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86511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0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x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2019-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氢气燃烧B.菜刀生锈C.冰雪熔化D.葡萄酿酒

2.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B.空气是混合物,其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18%,氧气约21%

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B.石灰水C.氯酸钾D.牛奶

4.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

A.铁丝B.硫C.镁条D.木炭

5.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或理解错误的是(  )

A.三个氢分子:

3H2B.氧化铁的化学式:

FeO

C.2H2O中两个“2”的含义不同D.氦气:

He

6.属于溶液的是(  )

A.泥水B.糖水C.油水D.蒸馏水

7.科学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

A.CO(NH2)2B.KClC.K2SO4D.Ca(H2PO4)2

8.常温下测得一些食物的近似pH,显碱性的是(  )

A.苹果汁:

3.1B.玉米粥:

7.5C.牛奶:

6.5D.番茄汁:

4.2

9.在反应2AB+B2=2X中,X的化学式是(  )

A.AB2B.AB3C.A2B3D.A2B4

10.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B.分子可以由不同的原子构成

C.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D.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以再分

11.对人类生存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的是(  )

A.煤的燃烧B.生活用水的任意排放

C.用氢气做高能燃烧D.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

12.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

B.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C.热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时,一

定会析出晶体

D.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13.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B.水和双氧水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铁丝和铁粉

14.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大气污染物B.都能与水反应

C.都能还原氧化铜D.都能通过碳与氧气反应制得

15.检验某种燃烧的化合物是否含有氢、碳、氧3种元素,在物质完全燃烧后不必进行的实验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B.用无水硫酸铜检验

C.用澄清石灰水检验D.对反应物、生成物进行称量

16.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O2属于酸

B.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C.碱溶液的pH大于7,碳酸钠溶液的pH大于7,所以碳酸钠属于碱

D.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水属于氧化物

17.只利用组内提供的物质就能够探究出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一组是(  )

A.铁片、铜片、银片、稀盐酸

B.铁片、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C.铁片、铜片、硝酸银溶液

D.铁片、硫酸铜溶液、银片

18.下列实验内容中的横、纵坐标表示的量符合如图所示趋势是(  )

序号

实验内容

横坐标表示的量

纵坐标表示的量

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稀释

加入水的量

溶质质量分数

过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时间

红磷质量

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时间

二氧化锰的质量

向铜、锌混合物粉末中加入盐酸

盐酸的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②③④

19.进行下列对比实验,不需要控制变量的是(  )

A.用酚酞溶液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B.用红磷和白磷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C.用MnO2、CuO和H202溶液比较MnO2、CuO的催化效果

D.用镁、锌和稀盐酸比较镁、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20.某学习小组测定实验室里一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程度,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A.取少量样品,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B.取少量样品,加入少量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C.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

D.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二、填空题(共3小题,满分21分)

21.化学式造福人类的科学,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现有下列物质:

A.熟石灰B.碳酸钾C.二氧化硫D.食盐E.盐酸F.甲烷.选择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能形成酸雨的物质是      ,用于除去铁锈的物质是      ,属于有机物的是      ,焰色反应呈紫色的物质是      .

②一氧化碳在氧气里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1摩尔一氧化碳中含有氧原子的个数为      ,如图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填序号).

22.水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你回答:

①电解水实验中,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元素组成的,写出该实验的化学方程式      .

②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②可除去难溶性杂质B.X试剂可以是明矾

C.步骤③发生了化学变化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2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P点的含义是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      .

②t2℃时,将5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③a中含有少量b时,得到较纯a的方法是      .

④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⑤t1℃时,将盛有c的饱和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2),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试管中的溶液变浑浊,原因是      .

 

三、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19分)

24.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若要制取1.6g氧气,理论上需要该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请写出计算过程)

25.根据如图1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      .

②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③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      进.(选“b”或“c”)

④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⑤用C装置制取气体时,其主要优点是      .

⑥在制取二氧化碳反应装置的残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溶液pH变化如图2所示(提示:

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是      ,滴入Na2CO3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依次是      .

26.为验证“酸的化学性质”,某班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图实验,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①没有明显现象的试管是      ,在加入盐酸前,应向该试管中滴加的试剂是      .

②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要全面验证酸的化学通性,D试管中能与酸反应的固体单质是      (写一种即可).

④实验完成后,将全部废液倒入废液缸内,测得pH=2,则废液中所含溶质最多有      种(溶质不计指示剂与气体).

 

2016年上海市闸北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氢气燃烧B.菜刀生锈C.冰雪熔化D.葡萄酿酒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A、氢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菜刀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冰雪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B.空气是混合物,其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18%,氧气约21%

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A、根据空气的应用分析;

B、根据空气的组成分析;

C、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判断;

D、根据空气的污染物分析.

【解答】解:

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故A正确;

B、空气是混合物,其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故B正确;

C、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故C错误;

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空气的组成、应用、污染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B.石灰水C.氯酸钾D.牛奶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空气、石灰水、牛奶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

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

是氧元素.

【解答】解:

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水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氯酸钾属于纯净物中的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D、牛奶中有蛋白质、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4.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

A.铁丝B.硫C.镁条D.木炭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元素与化合物;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正确.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生成物的颜色、状态.

 

5.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或理解错误的是(  )

A.三个氢分子:

3H2B.氧化铁的化学式:

FeO

C.2H2O中两个“2”的含义不同D.氦气:

He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

A、分子的表示方法:

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三个氢分子表示为:

3H2;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氧化铁是由显+3价的铁元素和显﹣2价的氧元素组成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

Fe2O3;故选项说法错误;

C、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故2H2O中前面的2表示水分子的个数为2个,后面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He,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6.属于溶液的是(  )

A.泥水B.糖水C.油水D.蒸馏水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结合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泥水是不溶性的泥沙等固体小颗粒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糖水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C、油与水混合后的液体,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熟悉常见物质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科学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

A.CO(NH2)2B.KClC.K2SO4D.Ca(H2PO4)2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

A、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B、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C、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常温下测得一些食物的近似pH,显碱性的是(  )

A.苹果汁:

3.1B.玉米粥:

7.5C.牛奶:

6.5D.番茄汁:

4.2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

【解答】解:

苹果汁、牛奶、番茄汁等物质的pH小于7,显酸性;玉米粥的pH大于7,显碱性.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9.在反应2AB+B2=2X中,X的化学式是(  )

A.AB2B.AB3C.A2B3D.A2B4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元素质量守恒.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的特点,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X的化学式.

【解答】解:

由题干中的化学方程式可知:

方程式左边含有2个A原子、4个B原子,右边含有2个X分子.因此1个X分子含有1个A原子和2个B原子.

所以X的化学式为AB2.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的规律,难度较小.

注意:

表示分子中的原子个数的数字写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10.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B.分子可以由不同的原子构成

C.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D.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以再分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根据分子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分子的结构来分析;

C.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来分析;

D.根据原子的概念来分析.

【解答】解: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错误;

B.原子构成分子,分子可由同种原子构成,形成单质,也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形成化合物,故正确;

C.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故正确;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故正确.

故选A.

【点评】主要考查了分子、原子、离子的本质区别和联系及有关原子的结构,培养学生的微粒观.

 

11.对人类生存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的是(  )

A.煤的燃烧B.生活用水的任意排放

C.用氢气做高能燃烧D.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

【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煤的燃烧释放的烟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生活用水的任意排放能造成水体的污染,用氢气作燃料只生成水不污染空气,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会造成空气和水体的污染.

【解答】解:

A、煤的燃烧释放的

烟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故A错误;

B、生活用水的任意排放能造成水体的污染,故B错误;

C、用氢气作燃料只生成水不

污染空气,故C正确;

D、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会造成空气和水体的污染,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造成空气和水污染的原因,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2.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

B.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C.热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时,一定会析出晶体

D.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A、根据饱和溶液的应指明是那种溶质的溶液;

B、没有指明是相同温度的同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浓度无法比较;

C、根据不同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一样,比如:

熟石灰;

D、根据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通常采取加溶剂、改变温度的方法.

【解答】解:

A、饱和溶液是指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也就是说不能再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可能还能溶解其他的溶质;故A错误.

B、说溶液的饱和与否,一定要指明温度,此题没有指明是相同温度,故此B错误.

C、对于大部分物质来说,可以通过降温来结晶;但是,也有少数的物质,比如熟石灰的饱和溶液,当降温时,其溶解度反而增大,故C错误.

D、把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通常采取加溶剂、改变温度的方法;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饱和溶液的

概念,强调了叙述饱和溶液应该指明一定温度、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特别是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改变温度并并不一定都通用.

 

13.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B.水和双氧水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铁丝和铁粉

【考点】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根据同素异形体的定义判断,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

【解答】解:

A、石墨与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所以正确.

B、水与双氧水都是有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化合物,所以错误.

C、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是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化合物,所以错误.

D、铁丝和铁粉只不过形状不同,二者是同种单质,所以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同素异形体的定义,掌握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是解题的前提条件.

 

14.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大气污染物B.都能与水反应

C.都能还原氧化铜D.都能通过碳与氧气反应制得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否有毒;

B、根据二氧化碳的特性;

C、根据两种物质谁具有还原性来考虑;

D、根据碳燃烧的情况.

【解答】解:

A、一氧化碳是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产生温室效应,但现阶段不把二氧化碳作为空气的污染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还原氧化铜;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不能还原氧化铜;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与氧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检验某种燃烧的化合物是否含有氢、碳、氧3种元素,在物质完全燃烧后不必进行的实验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B.用无水硫酸铜检验

C.用澄清石灰水检验D.对反应物、生成物进行称量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来回答本题,燃烧后有水生成说明含有氢元素,有二氧化碳生成说明含有碳元素.

【解答】解:

硫酸铜是白色粉末遇到水会生成五水硫酸铜,变成蓝色,说明有水生成,即化合物中含有氢元素;通过石灰水变浑浊了说明就有二氧化碳存在了,即化合物中含有碳元素,是否有氧需要通过计算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差来判断.

故选:

A.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检验水的存在用硫酸铜,能够变蓝即可,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

 

16.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O2属于酸

B.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C.碱溶液的pH大于7,碳酸钠溶液的pH大于7,所以碳酸钠属于碱

D.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水属于氧化物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物质种类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判断;

C、根据常见物质的酸碱性分析;

D、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

【解答】解:

A、CO2与水反应生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