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在放贷前需要对贷款企业考察一些财务指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3296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在放贷前需要对贷款企业考察一些财务指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银行在放贷前需要对贷款企业考察一些财务指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银行在放贷前需要对贷款企业考察一些财务指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银行在放贷前需要对贷款企业考察一些财务指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银行在放贷前需要对贷款企业考察一些财务指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银行在放贷前需要对贷款企业考察一些财务指标.docx

《银行在放贷前需要对贷款企业考察一些财务指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在放贷前需要对贷款企业考察一些财务指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银行在放贷前需要对贷款企业考察一些财务指标.docx

银行在放贷前需要对贷款企业考察一些财务指标

银行在放贷前需要对贷款企业考察一些财务指标,这包括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现金流量指标,资本结构指标,获利能力指标和管理绩效指标等。

银行对企业各方面的财务指标都会很关注。

比如通过反映企业短期偿还债务能力指标主要可以考察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运营资金,一般来说运营资金越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越大,则表明企业短期偿还债务能力越强;通过企业现金流量指标可以看企业创造现金的能力如何,如果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负数,则说明企业实际上没有赚到钱,这样赚不到钱的企业到银行贷到款的难度会比较大;通过企业资本结构指标可以观察企业自有资本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比重越大的即资产负债率越低的,当然说明企业资本结构越稳健,银行贷给这样的企业资金也就越安全;通过企业获利能力指标看企业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是否强,比如用销售利润率可以看出企业综合获利能力,越强的获利能力则贷款回笼的可能性越大,贷出资金的安全就越有保障;通过企业的管理绩效指标可以看出企业对资产的管理水平,比如存货周转率指标和应收帐款周转率指标,如果存货和应收帐款管理水平低,反映在这两个指标上的是存货或应收帐款周转速度慢,周转次数少,则把钱贷给这样的企业可能会存在贷款能否及时收回的问题。

以上这些条件都是基本规定,各银行间一般还有一些不同的具体规定和操作办法,有自己的信用评级系统。

例如,对借款企业资产负债率的规定,资产负债率是以企业负债与企业资产的比率,该比例越低则说明企业自由资本越高,贷款资金就越安全,企业到银行贷款时一般来说都要求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50%以下。

但是不是在其他基本条件符合,资产负债率在50%以下就可以贷款了呢?

有一个这样的案例:

有一家正处于在建阶段尚未正式投产的企业希望到银行能申请到贷款,企业提供的2008年度和2009年度的财务报表基本数据如下:

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

S公司单位:

万元

资产

2008

2009

负债及股东权益

2008

2009

货币资金

38

118

短期借款

其他应收款

2243

5042

应付帐款

45

681

预付帐款

853

3784

应付职工薪酬

2

10

存货

638

689

应交税金

1

1

流动资产合计

3772

9633

其他应付款

4490

3717

长期股权投资

715

715

长期借款

固定资产原价

60

80

负债合计:

4538

4409

减:

累计折旧

22

34

股本

917

8973

固定资产净值

38

46

资本公积

在建工程

39

942

盈余公积

固定资产合计

77

988

未分配利润

无形资产

891

2046

股东权益合计

917

8973

资产合计

5455

13382

权益合计

5455

13382

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来看,2008年为83.2%,明显不可能取得银行贷款,但到2009年底时,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下降到了32.96%,资本结构明显改善;从反映企业短期偿还债务能力的流动比率来看,企业2008年的流动比率只有0.84,流动资产额只有3772万元,而流动负债却有4538万元,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这家企业用自己全部的流动负债也偿还不了近期将要到期的债务,也就是说这家企业没有自己的运营资金为负数,而到了2009年企业的流动比率上升为2.59,短期偿还债务能力从指标上看有了极大的改观。

按理说这家企业的财务指标改善了许多,在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两个反映偿还债务能力的指标上已经达到了贷款的标准。

当时我看到这家企业提供给我的近几年的财务报表后,注意到导致该企业资产负债率大幅度下降和流动比率大幅度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2009年期间,企业收到一笔新增资本,企业注册资本由2008年的917万元巨升至8973万元,新增注册资本8056万元。

企业认为以这个资产负债率和短期偿还债务能力的指标条件去向银行申请贷款,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但在仔细分析该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后让我疑惑起来:

09年新增加的8056万元资金到哪里去了?

从企业提供的报表上数据进行推敲,可以发现企业变化最大的几个项目都与债权和债务帐户有关,其中其他应收款增加了将近2800万元,预付帐款将近3000万元,其他应付款减少了770万,应付帐款减少了630万。

这几项的累计数约7200万元,接近新增的8056万元注册资本的90%。

或可以理解为公司股东注入的8056万元资本,其中预付其他公司的帐款3000万元,形成其他应收款2800万元部分一般属于关联公司借走,另外用770万元偿还关联公司的借款,用630万元支付欠其他公司的货款。

这不能不令人怀疑该企业2009年的新增进来的资本只是过桥资本,在企业里转了一圈就被其关联企业拿走了。

这样的企业即使资产负债率在银行贷款所规定的比率之下又怎么能够从银行贷到款呢。

很明显,其向银行贷款不可能成功。

企业的盈利状况

什么指标都要看  结果贷不贷不是由指标决定的

 

非财务指标

出自MBA智库百科(

[隐藏]

∙1非财务指标的内容

∙2非财务指标的优点

∙3非财务指标设计原则

∙4非财务指标的主要障碍[1]

∙5非财务指标本身固有的缺陷[2]

∙6非财务指标设计应考虑的具体因素

∙7非财务指标与内部管理[3]

∙8非财务指标与激励机制[3]

∙9非财务指标案例分析

o9.1案例一:

商业银行业绩评价的非财务指标设计[4]

o9.2案例二:

非财务指标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5]

∙10参考文献

[编辑]

非财务指标的内容

  现代公司绩效评价理论指出;对知识经济时期的公司进行绩效评价必须引进全面业绩评价方程,在传统的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增加各类非财务指标。

公司绩效评价实务调查已经明确7当前在公司中最广泛应用的非财务指标。

它们包括:

  

(1)顾客满意度

  

(2)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3)战略目标,如完成一项并购或项目的关键部分,公司重组和管理层交接

  (4)公司潜在发展能力,如员工满意度和保持力.员工培训.团队精神,管理有效性或公共责任

  (5)创新能力,如研发投资及其结果、新产品开发能力

  (6)技术目标

  (7)市场份额

  在1996年对250家大型美国公司年度激励计划设计的调查中,托瓦一潘林发现存在三类主要的非财务指标:

经营、顾客和员工。

15%的参与调查公司使用了与经营有关的非财务指标,8%的公司运用了顾客满意度指标,另有不到2%的公司运用员工满意度的指标。

[编辑]

非财务指标的优点

  许多公司在业绩评价中引进非财务指标是因为财务指标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面向过去。

财务指标反映的只是去年的绩效;并不能提供创造未来价值的动因。

非财务指标则相反,他们往往是面向未来的,比如,开发和研制新产品投入市场,用一定的时间建立市场份额,提高对关键顾客的保持力等。

这些指标的改善往往需要管理层付出多年的努力,同时一旦上述指标顺利完成;将明显改善公司财务业绩。

瓦顿(Wharton)在1995年出版的《年度红利契约中业绩评价标杆的选择》中指出,非财务指标是体现管理层绩效和公司发展前景的更好指示器。

对中下管理层使用激励计划同样推动了非财务指标的应用。

中层管理者,一线生产管理者甚至专业技术人员都成为激励计划的应用对象,他们并不能控制财务结果。

于是,他们发现财务指标如每股收益对他们的激励作用简直与“国内总产值”指标相差无几。

与此同时,这些雇员对经营效率、成本管理、技术创新以及产品质量等影响公司效益重要变量的控制甚至超过了公司高级管理层。

因此在中下管理层激励计划中应用非财务指标是顺理成章的。

  必须指出;非财务指标的使用并不会与上市公司治理目标——股东长期价值最大相冲突,相反,这些指标能促进管理者注重公司全面绩效的提高。

最近财富50上榜公司的资料显示非财务指标应用正是大势所趋。

52%的公司已经将非财务指标并入经理激励计划;在这些公司中,有31%积极使用了非财务指标,其余69%的公司则将非财务指标放在菜单中;供每年董事会制定激励计划时选用。

[编辑]

非财务指标设计原则

  当公司将非财务指标引进到激励计划中时,必须根据公司自身特点选择运用非财务指标。

为合理建立绩效评价体系,使经理报酬与企业长期业绩增长的目标相一致,有必要对绩效评价指标及其构成作一些原则性的规定。

原则是对指标体系合理性和科学性评估的基础。

公司绩效评估指标的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绩效衡量指标必须定义明确且可予衡量

  定义不明确或不可进行实质性衡量的指标将不具有操作层的意义。

我国《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将绩效评价指标分成评价指标和评议指标两大类,其中评价指标是量化指标,评议指标则用于定性评价。

在指标设计的明晰性和可计量性方面,《效绩评价》为各类企业提供了指南针。

  

(2)指标体系应同时兼顾公司经营过程和结果

  如对产品质量变化过程的评估会大大提高对生产管理者的激励效果,信息相关性的增强导致经营者决策及时性的增强。

  (3)绩效评估指标应与企业竞争策略相结合

  当企业采用低成本策略时,绩效评价指标一般侧重于内部制造效率、质量及交货效率;若采用产品差异化策略,则新产品上市时间.新产品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率等指标应被列入指标体系。

  (4)指标体系应做到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尤应注重设计反映长期效益指标

  (5)当企业之竞争策略、经营环境改变,指标体系也应随之改变,即应随时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性

  (6)指标体系应包括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素质变化及人员周转的指标

[编辑]

非财务指标的主要障碍[1]

  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系统中的运用意味着一场变革。

不仅要计量这些指标,更要有参照的标准,并与企业的报酬计划联系起来,从而真正促进企业长期的成功。

但这却面临许多的障碍。

  1.缺乏与财务业绩之间的确切联系

  由于在法律上和现实意义上投资者仍位于企业权力结构的中心,是对企业进行业绩评价的主体,所以必须明确非财务指标与财务业绩之间的联系。

尽管上述指标常常是未来财务业绩的动因,可仅仅了解这种一般性的相关关系是不够的。

确定企业的业绩评价指标及其参照标准,相当于决定了企业努力的方面和战略,影响极为重大。

以“市场份额”指标为例,由于大多数情况下较大市场份额通常伴随着较高的收益率,这使得许多质量上并不具备明显优势的企业也通过折扣、大力度的促销和广告攻势等过分牺牲利润的做法来盲目追求市场份额。

其实,市场份额与收益率之联系非常复杂。

所以,不深入理解非财务指标与财务业绩之间的联系会给企业确立业绩目标带来困难,甚至会导致企业把注意力放在错误的目标上,因而是非常危险的。

  2.缺乏可靠性

  首先是指标的计量方法本身可靠性弱。

多数非财务指标力图使信息量化,可以把握。

但是要形成量化信息需要一定的计量规则,如计量某一对象选用什么属性,按什么方式把数额分配给该对象。

许多非财务指标的量化尚无公认的规则可言,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如满意度的量化。

  其次是数据缺乏统计上的可靠性。

一些非财务指标往往要利用调查和抽样方法,可许多企业的问卷设计只提出很少的问题,也只有很少的答卷人,可靠性较差。

此外,非财务指标的数据来源渠道庞杂,难以保证真实性与可验证性。

  3.成本很高

  非财务性业绩评价指标属于比较新的事物,企业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开发一个可容纳非财务指标的业绩评价系统。

而且许多非财务指标的数据来自企业外部,如顾客、竞争对手,这意味着企业或是请第三方专业调查机构负责具体数据,或是建立自己的信息支持系统,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