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天气和气候 大气环境保护.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05551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0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天气和气候 大气环境保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中地理天气和气候 大气环境保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中地理天气和气候 大气环境保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中地理天气和气候 大气环境保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中地理天气和气候 大气环境保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天气和气候 大气环境保护.docx

《高中地理天气和气候 大气环境保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天气和气候 大气环境保护.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天气和气候 大气环境保护.docx

高中地理天气和气候大气环境保护

第七讲天气和气候大气环境保护

I.必记知识全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325)

一、必记天气系统

1.常见的天气系统、。

2.按照气团移动方向,锋分为、、。

3.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分、。

一、1.锋面气旋和反气旋2.冷锋暖锋准静止锋3.气旋反气旋

二、必记气候类型

1.气候的形成因子、、、。

2.气温:

决定气温分布的基本格局,而使气温分布复杂化。

3.降水:

不同地区的决定降水情况。

二、1.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2.纬度位置下垫面3.大气环流形势

三、必记大气环境问题

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是、、

三、全球变暖臭氧层遭到破坏酸雨危害

Ⅱ.考点过关过关斩将一马平川

考点详解精剖细解入市三分

一、基本考点

考点1.锋面与天气

(1)锋面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因锋面两侧的冷气团与暖气团在温度湿度气压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在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运动将锋面分为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等。

(2)冷锋、暖锋与天气变化

类型

冷锋

暖锋

气团运动

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

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

过境前

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

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

过境时

阴天、刮风、下雨、降温

多为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温度湿度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气温湿度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降水时间

时间短,强度大

时间长,强度小

降水位置

主要在锋后,有时锋前也有

锋前

对我国天

气的影响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和冬季的寒潮

(3)准静止锋:

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任何一方都没有足够的力量使另一方移动,锋面往往是在某一区域中来回移动,又被称为准静止锋。

准静止锋多形成连续性多云与降水天气。

如我国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就是由江淮准静止锋造成的。

案例剖析旁征博引举一反三

考题1(典型例题)分析江苏如皋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图7_1)完成下列各题。

(1)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A.反气旋造成B.气旋造成C.冷锋造成D.暖锋造成

(2)这次降水形成过程是()

A.气流下沉形成

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3)此系统易造成()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考题1点拨:

根据坐标系中各要素变化,可以看出,气温持续下降,而气压持续上升,天气呈现晴转阴雨再转晴的变化。

如果是反气旋,不会产生降水;如果是气旋过境,气温、气压会呈现相反的变化;如果是暖锋过境,由于暖气团取代冷气团,气温会持续上升,气压会降低。

由此变化,可确认为冷锋过境,冷气团取代暖气团所致。

其降水形成过程是暖气团被迫沿锋面抬Yl-所致。

此系统易造成东北、华北地区夏季的暴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由准静止锋造成,伏旱由反气旋造成,台风属于气旋。

答案:

(1)C

(2)D(3)B总结提示:

本题注意对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是据图示的信息——气温、气压、降水的时间变化,推导是何种天气系统过境。

考点2.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气旋

反气旋

气压状况

低气压

高气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

从四周垂直指向中心

从中心垂直指向四周

水平气流

北半球

逆时针向中心辐合

顺时针向四周辐散

南半球

顺时针向中心辐合

逆时针向四周辐散

垂直气流

上升

下沉

天气状况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典型天气

我国夏秋季节的台风

长江流域七八月的伏旱,北方的“秋高气爽”

考题2(典型例题图中,a为大陆海岸线,圆圈为海平面等压线,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7—2回答

(1)、

(2)题。

(1)图示空气漩涡是()

A.南半球的气旋B.北半球的气旋C.南半球的反气旋D.北半球的反气旋

(2)对于甲、乙两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陆地,风速较大B.甲是海洋,风速较大C.乙是陆地,风速较大D.乙是海洋,风速较大

考题2点拨:

(1)由图可看出,该图空气由四周流向中心,说明中心是低气压,应为气旋。

根据空气漩涡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判断是北半球。

(2)若a为大陆海岸线,则该图表示的是形成于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

在北半球,热带气旋一般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东面是海洋,风力较大,所以该气旋的东部风力大,答案:

(1)B

(2)D总结提示:

气旋、反气旋是就气流的运动而言的,低气压、高气压是就气压的高低而言的,实际上低气压就是气旋,高气压就是反气旋。

考点3.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1)太阳辐射:

造成各地气候差异最基本的因素是太阳辐射。

随纬度的逐渐增加,地面所获得的太阳辐射逐渐减少,气温逐渐降低。

(2)下垫面:

地面状况

影响气候

举例

地表性质不同:

草地、沙土、冰、新雪

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使地

表获得的热量有多有少

南极大陆出现最低气温,与极冰的反射有关

在同纬度上海陆分布不同

海陆热容量不同,形成海洋性与

大陆性气候

西欧形成海洋性气候,东欧为大陆性气候

地形类型、山地走向、坡向,影响气候不同

同纬度平原比山顶气温高,迎风

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喜马拉雅山北坡少雨,南坡迎风坡为世界“雨

极”

(3)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一是大气环流本身就是一种气候现象,如季风。

二是通过大气环流在不同地区间输送水汽和热量,调整世界各地的水热分布,不同的大气环流形式对气候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4)人类活动:

有利的影响如:

植树造林、修建水库等;不利影响如:

砍伐森林、围湖造田、排放大量的废热等。

考题3(典型例题)下列有关气候现象与对应的形成因素的连线,正确的是()

A海南岛全部属于热带气候——太阳辐射

B.庐山成为避暑胜地——海陆位置

C.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地面状况

D.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大气环流

考题3点拨:

A项海南岛由于所处纬度位置较低,在热带范围内,全年太阳高度大,因而形成热带气候。

故A项正确。

B项江西庐山处在长江中下游的平原腹地,由于地势高,成为我国夏季的避暑胜地,并非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故B项错误。

C项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与这里的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以及地表形态等有关,故C项正确。

D项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主要是由于地势高引起的,与大气环流没有因果关系。

故D项错误。

答案:

AC

考点4.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由于人类活动造成了大气成分的改变,进而出现了一系列的大气环境问题。

对于大气环境问题可从产生的原因、危害和防治的措施来归纳掌握(如表)。

大气环境问题

变化成分

变化原因

危害

措施

全球变暖

二氧化碳增多

①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大量二氧化碳②毁林

①引起海平面上升②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①提高能源利用率②植树造林③加强国际间合作

臭氧层的破坏

臭氧减少

①太阳活动等自然原因②人类使用消耗臭氧的物质

①危害人类身体健康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业造成破坏

①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②参加国际合作

大气环境问题

变化成分

变化原因

危害

措施

酸雨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增加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不断向大气排放酸性气体

①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②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的生长③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④危及人体健康

①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②全球合作

考题4-1(典型例题)臭氧层的破坏给环境和人类带来的危害是()

①破坏农林牧渔业生产②形成酸雨③皮肤癌的发病率增加④引起温室效应⑤各地干湿状况的变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

考题4-2(典型例题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①喜马拉雅山雪线高度降低;②温带地区粮食产量下降;③北温带耕作区向高纬方向延伸;④高纬度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考题4-3(典型例题性物质增多以及大气中臭氧减少,造成危害的共同点是()

A.都会危害人体健康B.都会对森林造成危害C.都会使土壤酸化D.对建筑物都有腐蚀作用

考题4—1点拨:

臭氧层破坏直接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增多,危害人体的健康,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增加,削弱免疫力使传染病患者增加;使许多农作物减产或质量下降,能杀死10米深海水中的浮游生物等,同时紫外线的增多也会导致气温升高,而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氟氯烃本身因强烈吸收红外线,故也是一种温室气体;酸雨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

答案:

D考题4-2点拨:

雪线是指高山冰川的下界高度,影响雪线高度分布的因素有温度和降水,其中温度的影响相对大一些,如果全球变暖,喜马拉雅山区的温度也将上升,导致积雪融化数量加大,雪线的高度将会上升。

影响某地降水量多少的原因,主要是大气中水汽的含量,其次,有凝结核及温度变化等。

目前高纬度地区降水量少,主要是温度相对低,水汽蒸发量少。

如果全球变暖,高纬地区增温明显,将会使水汽蒸发增多,从而导致降水的增多。

答案:

B考题4—3点拨:

酸性物质主要指由于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氧化氮,这些酸性物质进入呼吸系统,会损坏呼吸器官黏膜,破坏抵抗病原菌的能力。

臭氧的减少会使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多,从而损伤人类的皮肤和眼睛等,也会使森林遭到破坏,而酸性气体增多产生的酸雨也影响到森林的生存。

答案:

A、B总结提示:

本考点中所涉及的大气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改变造成的,对这些大气环境问题在掌握时应从它们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防治的措施来进行归纳。

在复习时应多联系实际,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拓展与综合应用创新考点

考点5锋面气旋、拓展考点)

(1)成因分析:

气旋的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或顺时针)辐合,冷暖气流易相遇形成锋面,进而形成锋面气旋。

反气旋的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或顺时针)辐散,冷暖气流不能相遇,故反气旋在地面附近不能形成锋面。

(2)怎样确定锋面气旋的前方、后方:

①先根据某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确定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

②再判定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

(3)判定冷、暖锋及天气

①就北半球而言(南半球方法相同)确定每条锋线两侧的风向:

气流来自北方为冷气团,来自南方为暖气团,根据气流运动状况判定冷、暖锋。

②就天气而言:

与单独的冷、暖锋天气原理相同,暖锋宽阔的云系及连续性降水位于锋前(锋线前方)冷锋狭窄的云系及降水位于锋后(锋线后方)。

考题5(典型例题)读图7—3,分析回答:

图中P。

、P:

、P。

表示三条不同数值的等压线,甲点处的箭头表示风向。

(1)该天气系统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半球,反映的是(高空或近地面)的情况。

(2)该系统属于压中心,从气流运动状况来说属于。

(3)甲地目前在气团的控制下,不久将经历天气过程。

(4)如果冷暖锋面均引起降水,那么降水主要集中在A、B、C、D四个区域中的区域。

考题5点拨:

解答此题时,首先据甲点的风向,判断此闭合等压线为北半球近地面的气旋(风向斜穿等压线);然后据图中冷暖锋的符号判别出冷锋面和暖锋面;再根据锋面过境时的天气回答问题。

答案:

(1)北近地面

(2)低气旋(3)暖冷锋(4)A、D总结提示:

此题主要考查气旋和锋面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根据风向判断气旋是基础,根据气旋旋转方向判断出锋面移动方向,所以即使图中没有画出冷暖锋的符号,我们也照样可以判断出冷暖锋。

考点6.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综合应用考点

判断冷锋与暖锋的依据主要有:

(1)根据锋面符号判断: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冷锋是锯齿状,暖锋是半圆形。

(2)根据冷空气箭头判断(冷空气箭头向前且锋面坡度较陡为冷锋,冷空气箭头沿锋面的斜面后退且坡度较缓为暖锋)

考题6(典型例题)读图7—4,回答各题,

(1)图中A地为(冷或暖)锋天气,城市B受气团控制。

(2)若图中锋面移动速度为每小时30千米,预报一下20小时后A、B两地的天气状况:

A

考题6点拨:

(1)图示锋面的下方应该是冷气团,冷气团向前运动,锋面坡度大,应为冷锋天气,B处则为暖气团。

(2)根据锋面移动速度,20小时后,锋面离开A,移动了600千米,刚好到了B处,所以20小时后A处将由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B处会出现大风、云层增厚、气温下降及降水的天气。

答案:

(1)冷暖

(2)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出现大风、云层增厚、气温下降及降水的天气总结提示:

冷锋与暖锋尽管形状、符号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锋面的下面一定是冷气团,锋面之上一定是暖气团。

考点7.气旋、反气旋的判断(综合应用考点)

运用右手法则和左手法则来判断南、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方法如下:

(1)北半球(右手法则):

气旋:

大拇指朝上,表示垂直气流方向为上升,其余四指则指明了水平气流旋转方向。

反气旋:

大拇指朝下,表示垂直气流方向为下沉,其余四指则指明了水平气流旋转方向。

(2)南半球:

左手法则,方法同上。

如图7—5。

考题7(典型例题3分)下列各组排序与图排序相一致的是()

A.①北半球的反气旋②北半球的气旋③南半球的气旋④南半球的反气旋

B.①北半球的气旋②南半球的气旋③北半球的反气旋④南半球的反气旋

C.①北半球的反气旋②南半球的气旋③北半球的气旋④南半球的反气旋

D.①南半球的反气旋②南半球的气旋③北半球的气旋④北半球的反气旋

考题7点拨:

此题的判断我们可以分两步,第一步先判断气旋还是反气旋,低压是气旋,高压是反气旋,由此判断②③是气旋,①④是反气旋;第二步再用右手法则或左手法则来判断南北半球。

答案:

C总结提示:

尽管我们可以用右手法则或左手法则来判断南北半球的气旋和反气旋,但是理解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是基础。

考点8.气候类型的判断(综台应用考点)

步骤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①判断所属南北半球

气温变化

6、7、8月气温高

北半球

12、1、2月气温高

南半球

②判断所属温度带

最冷月气温

最冷月气温>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0℃~15℃

之间

亚热带气候温

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一15℃~0℃

之间

温带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一15℃

寒带气候

③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年降水量

多雨型

年降水量>2000mm

热带雨林气候

年降水量1500-200mm

热带季风气候

少雨型

全年高温,年降水量~125mm

热带沙漠气候

冬冷夏热,年较差大,降水少

温带大陆性气候

降水少,多云雾,全年低温

极地气候

季雨型

夏雨型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冬雨型

地中海气候

考题8(典型例题)下图中①~④地分属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据图回答

(1)、

(2)题。

(1)①~④地所属气候类型依次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B.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2)关于②地和③地(假定两地同处北半球,且在同一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论何日,③地总比②地先看到日出

B.从②地到③地,自然带依次为荒漠带一草原带一森林带

C.从②地到③地降水量逐渐减少

D.从②地到③地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

考题8点拨:

(1)根据降水的季节分配判断气候类型。

③为年雨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④是冬雨型,为地中海气候,由此可选A。

(2)在上题的基础上,可知③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且③位于②以西,故选B。

答案:

(1)A

(2)B

Ⅲ.三年高考题一网打尽(326)蓦然回首灯火阑珊

回顾1测试考点3(典型例题分)当罗马处于温和多雨季节时()′

A.南京高温多雨B.亚洲热低压势力强C.北京昼长夜短D.南极考察正处佳期

1.D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特征以及地球运动等知识。

罗马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天为雨季。

此时,南极大部分地区为极昼,气温也较高,为最佳的考察时期。

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表回答2~4题。

回顾2测试考点3、8(典型例题北、重庆文综,T1,4分)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别是()

平均气温(℃)

1月

5

11

21

7月

29

27

26

平均降水量(mm)

1月

47

75

1

7Yl

150

5

610

A.上海莫斯科孟买B.上海罗马孟买C.北京罗马雅加达D.北京莫斯科雅加达

2.B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气候类型及特征、气候分布等知识。

根据气候统计资料来判断气候类型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三个地方都是1月气温较低,7月气候较高,都位于北半球。

①地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最冷月气候在0℃以上,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②地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的特征;③地全年高温。

干湿季分明,是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

回顾3测试考点3、8(典型例题北、重庆文综,T2,4分)城市②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A.大陆西岸B.大陆东岸C.大陆内部D.赤道地区

3.A点拨:

②是地中海气候,该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纬度30o~40o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

回顾4测试考点3、8(典型例题北、重庆文综,T3,4分)城市①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B.亚寒带针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4.D点拨:

城市①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读图7—8回答5、6题。

回顾5测试考点4(典型例题蒙古、海南,西藏文综,T4,4分)下列各时段中,气温变化幅度量大的是()

A.1880~1900B.1920~1940C.1958~1978D.1978~1998

5.D点拨:

本题考查学生从图中读取数据的能力。

1978~1998年气温差值约是0.7℃远大于其他几个时段的变化幅度。

回顾6测试考点4(典型例题蒙古、海南、西藏文综,T5,4分)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

A.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山地永久积雪的下界上升

C.全球平均降水量持续增加

D.南极地区降水量增加,大陆冰川面积扩大

6.B点拨: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山地永久积雪的下界上升。

回顾7测试考点2、7(典型例题蒙古、海南、西藏文综,T10,4分)下列四幅图7—9中。

表示台风过境气压变化的是()

7.B点拨:

台风是一个低气压系统。

当台风过境时气压迅速降低,风力增大。

图710表示气温、降水和气候类型的关系。

读图回答8~11题。

回顾8测试考点3、8(典型例题1,4分)年温差最大的一组气候类型是()

A.①②⑥B.②④⑤C.④⑥⑦D.②③⑤

8.C点拨:

年温差是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

图中纵坐标表示月平均温度,只要从图中读出各气候类型的大致温差就可找出正确答案。

回顾9测试考点3、8(典型例题2,4分)图中①表示的气候类型为()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

9.A点拨:

本题有~定的难度,要求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出各数码所表示的气候类型,可从该气候的气温和降水量来进行判断。

从图中可看出,①所示的气候类型全年高温多雨,应该是热带雨林气候;②所示的气候类型应该是热带季风气候;③所示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④所示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⑤所示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⑥所示的气候类型是亚寒带针叶林气候;⑦所示的气候类型是苔原气候。

回顾10测试考点3、8(典型例题3,4分)图中⑦对应的自然带可能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温带草原带C.苔原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

10.C点拨:

由上题的解析中可以看出,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苔原气候,其自然带是苔原带。

回顾11测试考点3、8(典型例题4,4分)反映大陆东岸纬度地带性的一组气候类型是()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②⑤⑥⑦D.①⑤④⑥

11.D点拨:

由以上解析中可知,反映大陆东岸纬度地带性的一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图7—11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12~14题。

回顾12测试考点1、5、6(典型例题分)m地的风向是()

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东北风

12.A点拨:

由图可以看出这是北半球近地面的锋面气旋图,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推出m地风向是西南风。

回顾13测试考点1、5、6(典型例题分)此时,m、n两地的一般天气状况是()

A.m、n两地都晴B.m、n两地都有雨C.m地有雨,n地晴D.m地晴,n地有雨

13.D点拨:

由图可以看出图示锋面是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根据暖锋降水区在锋前可以知道m地是晴天,n地有雨。

回顾14测试考点2、5(典型例题分)图7—12中,正确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期间,n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A.a图B.b图C.C图D.d图

14.B点拨:

据第19题解析可以知道n地处于冷气团控制之下,即将经历暖锋天气,变为暖气团控制,因此温度变化是随着时间推移而升高。

读图7—13,回答15、16题。

回顾15测试考点2、7(典型例题2分)正确表示某气压系统的图是()

A.①B.②C.③D.④

15.D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大气运动的常见形式——气.旋和反气旋的掌握情况。

判断本题要掌握两点:

一是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二是低气压从空气运动的角度说就是气旋,高气压从空气运动的角度说就是反气旋。

在北半球,气旋空气运动是从四周向中心逆时针方向辐合,反气旋是从中心向四周顺时针方向辐散;在南半球气旋空气运动是从四周向中心顺时针方向辐合,反气旋是从中心向四周逆时针方向辐散。

回顾16测试考点2、7(典型例题2分)该气压系统在1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点为()

A.60oN附近海域B.15oN附近海域C.15oS附近海域D.60os附近海域

16.C点拨:

该气压系统是个低气压中心,1月份,南半球是夏季,低纬度海区水温比其他海域水温高,容易形成低气压中心。

回顾17测试考点1、5(典型例题59,7分)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联系典型例题经历的一次寒潮过程,回答下面问题。

(1)读“上海市气温、气压变化示意图”(图7—14),分析这次寒潮过境前后天气变化情况。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2)影响上海市的寒潮大多源于带。

(3)下列气旋、反气旋示意图7—15中,反映寒潮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

(4)下列选项中,与寒潮天气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