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学》试题精析及答案卷四.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303662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学》试题精析及答案卷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学》试题精析及答案卷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学》试题精析及答案卷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学》试题精析及答案卷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学》试题精析及答案卷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学》试题精析及答案卷四.docx

《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学》试题精析及答案卷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学》试题精析及答案卷四.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学》试题精析及答案卷四.docx

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学》试题精析及答案卷四

2021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学》试题精析及答案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和前提是(  )

A.人的主观能动性

B.家庭环境

C.教育的自身状况

D.社会发展状况

2.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能动论

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  )

A.德智体

B.德智体劳

C.德智体美劳

D.德智体美

4.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

A.教育素质现代化

B.教育手段现代化

C.教育内容现代化

D.教育评价现代化

5.教育的社会化与社会的教育化是(  )的实质

A.大众教育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社区教育

6.学校教育的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和组合方式,被称为(  )

A.学校教育环境

B.学校教育条件

C.学校教育机构

D.学校教育结构

7.教育具有人口功能、文化功能、经济功能,这些是教育的(  )

A.社会遗传功能

B.人的培养功能

C.本体功能

D.社会功能

8.被称为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的是(  )年提出。

A.1949

B.1950

C.1951

D.1952

9.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  )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10.“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  )

A.受教育的权利

B.受尊重的权利

C.安全的权利

D.生存的权利

11.“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的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12.我国教育的基本大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它颁布于(  )年。

A.1995

B.1993

C.1986

D.1985

13.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  )是基础,(  )是关键。

A.知情

B.知行

C.意行

D.知意

14.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称为(  )

A.教学模式

B.教学策略

C.教学方法

D.教学手段

15.近代学科课程的基础是(  )奠定的。

A.洛克

B.夸美纽斯

C.卢梭

D.杜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6.从横向上看,教育的基本形态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和__________。

17.在古代社会,产生__________,从而使教育从一般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独立存在的社会活动形式。

18.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就是教育的__________。

19.制约和推动教育发展的根本力量是__________。

20.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__________作用。

21.人的发展是指人在__________两个方面的发展。

22.奠定中国当代学制基础的是__________年颁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23.“骑士教育”的内容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__________,称“骑士七技”。

24.前苏联教育理论家__________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5.__________年开始我国确定每年的9月l0日为教师节。

26.结构主义教学论的代表人是美国心理学者。

27.教学工作包括__________、上课、辅导答疑、作业布置与批改、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等环节。

28.美育是对受教育者的审美观点、__________的教育。

29.教学活动中通常采用的直观形式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__________。

30.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被称为__________。

31.__________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班级所期望达到的境界。

32.教学策略的类型可分为内容型、__________、方法型和综合型四种。

33.__________认为,教育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人的发展完全是由教育决定的。

34.__________是学校管理人员运用一定的手段方法,组织协调学校办学资源,引诱师生员工以正确的方向,游戏地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35.__________是开展学校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和行为准则。

它是学校管理规律的反映,是学校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也是教育管理思想的体现。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5道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促进作用。

37.简述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38.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管理?

39.简述活动课程论及其特点。

40.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贯彻系统性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有2道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41.论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联系与区别

42.论述班主任如何做个别教育工作。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A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和前提。

2.【精析】B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等。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3.【精析】C德智体美劳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4.【精析】A教师素质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

5.【精析】B教育的社会化和社会的教育化是学校教育的实质。

6.【精析】D学校教育结构是学校教育的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和组合方式。

7.【精析】D教育具有人口功能、文化功能、经济功能,这些是教育的社会功能。

8.【精析】A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是l949年提出的。

9.【精析】D苏格拉底在教学法中强调促使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得出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发现法。

10.【精析】B“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入的个人隐私。

”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受尊重的权利。

11.【精析】C“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12.【精析】Al995年3月18日通过了我国教育基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13.【精析】B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见学习精要中这四要素之间的关系。

14.【精析】B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称为教学策略。

15.【精析ID杜威奠定了近代学科课程的基础。

二、填空题

16.自然形态教育17.学校

18.方针19.经济

20.主导21.生理和心理

22.195123.吟诗

24.加里宁25.1985

26.布鲁纳27.备课

28.审美能力29.言语直观

30.课程类型31.班级目标

32.形式型33.教育万能论

34.学校管理35.学校管理原则

三、简答题

36.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促进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这种影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变得越来越重要。

37.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很多,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第一,教育能够制约人的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的影响。

第二,教育能够调节和选择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第三,教育能够系统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

38.

(1)加强组织领导;

(2)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3)提高管理者的素质;(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5)改革学生的德育评价制度;(6)充分发挥校外资源的影响作用。

39.活动课程论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课程理论。

主张课程应是一系列的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通过活动学习和获得经验,培养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主要特点是:

(1)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2)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

(3)认为“教育即生活”。

40.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

四、论述题

41.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它们的联系表现在:

一方面,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另一方面,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必要条件,掌握知识要有一定的智力发展水平,智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掌握知识的速度和质量。

它们的区别表现在:

一方面,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没有正比关系。

学生智力发展与知识掌握的状况,并不是绝对一致的,学生的知识多少,并不标志着智力水平的高低。

另一方面,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规律不同。

知识是随着年龄增长不断积累,人对知识的掌握是无止境的,而智力发展对每个人来说,都有一定的限度。

42.

(1)个别教育工作包括各种类型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2)对优等生的教育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处理好各方面发展的关系。

(3)转变后进生的工作主要包括四方面:

分析落后方面及其原因,根据其特点进行耐心引导,多方配合,因势利导。

(4)对其他类型的学生教育主要是有针对性地调动积极因素,消除不良因素,促进全面发展。

(5)要贯彻德育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