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生物考前适应性考试试题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3319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9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生物考前适应性考试试题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届高三生物考前适应性考试试题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届高三生物考前适应性考试试题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届高三生物考前适应性考试试题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届高三生物考前适应性考试试题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生物考前适应性考试试题三.docx

《届高三生物考前适应性考试试题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生物考前适应性考试试题三.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生物考前适应性考试试题三.docx

届高三生物考前适应性考试试题三

绵阳中学高2015级高考适应性考试(三)

理科综合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

H-1Be-9C-12N-14O-16S-32Cl-35.5Fe-56Cu-64Ba-137

第Ⅰ卷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细胞呼吸抑制剂只抑制线粒体内膜上由ADP变为ATP的过程,不影响其它反应,该抑

制剂处理动物细胞后,线粒体会()

A.停止产生ATPB.停止产生[H]

C.继续分解葡萄糖D.继续消耗O2

2.右图所示的是某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其中A、a是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

A.若该细胞是二倍体植物的根细胞,此时其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B.若该细胞是某高等动物的体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合成抗体

C.在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可能发生过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基因A与a控制同一性状,但蕴藏的遗传信息肯定不同

3.关于HIV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卫生的文身、文眉等器械有可能传播HIV

B.HIV具有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

C.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更容易患流感、恶性肿瘤等疾病

D.感染者体内的HIV中的遗传物质可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子代

4.研究小组以长势一致的同种幼苗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组别

实验处理

检测幼苗茎赤霉素的含量(相对值)

去除幼茎的尖端

0.2

去除幼茎尖端+一定浓度生长素

10.2

不作处理(完整幼茎)

4.8

A.甲、乙证明幼苗合成赤霉素与生长素的含量有关

B.甲、丙证明幼苗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

C.乙、丙证明生长素显著影响幼苗合成赤霉素

D.甲、丙证明赤霉素能够促进幼苗合成生长素

5.生态系统中M、N、P、Q四个种群组成食物链M→N→P→Q(M是生产者),某时间测得四个种群的有机物总量分别是m、n、p、q。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种群P同化量大于种群N同化量的0.2倍时可能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生产者M从无机环境获得的能量一定大于有机物总量m含有的能量

C.第一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等于(n÷m)×100%

D.生态系统中,M、N、P、Q的相互影响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部分原因

6.假设羊的毛色遗传由一对基因控制,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

一个随机交配多代的羊

群中,白毛和黑毛的基因频率各占一半,现需对羊群进行人工选择,逐代淘汰白色个体。

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淘汰前,该羊群中黑色个体数量与白色个体数量相等

B.淘汰前,随着交配代数增加,羊群中纯合子的比例增加

C.随着淘汰代数的增加,羊群中B和Bb的频率均逐渐增加

D.白色羊至少要淘汰2代,才能使b基因频率下降到25%

29.(9分)为了研究植物昼夜节律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选取生长状态相同的某植物进行了如下四组实验。

每组白天光照10h,夜间总时长14h,其它条件都适宜,连续处理25天,测定各组气孔大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如下表:

组别

夜间处理方法

气孔大小(µm2)

叶绿素含量/(mg·g-1)

A组

处理X

389

3.34

B组

每隔3h红光光照5min

344

2.44

C组

每隔2h红光光照5min

297

2.40

D组

每隔1h红光光照5min

286

2.20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实验具有说服力,设置了A组,A组的“处理X”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夜间红光打断处理的频率增加,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

(3)若在夜间用景观灯照射城市绿化植物,据上述实验,景观灯的颜色不建议选择___________(填“红色”或“绿色”)。

30.(8分)果蝇的日活动周期由基因per控制,野生型基因per+和突变基因perS、perL分别控制果蝇的日活动周期为24小时、19小时和29小时,突变基因perO则导致果蝇活动完全没有节律性。

(1)突变型果蝇具有不同的日活动周期,说明基因突变具有的特点。

已知per+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由1200个氨基酸组成,而控制perO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仅由约400个氨基酸组成,试推测原因:

(2)per基因除了能影响果蝇的日活动周期外,还能影响雄果蝇的求偶鸣叫节律。

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分析,说明。

(3)科学家发现,哺乳动物也存在调节日活动周期的per基因。

请结合生活实际推测日活

动规律(是/不是)完全受基因调控,并说明理由。

31.(11分)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多种激素及多个器官共同维持血糖平衡,主要原理如下图所示

(GLP、GIP分别为小肠上皮中的L细胞和K细胞分泌的起调节作用的多肽)。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乙细胞的名称分别是,激素X能使乙细胞膜上的葡萄糖通道蛋白(打开/关闭)。

⑵若甲细胞膜上还有神经递质的受体,说明此时血糖调节的方式是。

⑶实验研究发现,口服或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测出血液中的激素X的增加量有较大差异,增加量较大的是。

根据图示分析,原因最可能是

32.(11分)果蝇为XY型性别决定,表中所示为果蝇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及发育情况,请分析回答:

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

发育情况

XX、XXY

雌性,可育

XY、XYY

雄性,可育

XXX、YO(没有X染色体)、YY

胚胎期致死

XO(没有Y染色体)

雄性,不育

(1)果蝇的X染色体长度比Y染色体______。

(2)染色体数目正常的亲代果蝇交配后,形成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受精卵,请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正常白眼雌果蝇(XaXa)与红眼雄果蝇(XAY)杂交,子代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

请设计实验,探究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

①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这只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是环境因素。

②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这只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是基因突变。

③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这只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是具有两条X染色体。

(二)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注意所选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本次考试物理限定选作34题)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所以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B.当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时,仍然有水分子不断从液体中逸出

C.各种晶体的微观结构中,其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

D.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分子每秒与器壁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

E.气体分子的体积大小等于气体的摩尔体积跟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比值

(2)(10分)内径相同、导热良好的“T”形细管竖直放置,管的水平部分左、右两端封闭,竖直管足够长且上端开口与大气相通,水银将水平管中的理想气体分为两部分,此时外界温度t1=27℃,各部分长度如图所示。

现缓慢降低外界温度,直到A中气柱长度变为8cm。

外界气压p0=76cmHg。

求:

①末态B中气柱长度;

②末态外界的温度。

 

34.【物理选修3-4】(15分)

(1)均匀介质中相距为a的两个波源和,振动频率均为f,产生的简谐横波沿其连线上传播,振幅为A,波速为v,O为的中点,如图所示,已知两波源的振动方向和初始相位均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O的振动频率为f

B.质点O的振动频率为2f

C.质点O的振幅为2A

D.只要不满足

(n=1、2、3…),质点O的振幅就一定小于2A

E.质点O的振动可能与波源、不同步

(2)直角三角形ABC为某玻璃砖的横截面,其中∠A=30°,BC长度为L,平行光束以与AC成45°角的方向照射到AC面上,已知从BC面射出的光线与BC垂直,如图,求

①玻璃的折射率n; 

②AB面上哪个范围有光射出?

 

35.【化学——必修2: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5分)

第23号元素钒在地壳中的含量大约为0.009%,在过渡元素中仅次于Fe、Ti、Mn、Zn,排第五位。

我国四川攀枝花地区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钒钛磁铁矿。

(1)钒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轨道形状为__________。

(2)在地壳中含量最高的五种过渡金属元素Fe、Ti、Mn、Zn、V中,基态原子核外单电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__。

(3)过渡金属可形成许多羰基配合物,即CO作为配体形成的配合物。

①CO的等电子体有N2、CN-、__________(任写一个)等。

②CO作配体时,配位原子是C而不是O,其原因是__________。

(4)过渡金属配合物常满足“18电子规则”,即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加上配体提供的电子数之和等于18,如[Fe(CO)5]、[Mn(CO)5]-等都满足这个规则。

①下列钒配合物中,钒原子满足18电子规则的是__________。

A.[V(H2O)6]2+B.[V(CN)6]4-C.[V(CO)6]-D.[V(O2)4]3-

②化合物

的熔点为138℃,其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已知该化合物满足18电子规则,其配体“

”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__________。

(5)VCl2(熔点1027℃)和VBr2(熔点827℃)均为六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VCl2和VBr2两者熔点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②设晶体中阴、阳离子半径分别为r-和r+,该晶体的空间利用率为__________(用含a、c、r+和r-的式子表示)。

36.【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15分)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可降解的高聚物PES树脂以及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K。

已知:

i.R1CO18OR2+R3OH

R1COOR3+R218OH

ii.

ⅲ.

(R1、R2、R3代表烃基)

(1)A的名称是_________;C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B分子为环状结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E分子中含有两个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