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315984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鲁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鲁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鲁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鲁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鲁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鲁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齐陵中心小学单元集体备课讨论稿

单元名称

二单元

讨论记录、教学建议

本组课文由《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别饿坏了那匹马》两篇略读课文组成。

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

四篇课文围绕本单元的学习专题“生活中的启示”,分别告诉我们:

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实践起来却很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做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确是一本永远读不够,也读不完的书。

 

由于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家长对孩子比较娇惯,因而孩子对一些做人的道理了解很少。

本单元的内容,教给学生很多做人的道理,会给学生一些有益的启示。

本单元的课文中,有很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把握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

1、认识29个生字,会写22个生字及新词,并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正确背诵、默写《落花和生》的第十自然段。

3、积累本单元的好词好句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能正确背诵“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

4、能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并从中受到一些启示。

5、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重点

难点

1、能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3、能够结合口语交际的内容,完成习作。

教学方法

教学本组课文,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为文本中的人和事所感动,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然后,带领学生走出文本,回到多彩的现实中,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待人。

作业设置

1、钓鱼的启示抄写生字抄写词语

2、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3、落花生抄写生字抄写词语

4、别饿坏了那匹马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单元教学进度授课安排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二周

钓鱼的启示

2

第三周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1

第三周

落花生

2

第三周

别饿坏了那匹马

1

第三周

语文园地一

1

中心发言人:

地点:

备课组成员签名:

时间:

单元备课

单元名称

第二单元

1、认识29个生字,会写22个生字及新词,并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正确背诵、默写《落花和生》的第十自然段。

3、积累本单元的好词好句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能正确背诵“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

4、能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并从中受到一些启示。

单元知识结构

本组课文由《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别饿坏了那匹马》两篇略读课文组成。

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

四篇课文围绕本单元的学习专题“生活中的启示”,分别告诉我们:

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实践起来却很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做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确是一本永远读不够,也读不完的书。

教学重

难点

1、能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3、能够结合口语交际的内容,完成习作。

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家长对孩子比较娇惯,因而孩子对一些做人的道理了解很少。

本单元的内容,教给学生很多做人的道理,会给学生一些有益的启示。

本单元的课文中,有很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把握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

课时划分

1、窃读记1课时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1课时

3、走遍天下书为侣1课时

4、我的“长生果”1课时

语文园地一1课时

齐陵中心小学课时导学案设计

课 题

5、钓鱼的启示

案序

1

教学内容

5、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掌握14个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3.能正确抄写描写月夜美丽景色的句子和课文的重点句。

二、德育目标:

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词句,从中得到启示

课前准备

远程教育资源课件

导学过程

讨论记录

 

导学过程设计

 

过程

一、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在学习本组课文时有什么要求。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课文中描述了怎样一件事?

(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通读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

生字字词,标自然段。

2.理解重点词语:

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3.检查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语气。

4.通读全文,思考课文大意。

三、揭题质疑

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教师归纳:

“启示”是什么意思?

课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

为什么钓鱼会使我

从中受到启示?

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四、初读理解

1.“启示”的意思是:

2.再读课文,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画出有关语句?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

3.在我钓到鱼、放走鱼的过程中受到启示。

五、复习生词

1.认读生字、词语:

捕捞、鱼饵、溅起、鱼钩、小心翼翼、操纵、鱼腮、皎洁的月光、嘴唇、沮丧、诱惑、告诫、实践、抉择、翕动。

2.谁还记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板书设计:

 

预习设计:

 

备课组长签字:

时间:

齐陵中心小学课时导学案设计

课 题

5、钓鱼的启示

案序

2

教学内容

5、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自觉性和能力。

 

二、德育目标:

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重点难点

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课前准备

课件

导学过程

讨论记录

 

导学过程设计

 

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读题。

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初读启示,质疑。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将“我”获得的启示划出来。

三、自读自悟,解疑。

(一)理解道德的“是”与“非”。

1、就“钓鱼”这件事来说,什么是“是”,什么是“非”?

 

2、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我”做起来却觉得很困难呢?

(二)理解道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A:

体会让“我”觉得做起来难的原因。

1、请同学们默读3-9自然段,找出理由。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

 

3、汇报交流,引导学生从以下三方面说理由,读句子。

(1)这条鱼是我好不容易钓到的。

(2)这条鲈鱼很大、很美。

(3)当他钓到鱼的时候,周围没有人。

4、鱼的极大的诱惑,周围的环境,都让我难以下决心把鱼放回湖中,但最终“我”还是作出了“放鱼”的选择。

B:

体会“我”实践的艰难过程。

1、让我们再来读3-9自然段,体会“我”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2、汇报交流。

3、、你们看,“我”把鱼放回湖中,经历了一个多么艰难的过程。

所以说:

(引读“道德只是

(三)理解如果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1、这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2、想想“我”可能会遇到哪些诱惑人的鱼,会怎样对待这些诱惑?

四、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1、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遇到过诱惑吗?

你是怎样对待的?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将怎样做?

板书设计

29钓鱼的启示

  钓鱼   得意急切委屈

  放鱼   乞求无可奈何、恋恋不舍

预习设计:

 

备课组长签字时间

齐陵中心小学课时导学案设计

课 题

6、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案序

3

教学内容

6、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生字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文中成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父亲教导“我”的话。

3、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说说自己以后对困难挫折应该如何去面对,树立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从中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二、德育目标:

树立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在生活中的含义

课前准备

课件

导学过程

讨论记录

 

导学过程设计

 

过程

一、引入 朗读《生活的路》

路的旁边也是路,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让我们一起走进《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篇课文,去感受一下作者是怎样走向成功的。

二、检查预习

1、读词2、开火车读课文

3、出示课件(有关罗马的场景图)

4、同学们,当我们在飞机上看到罗马广场,不禁惊呆了!

一座座村庄星罗棋布,一条条道路纵横交错。

我想去城市广场,却不知道走那条道路,谁来当导游?

通往广场的路只有一条吗?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西方的一句谚语就是:

条条道路通罗马。

5、理解词语小组学习交流然后班内交流

三、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大家想一想,“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是谁说的?

“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写作手法是(前后呼应)

3、教师引读4-11自然段

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当时作者同维黛安太太好像侦探一样,调查了住在法国巴黎的每位美国人。

通过朋友的辗转介绍,才找到20位懂得编织这种毛衣的妇女,从此走向成功。

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

(指导朗读)

当时,展出非成衣是前所未有的,这时,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作者?

自信、勇于挑战困难……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是作者的一篇演讲稿。

在她遇到困难时,她想起父亲说的话;在她成功时,她又想起父亲说的话。

四.领悟写法

作者一生获得成功的事很多,但她只选了两件事来写,作者详写了第一件事,略写第二件事,这就叫做有详有略。

五、联系生活实际或具体事例谈对“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理解。

板书设计: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希望

努力战胜困难成功

顽强意志

预习设计:

 

备课组长签字:

时间:

齐陵中心小学课时导学案设计

课 题

7、落花生

案序

4

教学内容

7、落花生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分角色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初步掌握分清文章的主次,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学习作者主次分明的表达方式。

二、德育目标:

学习作者主次分明的表达方式。

重点难点

如何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进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课前准备

远程教育资源课件

导学过程

讨论记录

 

导学过程设计

 

过程

一、激情导趣,揭示课题

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2.出示花生的课件,教师解题:

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3.简介作者:

(根据预习交流——自读课后作者简介)

他小时候,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

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汇报生字学习情况。

2.结合课文内容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3.课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

二、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线索

1、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落花生是本文议论的中心事物,因此以落花生为题。

全文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

2、那么这篇文章分几部分来写的?

先写什么?

后写什么?

(1)先写种花生,再写过收获节。

(2)也可以说先写种花生、收花生。

再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

最后写吃花生时的议论。

  

三、略学课文,处理第一段。

1、交待学法:

下面我们采用抓重点的方法学习课文。

如果把课文已分为两大部分,那哪部分是重点呢?

(第二部分)重点段我们重点学,不是重点段我们就简单的学,或叫“略学”。

2、抓住重点词,略学第一自然段。

3、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

这些词语能颠倒吗?

为什么?

(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些词语是按种花生的顺序排列的,不能颠倒位置)

3. 学习此段,抓住对“居然”理解(什么意思?

用在什么情况下?

课文为什么要用“居然”呢?

师小结:

几个月的事作者用四个词就概括了,简练!

这就是略写,所以我们就采取了“略学”的方法,第二段“过收获节”是重点内容,下节课我们就重点学。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名人与做人的小故事。

板书设计:

预习设计:

 

备课组长签字:

时间:

齐陵中心小学课时导学案设计

课 题

7、落花生

案序

5

教学内容

7、落花生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分角色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二、德育目标:

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重点难点

如何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进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课前准备

远程教育资源课件

导学过程

讨论记录

 

导学过程设计

 

过程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议花生部分。

普普通通的花生居然能引出了一家人的许多话题,使我们对花生也生出了几分敬佩之心,带着这份敬佩之情,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熟读课文,把握重点

1、分开层次,确定重点

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他们是怎样过收获节的?

先干什么?

后干什么?

  

2、确定学法,“吃花生”略学,“谈花生”详学。

谁来读“吃花生”这两段,一边读一边找出值得注意的地方来。

当时作者的父亲在广东做县官,平时公务忙,很少参加家里的活动。

这次他来,是专为吃花生来的吗?

说明什么?

3、读中感悟,突破难点

母亲做了好几样食品让大家吃,大家边吃边谈花生的好处。

默读这段,把谈花生好处的词语圈。

 

小组讨论:

孩子们认为花生的好处是什么?

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之处是什么?

这两方面内容谁是重点呢?

为什么?

父亲说了几次话,哪句话是重点内容。

为什么?

4、讨论交流,合作学习

(1)“赞花生”。

父亲说很重要,花生的果实,深深地埋在地下,只看地上的,貌不出众,他不向苹果和桃子这类植物,果实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是深埋地中,并给人们带来好处。

 

(2)父亲第一次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点进而说明做人的道理不只是为了把花生称赞一番,而是为了让我们学习花生,而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也是叫我们学花生。

因此“学花生”是这两段话的重点。

这叫“看目的”。

确定重点。

(3)理解作者“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的这句话。

(4)齐读全文最后一节。

思考:

这一节对全篇文章和突出文章中心起了什么作用?

三、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文章为什么要用“落花生”做题目?

四、总结写法,课外拓展

花生的果实长在泥土里,桃子、石榴、苹果只是根据各自的生长特点将果实挂在枝头, 由此,体会到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无华可贵的品质。

学习这种是借助花生讲明道理的写法叫“借物喻理”。

板书设计:

预习设计:

备课组长签字:

时间:

齐陵中心小学课时导学案设计

课 题

8、别饿坏了那匹马

案序

6

教学内容

8、别饿坏了那匹马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吉”“忐”“忑”等13个生字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德育目标:

3、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通过自学、讨论等学习形式来理解课文。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重点难点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通过自学、讨论等学习形式来理解课文。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导学过程

讨论记录

 

导学过程设计

 

一、初读课文,质疑

1、导入: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齐读课题。

质疑:

看了这个课题,老师想提两个问题:

“别饿坏了那匹马”这句话是谁说的?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己大声去读读课文。

二、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1、同学们,文章的题目是“别饿坏了那匹马”!

文中也反复的提到了“别饿坏了那匹马”!

但是,大家看见了课题中提到的“那匹马”了吗?

(没有)

2、对,通过我们大家对课文的反复朗读,我们很容易发现——残疾摊主家根本没有马。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把课文中描写残疾青年的语言,动作、神态的词句标画出来,用心体会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划出来的部分,并说明原因,大致应包括以下内容:

(1)他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

“一愣”代表什么?

“一亮”又说明什么?

(2)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命令道……

姑娘茫然的眼睛里透露的讯息是什么?

“命令道”让你体会到什么?

(3)“别别别……”他急了,“碧云!

碧云!

”他用双手拼命摇着轮椅,想阻住我的路,“你放下!

等碧云来拿!

”“他”为什么“急了”?

(4)“回来”他在身后喊道,“那马会踢伤你的!

(5)既然没有“那匹马”,摊主为什么说“别饿坏了那匹马”?

小结:

通过体会这些细节,我们能感受到残疾青年是在极力地渲染着气氛,极力地想说明,他家似乎真的有一匹马,但是事实上,根本没有。

那你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嘛?

(设置悬念,埋下伏笔。

3、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内容,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三、此时此刻,我们都明白了,残疾青年在说谎,你怎样看待残疾青年和他妹妹合谋的这个谎言?

四、拓展延伸,动手练笔

1、教师:

随着“我”推开木板房的门而真相大白。

我站在那一堆枯黄的马草前,脑中浮现出一幕幕往事,耳畔仿佛还回响着守摊的残疾青年说过的每一句话,“我”的心中,在这一刻会想些什么呢?

2、请发挥你的想象,把它写下来。

3、交流小练笔内容。

五、课后练笔:

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是否矛盾?

说说你的看法。

板书设计:

预习设计:

 

备课组长签字:

时间:

齐陵中心小学课时导学案设计

课 题

回顾·拓展二

案序

6

教学内容

回顾·拓展二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独立摘抄各课的重点词句。

2、选背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从中受到的启发。

3、拓展。

说说学了这单元课文后其他方面的收获。

4、背诵日积月累。

二、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坚持就能成功。

重点难点

1、选背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从中受到的启发。

2、背诵日积月累。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导学过程

讨论记录

 

导学过程设计

 

过程

一、导入目标

回顾本组四篇课文的课题。

选择一篇给自己留下最深印象或自己最感兴趣的课文,说说主要内容和所得到的启示。

二、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1、独立摘抄各课的重点词句。

2、选背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从中受到的启发。

3、拓展。

说说学了这单元课文后其他方面的收获

4、日积月累

学生自由诵读。

请学生说说这些谚语的大意,教师适当补充。

5、成语故事:

(1)让学生自读故事,然后同桌交流:

“水滴石穿”是谁在什么时候对谁说的话?

它的意思是什么?

(2)“水滴石穿”这一成语现在一般用在什么方面?

(3)从故事中画出与“水滴石穿”意思相近的成语。

(4)再读故事,说说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5)复述成语故事“水滴石穿”。

三、展示交流

各小组根据自主学习进行交流展示。

其余各组进行适当点评。

四、点拨升华

1、讲述相关故事:

大书法家王羲之七岁时就跟书法家卫夫人习字。

他每次练完字都要到水池里洗毛笔,坚持练了两三年,结果水池变成了墨池,他写字的技巧也日渐娴熟,但他还是坚持不懈的练习写,最后终于成了颇负盛名的大书法家。

这个事例说明什么?

这与哪一句谚语的意思是一致的?

让学生比较、体会,用“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这一句比较恰当;如若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亦可。

2、如有可能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学习这一成语故事的体会,并练习用上“水滴石穿”来说几句话。

五、课堂达标

1、背诵并默写日积月累。

2、了解“水滴石穿”的意思。

 

板书设计:

预习设计:

 

备课组长签字:

时间:

齐陵中心小学课时导学案设计

课 题

口语交际五《生活中的启示》

案序

7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五《生活中的启示》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生活中获得的启示。

2、想一想生活中给你以启示的小事,或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或漫画,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表达练习。

二、德育目标:

让学生从生活中得到启示。

重点难点

想一想生活中给你以启示的小事,或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或漫画,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表达练习。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名言警句或漫画。

导学过程

讨论记录

 

导学过程设计

 

过程

一、导入目标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小事、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引起我们的思考,使我们从中获得启示。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吧!

2、三位同学阅读书上的要求。

思考:

本次“口语交际”和“习作”的主题是什么?

交流的内容可以是些什么?

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1、教师提示:

无论选哪个内容,交流时都要说清:

是“什么内容,有什么启发”这两点。

2、各人自选一个内容,按要求准备交流。

3、八人小组或同桌交流,相互改进。

三、展示交流

每一板块可交流2-3人,然后分块组织评议:

对照要求看看哪些内容讲得不错,什么地方还可以改进;评议别人的时候,还可以说说自己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鼓励学生在倾听和评议中互动。

四、点拨升华

1、一件事情,要求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2、名言警句,要先说说是什么,再说是怎样理解的,还可以联系生活,通过事例来说一说对自己的启发和帮助。

3、一幅漫画,介绍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直接写图上画了什么?

使你联想到了什么?

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也可以直接写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还可以根据画意编一个故事,让读故事的人自己体会漫画的含义。

五、课堂达标

1、用通顺流利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启示。

2、为作文准备材料。

 

板书设计:

预习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