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麒麟.docx
《最后的麒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后的麒麟.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后的麒麟
智者中庸
平陆
我们第一眼看到“中庸”这个词,总是不经意地在潜意识中把它和“平庸”、“庸俗”、“中流”等词语联系在了一起,于是,“中庸”便成为了老旧思想的代言,成为了“甘愿平庸”、“不敢作为”的标志。
大多数人便因此而瞧不起“中庸”,而不愿意学习“中庸”的思维方式,从而形成了对于这一种为人之道的偏见。
然而,在我看来,“中庸”是一种智慧。
“中庸”之道强调做事要把握好尺度,要做到“恰到好处”,既要做好,又不能做得太过;“中庸”之道还强调思维的恰当与本真。
“中庸”之于生活,我认为,是合理而有意义的。
何以见得其合理性?
我们先从《论语》之中寻找答案。
子曰: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这里的“本”,在我看来,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本职,更可以理解为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孔子认为,只有务实地做好生活中每一件最基础的小事,才能从中发觉为人的道理,才有资格去谈做人,谈“精神”。
这正与中庸之道的前半部分相契合,一件事情,既然做了,便要做好。
子曰:
“刚毅,木讷,近仁。
”何为木讷?
木讷即是正直,憨厚,不张扬。
过于张扬,做事喜欢大张旗鼓的人必然不够谦逊,不够内敛,心不够静,便难以沉下去思考。
这也正解释了中庸之道的后半部分。
“中庸”之道的现实意义又在何处呢?
我想,“中庸”作为一种态度,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优越性。
首先,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谣言四溅的社会上,我们亟需一种中庸的“定力”,亟需找回自己的本真,保持原有的步伐。
我们仿佛身处一条湍急的河流,缺少了这种定力便会随波逐流,如一条没有帆的木舟,终会撞得粉身碎骨。
我们不仅会迷失自己,更容易成为别人的棋子。
现下的“中国水军”,对一切不满的“愤青”,他们无不是因为没有一种“中庸”的心态,而丧失了自己的主见。
“中庸”作为一种思想,其意义便在于此。
其次,在这个“好人被狗咬”、“枪打出头鸟”的现实状态下,“中庸”之道作为一种行为方式,还是一种保身的良策。
路边见到摔倒的老太太,我们不必纠结于扶不扶,拨一个“120”或是寻找附近的执勤民警。
这些“中庸”的处事方式都让我们既做了不愧于良心的好事,又不给自己添上不必要的麻烦。
“中庸”作为一种行为方式与态度,其意义显而易见。
我们大多数人都对中庸的好处有所听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能真正做到的确少之又少。
我们在商场明目张胆地插队,在路边口无遮拦地骂街,我们时常为了一点点意见不合而发生争吵,我们不惜通过作弊、行贿等肮脏的手段来为自己牟取一丝名与利……
我们不禁发问。
我们问苍天:
“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问自己:
“你这是怎么了?
”
我想,我们染上了一个心魔——贪。
我们抛弃了自己的良心,只因为抛却它可以给自己带来最大的“利益”;我们重视结果的所谓“最优化”,而忽略过程的代价;我们总想拿到一些什么,却忽视了停下来思考、反思的阶段。
那么如何破这个心魔呢?
心中有己,同时有人,利忧同在,心魔自破。
其实,自然的世界中也有“中庸”之道的影子,从统计学上的“正态分布”到生态学上的“生态价”,在中间的总是数量最多,也生活的最好。
不妨模仿自然,换言之回归自然,找一种“中庸”的状态,无疑是智慧的体现。
当然,有些时候我们也要敢于发挥、勇于创新。
“中庸”之道只是一种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至于具体的工作,例如搞科研,或是玩艺术,适当的创新自然会给领域带来很大的发展。
中庸,让行为恰到好处。
中庸,让思想回归本真。
智者,中庸。
调和致中庸
许硕成
儒家学说讲究“中庸”,即不偏不倚,因事制宜,让自己的心性达到“中正”的状态。
然而,极端的事物不可能瞬间被矫正到中位,“中庸”也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
达到此种状态的方法,在我看来,便是时刻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调和”二字了。
如鲁迅先生所说:
“中国人的性情总喜欢调和,折中的。
”纵然中庸离世人很远,调和却是大抵融入了我们的生活的:
人们烹饪讲究“五味调和”,用“辛甘酸苦咸”的混合来孕育菜品本身的鲜香来;他们崇尚折中,遇事习惯各退一步,见得海阔天空。
层次再高一些,武学家们以“刚柔并济”描述自己武道的最终目标,道学家们则用阴阳二相的组合来看待整个世界,窥知天地道理。
此般看来,调和总是人们处理事件的通用方法,而它也早已融进了我们的基因与血脉之中。
所以,欲达中庸,我们需要借鉴一下老祖宗的方法,采取一下“调和之道”了。
我们需要调和的,是我们的思维空间。
人的思维总用一些倾向性,或善或恶,相比于中庸学者广博的思维范围,我们只从这固定的范畴中思考,难免显得片面。
我们何以增长自己的见识?
这便需调和思维:
去认识和了解我们思想的对立面,将我们从自己略极端的想法中解救出来,思维的沃土越丰厚,我们了解的便越多。
孟子何能为圣人?
不仅因为他后来居住于“芝兰之室”中,他的成就与他曾处在“鲍鱼之肆”的经历有莫大的联系;不丹活佛宗萨仁波切也曾带领弟子出入澳门的赌场,见识到奢靡浮华的物质社会后,对佛道的感悟便更宽广了一些。
此般善与恶的调和,动与静的调和,让我们的心性更加坚韧,做事也有了些“中庸”的规矩。
我们要调和的,更是我们的行为。
人们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行为尺度,但这尺度若一成不变,人便显得死板,也易被抓住把柄。
所谓调和,即是让自己形于外变得灵活,却总是围绕着自我精神。
不偏离左右,便做得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庸的人了:
孔子既可以笑着戏称“割鸡焉用牛刀”,也可以谨言大道,却始终脱离不了自己的理论,才被称为“万世先师”;而海瑞一向身正,却不懂的灵活自己的外在,偏执于一处,最终只流传为历史上的一声哀叹。
由此观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用多种行为调和自己的外在,却不离自己的初衷,“中庸”便也在你面前鲜活了起来。
纵然孔子曾说: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我们也不必看着中庸的高峰自我哀叹。
“调和”的过程本身便是一个成熟的过程,有了我们调和自身得到的思想和行为,收获便已是良多了。
中庸
高二、13班 王一迪
何谓中庸?
程子注曰:
不偏谓之中,不倚谓之庸。
中庸便是行事不偏不倚趋于圆满并持之以恒须臾不移之意。
中庸二字,看似简单 ,实为人生之达境,非平庸之人所能拿捏。
这不难理解:
宇宙浩渺深邃,光阴长流不绝,其间万事万物皆有联系,若要在这纷繁复杂、千丝万缕的联系中究其本末、理其条理、明其偏倚中正,抬手一指便指出其中的支点“中”,并穷其一生坚守支点,使得万物伦常运转自如,不曾因偏倚而轰然坍塌,非大智大能大勇者不能达此境界。
然而,始终有人将中庸误解为无原则的折中妥协,实在是玷污了这中庸之境。
以下棋为喻,中庸乃是居高临下俯瞰棋局,攻守之分寸,敌我之情势,进退之时机了然于胸,终其全盘统筹兼顾,取其最为圆满稳妥之法步步为营,不曾迷惑;而折中乃是纠缠于眼前纷繁的子力关系中,浑然不知所走之棋不知是好着还是昏招,于是取其看似折中之法草草下完了事。
两者高下立见,何谓我等毕生追求之境不言自明。
为何中庸?
这实是问行事为何要不偏不倚。
就像支点不在中心物体就倾斜倒塌,反应不达平衡便趋向平衡。
自然的规律启示我们中庸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偏倚将付出沉重代价。
当我们的视野仅仅局限于事物一面,事物的其他点面便脱离我们的控制,难免会呈现偏颇的局面,成为埋藏在地下的定时炸弹。
时间一长,这些不稳定因素便会集中爆发,造成损失乃至毁灭性的灾祸,这样的教训不可谓不多。
从旧时英语教育只学读写,致使英语聋哑学生批量生产;到刘翔奥运前为夺金牌超负荷训练,致使四年汗水毁于伤退;再到苏联过于偏重军工重工业不顾民生发展,致使国家动荡瓦解,百姓蒙艰。
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事实无不向我们敲响须秉持中庸的警钟。
唯有秉持中庸,以非凡的智慧统一打理事物纷杂的方方面面,主次得所,不偏不倚,不给定时炸弹入土时机,方能长期平和稳定,一路向前。
中庸于今日意义之大,前所未有。
在急速向前的21世纪,精神世界和物质社会,文化完整性性与文化单一性;科技发展和天地自然,革新创造和回归传统;愉悦和娱乐,生活与生存;加速和减速……纷繁复杂的时代问题都有待我们用智慧和坚持去发现周全的处理方案,寻觅不偏不倚中庸之道。
那,何达中庸呢?
中庸虽为可遇不可求之达境,但积极求之便可趋近之,积极为之便能有所进步。
行事不偏不倚须臾不移,便须做不固步自封的思考者,须做终生的学习者,须做时代的号脉者。
唯有如此,方能统筹众多关系,方能拥有随时代变化时时更新的致于中的智慧和能力。
在这方面,鲁迅先生的求索的韧性,工作的勤勉,剖析的透彻堪称我们的楷模,他的一针见血、深入骨髓、直击要害的洞察力更是致中庸者的毕生追求。
中庸之境——不偏不倚不移须臾,是万年普适之理,也是当世当务之急。
有志之士、有心之人不可不自修习之。
我眼中的中庸
谷畅
手是人体最灵活的器官。
它能屈能伸,舒卷自如。
正因如此,它能握笔作文,能穿针引线,能抚弦奏乐。
倘若我们的双手始终紧握着拳头,抑或是始终紧绷成掌,它们的功用,定会减损大半。
人也是一样。
固执一端、固守极端不仅会封锁自己前行的道路,更可能给自身带来灾祸。
在不知不觉中走上绝路。
而唯有灵活地游走于两极之间,取其中最恰当、最合适的方向,思想与方法行事,方能长久地生存于世,并最有效地达到最好的结果。
我们青年人,尤其容易走极端。
见单科成绩不理想,便大量压缩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不择方法、不计效率地投入该科的学习当中,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总成绩明显下降;经历一点小挫折,便看不到生活阳光的一面,把所见的一切都涂抹上黑暗的颜色,逐渐变得悲观,变得仇视社会;有了一点小成就,内心便迅速膨胀,自大而浮躁便随之而来,不经历几次惨痛的失利决不会醒悟。
被事物的一面蒙蔽双眼,正是我们看问题不够全面的结果啊!
老子曰: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极端的事物不可长保,是因为凡事都有正反两面。
一面极端强大之物,其另一面必然是十分脆弱的。
坚硬之物反而容易折断;高大笔直的树木反而最先遭受砍伐。
看全了事物的两面,我们便明白极端之人是多么愚蠢了。
既然身处两极会遭损,那么于两极间何处才算可取呢?
我以为,一切按环境而定,一切应遵守“恰当”二字。
卑屈与骄傲间的恰当叫谦虚谨慎,吝啬与铺张间的恰当叫慷慨大方,讷讷与诡辩间的恰当叫侃侃而谈,无趣与滑稽间的恰当叫风趣幽默。
判断“恰当”的标准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在长者面前与特定的严肃场合,更倾向于“少语”是明智之举,而当我们与挚友交谈之时,倾吐内心反而能显现我们的真诚。
苏武面对单于的严刑逼供时岿然不动,毫不妥协,持节不屈,显尽了爱国思想与民族气节;而伽利略面对教会的拷问时,却假言以对,顺水推舟,不仅留住了他的一大批研究成果,而且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以便继续投身于未尽的科学事业。
所谓“恰当”,是基于特定环境的一种灵活的判断,其中利弊的权衡,恰取决于个人对问题的全面认识。
中庸之道,是中国古老又神秘的道德标准。
在我眼里,中庸二字绝不是一味的折中与盲目的从众,而是代表了这种“辩证”的看问题方法与“恰当”的行为准则。
辩证了,才能做到不偏不倚;恰当了,才能做到合乎礼节标准。
”
我们青年人,正要把中庸当作自己的行为准则。
看尽问题的不同方面,我们便不难在顺境中体味危机,在逆境中觅得希望;寻求恰当的行为尺度,我们才能找到最合适的生活方式,让自身与珍贵之物常保于世。
如此行之,想要避免青年人常有的大喜大悲与轻浮造作,也便不是难事了。
孔子曰: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让我们携起手来,用中庸的品德感化每一颗年轻的心灵,让这种至高的智慧恒久流传。
中庸
王戈舟
现在的人们唯恐与“中庸”二字扯上任何联系。
在多数人看来,所谓“中庸”,就是做人圆滑,做事平庸,善于和稀泥、当老好人,满足于随大溜、跟着走。
在这个人人都要出风头,把自己所有的闪光点都暴露出来,才能立足和生存的时代,“中庸”的所作所为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然而事实上,多数人是对“中庸”二字望文生义了,中庸对于现代社会也并非一无是处。
“中庸”一词出自《论语·雍也》: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程子注曰:
“不偏谓之中,不易(倚)谓之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朱子也根据论语中“过犹不及”一词解释中庸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庸,平常也。
”
刺猬取暖,远则不暖,近则互伤。
这是刺猬的生存法则,也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对于人类同样适用。
所以,“中庸”指的是一种调和折中的态度与原则,而并非模棱两可的行为和思想。
《吕氏春秋》说,有二侠士,相偕出游。
至一处饮酒,有酒无肴。
此二人说,吾二人身皆有肉,何必再求肴。
遂各割其身之肉,烤熟请别一人吃,吃毕,两人皆死。
此二人各割其身之肉,以奉其友。
又如“尾生之信”中所记述的故事:
尾生与一女子约,期相遇于桥下。
及期,尾生至,而女子不至。
桥下水涨,尾生仍守桥下不去,遂至溺死。
就对待朋友这一方面看,两位侠士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而就遵时守信这一方面来看,尾生的行为也可谓之“周全之道”。
然而二者都需加上个“太”字,即太过。
他们都只考虑到了偏面而顾及不到其他,使得他们的行为反而成了“偏至之端”。
例子或许太过偏激,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是通用的。
人们普遍接受“不及”的危害,而对“过”却三缄其口,事实上,过犹不及,都会导致行为的不妥,不可成为社会的公律。
也许有人会对中庸的中立和平常持怀疑的态度,认为中庸的态度并不适用,但事实并非如此。
有一笑话,谓有一人卖治臭虫方者,方写于纸上,用信封封固,买者须交价后,方可开视。
一人买此方,交价后开视,则纸上写二字曰:
“勤捉。
”此虽是笑话,然此治臭虫方实亦代表一真理。
此真理即是:
凡做某种事最成功的办法,亦即是最平常的办法。
所以中庸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至善之理。
中庸有利于个人道德的修养,追求平衡,正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中庸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适可而止,恰到好处;中庸有利于社会矛盾的调和,事得其宜,天下太平。
《中庸》中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可见“中庸”之难为。
难为之事,而惧其害矣,今毋为之,更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