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学习焦虑与调控方法.docx
《高中生的学习焦虑与调控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的学习焦虑与调控方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的学习焦虑与调控方法
高中生的学习焦虑与调控方法
浙江省富阳市新登中学洪小华(311404)
提要:
据调查当前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中,学习上的心理问题占了很大的比例,而学习上的心理问题又以学习焦虑最为突出。
本文从学习焦虑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及对学习的影响出发,分析了产生学习焦虑的外部因素和个人因素,介绍了通过教师的指导、教师和家长的感染、教师的因材施教、心理学理论的学习与运用、开展心理咨询与对话等等途径,采用多渠道对高中生的学习焦虑进行调控的一些经验体会,以供同仁们参考。
关键词:
高中生学习焦虑调控
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最新提供的资料,中学生中有36.7%的学生存在着学习压力上的心理问题(见2000年1月10号《中国教育报》)。
目前高中学生在学习上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学习适应不良,表现为学习焦虑和自卑感。
来到我校心理辅导室接受辅导的学生中,超过百分之五十是由于学习上的心理问题,而学习上的心理问题以学习焦虑最为突出。
本文在分析学习焦虑对中学生学习的影响,产生学习焦虑的主要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调控的方法,以供教育者对这一问题的参考。
一、学习焦虑对学习的影响
容易
困难
高
高
低
低
焦虑程度
一般程度
最佳水平
焦虑程度、学习材料、学习效率的关系
学习焦虑是一种一般性的不安、担忧和紧张感,其原因在于害怕学习失败,担心不能完成学习任务以致随之而来的自尊的丧失。
焦虑对中学生的学习的影响和学习活动的性质有关。
1.学习焦虑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焦虑对学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一般认为,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曲线,即焦虑程度过强和过弱都会使学习效率下降,可望取得最佳学习效率的焦虑程度应是中等的。
但最佳的焦虑程度也因人、因学习材料的性质不同而变化,在比较容易的材料中,学习效率随焦虑程度的提高而上升;随学习材料难度的增加,焦虑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焦虑程度、学习材料和学习效率的关系可用上图来表示。
2.学习焦虑的危害
焦虑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危害作用主要有三种:
一是产生注意力分散,影响对有关信息的掌握;二是影响学习策略的有效运用;三是妨碍考试策略的运用,对已掌握的内容也不能回答。
二、产生学习焦虑的原因
在一般高中学生中存在的学习焦虑,基本上是非病理性的一种状态焦虑。
高中生中学习焦虑常常表现为以下一些方面:
一是面对眼前学习任务中的困难,产生了紧张不安、慌乱惧怕的心理;二是面对设置的学习目标,对能否达到目标没有把握,进而视目标为一种威胁而产生的害怕心理,这往往反映在考试焦虑上;三是面对不理想的学习结果和对自己过分的指责而产生的失败感、内疚感以至负罪感。
形成焦虑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于各种压力,其来源可以归纳为两方面:
一是外部因素,二是个人因素。
1.外部因素
(1).来自学业的压力。
学业压力无疑是高中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进入高中以后,学习负担加重,表现为科目增加,学习的难度加大,速度加快,上课跟不上老师的步子,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高。
一些学生从一开始就没有很好地加以调整以适应这一急转弯时期,感到压力很大。
(2).来自考试的压力。
考试是评定学生成绩的标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关系到终身前途。
因此大大小小的考试对学生产生督促作用的同时,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考试前和考试中甚至在考试后每个人都感到紧张,个别人出现过度焦虑现象,记忆力下降,学习效率差。
(3).来自同学竞争压力。
“有人超过自己怎么办?
”,有些学生总十分担心别的同学超过他,这种心理突出表现在一些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优秀学生身上,这是一种来自同学的竞争压力。
压力过大时就产生了严重的紧张情绪,焦虑过度,影响正常的学习。
在我所调查的学生中,有43.1%的同学在重大考试之前或考试期间常常会想到他人比自己强得多,这就表明了竞争压力相当大。
(4).来自家长的压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大多数家长的心情。
家长为孩子创造优越的家庭环境,父母为孩子买来各种参考书,规定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家务事家长包办,因怕影响孩子的学习,父母的行动总是小心翼翼,这反而造成了孩子更大的心理压力。
这类学生把满足家长的期望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唯恐辜负家长的期望,生怕自己成绩不好,对不起父母,稍有不顺,便忧心忡忡、焦虑不安。
调查中认为“学习成绩差,他们的父母会感到非常失望”的同学占51.7%。
(5).来自教师的压力。
教师教学中让学生感到考试的内容不明晰不具体,教师的教学内容越含糊,学生对考试就越紧张。
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作业和一般测验安排得过紧,提出的要求过高,或学生没有达到要求时对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附加要求,如严厉批评,状告父母等,使学生产生一种对任课教师的恐惧感。
调查中有44.8%的同学害怕这样的教师。
(6).来自社会的压力。
在“应试教育”的条件下,容易产生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消极现象,它往往使学生产生焦虑情绪、挫折感和人格障碍,甚至于萌发“轻生”的念头。
2.个人因素
学业和考试等方面固然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但是同样的压力,个人所感受到的压力程度却不同,这与个人的个性特质有关。
(1).个人成就目标要求过高。
在正常情况下,成就目标是配合自己的能力和环境条件来制订的,有达成的机会。
但自我成就要求高的人,常常不切实际,而且对事情的得失成败很在乎,得失心重,因此觉得压力很大。
如调查中有58.6%的同学认为学习成绩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前途和命运。
在心理辅导室接待学生中我就遇到这样一位女同学:
她流着泪走进辅导室,心情非常焦急,一边哭一边对我说,“我的数学学不好了,越考越差,我将来想考外语类的大学也不可能了,我怎么办哦?
”。
原来这位同学的外语成绩在他们年级名列前茅,而最近一次的数学考试不及格,想想离自己的目标有较大的距离,因而产生了焦虑。
(2).自我概念差。
自我概念差的人,自我肯定不足,因为他的自我全靠别人来肯定,他的喜怒哀乐受制于别人对他的赞赏或贬损,喜欢和别人比,遇到挫折常常自责,这样的人生活得非常痛苦,容易产生挫折感。
三、对学习焦虑的调控
高中学生存在的学习焦虑,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学生长期处在一种过度紧张、恐惧的状态之中,这不仅会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水平,而且对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教师应通过对学习情境的控制使学生处于一种适当的焦虑水平,避免焦虑异常情况发生。
在此提出下列一些学习焦虑异常调控方法,与大家探讨。
1. 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了解心理自我。
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科学的心理测试,为获得心理调控和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教师可提供心理自测试题,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成熟程度,了解自己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和思维的敏捷性,了解自己的进取心、考试焦虑程度、意志状况,了解自己学习的习惯和方法等等。
如我对所带班级学生进行过以下心理测试:
“你的学习动机如何?
”,“你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吗?
”,“你的学习习惯与应试技能如何?
”,“你的学习技术怎样?
”,“你有考试焦虑现象吗?
”,“你的思维敏捷吗?
”等等(试题来源见戈骆主编的《学习心理自测与咨询》)。
通过测试,学生了解了自我,为教师的心理辅导提供了科学依据。
2. 教师、家长首先要控制自己的焦虑,用自身的最佳水平去影响感染学生,控制学生学习焦虑度。
有的教师对学习焦虑的学生感到讨厌,如对他们回答问题出错时进行讽刺挖苦,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认为简单或教师已在课堂上讲过时,会讲出一些有伤害的话等等。
因此,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避免对学生施加对其自尊心有严重伤害的刺激。
在日常教学中应通过避免挫折和失败来培养或恢复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减少和防止神经过敏性焦虑。
3. 任课教师要经常对学生的有关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不要向学生施加过多的学习压力,合理安排作业、测验、考试的时间、内容,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可应分层提出要求,不搞一刀切。
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考试态度,掌握若干考试策略,如提高对考试意义的认识、考试时间的安排、检查策略的运用等等。
4. “心病还要心药治”。
教师应钻研《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原理》、《教育学》等教育理论书刊。
从中抓到治病的“心药”。
要细心观察学生原有焦虑水平的差异,配好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搭准学生的思想脉搏,具体分析某个学生学习焦虑异常的因素,就能做到对症下药,辩证施治。
同时还需要做到个别辅导和全体辅导相结合。
我经常利用班级黑板报的一角,介绍心理学的知识,如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刊出“遗忘曲线与最佳复习方法”等,学生受益不浅,类似的辅导应加强。
5. 指导学生科学用脑。
学习焦虑往往与不能正确认识和科学使用自己的脑子有关。
学习焦虑的学生中,较多的学生常常认为自己的脑子笨,脑子没有别人的好使。
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人脑的容量和功能,指导学生科学用脑。
应使学生懂得脑子越用越灵的,然而脑子也会出现疲劳,这就要看能否科学用脑。
科学用脑应注意以下原则:
“加油”(指的是让大脑得到营养物质和氧气供应)、“充电”(指的是劳逸结合)、“轮休”(指的是分层分区地对大脑安排使用)、“定时”(指的是按照生物节律,养成良好的用脑习惯)。
6. 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教师与家长取得共识。
互相通气,获得学生情况的第一手材料,消除一些调控的干扰因素。
7. 开展心理咨询与“热线”对话,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经常找学生谈心,或设立班主任信箱,经常与学生沟通心灵,诊断学生的“心病”,教育学生要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合理地宣泄自己的情绪,使过度焦虑的学生宣泄渠道得以畅通,以减轻“心理压力”,达到心理平衡的目的。
如我们学校通过开设心理教育课,使学生懂得有关焦虑的心理知识,而且还较早地成立了心理辅导室,让学生自觉参与调控,使调控工作已能顺利进行。
8.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从焦虑异常的情境中解放出来,摆脱烦恼,超脱自我,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调整自己。
强化焦虑的正面效应,促进学业进步。
教育实践表明,学校教育是解决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主阵地,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应用心理学的知识来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习焦虑现象,采用多渠道的调控手段对其进行调控,一定能收到较好效果。
高中生焦虑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2010-08-2509:
43:
29来源:
教育网进入论坛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能看到,有许多学生私下讨论问题时灵牙利齿,而站起来回答老师问题时,就心跳加快,语无伦次,脸泛红潮;这种在遇到问题时候总是担心忧虑,甚至食欲不振,严重失眠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焦虑。
焦虑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熟悉的概念,表示人的一种心理状态。
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有焦虑的经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会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这在客观上增加现代人焦虑的机会.人们用很多的词来描述焦虑,如担心,烦闷,紧张,焦急,这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们关于焦虑的看法有特定的内涵和外延。
尽管每个人对焦虑有不同的体验,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表现。
但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是勿庸置疑的。
现在人们关于焦虑的科学概念是这样定义的:
焦虑是人们经历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或心理状态,是指即将面临或预期可能发生的问题和痛楚所产生的悲伤、忧虑及不安等感受交织而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主要伴以紧张和恐怖的情绪,并有明显的生理表现。
我们可以用紧张和恐怖两个维度来说明焦虑程度。
从这两个维度可以将焦虑分成四种情况。
高紧张度—高恐怖程度:
这是个体强焦虑的一种表现,由于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造成的焦虑一般属于此类。
对高中学生而言,这样的焦虑相对较少,但它对人们的影响巨大,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对个体的身心有较大的伤害。
高紧张度—低恐怖程度:
这种焦虑在生活中的表现较多,主要是由于个体对自己缺乏自信引起的。
一方面与他敏感的个性相联系,同时与较强的刺激环境有关。
在这种情况下,人体表现的心理状态以紧张为主,并没有多少恐怖感。
高中生常容易产生社交焦虑、人群焦虑、考试焦虑、异性焦虑等。
在这种情况下表现出的主要是紧张。
低紧张度—低恐怖程度:
这是轻度的焦虑表现。
这时人们一般有较弱的恐怖感,往往并不知道恐怖的原因,如学生的某次测验成绩不理想而引起的不愉快心境往往属于这一情况。
这种焦虑持续的时间一般较长,对高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影响不太明显。
低紧张度—高恐怖程度:
严格来讲,这不是焦虑状态,而是一种恐怖情绪,一般有明确的恐怖对象,如高山恐怖,黑暗恐怖等。
?
适度的焦虑是健康生活的必要保证,是促进人趋于健康、趋于统整、趋于最高效率的力量。
弱的焦虑是人们适应环境的防卫性情绪。
因为焦虑征兆的出现意味着危险的存在,会使人们的身心处于一种准备状态。
在焦虑的情况下,使人们的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心率加快,呼吸加速,随时准备应付即将出现的刺激或即将出现的问题。
同时,焦虑也使人们形成一种心理上的准备,以引起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在一定的情况下,焦虑会成为人们行为的一种动力。
为了避开这一状态,消除这种危险,使自己摆脱困境,使这一状态尽快结束,人们就必须做出积极的主观努力,来改变环境或改变自己。
焦虑是人人都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实际上它也丰富了一个人的情绪生活。
一个人如果能够多次战胜焦虑,能用很好的方法对待焦虑,他就会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成熟,成就也会越来越大。
?
?
强烈的焦虑情绪,会使个体的心理出现种种不良表现:
有攻击的欲望和行为;有自责的行为,逃避社会,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功能下降,思路不清晰,做出决定困难,影响个体的工作和生活。
经常性地或周期性地出现焦虑状态,会形成习惯性焦虑。
焦虑还影响人们的生理状态:
焦虑的人有失眠的表现,食欲不振,体质下降很快,出汗,惊恐,肤色蜡黄或苍白,循环系统易于出现混乱,头发易于变白,或头发过多地脱落,身体瘦弱,衰老加快。
国外关于焦虑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主要集中于理论机制方面的探讨,其中对焦虑机能研究较为深入。
一致认为焦虑是在一定的认知环境激发下,受个体的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它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产生焦虑的原因在于现实性欲望的不满足,由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性欲或攻击冲动受到压抑,退行到幼儿阶段,试图以幼儿性欲的形式发泄,但自我由于预感到这种冲动的危险而产生焦虑。
沙利文认为,焦虑是人际关系分裂的表现,人际关系分裂是焦虑的根源。
当个体获取需要满足的方式受到重要的他人(父母、老师、警察)的谴责,或者有可能受到重要的他人谴责时,个体就会产生焦虑。
谴责者越重要,个体的焦虑就越强烈。
如母亲对婴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她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故婴儿在感受到母亲的谴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焦虑。
谴责者态度越严厉,个体的焦虑越强烈。
他认为,人际情境必然会导致焦虑体验,他把人际情境中的人形象地比作是冒着焦虑的密雨前行。
焦虑发生的机制是什么?
沙利文提出的“焦虑传递说”,对此他作出了简要说明:
“当抚养者表现出焦虑的张力时,就会引起婴儿的焦虑”。
行为主义的观点坚持用学习过程解释焦虑的产生,人最初产生的焦虑是在特定情景对特定事件或事物感到不能应付、不能控制时发生的。
例如一个学生屡次考试失败,就会对考试情景产生焦虑,其后,由于对条件刺激泛化作用,大量与考试有联系或无明显联系的事物和情景也能诱发焦虑。
对焦虑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认知矫正法和行为矫正法.认知矫正法是在吸取艾里斯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合理情绪疗法的思想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辅导方法,是通过指导学生察觉个人的不合理的思想观念、态度,并通过自我质辩、假设最坏可能性、角色倒换等方式形成合理认知的一套操作程序,借以减弱或消除学生的焦虑。
行为矫正法常用放松练习和自我系统脱敏,放松练习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身心放松程序,对于焦虑不太严重的学生有较好的疗效。
放松治疗的原理是:
人在肌肉放松条件下,情绪状态与焦虑是相互对抗的,二者不能相容,一种状态出现必须抑制另一种状态。
有人称之为“交互抑制”。
根据这一原理,就可以通过诱发肌肉的放松,达到对焦虑的抑制。
对焦虑严重,尤其伴有明显的恐惧反应的学生则还需要做系统脱敏训练。
系统脱敏是在放松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使学生的神经过敏性反应减弱直到消除的一种行为治疗法。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高中学生面临升学、就业的选择,压力十分大;父母往往也给予了较高的期望。
来自社会、家庭、教师以及自身的压力,使情绪调控制论能力仍然比较弱的中学生,很容易发生情绪困扰,不但影响学业成绩,也影响身心健康。
本研究从学业成绩、人际关系、个人健康、社会支持对高中生焦虑的影响研究入手,探讨高中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焦虑产生的相关因素,以及各因素是否存在交互作用,以进一步作好学校学生的心理辅导,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也为对焦虑进行干预提供依据。
高中生学习焦虑与调控方法P]2_/}\f
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最新提供的资料,中学孩子中有36.7%的孩子存在着学习压力上的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适应不良、学习焦虑和自卑感严重。
作为家长,如果你的孩子出现了学习焦虑,厌学且自卑感重,该怎么认识、对待和处理这个问题呢?
下面有关学习焦虑的分析可能会对我们面对和处理这个问题提供一些借鉴。
U+(_qfa5(
)7AjRtb!
_/
一、学习焦虑对学习的影响Tc/_V1,~Gp_Nx
学习焦虑是一种一般性的不安、担忧和紧张感,其原因在于害怕学习失败,担心不能完成学习任务以致随之而来的自尊的丧失。
焦虑与中学孩子的学习的影响和学习活动的性质有关。
onS4Z_E3B
Q&__PEO%/D
1、学习焦虑与学习效率的关系4'vjU_6gW
_;7Jy_L|2
心理学研究表明,焦虑对学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般认为,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倒U曲线,即焦虑程度过强和过弱都会使学习效率下降,可望取得最佳学习效率的焦虑趋度应是中等的。
但最佳的焦虑程度也因人、因学习材料的性质不同而变化,文比较容易的材料中,学习效率随焦虑程度的提高而上升;随学习材料难度的增加,焦虑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X'hRNFx~
>Il{{{__\>
2、学习焦虑的危害QYA_t)Ik9q
g(_S4i_%\
焦虑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危害作用主要有三种:
一是产生注意力分散,影响对有关信息的掌握;二是影响学习策略的有效运用;三是妨碍考试策略的运用,对已掌握的内容也不能回答。
k>E/)9%ep2
Y]_B_9*^d<
二、产生学习焦虑的原因,W_".aguX
0f5)_]___
在一般高中学孩子中存在的学习焦虑,基本上是非病理性的一种状态焦虑。
高中孩子学习焦虑常常表现为以下一些方面:
一是面对眼前学习任务中的困难,产生了紧张不安、慌乱惧怕的心理:
二是面对设置的学习目标,对能否达到目标没有把握,进而视目标为一种威胁而产生的害怕心理,这往往反映在考试焦虑上;三是面对不理想的学习结果和对自己过分的指责而产生的失败感、内疚感以至负罪感。
S6_dm_TV*
/>_7___G_
形成焦虑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于各种压力,其来源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外部因素;二是个人因素。
92*_"_3)__
_OPv~1h<[
1、外部因素H^$__7__=
V_r_T0S
(1)来自学业的压力。
学业压力无疑是高中孩子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进入高中以后,学习负担加重,表现为科目增加,学习的难度加大,速度加快,上课跟不上家长的步子,对孩子的自学能力要求高。
一些孩子从一开始就没有很好地加以调整以适应这一急转弯时期,感到压力很大。
_7|)K_!
_
`_2HNQiK'@
(2)来自考试的压力。
考试是评定孩子成绩的标准,直接关系到孩子能否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关系到终身前途。
因此大大小小的考试对孩子产生督促作用的同时,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考试前和考试中甚至在考试后每个人都感到紧张,个别人出现过度焦虑现象,记忆力下降,学习效率差。
_o>?
\_:
A
;PMy_9__H
(3)来自同学竞争压力。
“有人超过自己怎么办?
”,有些孩子总十分担心别的同学超过他,这种心理突出表现在一些学习成绩名列前矛的优秀孩子身上,这是一种来自同学的竞争压力。
压力过大时就产生了严重的紧张情绪,焦虑过度,影响正常的学习。
在我所调查的孩子中,有43.1%的同学在重大考试之前或考试期间常常会想到他人比自己强得多,这就表明了竞争压力相当大。
&>_}f\ch_/
i__|*r/_
(4)来自家长的压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我们大多数家长的心情。
我们为孩子创造优越的家庭环境,为孩子买来各种参考书,规定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家务事我们家长包办,因怕影响孩子的学习,为了避免打扰孩子的学习,我们的行动总是小心翼翼,这反而造成了孩子更大的心理压力。
他们通常把满足家长的期望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唯恐辜负家长的期望,生怕自己成绩不好,对不起父母,稍有不顺,便忧心忡忡、焦虑不安。
调查中认为“学习成绩差,他们的父母会感到非常失望”的孩子占51.7%。
O[9A}_g2~
]L_m?
3$u$
(5)来自教师的压力。
教师教学中让孩子感到考试的内容不明晰不具体,教师的教学内容越含糊,孩子对考试就越紧张。
教师平时对孩子的作业和一般测验安排得过紧,提出的要求过高,或孩子没有达到要求时对孩子有这样或那样的附加要求,如严厉批评,状告父母等,使孩子产生一种对任课教师的恐惧感。
调查中有44.8%的同学害怕这样的教师。
TF___@k{_f
;7m_E%__1X
(6)来自社会的压力。
在“应试教育’咱条件下,容易产生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消极现象,它往往使孩子产生焦虑情绪、挫折感和人格障碍,甚至于萌发“轻生”的念头。
]%h|_o_x0
v)v`896S`_
2、个人因素_$__#__J
s{0c._M
学业和考试等方面固然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但是同样的压力,个人所感受到的压力程度却不同,这与个人的个性特质有关。
)Tf,G[z&ge
"!
PN+gB_
(1)个人成就目标要求过高。
在正常情况下,成就目标走配合自己的能力和环境条件来制订的,有达成的机会。
但自我成就要求高的孩子,常常不切实际,而且对事情的得大成败很在乎,得失心重,因此觉得压力很大。
如调查中有58.6%的孩子认为学习成绩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前途和命运。
比如笔者了解有这样一位女同学:
一次考试失败后,心情非常焦急,一边哭一边对我说,“我的数学学不好了,越考越差,我将来想考外语类的大学也不可能了,我怎么办哦?
”。
原来这位同学的外语成绩在他们年级名列前茅,而最近一次的数学考试不及格,想想离自己的目标有较大的距离。
因而产生了焦虑。
I@I-QiI__
SD1_M`__PI
(2)自我概念差。
自我概念差的人,自我肯定不足,因为他的自我全靠别人来肯定,他的喜怒哀乐受制于别人对他的赞赏或贬损,喜欢和别人比,遇到挫折常常自责,这样的孩子生活得非常痛苦,容易产生挫折感。
c_Gv___`%
"pQ)5_/e
三、对学习焦虑的调控XWf_1c_~J
~s)`y2Y_
高中孩子存在的学习焦虑,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孩子长期处在一种过度紧张、恐惧的状态之中,这不仅会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水平,而且对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家长应通过对学习情境的控制使孩子处于一种适当的焦虑水平,避免焦虑异常情况发生。
在此提出了列一些学习焦虑异常调控方法,与大家探讨。
zdN(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