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范文之眼见为实作文素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347477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范文之眼见为实作文素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作文范文之眼见为实作文素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作文范文之眼见为实作文素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作文范文之眼见为实作文素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作文范文之眼见为实作文素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文范文之眼见为实作文素材.docx

《作文范文之眼见为实作文素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范文之眼见为实作文素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文范文之眼见为实作文素材.docx

作文范文之眼见为实作文素材

眼见为实作文素材

【篇一:

作文素材】

大语文作文素材库:

常用成语归类描写人的品质:

平易近人宽宏大度冰清玉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废寝忘食大义凛然临危不俱光明磊落不屈不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描写人的智慧:

料事如神足智多谋融会贯通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才华横溢出类拔萃博大精深集思广益举一反三描写人物仪态风貌:

憨态可掬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相貌堂堂落落大方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威风凛凛容光焕发神采奕奕描写人物神情情绪:

悠然自得眉飞色舞喜笑颜开神采奕奕欣喜若狂呆若木鸡喜出望外垂头丧气无动于衷勃然大怒描写人的口才:

能说会道巧舌如簧能言善辩滔滔不绝伶牙俐齿出口成章语惊四座娓娓而谈妙语连珠口若悬河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三顾茅庐铁杵成针望梅止渴完璧归赵四面楚歌负荆请罪精忠报国手不释卷悬梁刺股凿壁偷光描写人物动作:

走马观花欢呼雀跃扶老携幼手舞足蹈促膝谈心前俯后仰奔走相告跋山涉水前赴后继张牙舞爪描写人间情谊:

恩重如山深情厚谊手足情深形影不离血浓于水志同道合风雨同舟赤诚相待肝胆相照生死相依说明知事晓理方面:

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温故知新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学无止境学海无涯滴水穿石发奋图强开卷有益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叶公好龙亡羊补牢画蛇添足掩耳盗铃买椟还珠亡羊补牢闻鸡起舞拔苗助长

描写事物的气势气氛:

无懈可击锐不可当雷厉风行震耳欲聋惊心动魄铺天盖地势如破竹气贯长虹万马奔腾如履平地形容四季特点:

春寒料峭春意盎然春暖花开满园春色春华秋实春风化雨桃红柳绿春回大地春雨绵绵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骄阳似火暑气蒸人烈日炎炎花繁叶茂热火朝天秋风送爽天高云淡五谷丰登秋高气爽秋色宜人冰天雪地寒气袭人寒冬腊月冰天雪地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寒风呼啸形容繁荣兴盛景象:

济济一堂热火朝天门庭若市万人空巷座无虚席高朋满座如火如荼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川流不息描写美的景和物:

美不胜收蔚为壮观富丽堂皇金碧辉煌玉宇琼楼美妙绝伦巧夺天工锦上添花粉妆玉砌别有洞天描写山水美景:

锦绣河山高耸入云水天一色波光粼粼湖光山色

重峦叠嶂山明水秀高山流水白练腾空烟波浩渺描写花草树木:

繁花似锦绿草如茵郁郁葱葱古树参天万木争荣百花齐放花团锦簇万紫千红桃红柳绿绿树成荫描写日月风云:

大雨如注滂沱大雨银装素裹皓月千里晨光熹微云雾迷蒙风清月朗春风化雨暴风骤雨风驰电掣打比方的成语:

细雨如丝骨瘦如柴骄阳似火月光如水描写神态(表情)的:

神采奕奕垂头丧气满面春光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目不转睛闭目养神得意洋洋

写人物品质的:

乐于助人知错就改无私奉献舍己为人见义勇为大公无私不屈不饶顽强不屈

描写黄昏的:

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晚霞满天

写夜晚的:

月明星稀万家灯火夜深人静三更半夜形容说话的:

自言自语吞吞吐吐对答如流滔滔不绝描写眉毛的:

浓眉大眼喜上眉梢眉飞色舞眉开眼笑关于读书学习的:

一丝不苟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勤学苦练如饥似渴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再接再厉

描写建筑的:

古色古香红墙绿瓦金碧辉煌气势宏伟描写工艺品:

小巧玲珑巧夺天工栩栩如生光彩夺目描写月亮星空的:

月光如水玉兔东升月明星稀明月高悬满天繁星群星闪烁众星拱月

描写天气的:

【篇二:

作文素材】

【素材展示】

无奈就是这样,当作为一个旁观者的时候看着沉浸在幸福的氛围中的人就眼神直直地歆羡着那些幸福的人儿,却一直不知道自己的四周就有幸福萦绕,某些东西只有从其中抽出来才明白自己已逝了许多.

已逝的年华如果有了悔恨便明白生命,原来是要去认真珍惜的.流年已过遗留下的只有暮年的遗憾,而遗憾就有死不瞑目的悲伤,但终究值得庆幸的是,在死之前终于明白,何谓"珍惜".

在某个流溢着美好的国度,国度之外是色彩多异的混沌,而我,就在美好与混沌之间的城墙上徘徊,一直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俯瞰着眼下的世俗百态.

在狭窄的城墙上来来

【素材展示1】

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似乎成为了画界一条不可逾越的高山。

若刻意模仿,必定邯郸学步。

但是齐白石之后,又有多少虾随意舞动那一纸清波;徐悲鸿之后,又有多少骏马任意奔驰出一卷平川。

我们要做的仅仅只是表现出自己,展现自己的风采。

(选自2006年全国卷一高考满分作文《给自己一方天空》)

【所用话题】

展现自我(由寓言故事产生的话题之一)(2006年高考全国卷一作文题)

【素材点拨】

文段承上,从反面说理,如果一味效仿,无异于邯郸学步。

成语“邯郸学步”出自《庄子?

秋水》。

说得是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邯郸人走路很好看,就赶去邯郸跟人家学习步法。

可是,折腾了许多年,他不仅没有掌握邯郸人走路的独特技能,而且忘记了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结果只好爬着回家了。

文中作者恰当地应用了这个成语,一语中的破解作文材料,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有主见,不要盲目崇拜别人。

固然,学习别人的长处,是为了弥补自己的短处,但是为了学习他人而把自己的长处丢掉,这是贻笑大方的事。

【素材展示2】

贾子屏气凝神,耳不旁听,目不斜视,双目静放神采,步步斟酌,内含杀机,步步紧逼,却被老禅师似无意的一子轻易化解。

贾人锲而不舍,步步为营,更加小心翼翼。

禅师不动声色,含笑道: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还望施主当放则放。

”贾人却不为禅语所动,一心只为赢棋。

禅师轻轻一点,一子落下,贾子损兵折将。

(选自2006年天津卷《愿景》)

【所用话题】

愿景(2006年天津高考作文题)

【素材点拨】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的这首《见性偈》,语承神秀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在浩瀚的禅宗诗偈中,是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首。

考生在这里借对弈中禅师与贾人所语,意在表达愿景“和”的主题,正如作者所言“和便是这人生的境界,生活的机趣,精神的逍遥,心灵的解放,人生的愿景。

”这心无旁骛的佛家净语与祥和的主题交相辉映,融为一体,不可不说考生之聪慧,令人叫绝。

【素材展示3】

贾人似有所悟,朗声道:

“可是因为?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禅师会心一笑,道:

“不可说。

佛曰:

?

不可说?

”。

贾人遥望山间翠竹黄花,恍然顿悟,淡淡道:

“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

大师,我们和了吧。

禅师将棋子轻轻放于棋盘之上,会心莞尔合十,道:

“阿弥陀佛。

”(选自2006年天津高考满分作文《愿景》)

【所用话题】

愿景(2006年天津高考作文题)

【素材点拨】

“当局者迷”出自《宋书?

王微传》,是王微在一封书信中首先使用的。

据史书记载,王氏家族有不少家族成员精通下围棋,“烂柯”这一典故中的主人公王质必是王氏家族成员的缩影。

王微作为王氏家族的成员,对王家世代善弈者应该是知道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则成语,意思是说,当事人容易糊涂,而局外人往往清楚。

局的本意就是棋局。

考生在此引用这句话,可谓是一语双关,既了悟了禅师所指,也引出了下一句“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

大师,我们和了吧。

”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

文章的主题也就不言而喻了。

【素材展示4】

一代先贤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从中我们看到了责任,看到了毅力和奉献。

因此,我们很容易明白古代劳动人民是凭什么“人定胜天”的。

大禹治水,成功当之无愧吧?

一代名主刘备“三顾茅庐”,从中我们看到了礼贤下士,以诚待人,也看到了不屈不挠的优秀品质。

因此,我们很容易明白诸葛孔明为何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备最终三分天下,谁还能说“不”呢?

一代圣人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

”从中我们看到了谦虚、好学,看到了教育家崇高的精神境界。

因此,我们很容易明白孔子为何能够成为一代文圣,为何千年之后世人仍去祭拜他。

孔子名垂千古,也够文化的吧?

一个“三”字包罗万象,一个“三”字浓缩了大千世界。

(选自湖北高考满分作文《说“三”道“世”》)

【所用话题】

带“三”词语的联想和感悟(2006年湖北高考作文题)

【素材点拨】

三段文字,考生每一段都没有离开“三”字,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无私奉献传美名,刘备“三顾茅庐”,委自枉屈成帝业,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谦虚好学作圣人,每一个“三”的背后都有一段佳话,都是一段历史,也都是一方世界。

正因着这无数的“三”,才成就了这精美的文章。

【素材展示5】

读书人是要有点书生意气。

或者说,书生意气本来就是指读书人身上透露出来的那种气质。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读书人追求知识以至完全摒弃一切杂念的意气;“身无分文,心忧天下”,是读书人踌躇满志、豪情万丈的意气;“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是读书人高洁孤愤、藐视权贵的意气。

(选自2006年湖南卷高考满分作文《谈意气》)

【所用话题】

谈意气(2006年湖南高考作文题)

【素材点拨】

古语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文段中考生引用不同的名言诗词阐述书生意气。

专心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忧心似“身无分文,心忧天下”、雄心如“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从不同的侧面反映读书人的意气。

当然,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一语,也可以用于反面材料中,如死钻书本,对世事人情漠不关心并不可取等等。

可视主题不同而加以诠释

【素材展示6】

欧阳修的《浪淘沙?

把酒祝东风》中的“今年花胜去年红”,是说今年的花开得更鲜艳、更繁盛,用意却在“以乐景写哀”表现伤感的情绪。

此刻,细细咀嚼此句,我感悟到的并不是“一代更比一代强”、“芝麻开花节节高”之类。

而是得到了“欲使今年花胜去年红,必须自信努力不放弃”的启示。

(选自2005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今年花胜去年红》)

【所用话题】

今年花胜去年红(2005年辽宁高考作文题)

【素材点拨】

此段为文章的开头,考生从解释、理解题意入手开篇,这是命题作文常见的手法之一。

可贵的是文章的开头还恰当引用名言、俗语,“一代更比一代强”、“芝麻开花节节高”正是对“今年花胜去年红”的最通俗的理解,这样开篇的好处可以快速切入,亮出观点。

同时也引入“花胜去年红”的原因的分析,这也便于引起读者的注意、了解和把握。

【素材展示7】

“机会永远都只偏向有准备的大脑”这句话大家想必都不会陌生。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些伟人在通往成功的路途中所作的努力吧,看一下他们所流下的汗水,看一下他们成功背后的必然……(选自2005年全国卷一满分作文《一切尽在情理中》)

【所用话题】

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2005年全国卷一高考作文题)

【素材点拨】

“机会永远都只偏向有准备的大脑”一句尽人皆知的俗语,考生信手拈来,用在这一个过渡段中,不仅切合题目《一切尽在情理之中》,同时也引出对下文伟人事例的叙述,一切显得是那样自然,不禁让人想到一句古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同样这句话也可以用在以机遇为话题的作文中。

【素材展示8】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世事内外变化多端,观念出入繁杂无比。

我们不一定都要像陶潜一样“出”,也不一定要像李白一样“入”,而是要万物归于一心。

俗话说得好。

“心净自然凉”,只要内心真诚、纯净,又为何去理会污秽的俗事呢?

我们不妨静下心来:

大隐隐于市。

(选自2005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大隐隐于市》

【所用话题】

出与入(2005年湖北高考作文题)

【素材点拨】

名人名言、诗词歌赋、俗语谚语,往往具有很强的哲理意蕴和启示作用。

文段中先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总结上文,然后以一句俗语“心净自然凉”告诉你如何去做,最后以一句名言“大隐隐于市”收束全文,揭示了“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万物归于一心”的意义。

【素材展示9】

中国有句古话: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是预防“三人成虎”陷阱的最好武器。

无论是作为一般人,或是领导者都应拥有一个好心态,来对待周围的人或事,否则就会被人利用而掉进“三人成虎”的陷阱,人才因此而被淹没,甚至对别人或国家造成极大的伤害和损失。

作为领导者,更应全盘衡量,任用贤能,听取多方面的建议,才不会被谣言所蒙蔽;作为社会成员的一分子,我们更不应因自己一点私心而算计别人,应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以科学的眼光来辨别事物,让正义和善良来支配自己的言行。

(选在2006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警惕“三人成虎”的陷阱》)

【所用话题】

带“三”词语的联想和感悟(2006年湖北高考作文题)

【素材点拨】

【篇三:

材料作文“该不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材料作文“该不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写作佳苑

2012-03-2406455d56b7b40102dv9z

材料作文“该不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源自王哲

材料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70分)(2012年3月厦门市高中毕业班考试质检优秀作文)

有人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人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也有人说,世界上最具欺骗性的东西或许就是眼睛了,人不能轻易相信自己的眼睛。

理解上面的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角度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一、题意简析

材料提供了两种对立的观点“人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和“人不能轻易相信自己的眼睛”。

“人要相信自己的眼睛”,针对的是生活中人们习惯于道听途说,没有自己的观察和发现,人云亦云,提出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说法。

清朝诗人赵翼在《论诗》(五首之一)中说“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这种“矮人看戏”的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自己并没有看见,却随人说短长,被他人的说法所绑架,结果丧失自我,徒留笑柄。

提倡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和发现并没有错,问题是现实是复杂的,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有时恰恰背离事情的真相,如果轻易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自己看到了就一定是真的,则有可能远离真相,被假象所欺骗,从而影响自己对事物的正确判断。

从这样的意义上说,世界上最具有欺骗性的东西或许就是眼睛了,人确实不能轻易相信自己的眼睛。

两种观点相比较,第二种观点显然是对第一种观点的修正和提升。

人当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自己主动地去观察,去发现,但凡事不问青红皂白,以为只要自己看到了就一定错不了,就切近了事物的本质,那就不对了。

在自己观察和发现的基础之上,还必须用大脑去仔细过滤,用心去思考鉴别,应如鲁迅所说,涵养一双会看夜的眼睛,正面文章不妨从反面看,反面文章不妨从正面看,凡事多问一个为什么,多一点质疑和批判,这样才不会陷入瞒和骗的泥淖。

生活中有很多成语、格言、警句,是某种生活经验和智慧的总结,孤立地看有道理,但如果脱离了具体语境,则又显得荒谬,比如

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

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

沉默是金//沉默不是金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圣人,畏大人之言。

(孔子)

?

?

因此,这一类题的写作,有必要做到两点

第一,要有一定的思辨色彩。

所谓思辨,并不是简单地、程式化地呈现结论,而是在具体问题的辨析中富有逻辑性地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展现出来。

应该重视思考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思考的结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要亲自观察和发现,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能用别人的眼睛看世界,这体现了实证精神,是科学理性态度的反映。

但是生活中却有很多人并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究其原因,无非是一,自己像那个矮人似的确实看不到;二,自己可能并不真心想去看;三,自己习惯了用别人的眼睛去看。

如果是第一种原因,自己确实看不到是因为外部环境有意遮蔽和阻挡,那就有必要维护自己看的权益,要去争取,不但不争取,反而跟着别人起哄,则是深重奴性的体现;如果是第二种原因,自己并不真心想去看,却随声附和,人云亦云,信口雌黄,则是别有用心,心地阴暗;如果是第三种原因,放弃自我的权益,用别人的眼睛去看,长久以来便会形成一种惰性和惯性,这是对自我的放弃和消解。

人不能轻易地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眼睛所见的有可能是假象和错觉,容易被假象和错觉所蒙蔽。

为什么纷纭万象,举目所见,并不一定就是事物的真相呢?

这有几种原因一,世界是复杂的,而真相却是唯一,人们不可能百分百地接近真相,只可能通过各种碎片的拼接,尽可能接近和还原真相;二,人们因偏见、成见、私心、虚荣、幻觉等等的影响,会被浮云遮住望眼,选择性地去观察事实,结果无法发现真相,对自我、对他人、对世界都是这样;三,真相被某种看不见的手有意地掩盖和遮蔽,或者被假象粉饰,“你所看到的是我想让你看到的,你所听到的是我想让你听到的”。

因此,眼睛的观察与心灵的思考二者缺一不可,如果轻易地相信了自己的眼睛,没有心灵的参与,则无异于放弃了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权利,是对人的价值的戏弄和辱没。

第二,要有思考生活的广度和深度。

文章要有现实感,要有对生活批判和反思的锋芒和锐气,不能没有观察生活的广度和深度

所谓广度,就是对生活现象的联想要丰富;所谓深度,就是对生活现象的思考要深入,要有理性。

比如

事先没有对作品进行认真地阅读和研究,就随众人漫无边际地乱说,不负责任地瞎说,文艺批评领域这种不相信自己眼睛的现象并不少见,赞同或者反对,首先都要自己去看,而不能把看的权利交给别人,这其实是缺失了踏实严谨的作风,缺失了起码的责任感和敬重感,这种现象在生活的其他领域也是普遍存在的。

实地观察体验,对于文艺创作或许比读书还更重要。

从前中国文人喜游名山大川,一则增长阅历,一则吸纳自然界瑰奇壮丽之气与幽深玄妙之趣。

其实这种“气”与“趣”不只在自然界中可以见出,在一般人生世相中也可得到。

所以,文艺创作讲究要走向大地,走进生活,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和发现。

对于官场中的人来看,也是这样的道理。

不被下面的人所蒙蔽,需要转变作风,踏实地走向基层,走向民间,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和发现,才不致于乱发号施令。

眼睛所看到的或许只是假象,要追究事物的本质,有必要对自己所看到的提出问题,加以质疑,不轻易相信也是一种可贵的品格。

物质的极度繁荣是不是就

意味着我们的生活非常幸福,我们的心灵非常自由?

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的国家已经十分强大,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可以备受尊崇?

每年的出版物浩如烟海,文艺作品的产量一年多过一年,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的出版已非常自由,文化已非常繁荣?

衣着光鲜,风光排场,名车豪宅,极尽奢华,是不是就意味着人生非常成功,自我的价值已经实现?

我们的眼睛只看到舞台中心聚光灯下的荣耀与辉煌,然而那荣耀与辉煌的背后是否还有别样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品味?

?

?

二、写作角度

这种对立观点式的题目写作时可以先分后合。

所谓先分,就是选择其中某一观点,结合实际去分析其中的道理;所谓后合,就是将两种对立观点综合起来作辩证分析。

或小处切入,或大处着手,或正面落笔,或反面剖析,或分析原因,或阐明结果?

?

不管采用怎样的方式,关键是有生活,有想法,有自己思考的过程。

下面这些角度都可以视为切题

人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不能满足于听,还要自己看

要维护自己看的权益

无论赞成或者反对,先看了再说

打破思维的惰性和惯性,自己去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