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地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39409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6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安市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泰安市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泰安市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泰安市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泰安市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泰安市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地理.docx

《泰安市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安市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地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泰安市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地理.docx

泰安市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地理

泰安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2008.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学校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读图1,完成1-2题。

1.图中乙、丙两地之间山脉的地理意义是

A.中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B.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之间的分水岭

C.四川省与陕西省之间的分界线

D.春小麦与冬小麦之间的分界线

2.丁所在地形区的冬季气温与同纬度的东部地区比较

A.气温高,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

B.气温低,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C.气温高,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D.气温低,主要影响因素为洋流

图2是不列颠群岛某些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表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的是

A.①B.②C.③D.④

4.影响不列颠群岛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低气压带B.西风带C.地形D.海陆位置

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图3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k1

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

读图回答5-6题。

5.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

A.K2线B.AC曲线C.AD曲线D.AB曲线

6.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D.经济性原则

图4是“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24°C等温线在河谷地区的分布规律及气温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①向河谷的上游突出

②向河谷的下游突出

③河谷地区气温较高

④河谷地区气温较低

A.①④B.②③

C.②④D.①③

8.图中山峰是我国著名的

A.黄山B.泰山C.华山D.庐山

读图5,回答9-10题。

9.甲地区发展种植业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A.光照充足

B.降水丰富

C.地势低平

D.气温日较差小

10.石羊河的河水主要来源是

A.贺兰山的冰雪融化和山地降水

B.大气降水和黄河水

C.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D.阴山的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图6是“我国某山地在一定高度范围内南北坡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1-13题。

11.该山地最可能属于

A.燕山山脉

B.秦岭山脉

C.南岭山脉

D.天山山脉

12.该山地两侧的温度带分别是

A.青藏气候区、暖温带

B.亚热带、暖温带

C.暖温带、中温带

D.中温带、寒温带

13.关于该山地降水垂直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量最大值约为150毫米,位于山地北坡海拔1200米处

B.降水垂直变化最小处位于山地南坡海拔800~1600米处

C.降水量最大值约为1600毫米,位于南坡海拔700米处

D.降水垂直变化最大处位于山地北坡海拔800~1600米处

水土流失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形式,现在我国的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据此回答14-16题。

14.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中,以下做法属于农业技术措施是

A.修建设基本农田

B.打坝建水库

C.深耕改土

D.平整土地

15.黄土高原和南方丘陵山区相比

A.两地区人地矛盾尖锐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B.中小河流众多而密度大,形成许多小流域

C.水土流失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大,间接经济损失小

D.进行人口外迁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

16.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在秦汉以前就已千沟万壑

B.人为因素是形成本地区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C.黄土土质疏松,有直立性,是形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D.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重在对自然条件的改造

图7为我国某地区地下潜水位年内变化柱状图,据此回答17-18题。

17.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云贵高原

B.松嫩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黄土高原

18.该地区地下潜水位达到一年中最低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黄河河套地区出现凌汛现象

B.江淮地区进入伏旱

C.东北平原小麦开始收割

D.温带气旋频繁影响南欧地区

读表1,据此回答19-21题。

表1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

地点

年降水量(mm)

15.6

466.6

777.4

205.4

一月平均气温(°C)

-8.5

-6.6

-1.2

-9.0

七月平均气温(°C)

27.4

23.5

23.9

23.6

19.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海拔高度D.洋流性质

20.下列关于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C.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D.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21.关于四在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C.③以水田农业为主

D.④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

读图8,回答22-23题。

22.Z国和Y国之间的贸易额快速增长,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Y国对Z国出口到该国的产品中50%的项目关税降到0.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Y国出口大量汽车、电器等高档产品到Z国

B.Z国的服装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向Y国进行产业转移

C.Y国的政策不利于外国公司产品进口

D.Z国的企业纷纷将产品研发中心迁往Y国以降低生产成本

23.Z国企业向海外产业转移的原因是

A.Z国劳动密集型企业海外转移的目的地是海外发达国家,原因是市场广阔

B.Z国劳动密集型企业海外转移的目的地是海外欠发达地区,原因是劳动力丰富以及市场广阔

C.Z国知识密集型企业海外转移的目的地是海外欠发达地区,原因是技术力量强

D.Z国资金密集型企业海外转移的目的地是海外发达国家,原因是资金雄厚

图9是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若图中公路为到达山顶的公路,则其修建设应大体

A.与等高线垂直

B.与等高线平行

C.沿河流修建

D.沿山脊线修建

25.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画一条等温线,它的凸出方向和河流的流向一致

B.该地河流经处水流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有利于航运

C.该地的河流是放射状水系,并且形成瀑布

D.该地的河流汛期长,无结冰期

表2是四川省某山区县1961-2005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据此回答26-28题。

表2

时间

项目

1961

2005

耕地面积(km2)

400

521

森森面积(%)

36.79

20.46

气温年较差(°C)

24.1

27.6

年降水量(mm)

1369

1087

雨季地表径流(亿m3)

7.1

8.2

水土流失面积(km2)

61

108

粮食总产量(万吨)

9.6

11.9

人口(万人)

41.5

60.1

26.下列数据中,呈上升的是

A.人均耕地面积

B.人均森林面积

C.人均水土流失面积

D.人均粮食产量

27.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人口增加→开垦耕地→森林面积减少

B.开垦耕地→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增加

C.降水减少→森林减少→气温较差增大

D.森林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水土流失加大

28.与黄土高原相比,该县因水土流失在单位面积上的经济损失更大的原因是

①降水变率大②土质疏松③土层较薄④人口密度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在未来14年里,中国将增建30座核电厂,今后5年至15年之内,山东省将有海阳、乳山和荣成三

个核电站相继投产。

2006年11月1日山东乳山红石顶核电站有限公司投资协议签字仪式在济南举行,这标志着该项目的工程前期工作即将全面展开,据此回答29-30题。

29.在山东东部沿海建核电站的主要目的是

A.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建站优势明显

B.缓解山东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C.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建站优势明显

D.解决矿产资源贫乏的状况

30.关于在我国大力发展核电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加速发展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B.应对我国国内能源紧缺的状况在短期将难以改变的措施之一,填补能源需求缺口

C.是我国的宏观能源形势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唯一举措

D.可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有利于改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气质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注意事项:

1.本卷共6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中(除题目有特殊规定外)。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综合题(共45分)

31.图10为“我国经济格局模式图”,图11为“某经济圈(中心)产业结构演变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图10

图11

(1)如果图10中f代表一种能量流,则其会对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2)图11所示的产业结构演变符合图10的哪一个经济圈(中心)_________________-该经济圈(中心)工业类型由开始的______________指向型工业发展为______________指向型工业,目前升级为_______________指向型工业。

(3)图10所示沿海经济带中代表环渤海经济圈的是_____________,与沿海经济带中其他两者相比,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更突出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6分)

材料一:

图12是我国某省的简图。

材料二:

甲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沙质土地,历史上的粗放开荒,使这些土地上的天然植被几乎全被破坏,每到春季和初夏,这里就出现明显的风沙化。

材料三:

甲地区近10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

(表3)

项目

月份

1

2

3

4

5

6

风力≥8级的天数

1.5

1.9

3.7

5.6

3.6

1.0

平均气温(°C)

-3.2

-0.7

6.4

13.7

21.2

26.0

降水量(mm)

3.3

7.3

9.1

43.2

33.3

54.5

项目

月份

7

8

9

10

11

12

风力≥8级的天数

0.6

0.3

0.4

0.8

1.4

0.6

平均气温(°C)

27.3

26.3

20.6

14.4

6.3

-0.7

降水量(mm)

247.3

166.8

48.9

26.2

26.0

3.5

(1)材料一中的河流在图中河段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如何?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简要分析甲地区春季和初夏出现风沙化的原因。

(3)除了土地风沙化,甲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障碍还有哪些?

33.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它曾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20世纪50年代后期,鲁尔区经济开始衰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鲁尔区的整治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9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据材料分析,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末,鲁尔区的工业门类和数量发生了哪些变化?

(2)根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50年代初至20世纪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