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视唱练耳教学工作总结多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305477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视唱练耳教学工作总结多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小学视唱练耳教学工作总结多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小学视唱练耳教学工作总结多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小学视唱练耳教学工作总结多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小学视唱练耳教学工作总结多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视唱练耳教学工作总结多篇.docx

《小学视唱练耳教学工作总结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视唱练耳教学工作总结多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视唱练耳教学工作总结多篇.docx

小学视唱练耳教学工作总结多篇

小学视唱练耳教学工作总结(多篇)

篇:

视唱练耳

视唱练耳教学-华夏爱婴幼师学校声乐教师供

节奏、节拍①

节奏(广义):

事物匀整地交替进行。

音乐中的节奏(狭义):

由音值的长短与强弱拍位所构成的组织形态。

节奏包括音的长短组合和强弱组合两个方面。

节拍:

指在乐曲中,强弱拍有规律的交替。

节奏、节拍②

节奏与节拍:

节拍仅是音的强弱规律性的反复交替;节奏则是在某种节拍基础上的音的时值长短方面富于变化的组织形态;节奏可概括节拍,而节拍则并不能概括节奏的全部涵义。

节奏、节拍在音乐中式永远并行的,节拍与节奏的变化使得音乐(表现)发生变化。

节奏、节拍③

节奏源于生活、节奏源于劳动

节奏是音乐的脉搏,音乐没有了节奏就失去了表达音乐思维的能力乐曲中某种典型的,反复出现的节奏叫节奏型

节奏型在某些具有特性的乐曲中(进行曲、舞曲),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节奏型也是乐曲发展中获得统一的有效保证谱例:

图1

图1图2重音、拍①

图3和周围的音相比,在音的强度上比较突出的音,叫重音;通常出现在强拍上的重音叫做节拍重音;有时根据需要在非强拍上以∧、>、sf等特殊记号标记而构成重音。

音乐进行中的强弱反复交替,由强拍至次一同等强拍之间的部分,叫小节。

重音、拍②

乐谱中划分小节的垂直线叫小节线(单纵线);同样粗细的双纵线标记在乐曲分段或乐章中结处成为段落线;一粗一细标记于乐曲结尾的双纵线叫终止线。

每小节所分为的几个等长部分,叫拍;有重音的拍叫强拍●,无重音的拍叫弱拍○。

图2拍子①

乐曲中,节拍单位用固定的音符来代表叫拍子。

标明拍子的记号叫拍号;拍号以分数表示,分子表示每小节的拍数,分母表示单位拍音符的时值(即以几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几拍)。

五线谱以三线为分数线,拍号读法为从分母到分子数字直读,如四二拍。

拍子②

单拍子:

每小节有两个或三个单位拍的拍子叫单拍子,其特点是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

现代拍子的基础是二拍子和三拍子。

二拍子是一强拍与一弱拍交替出现(强弱均匀交替),其性质是刚健的;三拍子是一强拍后续以两弱拍(强弱不等数交替),其性质是优美的。

单拍子:

图3拍子③

复拍子:

由同类单拍子(二拍子或三拍子)复合而成的拍子,叫复拍子。

其特点是每小节不止一个强拍(由几个单拍子合成就有几个强拍,小节以首拍为强拍,其他强拍为次强拍)。

其强弱交替效果较单拍子更细微深刻富层次感,有平稳、沉着、含蓄、浓厚的特点,常用于表现宽广、雄伟、庄严的乐曲(尤其是颂歌性质和叙事性质的乐曲,常采用四拍子,抒情性乐曲也喜用六拍子)。

复拍子①:

图4复拍子②:

图5谱例:

图6

图4图5拍子④

图6混合拍子:

由不同类单拍子(二拍子和三拍子)混合而成的拍子,叫做混合拍子(混合复拍子)。

特点:

因组成混合拍子的单拍子的序列不同,其强弱规律也各不一样,混合拍子的节奏显得不规整、复杂,并且富于变化性。

混合拍子:

图7拍子⑤

变拍子:

在乐曲中,不同拍子的交替出现,叫变拍子。

不同的拍子可以是有规律地交替,也可以是不规律地交替。

变拍子的拍号可以在曲首并列标明(复拍号),也可在变换拍子处分别标出,或二者兼用(尤其在简谱中)。

交错拍子:

多声部音乐中不同拍子的同时结合叫交错拍子。

可以是小节中强拍相合的,也可以是部分不吻合或者完全不吻合。

变拍子:

图8拍子⑥

一拍子:

每小节只有一拍的拍子叫一拍子。

无弱拍,多快速,表现强烈情绪。

常见于变拍子中,多用于戏曲音乐。

自由拍子:

强弱拍的出现无一定规律,节奏速度较自由的拍子叫自由拍子(散拍子、散板)。

其重音位置和单位拍子时值并无明显固定,可根据演唱(奏)抒情的需要自由处理。

一拍子:

图8

图7图8自由拍子(散拍子):

图10基本指挥图示①:

图11基本指挥图示②:

图12

图9图10图11板眼

图12在我国民族音乐中,用板、眼来标记拍子,板为强拍,眼为弱拍。

一眼板:

一板一眼,二拍子。

三眼板:

一板三眼,头眼、中眼(次强拍)、末眼,四拍子。

有板无眼:

一拍子

无板无眼:

自由拍子(散板、导板、摇板、滚板、叫板)

第2篇:

视唱练耳教学设计

视唱练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视唱练耳是音乐学生入学考试必考的科目之一。

通过视唱(看谱即唱)旋律音程、和声音程及和弦的听辨模唱、节奏模仿、曲调记忆模唱、听写等形式,检查考生的音准感、节奏感、音乐记忆力及识谱能力,以此衡量考生是否具备学习音乐的素质和条件。

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的音乐专业生,学习时间不长,音乐基础比较薄弱,通过上学期的授课培训,音乐素养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对视唱练耳这门功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视唱练耳是日积月累的一种音乐基本要素,占据高考的分值比例相对较高,也是音乐高考中最难拿分的一门功课。

因此,本节课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做好基础方面的练习仍然是必须要强调的。

学习目标

1、巩固复习:

(1)大、小二度旋律音程、和声音程的听写

(2)四二拍的节奏模仿、听写

(3)抽查学习过的视唱曲目

2、试唱练习:

包括四度音程、五度音程在内的视唱曲目学习3、四四拍的节奏模仿练习4、旋律综合训练

学习思路及行为设计

根据学生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个体的发展,在听音方面要灵活运用多种授课方法,如视唱分泛唱和精唱,讲解、听唱、构唱、听辨、听写、模仿等,以达到掌握听音的乐感和整体性,提高学生学习视唱练耳的综合音乐素养。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语二、检查作业

1、大二度、小二度的旋律音程、和声音程的性质听写2、四二拍的节奏听写

视唱练习1、音阶模唱2、二度音程模唱

3、三度音程摸进搭桥练习4、三度摸进把桥去掉练习5、四度模进搭桥练习6、四度摸进去掉桥练习7、抽查学生视唱练习8、学习新的视唱曲目

四、四四拍的节奏学习模仿五、旋律综合训练

板书设计

1、大二度、小二度的听写2、四二拍的节奏听写3、视唱练习

4、四四拍的节奏学习5、旋律综合训练

课后反思

视唱练耳课,学生们即爱又怕,做害怕的是听音方面,尤其是和声音程出错率多,要让学生们多听多唱,通过听,提高自己对音高的分辨能力;通过唱,加强自己对音高的记忆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固定音高感,提高听音的准确率。

对视唱来说,难点集中在三个方面:

(1)音程大跳;

(2)节奏;(3)上加线间位置及下加线间位置。

需要我把曲调中的难点抽出,引导学生用慢速到原速进行练习。

第3篇:

视唱练耳教学计划

你好我是吴尚爱老师教学计划基本上是这样的

基本上是这样的以视唱练耳为开端趣味性音乐性创造性为主

4-5岁准备32课时半年

6岁准备16课时三个月

可以这样和家长介绍

视唱练耳和音基学习主要是为了改变在音乐学习中“重技轻艺”的现状就是改变重视音乐的演唱、演奏技能教学而轻视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的现状

视唱练耳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在于培养孩子们的乐感—“音乐感觉”

视唱练耳是音基的一部分最初的初级教学中二者相互融合的到了中级和高级这两部分就要独立出来进行独立的教学了

音基是与各级专项音乐考级相应配套的:

“初级”与专业考级的一二三四级相对应“中级”与五六七级相对应“高级”与八九级相对应

运用儿童音乐启蒙教程课程学习篇+识谱知识篇教材一共40节

4-5岁的32课时半年

前24课时一课时一节共24节

后8课时一课时两节共16节

这是初步计划教材适用于3-5岁的孩子所以要看班内孩子的总体年龄偏大还是偏小如果都是5岁左右此计划可以很好的实行

6岁的16课时三个月

前8课时一课时两节共20节

后7课时一课时三节共20节

其余2课时会穿插一些阶段的测验与教学验收

两个班级的教学都会进入一些音基教材的浅显知识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引入真正的音基学习状态

课程中的安排:

1说读节奏

将各种节奏型编入儿童喜爱的歌谣中通过节奏说歌谣做动作是孩子的语言节奏感、表达能力得到训练学习兴趣得到增强

2识读乐谱

让孩子像识字一样去认识每个音符速度与满到快孩子在识读乐谱过程中反映力也会提高3识谱唱歌

收集很多中外优秀的儿歌民歌从短小精悍耳熟能详的歌曲入手逐渐提高孩子的识谱能力增强乐感积累音乐语汇

4听唱音高

内容包括单音、音程、音组的模唱和听唱提高孩子的听便能力和思维能力

5模仿节奏

让孩子模仿老师敲击出的各种节奏提高孩子的反应能力和音乐记忆能力

6乐曲鉴赏

每一课时都会有一至两首的悦耳的歌曲通过录音或者现场弹奏在接受优美音乐熏陶的同时拓展孩子门丰富的音乐想象力

7识谱知识

孩子对乐理知识的学习是从感性开始的运用儿歌和卡片的形式有次序的编排和解说帮助孩子像识字看图一样理解和学习乐理知识

总统上还是以趣味性音乐性创造性为主从最浅显的听觉出发用感性带动孩子的理性学习玩着学学着玩在悠闲中学习和创造

第4篇:

《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一、使用说明

(一)课程性质:

(基础能力课)

本课程是音乐学习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音乐院校和综合大学艺术课里被设置为一门必修课。

《视唱练耳》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提高和培养音乐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的:

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音乐基础技能课,目的是组织并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包括内心听觉),培养领会、分析和表达音乐语言各种要素的能力,发展音乐记忆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扩大音乐视野,积累音乐语汇,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创造意识。

为学生学习各自的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时数:

总学时:

136学时周学时:

2学时

开课学期:

一、

二、

三、四学期共2学年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集体授课方式,以视唱、听觉,练耳、听写的形式进行教学,这三种形式相互紧密联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并进、相互补充。

(五)面向专业

音乐表演专业

二、教学内容:

视唱:

1.单声部

(1)高音谱表、低音谱表。

(2)两个升降号以内自然大、小惆式、和声、旋律、调及民族调式。

(3)基本节拍:

二、四

四、四三拍,简易八

六、八三拍。

(4)基本节奏型:

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组合、附点节奏、弱起、三连音等。

念读、听辩、听记所学过的各种节拍内各类节奏型。

2、听辩、构唱三个升、降号以内上述调式音阶。

练耳

(一)听写

1单声部旋律听写预备性练习。

2.单声部乐句、乐段、进度与视唱内容相同。

3.三个升、降号的自然大、小调式、和声、旋律调式及民族调式。

(二)听觉训练

1.和声听觉训练(听辩、构唱、听记)

2.节拍、节奏训练

念读、听辩、听记较复杂节奏。

3.三个升、降号以内各调式音阶。

(三)听写

音调和节奏较复杂的单声部旋律。

第一学期: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学期的训练,使学生基本掌握C调、a自然小调的旋律。

基本要求:

要求熟悉和掌握作为表达音乐内容的各基本要求。

(包括曲调、调、调式、拍子、节奏、力度、速度等)

教学要点:

大调、自然小调、宫系统五声调式;节拍、节奏:

2/4拍的常规节奏、3/4拍与附点节奏等

教学时数:

30学时

教学内容:

1.调式调性:

C大调a小调C宫系统五声调式

2.节拍节奏:

2/4拍的常规节奏、

3/4拍与附点型节奏

4/4拍与常规节奏

附点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

切分节奏

3/8拍常规节奏型

3.单音

4.曲式:

音乐作品中的模进、重复和旋律发展的方法

第二学期: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使学生了掌握G大调、e小调、G宫系统五声调式。

F大调、d小调、F宫系统五声调式。

基本要求:

较熟练地掌握一个升、降号的旋律。

教学要点:

掌握一个升降号的旋律的视唱与听记

36学时

教学内容:

1.调式调性:

G自然大调、e小调的三种形式、G宫系统民族调式

F自然大调、d小调的三种形式、F宫系统民族调式

2.拍子与节奏

(1)常规与非常规节奏综合练习

(2)弱起节奏及其应用

(3)6/8拍子

(4)十六分音符的变化与组合

(5)含延音线节奏识别

3.和声音程

第三学期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学期的教学,使学生了掌握D大调、b小调、D宫系统民族调式。

B大调、g小调、B宫系统民族调式。

基本要求:

较熟练地掌握两个升、降号的旋律。

教学要点:

掌握两个升降号的旋律的视唱与听记。

教学时数:

34学时

教学内容:

1.调式调性

D自然大调、b小调的三种形式、d宫系统民族调式

bB自然大调、g小调的三种形式、bB宫系统民族调式

2.音程:

和声音程

3.和弦:

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增三和弦、减三和弦

bb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学期的教学,使学生了掌握A大调、#f小调、A宫系统民族调式。

E大调、c小调、E宫系统民族调式。

基本要求:

较熟练地掌握三个升、降号的旋律。

教学要点:

掌握三个升降号的旋律的视唱与听记。

教学时数:

36学时

教学内容:

1.调式调性

A自然大调、#f小调的三种形式、A宫系统民族调式

bbbE自然大调、c小调的三种形式、E宫系统民族调式b

2.音程:

和声音程

三、考试考核

1.考试目的

视唱练耳学习成绩的评定,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的量化检验和评估。

旨在对师生的教和学起到双向的促进作用。

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考试,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促进,也是对教师的一种检验。

通过考试,可以了解学生视唱练耳对的掌握情况,即使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以便进一步的改进。

同时,学生也能更清楚的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进步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2.考试的范围与内容

练耳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应与教学大纲的要求相适应,主要包括音高、节奏、节拍、音程、和弦、调式等。

教师在出题时,既要注意内容的多样性,又要有所侧重。

视唱的考试内容:

一学期所掌握的旋律(任何一条)和从来没有唱过的旋律(一条)进行一对一的视唱。

3.考试考核的时间和方式

(1)视唱:

一对一进行考试占50%。

(2)学期结束前由任课教师命题,采用闭卷形式考试,密封阅卷。

占50%。

4.成绩评定

成绩的评定方式有两种

(一)平时考察;包括个别抽查、集体测验、检查作业。

(二)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时对教学质量进行性检查的方法。

教师评分要拟定评分标准,防止主观片面,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

3.和弦的转位

四、教材及参考书:

1.上海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研组编《单声部视唱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21年2月出版

2.孙虹编《练耳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

3.陈洪编著高等师范院校视唱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10月出版

4.乔治·治编著杨民望译《练耳和视唱》音乐出版社1955年5月出版

5.冯往前编《简谱视唱与听力训练》湖南文艺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

第5篇:

《视唱练耳》实践教学

《视唱练耳》实践教学

视唱练耳课是音乐基础课,同时又是把音乐理论转化为感性认识的课程,要用大量的实训内容来使学生获得对音乐的认知,并培养学生理解、表现音乐的能力以及敏锐地听觉、听辨能力。

【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不能简单理解视唱练耳是看谱、唱谱、记谱,这只是训练中的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标。

真正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视唱技能和听觉能力的培养,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音乐语言的特点和规律,进而全面提高音乐素养。

经过长期、科学、规范的实训过程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

提高音乐表演的艺术表现力。

【实验教学环节】

综合训练一:

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基本节奏型,能听写2/

4、3/4/、4/4及3/

8、6/8拍节奏组合,听辨基本音级构成的音程、音组、原位三和弦,视唱C大调旋律及听写短句;

综合训练二:

要求学生能模仿节奏组合及模唱旋律短句,听辨各种自然音程(包含钢琴八度内所有键),三和弦转位,各大调内音组听辨、音程连接,二声部节奏训练,视唱两升、两降各大调乐曲并会听记;综合训练三:

要求会听写较复杂的节奏组合(休止、连音线的运用),听辨各种和声音程、三和弦性质,听写三音组与四音组,学习各小调式视唱及听记;

综合训练四:

综合大、小调式、民族调式,视唱结合音高、节奏、速度、风格、结构等方面来理解表现,曲目含变化音、转调、二声部等形式,加强和声训练,听写三和弦与七和弦,听写各调旋律。

(舞台实践教学)

(录音棚实践教学)

【教学内容】

每个实训内容都是同时分类训练,各分支都是由浅至深、从易到繁地长期训练过程。

每阶段又让学生掌握各方面的融合,体现出综合的音乐技能培养。

1.节奏训练

基本节奏型分一学期十单元逐步学完。

一单元:

基本音符、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节拍;二单元:

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三单元:

前八后十

六、前十六后

八、四十六;四单元:

一拍附点节奏、二拍附点节奏;五单元:

二拍切分节奏;六单元:

一拍切分节奏;七单元:

弱起;八单元:

三连音;九单元:

以八分音符为一拍的节拍及节奏;十单元:

综合训练教学手段与形式:

填空、改错、模唱、听写。

每个节奏型的名称、念读、书写全部要掌握,运用3/

4、2/

4、4/

4、3/

8、6/8拍子任意组合,结合二声部节奏、连音线及复杂节奏组合几方面训练来提高。

2.音程训练

听辩音程时,不同的音程会给人不同的感觉------和谐、明亮、尖锐、透明、不稳定……体验出各种音程所特有的音响色彩,并与听音高的感觉相结合,才是完整地掌握了听音程的能力。

分八课学习各种自然音程,听辨包括旋律音程、和声音程、调内和声音程连接。

第一课:

旋律大小二度、和声大小二度;第二课:

旋律大小三度、和声大小三度;第三课:

纯五度;第四课:

纯八度;第五课:

纯四度;第六课:

大小六度;第七课:

四、减五度;第八课:

大小七度。

3.和弦训练

第一部分:

从理论上和音响效果上掌握三和弦原位及转位的性质听辨;

第二部分:

学习用固定音高练习三音组、四音组的构唱与听辨、听写;第三部分:

听辨三和弦、七和弦的音高。

4.视唱训练

即培养学生看谱即唱的能力,从调式分类、旋律音乐特征分类训练,是通过内心听觉和内心节奏接收乐谱中的信息符号,再用声音迅速反馈出来的一个综合过程,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第一部分:

C自然大调及C宫各民族调式视唱(带词歌曲、戏曲、练习曲选段);

第二部分:

其它各大调视唱(渐强、渐弱、连音、跳音、装饰音等音乐处理):

第三部分:

各小调视唱(调式变音的掌握)

第四部分:

加入变化音、转调的视唱(分析调式、曲式结构)5.听写旋律训练

旋律听写是较复杂的综合练习,分音高感、音程感的训练;节拍、节奏、速度感的训练;调式调性感的训练;音乐记忆能力、记谱能力的训练。

配合视唱的四部分几个程度来听写。

【评价标准】

每个学期要对学生做期末检查,考试的范围与深度是按该学期的教学计划制订。

通过测试视唱,即学生在视唱乐谱时是否在音高、节奏、速度、调式稳定性方面达到要求,看完成的质量评分;听写,即从单音、音程、节奏、和弦、旋律等项目的听记中,按学生的正确率打分,由此来判断学生听觉能力的优劣。

【实训组织形式和教师指导方法】

实训内容丰富而繁琐,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合理安排,并看学生实际情况来组织教学。

实事上,每节课不可能把上述训练项目全部练到,要突出重点。

如,这节课主要训练节奏,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练习,甚至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运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训练视唱,那么不仅要求音高、节奏准确,更要从音乐结构、风格、曲式等方面引导学生理解、剖析乐谱,要从每个音、每个乐句、每个节奏型中表现乐曲的音乐性。

每位教师必须在认真教学中,不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想出解决办法,努力使学生再提高,这样才能体现我们的教学目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第6篇:

高中视唱练耳教学教案

音乐特色高中《视场练耳》教学教案

贵阳市第十二中学王俊飞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目前视唱练耳学习存在的一种误区:

视唱练耳是可以死记硬背的,可以通过突击加强来提高。

其实不然,视唱练耳、乐理都属于所有学习音乐的学生基本能力训练范畴,是日积月累的一种音乐基本素养,占据高考的分值比例相对偏高,也是音乐高考中最难拿分的一门。

若能在试唱练耳有所突破,才能有效地捕捉到高考的制胜点。

二、教学原则与方法

(一)教学原则

在教学准备中,经过一系列程序的安排,可以使学生从音乐作品中,掌握音乐感觉和音乐技能。

从而做到针对音乐技术理论教学改革、并通过科学的结构安排与合理的教学手段,使知识传授获得最大的效果。

(二)教学方法

没有什么考试是能临考前发奋一下就能通过的,要记住:

欲速则不达,只有多花时间学习才行,没别的捷径。

另除了建议学生每天都抽出至少1个小时对着钢琴练听力以外,在课堂教学中会使用了理论与技术“齐步走”的教学模式。

三、教学过程(注:

以下练习不是单独的视唱及练耳功能,都需要理论知识去支撑才会有把握,也就是乐理课程需同步进行,不单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1

1、基本技能练习

二度音、三度音、四度音、五度音、六度音、七度音、八度音(含旋律音程、和声音程)、调式调性(自然、旋律及和声大小调调式音阶)方法:

连接式、搭桥式、跳跃转位式整体运用:

上行123-13-234-24-345-

35、(doremi–domi、remifa-refa、mifasol–misol),下行217-27-176-16-765-75(redosi-resi-dosila–dola-silasol-sisol)、移位式*****-2

3212、同向式*****

415、反向式*****…以上练习以一个八度为基础进行练习要求:

击拍,大声唱出唱名(doremifasollasido)

技巧:

将各种节奏混合到音程的练唱中,起到多元练习的作用。

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前十六后

八、前八后十

六、十六分音符、三连音、小切分节奏、附点音符、复切分节奏、休止符….(也可以模仿鸡叫声来加强节奏感训练)

2、延伸练习

三度音和五度音构造原位和弦(大小三和弦的作用)、三度音和四度音构造转位和弦(大小三六和弦四六和弦)二度音和七度音构造七和弦构唱(上行找音或下行找音)

3、拓展练习

自己构造音程及和弦:

a.老师给出下方音,学生构唱各种音程的上方音,然后互换.b.老师给出下方音,学生构唱各种和弦(大小三的原位和转位)

4、听记练习

单音:

(以标准音la去找、以前一音为标准去找、有变化音的要先还原)

音程连接:

(以旋律音程效果听辨分高低声部、以和声音程效果听辨音程性质)

和弦:

(先听性质-再找根音-最后实记)

5、节奏练习

没有捷径只有靠死记硬背和默写,用自己熟悉的口语去练习,但一定要把握好节拍的强弱规律,更好地为听记服务。

(建议每天最少默写10条节奏,越长越好)

6、旋律听记

听记旋律已经到了综合才能的展示,在已有单音节奏的基础上,关键是乐感和整体性,建议听放录音时分步走,先写节奏后再加音高。

旋律节奏都没把握时就不能勉强了,只能丢西瓜抓芝麻,一个一个小节地去抓分,能抓多少就多少,不要西瓜芝麻什么都捡不到,通常最后一小节都是送分的。

四、课后练习

每个月至少测试一份音乐术科视唱练耳统一考试的模拟试卷,并逐步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