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期末复习资料大全概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9586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组工作期末复习资料大全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小组工作期末复习资料大全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小组工作期末复习资料大全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小组工作期末复习资料大全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小组工作期末复习资料大全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组工作期末复习资料大全概要.docx

《小组工作期末复习资料大全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工作期末复习资料大全概要.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组工作期末复习资料大全概要.docx

小组工作期末复习资料大全概要

第一章 小组工作概述 (非重点,自己大致了解)

一、怎样理解小组工作?

 

小组: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 

     感到有整体意识,而这个整体将会维持一段时间      (互相影响) 

     有控制其成员相互影响的明确规范或规则      (有一套角色)  

小组工作:

主要指社会工作者通过群体的组织动员和群体活动发挥服务对象的潜能,解决人们面临的问题和改善其生活质量。

 

·小组工作是一种团体活动或经验 

·小组工作是一种过程或方法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之一  

二、小组工作特征:

 

1、小组是由组员和工作者组成的关系体系。

 

2、小组工作是在互动过程中,通过彼此分享、分担、支持、教育、治疗等小组动力,带来组员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3、小组工作既是过程,也是组员改变的方法和手段。

 4、小组工作都是有明确的目标。

  

三、小组工作功能 

1康复 

2能力建立

 3矫正

 4社会化

 5预防 

 6社会运动

 7解决问题

 8社会价值 

       ——来自克莱因的观点   

四、小组工作类型(选择题) 

1小组的形成(组成小组、自然小组) 

2组员的参与(自愿小组、非自愿小组) 

3成员间的联系(基本小组、次层小组) 

4小组的结构(正式小组、非正式小组) 

5组员的界限(封闭小组、开放小组) 

6小组的性质和目的(社交小组、教化、服务或志愿、兴趣、任务、意识提升、教育、成长、治疗、社会化、自助和互助、社会行动小组)  

第二章 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

【考试要点:

重点在“小组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和“小组工作的职业伦理”这里会出两道题,记得结合书本上的课前思考题去复习。

一、小组工作的基本价值观是什么?

 

总结:

详见课本P21

1互助互惠的原则 

2尊重组员的权利和能力       

3民主参与和决策      

4赋权的原则 

5高度的个别化原则 

小组工作的两个基本概念:

在小组工作中,始终贯穿着两个基本的概念:

1.互助

2.个人具有改变的潜能

社会工作基本工作基本价值观

1、人人平等的原则

2、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接纳个体的价值、尊严和特点。

3、以人为本和个人自我决定的原则

4、维护人权和社会公正的原则

5、赋权的原则

6、发展的原则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在小组工作中的体现:

(一)互助互惠的原则。

(游戏)

其包括两方面内容:

1.组员之间的关系是互助互惠的。

2.社会工作者与组员之间的关系也是互助互惠的关系。

(二)尊重组员的权利和能力。

相信组员有改变的能力和潜能,这是小组工作的核心和基本信念。

(三)民主参与和决策。

(小组规范的制定)

(四)赋权的原则。

(五)高度的个别化原则。

二、小组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是什么?

 

1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背景训练:

社会科学基本的学科训练,如社会学、心理学、职业伦理、逻辑学等基本训练 

2理论背景:

心理学咨询理论、人格理论、学习理论、社会学的系统理论、资源理论、小组动力学 

3辅导技巧:

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 

4研究方法:

包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小组评估方法等 

5实务经验:

作为课程的一部分,需要有实习操作经验,实习时间不能少于200小时  

三、在小组工作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职业伦理守则是什么?

 详见课本P21-23

专业标准:

美国1~8,详见书P22,

我国1~5:

详见书P22

1程序性原则

 2知情的原则 

3保密的原则 

4尊重组员的原则 

5理论联系实务的原则  

四、组员要中途退组,怎么办?

 (建议:

可以看一下)

组员中途退组,对小组的正常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处理的时候要把握几个原则。

 

首先,按照当事人自决的原则,组员有权决定中途退组。

因此,一旦组员决定要退组时,社工要尊重组员的权利,任何强求性措施,都会对该组员带来压力和负担。

但是社工有责任与该组员一起分析退组可能会给他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可能要承担的责任。

 

其次,组员在退出小组后,要给其他组员留出时间来处理理组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讨论导致该组员理组的原因,同时也要处理退组组员的一些情绪问题。

 

再次,为了避免退组给其他组员带来的压力,在组前筛选和访谈时,组员就可以就退组问题进行公开讨论,因为小组是否适合每个组员,肯能需要社工和组员达成共识。

  

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

职业道德的问题:

1.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2独立于法律或司法程序之外;

②若冲突,则以法律为依据;

2.社工与成员的专业关系

成员自决:

(建议:

看一下)

1社会工作者充分理解和尊重成员自由选择小组内容和方法的权利;

2社会工作者有责任帮助成员了解可能的资源和选择,告诉他们各种决定可能的结果

3协助成员确定、澄清和实现他们的目标;

自决原则的相对性(自决受限的三类情况):

1、威胁本人或第三者生命和财产安全时;

2、案主非完全民事行为责任能力人;

3、案主乃处于非清醒状态;

案主知情:

团体的信息范围:

团体程序——服务说明——角色——可能的风险——保密——规范和限制

【特别注意:

做小组之前,一定要告知案主的内容(如“知情同意书”、“工作契约”等)】

专业关系的界限:

核心:

禁止社工为了满足个人经济、政治或宗教的利益,利用案主或对案主造成潜在的伤害。

保密

保密原则的六条细则:

1保密的内容——服务过程中所获得的所有信息

2披露信息的前提——获得有效同意

3保密的例外——使其他人免遭伤害

4披露最小化原——法律许可下透漏最少信息

5成员知情

6成员的义务

保密原则的例外: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放弃保密原则?

 (老师提到过,可能会考)

1当事人的生命处在危险边缘时

2当事人问题涉及刑事案件时 

3当事人未满16岁又是受害者时 

4当事人有犯罪意向,或工作者评估会危及自身或社会时 

5当事人心里时常时 

6当事人有自杀倾向时  ——林孟平总结的情形 

第三章 小组工作理论与小组动力 (非重点,自己大致了解)

一、需要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排列: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需要理论对小组工作的启示:

1帮助小组工作人员把握小组的方向

2帮助小组工作员明确小组的目标 

3帮助小组工作员更好地理解组员的互动关系  

二、小组动力学 场论与小组动力学 场论-勒温 

●小组动力学: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起源于物理学概念,它的基本假设是人类行为是个人与函数。

是个人放到“场”的关系中进行研究,用场的力学解释行为的原因,指人的每一个行动受其场域的影响。

 公式:

B=F(P,E)  B表示行为,P=人  E=环境 

●个人行为由内在(遗传能力,人格,健康,信仰,价值等)与个人所存在的社会环境(他人的存在或缺席,个人目标的阻力,社区态度)所决定,个人行为由个人及其环境互动的结果,个人及其环境是彼此依赖的诸因素的一个整体。

  

●场论的主要概念:

1生活空间 2此时此地 3紧张体系 

●勒温将场论用于小组行为研究,于1944年提出“小组动力学”,应用于社会工作管理教育心理治疗等方面。

小组动力学是小组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基础。

  

●小组动力:

小组动力是描述小组在小组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参与小组生命发展的各种复杂力量及其交互作用和交互方式。

这个过程包括小组的形成、启动、发展、成熟、落幕、结束、跟进等所有过程。

  

●小组动力学研究内容包括小组的形成、维持、发展,小组内部的人际关系,小组与个体的关系,小组的内在动力,小组间的冲突,领导方式对小组的影响,小组行为等等。

勒温始终强调小组是一个动力整体,应该把小组的每个部分放在整体中进行研究。

●小组动力学对小组工作的启示:

●1小组工作是借助小组场工作的一种形式 

●2民主型是小组工作的主要领导形态 

● 3共同活动为中介增进小组的凝聚力  

第四章 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客观题,需要了解一下基本内容) 

一、四种模式的特点,优势和限制 

社会目标模式:

 

1、目标特征——以培养组员社会归属感、责任感,实现社会整合作为小组目标 

2、组员特征——具有民主参与社会生活的动机和潜能  

3、工作者特征 ——影响者的角色  

●优势:

符合社工原初追求社会公正和社会关怀的理想,个人问题与所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强调个人问题解决与社会结构问题的解决相关联。

 

●限制:

过分依赖意识形态,使它的理论基础薄弱缺乏系统性;过分重视组织的力量,忽视了个人独特的需要,缺乏对个人动力的认识,解决群体需要优于解决个人问题。

  

互惠模式:

 

1、目标特征 ——以促进组员产生归属感、形成相互支持为目标 

2、组员特征——有平等互惠的动机和能力  

3、工作者特征——中介者、使能者    

●优势:

重视成员的潜能和互助系统,突出了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信念;小组的目标来自成员互动和讨论,有利于成员发挥能动性和培养自决意识;成员自主选择恰当的介入策略去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防止外界的价值干预。

 

●限制:

对小组中个人期望和个别化的关注度不够,对成员个人改变程度的评估也是不足的。

工作者的权力是不足的,使工作者难以用自己的权力影响小组过程。

(两难的困境)  

治疗模式:

 

1、目标特征——通过治疗,促进个人行为改变为目标  

2、组员特征——有严重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3、工作者特征——治疗者、专家  

●优势:

比较强调“为案主”工作,而不强调“与案主一起工作”,强调专家的专业性和权威的特点,强调工作者的影响力。

 

●限制:

不注重成员的互助系统,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组员的潜能和能动性的发挥。

   

发展性模式 

1目标特点——促进组员和小组的共同成长  

2组员特点——通过互动、学习、经验分享获得成长 

3工作者特点——协调者、使能者   

●优势:

能够广发运用于不同状况的小组,在这类小组中,组员不会被贴标签,没有压力。

 

●限制:

在实践过程中,它强调的是一种成长的信念,而成长本身是一个难以测量的概念,因此,有人批评这个模式缺乏科学性。

第五章 小组的领导 

【考试要点:

重点在书上第二节“领导小组的技巧”和“促进和干预的技巧”这里会从书本上出一道案例分析题15分,要知道如何回应案主,并阐明回应的技巧等。

书p84~p95】(另补充课堂上老师给的两个案例:

①一个是关于如何带领小朋友开展小组工作的;②另一个是关于如何带领老人群体开展小组工作的。

这两个案例我说的比较抽象,大家粗略看下吧,自己回忆一下上课的内容)

一、小组领导者需要具备的特质和基本训练要求 

1自我觉察和自我了解 

2自我接纳、自爱自信 

3真诚、愿意对质自己 

4敏感与及时的回应 

5温暖、关怀与尊重他人的能力 

6对小组过程与功能的信任 

7放松与幽默 

8勇气和个人的力量  

二、小组过程中,小组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1领导者是小组的起始者和推进者 

2领导者是过程的观察者和反馈者 

3领导者是小组规则的执行者  

三、领导小组的方式和技巧p84 

1积极倾听 p84

①倾听谈话者,用点头、共情式的回应等方式让谈话者了解你在倾听。

②用眼睛扫视全体成员,倾听和观察他们的语言和非语言的姿态,特别是面部表情和身体移动。

③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将你听到和观察到的内容挖掘出来,适度地表达出来,让全体成员知道。

2反映 p84反映是同感的传达过程,主要是通过复述成员所表达出来的内容和结识背后的情感来实现。

反映是建立在积极倾听的基础上的工作。

3澄清 P85澄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