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杯二次结构砌筑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03510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5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城杯二次结构砌筑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长城杯二次结构砌筑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长城杯二次结构砌筑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长城杯二次结构砌筑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长城杯二次结构砌筑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城杯二次结构砌筑方案.docx

《长城杯二次结构砌筑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城杯二次结构砌筑方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城杯二次结构砌筑方案.docx

长城杯二次结构砌筑方案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序号

主要规范、标准、图集

编号

1

《************************施工图纸;建筑》

Q404G1-M1001-J0078

2

《************内外墙体工程修改图》

Q404G1-J0020-X05

3

《************************施工组织设计》

2010.6.20

4

《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

DBJ/T01-69-2003

5

《建筑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

DBJ/T01-70-2003

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7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DBJ/T01-26-2003)

8

《BM轻集料隔墙砌块》

(11BJZ58)

9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DBJ01-51-2003)

10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二、工程概况

2.1地理位置

************新建*******工程位于海淀区玉泉路15号院内,东临玉泉路,南、北侧为家属区,西侧紧邻原医院门诊楼。

2.2工程设计简介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建筑面积(m2)

总建筑面积

40395

地下建筑面积

7710

地上建筑面积

32685

2

建筑层数

地上

10层

地下

2层

3

建筑层高

地下部分

层高

地下管线夹层

1.93m

地下二层

5.0m

地下一层

4.47m

地上部分

层高

首层

5.1m

地上2~5层

4.1m

6层

4.2m

7层

4.57m

设备夹层

2.18m

8~9层

3.75m

建筑层高

地上

10层

3.80m

5

建筑平面

横轴编号

1~7轴

纵轴编号

A轴~k轴

6

建筑防火

耐火等级为一级

7

抗震烈度

8

8

墙身厚度

及材料

外墙

200厚BM轻集料砌块

内墙

250mm、200mm、150mm、100、厚BM轻集料砌块

2.3施工难点、特点

2.3.1楼层层高相对较高:

地下一层、地下二层、首层、七层层高较高,构造柱较多砌筑困难,质量不易保证。

2.3.2门窗洞口、设备预留洞口、芯柱、过梁、水平系梁和现浇过梁较多,给砌筑造成困难,砌筑质量不容易保证;影响施工进度。

2.3.3填充墙与混凝土柱、梁、板接缝多,接触面易开裂。

2.3.4内墙以200mm、150mmBM轻集料砌块为主;因门口与墙体交接处较多,需设置芯柱、构造柱,这给砌筑及芯柱混凝土浇筑带来了困难,内墙部位砌体垂直度、平整度的控制是本工程的一大重点。

2.3.5外墙框架柱外侧墙体厚度100mm,给芯柱、墙体拉筋、水平系梁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的施工难度加大。

三、施工部署

本工程现已进入地上标准层施工,计划2011年8月插入地下室二次结构施工,2011年9月插入地上二次结构,2011年11月完成本工程的所有二次结构。

3.1质量目标及保证体系

本工程质量目标为结构长城杯金奖,建筑长城杯金奖,争创鲁班奖。

二次结构工程的质量目标为:

各分项工程合格率100%。

 

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经理

执行经理

技术负责人

质量负责人

施工负责人

材料负责人

设备负责人

作业班组

安全负责人

 

3.1.1组织机构部门负责人的职责:

项目经理:

全面负责人员、机具的调配,技术、质量、安全管理体制;

技术负责人:

编制作业指导书,整理相应的技术管理、交工资料,负责现场技术管理工作;

质量负责人:

全面负责质量管理,确保不发生质量事故,进行现场质量检查验收,及时检查,填写相关的质量记录;

施工负责人:

负责现场人员调配,确保施工按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施工;

材料负责人:

确保现场运输车辆燃料及现场其他材料的供给。

机具负责人:

负责现场运输车辆的正常运转,确保现场使用工具的供给;

安全负责人:

负责现场的安全管理、消防管理和急救管理。

有权对违反安全、消防管理规定的部门和人员进行处罚,与业主联络,保持密切联系,确保项目施工安全目标的实现。

3.2施工顺序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二次结构整体施工先后顺序为:

从下向上,地下室验收后即进行地下二次结构施工,之后是地上二次结构施工(先施工外墙再施工内墙)。

二次结构砌筑前先做样板墙、样板间,经建设、监理、施工单位三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3.3劳动力配置

劳动力均衡需求量如下:

序号

工种

人数

序号

工种

人数

1

钢筋工

10

4

安装工

10

2

瓦工

70

5

电工

1

3

木工

10

6

其它配合工种

10

3.4机械配置

序号

名称

数量

进场时间

备注

1

外用电梯

2部

2011年7月30日

垂直运输

2

振动棒

3台

2011年7月30日

混凝土振捣

3

手推车

20辆

2011年7月30日

水平运输

3.5材料计划及进场存放

3.5.1所有材料按计划进场,材料科负责及时供应。

材料进场后由工长、技术员、质检员、材料员同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有复试要求的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于工程中,不合格产品严禁使用。

3.5.2砌块根据施工进度陆续进场,由于场地狭小原因,材料进场后陆续运至施工作业面,大批材料堆放在框架梁附近,严禁大面积堆放在楼板上。

3.5.3防火分区所用砌块按设计要求,用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提前计划所需方量,确定进场时间,及时运输至施工作业面。

3.5.4受场地限制原因,工程所用材料根据施工现场进度分批进场,避免材料进场后占用大量空间。

 

材料计划单

序号

名称

规格

计划用量(m³)

1

BM砌块

250

1086

2

BM砌块

200

2100

3

加气块

200

150

4

BM砌块

150

3306

5

BM砌块

100

455

计划用量共计:

7100m³

3.6施工进度计划

地下室二次结构:

2011年8月10日――2011年8月31日

地上二次结构:

2011年9月1日――2011年11月15日

3.7平面布置及流水段划分

具体位置见附图。

四、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工作

4.1.1专业技术人员熟悉图纸,对于图纸有问题的地方及时与设计联系解决。

4.1.2编制主要材料及机具的需用计划,材料部门按计划分批按时组织进场。

4.1.3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工长参与编制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并及时向工长及施工人员进行图纸及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4.1.4墙体放线:

项目部测量人员组织施工队放出各墙体位置线、门窗洞口位置线、标高线、芯柱、构造柱、水平系梁位置线等,进而在框架柱上划出门窗口上下口线和每层砌块灰缝线。

4.1.5放出墙体位置线后,在墙体位置线处标明有无防火及隔声要求。

4.2施工准备工作

4.2.1现场临时用电

由甲方提供的变压器接入的现场总配电箱位于现场的南侧。

本工程采用TN~S三项五线制供电系统,在1、4、7、10层设置二级配电箱,各施工楼层设流动箱,以满足装修用电。

为了保证外用电梯的正常使用,外用电梯用电采用独立电源供电。

4.2.2现场临时上下水

现场水源在施工现场东北角处,消防水管DN100既作为施工供水又作为消防供水,现场设消火栓井8座,呈环形布置,用于现场消防,生活用水采用DN50管道。

主楼首层水平临时消防干管采用DN100,上楼层和下地下室支管采用DN75,每个核心筒处各设一道临时消防立管,楼层内用水管随消防管一起安装,在每层设球筏供楼层内施工用水。

五、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5.1材料准备

本工程所选用的砌块材料必须是优质产品,进场时必须提供材料的合格证、出厂合格证及检测报告,先进行严格仔细的外观检查,符合规范规定后才准入场。

进场后,按规范规定进行现场取样,送到检测部门进行检测,检测合格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指标,并报监理批准后方可使用。

BM轻集料砌块采用配套专用粘结剂砂浆。

5.2BM轻集料混凝土砌块内隔墙砌筑

内墙所用BM轻集料砌块,规格为190*195*395(宽*高*长),还有其配套1/2、1/4辅助砌块长度分别为195mm和95mm。

地下一、二层室内房间布置按图纸平时设计施工。

有防火分区、管道、通风竖井、设置甲、乙及防火门房间隔墙均采用耐火极限≥3h加气混凝土砌筑;其中防火分区隔墙全部采用190mm厚加气混凝土块砌筑,管道井、通风竖井及设置甲、乙级防火门房间墙体厚度随原设计要求。

有消火栓箱体部位墙体厚度为240厚(仅限预留部位本房间单面墙体,房间外边尺寸不变,砌块向内房间内延伸)。

5.2.1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放线→排砖→系梁、芯柱构造柱打孔植筋→立皮数杆→砌体砌筑→芯柱、构造柱、水平系梁、现浇过梁钢筋绑扎报验、验收→混凝土浇筑→剩余砌体砌筑及顶部处理→砌体验收。

5.2.2操作工艺

1)砌体施工前,将基层清理干净,按设计标高进行找平,根据施工图放出墙体的轴线、边线、门窗洞口等位置线,放线结束后应及时组织验线工作,每层砌块高度利用皮数杆控制好砌筑高度及门窗洞口上下高度位置,如出现砌块模数与门窗洞口尺寸不符,在底部砌实心砖调整砌块模数,底部实心砖砌筑高度不得低于200mm,经质检员检查,符合规范要求向监理报验,通过后方可施工下道工序。

2)排砖、切割:

砌块从门洞向两侧排砖,尽量采用主砌块,辅助砌块用于错缝,不足主、半砌块尺寸时可切割,门窗侧砌块上下孔要基本对齐,便于芯柱浇灌混凝土,所有预留管线位置均用U型砌块砌筑。

3)有地面防水房间隔墙下部按建筑地面做150mm高与墙同宽C25混凝土导墙。

所有无防水房间下部砌筑4皮页岩砖,底部四皮页岩砖砌筑时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法,即满铺、满挤作法。

页岩砖砌筑的灰缝厚度8~12mm为宜(控制在10mm)。

4)轻集料砌块及加气混凝土快砌筑时需提前2天浇水湿润,砌筑时表面不得有明水。

门窗及芯柱部位内浇注混凝土部位,每砌筑400高浇注一次,不得砌筑完一层后浇注芯柱、构造柱并要捣实,确保门窗安装螺栓连接的牢固性。

5)根据放好的标高线、砌体门窗洞口位置线,确定芯柱、构造柱和水平系梁、水平拉筋位置,做好植筋工作。

构造要求如下:

构造柱节点做法

1.墙高>4.2m(地下一层、二层、首层、七层),内墙均设构造柱(包括墙体转角、十字交接、丁字交接处、电梯井。

门窗洞口两侧按芯柱处理不贯通,内配2A12钢筋),构造柱配筋4B12;A6@200,浇筑C25混凝土;当墙长≥4.5m时墙体中部设置一道构造柱,当墙长≥9m时,墙体设2根以上构造柱,中距小≤4m设置。

构造柱上下与楼板、梁连接,伸入梁板内10d即120mm(如遇构造柱位置上下相同时楼板在130mm厚以下,打孔深度上下贯通,在施工层的上一层楼板位置预留35d搭接长度)。

钢筋搭接及构造柱示意图:

构造柱截面尺寸200╳墙厚,两侧留马牙槎,先退后进,马牙槎宽度90

2.墙高<4.2时(2、3、4、5、6、8、9、10层),门洞两侧及墙体转角处设置芯柱,内配2A12,浇筑C25混凝土,芯柱上下与楼板、水平系梁连接(门窗洞口两侧芯柱不通长设置,墙体转角及交接部位通长设置),伸入楼板、梁内10d(120mm)。

当墙长≥4.5m时(两墙间无支点处),在墙长的中部设置构造柱(构造柱截面200╳墙厚,配筋同上图),C25混凝土灌实,墙长≥9m时,根据墙体长度设置2根以上构造柱(中距≤4m),除电梯井外,其他部位均按贯通芯柱处理,(贯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