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第五单元教案语文小学教育教育专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367620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第五单元教案语文小学教育教育专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精品第五单元教案语文小学教育教育专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精品第五单元教案语文小学教育教育专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精品第五单元教案语文小学教育教育专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精品第五单元教案语文小学教育教育专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第五单元教案语文小学教育教育专区.docx

《精品第五单元教案语文小学教育教育专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第五单元教案语文小学教育教育专区.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第五单元教案语文小学教育教育专区.docx

精品第五单元教案语文小学教育教育专区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永春县小学数学科

课时教学计划

 

教师:

班级:

日期:

 

第五单元加与减

一、教学内容:

“买电器”

“回收废电池”

十年的变化

“小小图书馆”

算得对吗

小蝌蚪的成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

(3)、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进行正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

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3)、引导学生经历

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在具体的情境中渗透德育,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加减口算

的方法,并能熟练地口算;

(2)、引导学生理解三位数加、减法

的算理尝试多种算法,掌握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难点:

(1)、使学生掌握加减法中的进位和退位的计算方法;

(2)、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中数比较大,学生计算时容易产生错误,

引导学生通过必要的练习,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三、基本训练内容:

探索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

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由于学生的生活

背景,知识经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在进行三位数加减的计

算时,所使用的方法可能不相同,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数目的特

点,采用适当的算法。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数目比较大,计算时容

易产生错误,要培养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

加与减

(一)

第一课时 买电器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

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发展学生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在不断地尝试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感受

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整百、整十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卡、计数器、人民币学具等。

教学时间:

2014年4月14日。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买家电

1、师:

谁能告诉大家,你家都有哪些电器?

2、师:

看来小朋友们对电器都很熟悉,那张老师想请

小朋友们跟我去买电器,帮我参考一下价钱,好吗?

(课件显示:

四幅电器图)

3、师:

现在谁能告诉大家,图上都有哪些数学信息?

4、师:

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5、看来小朋友们提的问题可真不少,张老师想买一台

洗衣机和一台电视机,共花多少钱呢?

请你在练习本上

写出算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

500+800=1300(元)

你们是怎样算出1300元的?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学具,请你们利用学具在小组内说说

你是怎样想的?

6、师:

谁能先说说本小组内其他同学的算法,再说自己的?

课件演示两种算法的计算过程。

7、师:

看来呀,小朋友们的想法都很正确,现在,老师

还想知道一台电视机比一台洗衣机贵多少钱?

你们能解决

吗?

试一试。

8、师:

谢谢小朋友们刚才帮了我一个大忙,真棒!

现在

你能帮自己家也添置一些电器吗?

在练习本上算一算,你

需要花多少钱?

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板书算式。

很好,大家都有这么多种不同的买法,请仔细观察这些算

式与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9、师小结。

活动二:

练一练

1、师:

小朋友们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但是要想算得又

对又快,还得进行一定的练习,你们敢不敢试试?

(1)做练习卡上的第一题“我会做”。

(2)做练习卡上的第二题“我能行”。

(3)做练习卡上的第三题“我真棒”。

活动三:

说一说

师: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吗?

 

第二课时 回收废电池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

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

三位数加法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

教具:

投影片、小黑板。

学具:

计数器。

教学时间:

2014年4月15日。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废旧电池的危害吗?

指名回答。

教师讲解:

废电池中含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会

对土壤、对水、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

一颗钮扣大小

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你们快想想办法,用过的废电池应该怎么处理呢?

对,我们应该集中回收,不随便丢弃。

这节数学课我们就

围绕回收废电池这一主题学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看一看。

借助情境图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1) 出示图表。

同学们,童星小学从本学期

起开展了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环保教育活动。

这是该校

二年级各班在开展活动以来回收废电池的情况。

(2) 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

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先自己想一想,在与小伙伴们说一说。

(3)那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发现的数学问题汇报出来?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可能会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关于加法或减法

的问题,只要问题提的合理,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肯定。

最后,

教师在交待本节课我们重点研究加法的有关问题。

2、算一算。

探索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解决“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先请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试。

教师板书:

102+97=

看算式,试着估算出的数大约是多少。

指生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进行计算。

102+97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先独立思考,在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各小组展示算法并进行汇报。

强调:

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完成第52页的试一试中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计算,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指正,予以辅导。

(2)解决“一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方法同上。

教师可以进一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解决。

学生要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即“哪一位相加满十,

就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

还可以采用凑整十、整百的方法进行计算。

完成第53页的试一试的题目。

(3)解决“二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结合本班的数学情况,让学生独立完成。

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完成第54页的试一试的题目。

3.想一想。

师生共同总结出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今天我们学习三位数得比算加法,大家想一想,三位数的

笔算加法和两位数的笔算加法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谁能对照两位数笔算加法的法则,说说三位数的笔算加法

应该怎样做?

学中做

完成教材第55页的第1、2题。

做中得

完成第55页的第3题。

第三课时十年的变化

教学内容:

P47~48十年的变化

教学目的: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

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三位数加法中的“进位”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

ppt、小黑板。

学具:

计数器。

教学时间:

2014年4月16日。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课件出示青山县野生动物园十年前和现在的图片。

二、探索新知

1.让同学说说野生动物园十年来动物种类发生的变化。

学生:

环境好了,动物的种类越来越多。

(原来只有87种,现在增加了139种。

过渡:

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算一算。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解决“野生动物园现在有多少种动物?

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87+139=

看算式,试着估算出得数的范围。

指名说说估算的过程。

进行计算。

87+139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在班内汇报、交流。

87

+139

226

注意:

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3、试一试,完成p47用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让同学上黑板演示。

4、学中做完成教材第48页的1~5题。

三、小结课堂。

小小图书馆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

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计数器。

教具学具:

投影片、小黑板,计数器。

教学时间:

2014年4月17日

  教学过程:

  课件导入。

课外小组的同学非常喜欢读书,他们经常

在午饭后到小小图书馆里汲取新鲜的养分,

看,它们正聚精会神地学知识呢!

  对话平台,玩中学

  1.看一看。

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发现问题,

并提出问题。

(1)你们知道"小小图书馆"的藏书情况吗?

(出示统计表。

)谁能说说,从表中你

知道了什么?

(2)根据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

价值的数学问题呢?

  先独立思考,再与小伙伴们说一说。

过渡:

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三位数减法的

计算方法。

  2.算一算。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1)解决"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

  ①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②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③看算式,试着估算出得数的范围。

  ④指名说说估算的过程。

  ⑤进行计算。

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

作交流。

  ⑥以小组为单位在班内汇报、交流。

  

(2)提一提。

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求"两种书的差"的

问题。

1根据藏书情况表,你能提出哪些求差的数学问题吗?

  ②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③让学生尝试利用已有的知识解答出来。

  ④指名汇报的数,并说出计算过程。

  3.试一试。

  探索减法验算的方法。

  

(1)出示前两幅图,说出图意。

  

(2)结合实际讨论:

找回32元对不对?

  (3)总结减法验算的两种方法。

(4)完成教材第57页的试一试,并用自己

喜欢的方法进行验算。

  4.议一议。

  探索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

  

(1)讨论300-97怎么算呢?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看看哪个小组

的方法最多?

最简便。

  

(2)各小组间交流、汇报。

  要求学生汇报时说出计算过程。

(3)强调:

笔算减法时,尤其是计算

被减数末尾连续有几个0的退位减法,

个位不够减,十位是0,要从不为0

的数位上退位,0退1后看作9减。

(4)看黑板,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再来

说一说。

  5.想一想。

  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笔算减法的法则。

(1)自己结合学过的百以内数的比算减法

法则,试着总结出万以内数的笔算减法法则。

  

(2)在小组内交流,完善笔算减法的注意事项。

  (3)班内汇报:

在用竖式计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4)在下面记一记。

(5)运用笔算法则和应注意的问题独立完成第

58页的试一试中的题目,并互相交流计算方法。

  6.议一议。

  讨论加法算式验算方法。

  

(1)出示747+87=?

独立计算出来。

  

(2)可以用什么方法验算呢?

与同伴互相交流。

  (3)汇报验算方法。

  学中做

  1.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1题。

  2.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2题。

  

(1)通过动物卡片游戏,练习三位数的减法。

(2)还利用这四个动物卡片,练习列出三

位数的加法。

  做中得

  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3题。

先让学生判断这三道题的对错,然后再指出

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错误,并改正过来。

 

教学内容:

P51~52练习三

教学目的:

1.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练习,巩固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

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3.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

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

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准备:

挂图、ppt、口算卡片。

教学时间:

2014年4月21日

教学过程玩中学

1、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1、2题。

教师启发学生先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找到最大数

与最小数,怎样确定哪两个数的和最大,哪两个数的和最

小,哪两个数的差最小。

2、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3、6题。

让学生在独立计算的基础上自觉的进行验算,培养学生养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4题。

引导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

4、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5题。

让学生看图说出图意,在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看图提出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7题。

6、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8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并比较出得数的大小后,再交流各自的解

答过程。

教学内容:

    P53~54小蝌蚪的成长

教学目的: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

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三位数减法中的“退位”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

ppt、小黑板。

学具:

计数器。

教学时间:

  2014年4月22日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课件导入。

你知道在100只蝌蚪中,一般只有20只左右会变成青蛙。

出示课本挂图

    西池塘    东池塘

原有蝌蚪/只    514    412

变成青蛙/只    126    89

二、探究新知

1.解决“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412-89=323(只)答:

              

看算式,试着估算出得数的范围。

指名说说估算的过程。

412-80=332、332-9=323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解决“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

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看算式,试着估算出得数的范围。

指名说说估算的过程。

有同学会说:

=414、414-20=394、394-6=388

所以=388

教师强调:

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

3.出示p53题目:

    526      482

-41      -178

116      314

指名说说这样做对吗?

如果有错误,错在哪里?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三、扩展新知

完成p54页“试一试”

共同解决“没吹好的还有多少个?

学生独自完成,让同学上黑板板书。

  300-76=224提问:

十位是0怎么办》?

强调:

笔算减法时,尤其是计算被减数末尾连续有

几个0的退位减法,个位不够减,十位是0,要从不为

0的数位上退位,0退1后看作9减。

四、巩固提高

完成p54~55页“练一练”1~8题。

五、总结课堂

(以下两个课时应教学要求及本班学生学情补充的练习)

小蝌蚪的成长练习课

(一)

教学时间:

2014年4月23日

教学目标:

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多位数减法的计算道理,并能正确计算,养成认真、有条理的计算习惯;能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回忆在减法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二、试一试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尝试列式计算。

3.交流计算方法

4.笑笑是这样算的,你能看懂吗?

和同伴说一说。

三.拓展应用:

指导学生完成练一练的第3-6题。

四.课堂小结。

小蝌蚪的成长练习课

(二)

教学时间:

2014年4月24日

教学目标:

结合练习使学生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特别是数中含有0又需要退位的)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能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用竖式计算。

让学生独立解决,再集体反馈

2.。

你能很快算出下面各式的得数吗?

二.综合练习。

1.用529、728、903、842这四个数写出减法算式,并计算

2.用自己编题并解决

三、课堂小结。

第六课时算得对吗

教学内容:

P56~58算得对吗

教学目的: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

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

ppt、小黑板。

学具:

计数器。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小朋友什么生活中我们去买东西时,怎么判断售货阿姨

找的钱是对的呢?

出示p56页挂图。

提问学生在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

二、探索新知

1.共同解决“应付多少元?

售货阿姨算得对不对?

指名列式:

118+138=256(元)

138

+118

256答:

应付256元

这位同学算得对吗?

你是怎么判断的?

学生反馈,用256减去118正好是138,所以是对的。

教师小结:

这种验证结果是否正确的方法,就是验算,

它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错误。

2.解决“付给售货阿姨300元,找回44元,对吗?

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指导。

300-44=256,可以用加法来验算:

256=44=300

300256

-44+44

256300

3.完成p56页计算并验算。

学生独立解决,让同学上黑板板书。

三、新知运用

完成p57页试一试习题

四、巩固提高

完成p57、58页“练一练”1~6题

过渡:

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五、小结课堂。

第七课时练习四

教学内容:

P59~61练习四

教学目的:

1.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练习,巩固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

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3.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

维的灵活性。

教学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

维的灵活性。

教学准备:

挂图、ppt、口算卡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1题。

玩中学

1、生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2题。

教师启发学生先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找到最大数与

最小数,怎样确定哪两个数的和最大,哪两个数的和最小,

哪两个数的差最小。

2、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3、4题。

让学生在独立计算的基础上自觉的进行验算,培养学生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5题。

引导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

4、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6题。

让学生看图说出图意,在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看图提出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5、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7题。

6、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8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并比较出得数的大小后,再交流各自的解答过程。

7、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9题

让学生看图说出图意,在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看图提出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8、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10题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指名反馈。

9、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11题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指名反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