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复习资料附答案在题中.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37789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邓三复习资料附答案在题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毛邓三复习资料附答案在题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毛邓三复习资料附答案在题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毛邓三复习资料附答案在题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毛邓三复习资料附答案在题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邓三复习资料附答案在题中.docx

《毛邓三复习资料附答案在题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邓三复习资料附答案在题中.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邓三复习资料附答案在题中.docx

毛邓三复习资料附答案在题中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练习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向全党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作出的报告题目为(B)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B.《论新阶段》

  C.《改造我们的学习》D.《反对本本主义》

  2.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并阐释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定义,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C)

  A.中共五大B.中共六大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

  3.20世纪上半叶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这个时代主题是.(A)

  A.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B.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

  C.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D.资本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造反

  4.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现实根据是(C)

  A.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B.新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

  C.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5.“邓小平理论”科学概念的首次提出,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在党的.(D)

  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

  6.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C)

  A.科教兴国B.统筹兼顾C.发展D.以人为本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ABC)

  A.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B.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C.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D.要不断创新

2.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回答了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是:

(CD)

A.“建设什么样的党”B.“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D.“怎样发展”

  3、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BCD)

  A.借鉴了国外发展经验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4.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ACD)

  A.实事求是B.统一战线C.群众路线D.独立自主

  5.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是(ACD)

  A.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代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C.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D.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2000年5月,江泽民指出: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ABC)

  A.立党之本B.执政之基C.力量之源D.胜利之望

  三、思考题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P11-P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

P16-P17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就是它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A)

  A、中国社会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C、发生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D、逐步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2、近代中国的革命是(C)

  A、新民主主义革命B、旧民主主义革命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3、近代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A)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4、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A)

  A、帝国主义B、国民党反动派C、封建主义D、资本主义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B)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无产阶级D、资产阶级

  6、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D)

A、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B、无产阶级领导

C、工农联盟D、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

  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B)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ABCD)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的内容是(ABD)

  A、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官僚资本归社会主义国家所有D、保护民族工商业

  4、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ABD)

  A、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C、工农武装割据D、党的建设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ABD)

A、无产阶级领导的B、人民大众的

C、工农联盟D、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全面改革中,改革的重点是(A)

  A.经济体制改革B.政治体制改革C.文化体制改革D.教育体制改革

  2.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

  A.改革  B.开放  C.民主 D.矛盾

  3.改革是下列那一项的必然结果(B)

  A.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运动B.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C.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运动D.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次要方面运动

  4、对外开放是(A)

  A.我国的基本国策B.我国的基本原则C.我国的基本路线D.中心工作

  5、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是(B)

  A、分步骤、有层次、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的开放格局

  B、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C、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有步骤的开放格局

  D、有计划、有步骤、由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

  6、全方位对外开放是指(C)

  A.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B.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C.对绝大多数国家开放,无论其大小,发展程度和性质

  D.对发达国家开放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C)

  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2.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ABCD)

  A.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B.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C.是非对抗性的矛盾D.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3.发展是(ABD)

  A.硬道理B.目的C.前提D.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4.改革(ABCD)

A.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C.是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D.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判断改革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CD)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思考题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C)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D.市场经济是离不开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我国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B)

  A.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补充D.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3.把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

  A党的.十四大B.党的十五大C.党的十六大D.党的十七大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A)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5.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D)

  A.党的十四大B.党的十五大C党的.十六大D.党的十七大

  二.多项选择题

  1、计划经济的主要弊端是(ABCD)

  A、平均主义严重B、政企不分C、权力过于集中D、忽视价值规律作用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经济包括(ABC)

  A.国有经济、集体经济B.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C.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公有成分D.私营经济

  3.非公有制经济包括(ACD)

  A.个体经济、私营经济B.股份经济C.外资经济D.混合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4、社会保障体系包括(ABCD)

  A、社会保险B、社会救济C、社会福利D、社会优抚

  5、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是由以下经济条件决定的(ABCD)

  A、社会主义公有制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

  C、劳动是谋生手段D、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三、思考题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P186-P18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概括如下:

第一,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第二,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P18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联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要求。

1)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

2)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

3)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

4)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

5)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

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结合就会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

1)在所有制结构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