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苏省南通市如东高级中学栟茶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3337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1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江苏省南通市如东高级中学栟茶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如东高级中学栟茶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如东高级中学栟茶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如东高级中学栟茶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如东高级中学栟茶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江苏省南通市如东高级中学栟茶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江苏省南通市如东高级中学栟茶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江苏省南通市如东高级中学栟茶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江苏省南通市如东高级中学栟茶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江苏省南通市如东高级中学栟茶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如东中学·栟茶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检测高三生物

1.胰岛B细胞和浆细胞的共同特征是

A.细胞内储存着大量的ATP

B.具有发达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mRNA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D.分泌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相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含量很少,转化很迅速,A错误;胰岛B细胞和浆细胞具有分泌胰岛素和抗体的功能,胰岛素和抗体的化学本质但是蛋白质,它们的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所以胰岛B细胞和浆细胞具有发达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正确;胰岛B细胞和浆细胞选择性表达的基因不同,所以合成的mRNA和蛋白质不同,C错误;胰岛B细胞和浆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分别是胰岛素和抗体,两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都不相同,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无核膜及细胞器膜,因而不具生物膜

B.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膜上蛋白质种类和数量

C.线粒体外膜和内膜上均附着有大量的有氧呼吸酶

D.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随着丝点的分裂而消失

【答案】B

【解析】

原核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膜也属于生物膜,故A项错误;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B项正确;大量的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附着在线粒体内膜上,C项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在分裂前期逐渐解体消失,而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D项错误。

3.下图表示某酶的作用模式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B.酶提供底物RNA活化所需的能量

C.pH影响酶的空间结构从而影响催化效率D.酶与底物间碱基配对方式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分析可知,该酶的本质为RNA,作用的底物也是RNA,作用的结果是使RNA上某位置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形成两段RNA。

【详解】由分析可知,该酶的本质为RNA,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A错误;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是提供活化所需的能量,B错误;酶发挥作用的条件较温和,pH会影响酶的空间结构,酶空间结构的改变会影响其催化效率,C正确;碱基配对方式是不变的,不能体现酶的专一性,D错误。

故选C。

4.下图是探究氧气浓度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影响的实验结果。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自变量是氧浓度,因变量是CO2和酒精生成量

B.在氧浓度为a或d时,酵母的呼吸方式都只有一种

C.在氧浓度为c时,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3倍

D.实验结果表明有氧时无氧呼吸会受到抑制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

酵母菌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为:

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酵母菌发酵时,进行无氧呼吸,其总反应式为C6H12O6

2酒精+2CO2+能量。

氧浓度为a时,产生的酒精量与CO2的量相等,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b和c时,产生的酒精量小于产生CO2的量,说明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d时,产生的酒精量为0,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

【详解】实验自变量是氧浓度,因变量是CO2和酒精生成量,A正确;在氧气浓度为a时,二氧化碳的生成量=酒精的产生量,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在氧气浓度为d点时,只有二氧化碳的生成,没有酒精的产生,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正确;在氧气浓度为c时,产生的酒精为10mol,故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也为10mol,则有氧呼吸生成的二氧化碳为20-10=10mol,由此计算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

1:

x=2:

10,x=5,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

1:

y=6:

10,y=5/3,由此推出,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5÷5/3=3倍,C错误;实验结果表明,随氧气浓度增加,产生酒精减少,说明有氧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会受到抑制,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关知识,首先要求考生掌握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能根据表中酒精量和二氧化碳量判断细胞的呼吸方式;其次能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进行计算,从而作出准确的判断。

5.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周期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DNA数目加倍早于染色体数目加倍B.细胞核的分裂早于细胞质的分裂

C.染色单体的形成早于纺锤体的形成D.赤道板的形成早于细胞板的形成

【答案】D

【解析】

高等植物细胞周期中,DNA数目加倍在间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在后期,A正确;在末期,细胞核的分裂早于细胞质的分裂,B正确;染色单体形成在间期,纺锤体形成在前期,因此染色单体的形成早于纺锤体的形成,C正确;赤道板是一个位置,是一个并不存在的假想的板,D错误。

6.1928年,格里菲思利用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转化的实质为基因重组

B.注射S型细菌后小鼠死亡,是由于小鼠丧失了免疫能力

C.注射杀死的S型菌与R型菌混合液后小鼠死亡,是由于S型菌被活化

D.格里菲思实验证明细菌DNA是“转化因子”而蛋白质在转化中不起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1、肺炎双球菌包括S型菌和R型菌,其中S型菌有多糖类的荚膜,导致其有毒性,而R型菌无多糖类的荚膜,因此无毒性。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2)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提出了转化因子的存在,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即遗传物质,S型菌的DNA能进入R型菌,并与R型菌的DNA重新组合,进而将R型菌转化为S型菌,因此无毒的R型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菌属于基因重组,A正确;注射S型细菌后小鼠死亡,是由于小鼠的免疫能力有限,不能杀灭全部S型细菌,B错误;R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S型细菌的DNA能使R型活细菌转化成S型活细菌,因而能导致小鼠死亡,C错误;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他没有证明细菌DNA是“转化因子”而蛋白质在转化中不起作用,D错误。

故选A。

7.科学家发现蛋白质合成用到的供能物质有鸟苷三磷酸(GTP),GTP与ATP类似。

下图为与基因表达相关的三种分子示意图。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的组分中均有糖B.乙的水解产物中含有丙

C.丙可能为乙的合成提供原料D.甲、乙共由8种核苷酸组成

【答案】B

【解析】

据图分析,甲是DNA的片段,含有脱氧核糖;乙是RNA的判断,含有核糖;丙是鸟苷三磷酸(GTP),含有核糖,A正确;乙的水解产物中含有有鸟嘌呤核糖核苷酸,与丙水解产生的G-P分子的组成相同,因此丙水解的产物可以作为合成乙的原料,B错误、C正确;图中甲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乙中含有4种核糖核苷酸,D正确。

8.下图为细胞内某重要生理活动的示意图,A~D代表不同物质分子,E代表A、B杂交片断。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B、D分别代表RNA和脱氧核苷酸

B.E区的存在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实现的

C.图中C代表RNA聚合酶,此外该生理活动还需要解旋酶

D.图示过程只能发生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真核细胞的转录在细胞核完成,模板是DNA的一条链,原料是游离的核糖核苷酸,翻译在核糖体上进行,原料是氨基酸,需要tRNA识别并转运氨基酸,翻译过程中一种氨基酸可以有一种或几种tRNA,但是一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图示中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转录形成RNA的过程,A为DNA,B为转录形成的RNA,C为RNA聚合酶,D为形成RNA的原料核糖核苷酸。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物质B为转录形成的RNA,物质D是转录的原料,代表核糖核苷酸,A错误;E代表A、B杂交片段,E区域的形成是DNA模板链与RNA之间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果,B正确;物质C代表RNA聚合酶,该生理活动中RNA聚合酶具有解旋酶的活性,故不需要解旋酶,C错误;图示的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可进行,D错误。

故选B。

9.研究人员在家蚕中发现一种新的体态类型——短体蚕,用这种家蚕与正常体形家蚕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通过连续自交多代的方式获得纯种短体蚕

B.短体蚕自交后代出现正常蚕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实验一F1个体随机交配,F2中短体蚕:

正常蚕=2:

3

D.实验二F1个体随机交配,F2中正常蚕所占的比例为4/9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

实验二中短体蚕与短体蚕杂交后代出现正常蚕,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短体蚕对正常蚕为显性,且亲代短体蚕都是杂合体。

根据实验二的F1中短体蚕:

正常蚕≈2:

1,说明显性纯合子致死。

【详解】根据杂交组合二的数据分析可知,短体蚕对正常蚕为显性,正常体为隐性性状,且显性纯合致死,故不能获得纯种的短体蚕,A错误;短体蚕自交后代出现正常蚕是基因分离的结果,B错误;实验一F1个体中短体蚕:

正常蚕=1:

1,说明亲本基因型为Aa、aa,F1个体中短体蚕基因型为Aa,正常蚕基因型为aa,F1中A的基因频率为1/4,a的基因频率为3/4,F1个体随机交配,F2中正常蚕为3/4×3/4=9/16,短体蚕Aa为1-9/16-1/16=6/16,由于AA纯合致死,故F2中短体蚕:

正常蚕=2:

3,C正确;实验二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

aa=2:

1,所以A的频率为1/3,a的频率为2/3,F1个体随机交配,F2中正常蚕占2/3×2/3=4/9,短体蚕Aa占1-4/9-1/9=4/9,由于AA纯合致死,故F2中短体蚕:

正常蚕=1:

1,正常蚕所占的比例为1/2,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在自然条件下,二倍体植物(2n=4)形成四倍体植物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中减数分裂异常可能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异常配子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一般相同

C.②过程如果发生异花授粉,则可能产生三倍体植物

D.该事实说明新物种的诞生不一定需要经历长期的地理隔离

【答案】B

【解析】

①过程中减数分裂异常,可能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所致,也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个子染色体没有分开,A正确;异常配子的产生,若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则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可能不同,若是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则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可能相同,B错误;②过程如果发生异花授粉,则该异常配子与二倍体植物产生的配子受精,可产生三倍体植物,C正确;题图显示:

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异常配子受精,形成的受精卵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该受精卵发育形成四倍体植物,可见,该事实说明新物种的诞生不一定需要经历长期的地理隔离,D正确。

11.大豆中含有大豆异黄酮,其分子结构与人雌性激素相似,进入人体后能发挥微弱的雌性激素效应。

下列对大豆异黄酮进入人体后生理作用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会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量增加B.能与人雌性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