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竹节人》公开课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303398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竹节人》公开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竹节人》公开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竹节人》公开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竹节人》公开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竹节人》公开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竹节人》公开课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竹节人》公开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竹节人》公开课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竹节人》公开课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竹节人》公开课教案

课题

9竹节人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品味关键字词句,学习阅读回忆记叙类文章的方法。

2.通过品读文本,启迪学生对于自己平时生活的联想,感悟身边事物的乐趣。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的朗读,掌握阅读回忆记叙类文章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核心问题:

作者如何通过对斗竹节人的描写,表现自己的情感?

教学准备

学案纸,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检查预习,新课导入

1.声音响亮,朗读标题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二、画面想象,寻找文中童年乐趣

1.师:

作者是怎么在童年时代寻找乐趣,度过这段时间的?

明确:

自已做玩具,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

2.师:

你们见过竹节人吗?

文章的哪一段告诉了我们?

明确:

第3段“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

再锯成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

灵活机动:

“纳鞋底”“缝衣服”的区别(纳:

补缀,缝补;现多指密密地缝。

请1-2名同学朗读,其他学生闭眼想象画面。

3.师:

你们的童年时光,又是怎么度过的?

为什么作者的童年时代和我们的童年时代存在差别?

明确:

手机,电视,书(自由发言)。

因为时代不同,物质条件不同,因此流行的东西也不一样。

补充材料:

70年代(1970年),彩色电视兴起,2000年,手机才逐渐普遍。

而我们的作者是1950年出生的。

4.师:

让我们通过课文,再来仔细了解一下那个时代的乐趣。

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章,画出最打动你的句子,想想它到底是哪一点打动了你,稍后举手交流。

(2-3名同学)

明确:

句子有无特殊描写手法,细节的生动点在哪里。

(1)“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年纪——拟人裂缝像黄河长江——比喻(形状相似,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

“一不小心,掉笔”)

(2)“把串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长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威风凛凛,叉腿张胳膊,跟现今健美比赛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通过细节描写,准确表现竹节人是如何站立。

比喻的手法,将竹节人和健美的小伙子比,生动又形象表现出竹节人的威风凛凛。

小结:

语言文字就像一幅灵动的画面,尤其是一些细节的描写,更有助于我们想象画面。

因此,我们在阅读记叙类文章的时候,边读边想象画面就能加深对句子的理解。

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板书:

想象画面)

三、利用时间人物,学习阅读方法

1.师:

虽然我们和作者玩的东西不一样,但是每一个孩子的童年也有相似之处。

请在文中找找,那些地方让你觉得与你的生活有相似之处,你仿佛也经历过?

作者又是如何描写这段相似的经历?

(通过时间、人物)

明确: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黒脑袋,攒着观看,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而作鸟兽散。

2.师:

请同学们根据分析,再次分段读一读下课的时候,同学们的表现(下课时一段),上课时老师的表现(老师大步流星),以及课后我们所观察到了老师的形象(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

明确:

朗读过程中,注意下课时的调皮、活泼与热闹,上课时的紧张,课后的惊讶和有趣。

3.师:

经过我们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这篇回忆性的文章分成了哪两个部分来写,分明是什么?

明确:

一是描写竹节人的制作方法,而是记叙“我们”玩竹节人的经过。

四、回家作业

1.将课堂上所交流的,下课到上课的片段,动手写下来

2.在文中挑选三个你最喜欢的词语,说说它们的作用

《竹节人》

范锡林

时间

地点画面想象

人物联系实际

  一、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果断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他高风亮节,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

 

  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

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2.本文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

  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继续引导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帮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跌跌撞撞”、“依次”等重点词语,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简洁而丰富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洪水的肆虐与可怕,体会灾难面前的村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三、教学重点

  抓住文章中令人感动的句子,体会村支书的性格特点和高贵品质。

  四、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桥”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五、教学准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5遍,读准字音,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大致了解小小说的基本特点:

语言简练,大量留白,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起伏跌宕,结尾出乎意料。

  六、教学过程

  

(一)检查初读效果,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全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填空。

  本文写(       )在山洪暴发的黎明,指挥一百多村民通过小桥撤退,最后和儿子(       )了。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体会洪水的肆虐和人们的慌乱。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中相关片段(1—6自然段) 

  2.师生合作朗读,再次感受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1)出示课文第一部分文字,用不同颜色标出描写洪水和人们慌乱的句子。

 

  

(2)师生合作,老师朗读环境描写内容,学生朗读人们的慌乱。

 

  3.理解关于桥的句子,再次感受洪水的肆虐和人们的慌乱。

  

(1)出示句子: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思考:

文章中还有哪些句子也描写了人们的这种状态?

 

  

(2)汇报交流,出示相似表达的另外两个词句。

  (3)讨论交流产生如此状况的原因,朗读描写山洪暴发的句子。

 

  (4)重组课文,师生再次合作朗读。

  师: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生:

人们你拥我挤地向那木桥拥去。

 

  师: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生:

人们疯了似的地向那木桥拥去。

 

  师: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生: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体会村支书的先人后己。

 

  1.师生合作朗读第二部分,感受故事的发展过程。

 

  

(1)出示7—13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

 

  

(2)师生合作朗读:

教师读描写群众的句子,学生读描写老汉的句子。

  生: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生: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师: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生:

老汉沙哑地喊话:

“桥窄!

排成一队,不要挤!

党员排在后边!

” 

  师:

有人喊了一声:

“党员也是人。

” 

  生:

老汉冷冷地说:

“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 

  师:

竟没人再喊。

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2.理解关于桥的句子,感受村支书先人后己的品质。

 

  

(1)出示句子:

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提出问题,根据课文回答:

  问题:

“依次”是什么意思?

人们一开始是依次上桥吗?

  问题:

老汉如何让人们从“乱哄哄”变成“依次”的?

  

(2)师生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

 

  师:

老汉是这样要求一百多人依次过桥的:

群众──党员──老汉。

  讨论:

老汉有机会先过桥吗?

不过桥意味着什么后果?

  问题:

老汉有机会先过桥,但他不过,而是组织别人先过,这样的行为叫什么?

  (3)再次与学生角色对话。

  (四)指导朗读课文第三部分,体会老汉的舍己为人。

  1.学生齐读课文中相关片段(14—23自然段)。

  2.师生合作朗读。

  生: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师: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

“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排到后面去!

”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师: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生: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师:

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师: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

“你先走。

  师:

老汉吼道:

“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了木桥。

  生: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

 

  师:

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师: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生: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3.理解关于桥的句子,感受村支书舍己为人的品质。

  

(1)出示句子:

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

 

  提出问题,根据课文回答:

 

  问题:

桥塌造成什么结果?

  问题:

小伙子有机会先过桥吗?

  

(2)体会老汉的舍己为人。

  讨论:

过桥的顺序实际上变成怎样?

(村民──党员──儿子──老汉)老汉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和儿子,这已不仅仅是先人后己,更是——舍己为人。

  (3)师生分角色朗读,体会父子之间的爱。

  “你先走。

” 

  “少废话,快走。

  ……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

  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指导学习课文第四部分,理解课题的含义。

  1.师配乐诵读: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2.理解课题“桥”的含义。

 

  

(1)讨论:

课文主要写的是老汉,课题却用桥,你怎么理解?

  

(2)汇报交流。

  3.拓展写话。

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语文要素

阅读: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借助本单元的课文和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

人文主题

感受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

教学重难点

1.能借助本单元的课文和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课前准备

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预习要求

自学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完成本课“预习卡”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初步体会

设计意图:

在自读中掌握诗歌大意。

借助同桌分工读诗,学生感悟“有的人”其实指的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人。

1.导入:

鲁迅逝世9周年时,他的侄女周晔写下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鲁迅逝世13周年,著名诗人臧克家写了一首诗。

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齐读课题。

2.学生自读诗歌。

3.检查朗读,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

4.同桌合作,分工读诗,说说分工的理由。

设计意图:

通过两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两种人的不同之处,学习诗歌对比的写作手法,感受鲁迅的形象。

5.同桌朗读,交流理由。

教师相机点拨:

“有的人”指的两种人。

一种是压迫人民,作威作福的人。

一种是像鲁迅那样为人民着想,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人。

二、以读促情,走近人物

1.反复朗读,感受诗歌语言。

(1)对比朗读,体会对比的表达特点。

学生分组对比朗读。

发现诗歌《有的人》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每小节前两句写“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后两句写“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采用对比,为了歌颂像鲁迅先生那样“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2)分组朗读,体会反复表达的特点。

要点:

主要是词语和句子的反复。

通过反复,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两种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情感,从而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2.理解诗歌中运用鲁迅经典文章的语句。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体会:

在最艰苦的生活和最险恶的环境中,鲁迅先生始终爱憎分明,与敌人顽强作战,为人民勤恳工作。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要点:

鲁迅以野草自比,为了革命,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

这是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一种“无我”的人生境界。

3.朗读,品味诗歌语言,感受鲁迅的形象,体会表达的情感。

要点:

通过与鲁迅先生截然相反的“有的人”对比,批判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讴歌鲁迅先生“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抒发对像鲁迅先生一样为人民而活的人由衷的赞美之情,感召人们做真正有价值的人。

教师小结:

恰当地运用对比的描写方法,能突出地表现事物的特征、文章的主题。

三、仿写诗歌,成就理想

引导:

你在日常生活中曾有过对人生的思考吗?

1.请联系生活感受,仿照本诗的对比手法,写一写你对人生的看法或是读了本诗后的感想。

2.学生动笔写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主要是通过对比朗读让学生感受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的行为以及他们不同的结果,从而进一步去感受鲁迅先生的爱憎和人生理想。

最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怎样的人,才是为人民的人,以及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该如何去做。

在朗读指导中我采取了多种形式进行对比朗读,如:

每一小节前后两句话对比读;行为和结果的对比读;还有更加细化的第二小节第一句和第五小节第一句(以此类推)的对比读。

这样以读代教,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读中感悟,好多学生甚至能当堂背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好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能够正确书写并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结合对比的手法推断文中所写景物的特征,并用简要的词概括

3、结合背景理解景物的象征意义,以及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

结合对比的手法推断文中所写景物的特征,并用简要的词概括

教学难点:

结合背景理解景物的象征意义,以及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

教学对象:

初中预备年级(六年级)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导入:

提问:

同学们还记得最近自己做过什么梦吗?

你们的梦是怎样的?

回应:

请两三个学生回答,用简单的词评价、概括学生描述的梦,温馨、鲜艳、灰暗、混乱…

讲解:

我们今天就要走近鲁迅先生的梦。

鲁迅是中国文学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作家,这是我们第一次和他相遇,往后我们还会有很多机会接近他。

(PPT投影)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说明鲁迅是他的笔名。

他的代表作有小说集、散文集、散文诗集、杂文集。

我们的这篇课文是从散文诗集《野草》里选出来的。

《好的故事》写于1925年,那个时候恰好是白话文刚刚创造出来的时候,所以有一些语言表达和我们现在的习惯不太一样。

二、初读全文,掌握生词,明确文章结构:

活动1:

学生齐读课文

教师提示读准字音,疏通字面意思,读得不通顺的地方示范并要求跟读

活动2:

看ppt,学生在文中划出要学会写的字,在课本的空白处把这些字写一遍

教师展示ppt,提示字形容易错的地方

PPT:

你能读准这些字词吗?

膝髁(kē)乌桕(jiù)伽蓝(qié)参差(cēncī)镶(xiāng)着日光

皱蹙(cù)瘦削(shòuxuē)泼剌奔迸(bèng)骤然(zhòurán)

你能写对这些字吗?

(标红)

熏错综昏沉蓑笠胭脂陡然虹霓何尝荡漾焰

活动3:

提问文本细节,明确段落划分:

提问:

(1)文章的标题是“好的故事”,文章的哪几段集中写了这个“故事”?

(2)这里的“故事”是什么?

有哪些内容(景物)?

(3)开头和结尾是现实的世界,现实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段落划分(板书):

1-3段:

黑夜/昏沉的夜——现实

4-8段:

“好的故事”——美丽、幽雅、有趣的梦,梦中有岸边的景色和水中的倒影。

9-12段:

黑夜/昏沉的夜——回到现实

三、了解鲁迅文章的思想特色,并引导赏析

1、导入:

提问:

这篇散文诗以《好的故事》来命名,行文过程中又出现了两次“好的故事”,说明作者想写的重点是“我”梦中所见到的奇幻景色。

那么鲁迅为什么还要在首尾提到“昏沉的夜”呢?

学生自由回答,关注黑夜和梦境内容上的“对比”,以及“对比”的结果。

(没有黑夜就没有梦境/用对比,突出和强调梦境的美妙/对比突出作者的某种心情/…学生可能会涉及到情感的理解,也有可能只停留在文本的表面)

板书:

对比

2、介绍鲁迅文章的思想特色:

讲解:

我们能够感受到,“黑夜”和“好的故事”放在一起,是为了互相对比,突出一些东西(结合学生刚才的回答)。

鲁迅的文章有一个特点,他的思想非常深刻。

也就是说,他写出来的一件事情,常常有两个意思,有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

这两层意义是互相关联的,但是我们往往只能看到表层,却没办法直接看到隐藏着的深层意义。

我们刚刚已经总结出来了“对比”,那么这个“对比”的双方各自代表什么,鲁迅想要通过“对比”来表达什么,其实也就是鲁迅文章的深层含义。

我们先从“对比”双方的特点入手,来看鲁迅想要表达什么心情。

(附上形象板书)表层意义→(对比)→深层意义

3、尝试概括“夜”的特点,体会作者心情:

提问:

(1)我们知道这个好的梦就是在这个昏沉的夜晚做的,那么这个昏沉的夜有什么特点?

鲁迅在这个夜里是怎样的心情,或者说他写这篇文章时内心情感又是怎样的?

活动要求:

反复朗读第一段,举手回答。

提示:

“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的赏析背景:

文末写的是时间是二月二十四,这是发表的时间。

真正写作的时间其实是一月二十八,而这一天是正月初五,农村习俗这一天在请财神。

别人都热热闹闹的放爆竹,他一个人在房间里看书抽烟。

明确:

昏暗的特点,孤独的/寂寞的/单调的/沉闷的/冷寂的心情。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板书,关键词是“昏暗”,“孤独/寂寞/单调/沉闷/冷寂”)

4、根据“夜”的赏析,独立赏读4-8段“好的故事”的特点:

讲解:

我们用这些词来概括夜的特点和先生那时的情感,这是现实世界的;刚才同学们已经说到,文章现实世界和想象的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么对照现实的夜的这些特点,我们再来看看想象的梦的世界,也许对梦中出现的这些景物的特点会有新的发现,注意把两者对比着看。

活动要求:

先齐读,后各自细读4-8段,用固定句式回答——“___________写出了“好的故事”_______的特点,体现了“我”________的心情。

提示:

(1)特点:

生动(提示比喻的修辞手法)、鲜明(提示颜色词的运用)、动感(提示动词的运用)、温暖、生活气息、充满希望….

鲜明:

“澄碧”、“水银色”、“青天”、“胭脂水”(大红花、斑红花、一丈红、红锦带…)

动感:

“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

“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⑽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

“这时是泼刺奔迸的红锦带”

“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

生动:

“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

“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

“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刺奔迸的红锦带”

(2)心情:

愉悦/向往/期待的心情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板书)

四、结合背景,理解深层含义:

1、导入:

我们刚刚已经把“夜”和“故事”的特点大致梳理了一遍,从对比中发现,鲁迅想要表达的心情还真是跌宕起伏。

但这个梦最终醒了,梦想的境界消失了,“我”又回到了黑暗的现实中来。

这个时候“我”的心情应该非常失落,非常惆怅。

2、探究“孤独寂寞”的原因:

提问:

整个故事的情感变化大致是孤独寂寞——愉悦、神往——失落、惆怅。

我们现在来结合一下鲁迅当时真实的生活经历,来看看鲁迅为什么会有这种“孤独寂寞”的感觉。

PPT展示:

•1.《新生》流产1907

•2.《新青年》解体1922

•3.兄弟失和1923

教师口述:

《新生》杂志是鲁迅文学活动的起点,是他的文学生涯开始的地方,他在创办《新生》的时候并不被人看好,但他仍旧坚持,可以说《新生》是他的精神寄托,但是1907年《新生》还没办起来就失败了。

《新青年》是鲁迅非常看重的一份杂志,鲁迅在上面发表文章,倾注了许多心血,但是在1922年,《新青年》也解体了。

而在1923年,鲁迅和他的哥哥之间又心生嫌隙,家庭关系一度非常紧张。

《野草》就是在那个时候写成的。

讲解:

从孤独寂寞到愉悦、神往再到失落、惆怅的过程,其实可以这样概括成“于绝望中呼唤希望,却依然绝望。

3、探究乐观向上的态度:

提问:

鲁迅先生曾说过:

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

我们通过这篇文章就能读出他心灵的这样一种挣扎,虽然追求希望的结果还是绝望,但作者最终是一种什么态度呢?

课文中能看出来吗?

明确: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

PPT投影:

后来人对《野草》的评价是这样的:

“《野草》这一散文诗集最深刻地表现了他在大革命过程中的悲观、绝望、矛盾、愤慨和苦痛的追求的心情…鲁迅的伟大就在于它能够通过大悲观而走向真实的大希望,通过绝望而开始去学习‘别种方法的战斗’。

明知是绝望,但仍然要和绝望抗争,这就是我们读《好的故事》读《野草》获得的最大感受。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