决③服务对象的需要与社工所提供的不符或不能解决,服务对象无充分动机投入时间、力量、资源

5.面谈的技巧P7:

(1)主动介绍自己

(2)治疗性沟通:

通过交往达到一个人对其他人进行帮助的目的(①提供支持②减少其因求助而带来的焦虑

③协助其建立对自己和解决自己问题的正确想法④促成其为解决问题采取有效的行动)

(3)倾听(最基本的面谈技巧;理解,不排斥,不歧视,换位思考)

6.资料收集的内容P8:

个人资料、身体情况、服务对象的特点及能力、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

7.资料收集的途径P8:

(1)询问:

会谈、角色扮演、问卷、完成句子

(2)咨询(3)观察(家访或深入社区调查)

(4)利用已有资料(5)问卷调查

8.接案注意事项(M包括哪些内容P12)

(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

遇到紧急情况跳过接案等程序,直接进行干预程序(如:

自杀、家暴等)

(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3)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

先易后难,为服务对象建立信心

(4)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不符合就转介其他机构)

接案前的准备(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和类型,拟定面谈提纲)

9.接案的步骤面谈(目的、场所、技巧、主要任务)

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

做接案会谈记录

二.预估(详细了解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1.预估的主要任务(预估的目的是对正确的计划做贡献)

(1)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P14:

背景资科、所处环境、问题的发生持续的时间、为解决问题所作的努力、使用过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P14:

服务对象的实际感受、问题在服务对象处境中的意义

(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及使问题延续的因素

(4)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索即找到积极的资源帮助解决问题(将着眼点放到服务对象的能力和优势上)

(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

2.预估的基本步骤

(1)探究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与需要

▲服务对象不能解决问题的原因

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

服务对象对问题处理方法的看法

政府的政策

与资源网络的联系

(2)分析服务对象的资料并作出预估摘要

▲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作出解释

▲列出解决问题的目标及先后次序

▲决定介入的策略(P16多层次介入:

直接提供物质资源给服务对象、辅导)

▲撰写预估摘要(时机:

在分析资料、决定介入策略以后P16)

对服务对象自身系统的预估(不包括家庭情况)

对服务对象家庭系统的预估

对服务对象所处社会系统的预估

三.计划(定义P20)

1.制定计划原则P21:

①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②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③详细而具体

④计划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注意目的和目标的不同)

2.制订计划方法(M计划应该包括目的、目标,问题与对象,介入方法等P22)

(1)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2)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

(3)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筛选目标、定义目标)

(4)目标陈述要明白易懂,重在促进服务对象的成长

(5)目标要可测量、具有操作性和现实性

(6)与服务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的利弊

(7)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

3.介入方法:

个人辅导、小组活动、礼区介入、网络构建、政策倡导

4.介入的类型P30:

直接介入、间接介入(改变环境的工作)、综合介入

介入系统P24:

个人、家庭、小组、社区及宏观社会系统

5.构建行动计划

介入行动P25:

危机干预、资源整合、经济援助、安置服务

四.介入(定义P29)

1.介入原则P31:

①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②个别化③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

④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⑤瞄准服务目标⑥考虑经济效益(社工的时间、精力)

五.评估(定义P33)

1.评估的目的

(1)考察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

(2)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方法和技巧,提升服务水平

(3)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4)进行社会工作研究

2.评估类型过程评估P34:

工作目标、介入过程、介入行动、介入影响

结果评估P34:

目标结果、理想结果

利用档案记录进行评估

3.收集评估资料的方法收集服务对象对介入过程和结果的意见和看法

使用调查方法,收集介入效果的数据和事实资料(基线测量法)

4.评估方法(基线测量评估)

▲定义:

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列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

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

▲操作程序:

建立基线→进行介入期测量→分析和比较

5.对服务对象影响的评估:

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差别影响评分

6.注意事项P36:

(1)注重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评估和反思

(2)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服务对象对评估最有发言权)

(3)评估方法要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相吻合,并注意保密

(4)要切合实际需要

六.结案(定义P39)

总结工作回顾工作过程

巩固已有改变强化服务对象已有的改变

1.结案阶段主要任务P40给服务对象积极支持

解除专业工作关系

撰写结案记录

2.结案的类型P41:

(1)目标实现的结案

(2)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必须终止专业关系的结案

(3)存在不能实现的客观和实际原因的结案→进行转介

(4)社会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结案

3.服务对象的负面反应P43:

否认、倒退、依赖、抱怨、愤怒、讨价还价、忧郁

4.结案反应的处理方法P43:

(1)在结案前与服务对象回顾整个过程,以确定结案时机是否成熟

(2)提前让服务对象知道结案时间,早做心理准备(不能为了避免出现负面反应不告诉服务对象结案时间)

(3)在结案阶段社会工作者要逐步减少与服务对象的接触,提醒服务对象学会自立

(4)估计一些破坏已有改变的因素,预防问题的产生

(5)安排正式的结案活动,让服务对象分享各自的收获,相互鼓励,面向未来

5.跟进服务的实施方法:

电话跟进、个别会面、集体会面、跟进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

 

第二章儿童社会工作

1.儿童界定与管理(0-14岁)P54:

0~5岁,妇联管理;6-14岁,共青团少年儿童工作部门;>14岁,共青团

儿童的界定以生理年龄为准,学龄期(6-14岁)

2.儿童的特点P52生理特点:

成长性、基础性

行为特点:

探索性、模仿性

心理特点:

发展性、依赖性、可塑性,教育是关键

3.儿童的需要P53:

生存、爱、游戏、学习、社会化、被保护的需要

4.儿童社会工作的功能P55:

促进儿童发展、促进社会安全与发展

儿童生物学

5.儿童社会工作儿童心理学:

心理分析理论、心理社会发展论、行为或学习理论

的理论基础P57儿童教育学:

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图式)

儿童社会学:

自我发展理论、认知理论

立足于社会的经济、文化、法律等客观背景

6.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建立在特定对象的需要和特点之上

P55充分运用社工专业的价值、理论、方法、技巧

是一种助人及自助的服务活动

7.儿童社会工作的任务P58:

帮助儿童学习和掌握恰当的行为模式和反应模式

8.宏观儿童社会工作P60:

面向社会,包括:

完善医务、整合资源、法律法规

9.微观儿童社会工作P60:

一般儿童:

教育、卫生保健、营养、托儿、康乐等方面的服务

保护性服务:

防止儿童被虐、忽视、剥夺,目的是减轻侵害发生的可能或制止已发生的伤害,核心焦点是在确保儿童权益的基础上,尽量保持其生存环境的稳定性

特殊儿童补充性服务:

对儿童的基本状况作必要的改善,适用于父母角色不当,严重伤害亲了关系(如在外来

务工人员较多的小区,开展针对其子女的服务),对儿童境遇中的薄弱或缺失环节以适当的增强

替代性服务:

完全用替代措施改变其生存环境,针对子女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是最底线的服务

支持性服务:

提高家庭功能,促进儿童福利,针对家庭功能完整但出现压力(如离婚、亲子关系紧张),重点是运用环境自身的力量,通过环境培育的方法来促进儿童发展

10.对儿童有重要影响的社会要素P61:

家庭、学校、同辈群体(最重要的社会要素)、大众传媒

11.儿童社会工作的具体机构P62:

①中小学②社区③专业性社会组织④社会福利机构(回归社会环境,使特殊儿童的社会化正常进行,寄养、领养;专业介入增进机构儿童的社会化程度,开展类家庭服务、建立社区生活基地)

12.儿童社会工作的特殊性P63:

①对“服务对象自决”的差别化理解②重视环境的影响作用③社工的特殊角色

13.儿童个案工作(沙盘游戏法P69)

▲形式:

个别谈话、咨询服务

▲途径直接启迪儿童发展的需要,帮助调整心理情绪,激发发展潜能

向儿童提供社会资源,改变其社会处境

14.儿童小组工作(种类:

兴趣班、少先队、服务队、补习小组等P71)

15.儿童社区工作(从动员组织社区内综合服务的力量入手)

一种工作模式:

调查社区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动员社区资源,培养社区居民.改善儿童的生活质量

一种理念:

自助、互助、自决理念

一种综台社会建设的方式:

通过对社区居民,包括儿童在内,来选到为儿童创建美好的生存环境的目的

16.儿童社会工作评估量表:

①智力量表②行为量表③社会期望量表④自我意识量表⑤儿童受虐量表

第三章青少年社会工作

1.青少年类型P76(未成年人的法律标准18岁):

A问题青年(越轨行为)C文化叛逆青年:

不甘平凡,喜欢标新立异,建立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

B正直青年(循规蹈矩)D政治偏激青年:

好打抱不平,认同采取激进行动追求某些理想

兼具质与量的改变兼具连续性与间接性的特质

2.青少年的发展性特征P75兼具稳定性与不稳定性的状态具有共通性与变异性的性质

兼有分化与统整的功能兼有正常发展与易受伤害的可能

范围微观:

青少年个人中观:

家庭和小组层面

P78宏观:

组织和社区社会工作,法规政策倡导或改变性工作

服务原则尊重青少年的价值和尊严接纳与关爱青少年

P78注重青少年的个别需求协助青少年具备适应社会变化不断成长的能力

发展性提供文化、体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