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藏青铜器5.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7906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宫博物院藏青铜器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故宫博物院藏青铜器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故宫博物院藏青铜器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故宫博物院藏青铜器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故宫博物院藏青铜器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故宫博物院藏青铜器5.docx

《故宫博物院藏青铜器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宫博物院藏青铜器5.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故宫博物院藏青铜器5.docx

故宫博物院藏青铜器5

故宫博物院藏青铜器(5)

故宫博物院藏青铜器(5)CHEZCITEINTERDITE(5)"name="image_operate_66271314509187437"alt="故宫藏青铜器BRONZECHEZCITEINTERDITE(5)"src="action-type="show-slide"action-data="http%3A%2F%2F%2Fmiddle%2F71f0c611tab8a03fb7e15%26690"real_src="

矢镞,春秋后期,长7.5cm,宽2.2cm,重0.0185kg

  此矢镞锐锋,两翼张开,翼端呈收削之势。

  青铜镞始见于二里头文化遗址中,是我国最早的青铜兵器之一,商代早期已大量使用。

西周时期可见带铤双翼镞,有的双翼还呈镂空状。

春秋时期常见的形制有翼型和无翼型,其中翼型镞之双翼出现了收削的趋势。

CHEZCITEINTERDITE(5)"name="image_operate_6431314509237171"alt="故宫藏青铜器BRONZECHEZCITEINTERDITE(5)"src="real_src="

  匜曲缘,浅腹,短槽流,小圆钮形鋬,平底。

口外饰雷纹和蟠虺纹。

器内底有铭文2行7字:

  蔡子佗自

  作会匜。

  大意是蔡国的公子佗自做盛盥洗用水的匜

CHEZCITEINTERDITE(5)"name="image_operate_69711314509308609"alt="故宫藏青铜器BRONZECHEZCITEINTERDITE(5)"src="real_src="

  鉴窄口缘,束颈,短肩。

四兽耳衔环,两两相对。

腹部圜收,下有短圈足。

鉴身的主体纹饰是相互缠绕、呈网格状布局的虺纹,在中部加饰两道凸起的三角云纹带。

足饰两周横向排列的海贝纹。

此鉴整体造型与装饰匀称谐调,是鉴中的佳品。

CHEZCITEINTERDITE(5)"name="image_operate_51501314509322843"alt="故宫藏青铜器BRONZECHEZCITEINTERDITE(5)"src="real_src="

  盘侈口,浅腹,圈足外撇。

双附耳起于腹部,耳之上边缘处各饰一对伏牺。

盘外壁以一蟠螭纹为主体纹饰。

器内底有铭文4行23字:

  齐萦姬之

  作宝盘,其眉

  寿万年无疆,

  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大意是记齐国萦姬的侄女(“”在古文献中指侄女)做宝盘,祈望万年长寿无疆,了孙后代宝用此盘祭享。

CHEZCITEINTERDITE(5)"alt="故宫藏青铜器BRONZECHEZCITEINTERDITE(5)"src="real_src="

  器曲口,腔体窄而深,两侧略倾,长柄。

腔体近柄处饰回纹和蕉叶纹。

两侧鼓部有铭文32字:

  唯正(月)初吉丁亥,其次择其吉金铸句鑃。

  以享以孝,用祈万寿。

子子孙孙,永保用之。

  大意是:

在正月第一个吉日丁亥这一天,其次选上好的铜料铸此勾鑃,用来祭享以表达孝意,祈求万寿。

子孙后代,永保用之。

  此器为浙江武康山出土,同出7枚,其中两件有铭文。

CHEZCITEINTERDITE(5)"name="image_operate_50681314509730656"alt="故宫藏青铜器BRONZECHEZCITEINTERDITE(5)"src="real_src="

蟠虺纹□,高32.5cm,口径24.6cm,重7.08kg

  (音灵)大口外侈,有一周平边,颈大而短,广肩,上饰双兽耳,耳上套环,大腹,平底。

以蟠虺纹为主题纹饰。

CHEZCITEINTERDITE(5)"name="image_operate_83421314510208781"alt="故宫藏青铜器BRONZECHEZCITEINTERDITE(5)"src="real_src="

  直口浅盘,平底,圈足,腰部有一束箍。

盖上有花瓣形捉手,可却置。

整体饰变体蟠虺纹,盖的捉手和圈足镂空。

  盖、器对铭,各4行25字:

  鲁大司徒厚氏

  元作膳(音甫),其眉

  寿万年无疆,子子

  孙孙永宝用之。

  铭文大意:

鲁国的大司徒厚氏元自做盛食之,祈望万年长寿无疆,子孙后代永远宝用此器

CHEZCITEINTERDITE(5)"alt="故宫藏青铜器BRONZECHEZCITEINTERDITE(5)"src="real_src="

  这件镈用以悬挂的钮由两兽相对而成,两面有36枚扁平乳丁,构成镈身纹饰的主体,其余部分则饰以蟠虺纹。

  镈的两面正中和左右下角共铸铭文20行48字:

  夷莒甚□者元作□曰:

“自祈□曰:

□称劳曰利,连余大邾,大□之主越。

曰:

余入邦,作利□小,其者□□□於子子。

”行则曰:

“自余”。

  能原镈是一成组的编镈,由数器铭文合为一整篇,本器铭文只是其中一段。

这一组编镈共有多少件,现已难于查考。

已知除故宫这件外,台北故宫也有一件。

从铭文内容来看,整组编镈的数目远不止这两件。

这组器上的文字极难释读,过去的学者依稀认出了“能原”二字,故名之为“能原钟”,或干脆承认无法释读,名之为“奇字钟”。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南方(如当时的楚、蔡、徐、曾、吴、越等国)盛行一种极为夸张的美术体字,被称为“鸟虫书”,其特点是文字笔画与鸟形画混写在一起。

经过数代学者的研究分析,这种书体大多数字的书写规律已被掌握,但铸刻在越国乐器和兵器上的部分文字属变体的鸟虫书,仍难以释读,“能原镈”就是其中的一组典型器物。

  近来,我院为解决金文研究中的这一难题,在院刊发起对“能原镈”的讨论,得到学术界的广泛支持。

其中,曹锦炎先生的论文对这组铭文的总体内容提出了解读看法,现将他对镈铭内容的分析转述如下:

  “由于莒国扩张疆土,侵及了邾国,越国为之调停,主持了这次疆土划分,并趁机扩土筑城,将邾、莒两国连在自己脚下。

铭文记录的就是越、邾、莒三方的盟辞内容。

  (越:

春秋时期南方古国,曾称霸江南,并北上图谋中原。

本铭所反映的就是其北图中原的行动之一。

CHEZCITEINTERDITE(5)"name="image_operate_49091314510407250"alt="故宫藏青铜器BRONZECHEZCITEINTERDITE(5)"src="real_src="

  器身连盖近球形,盖上有透空捉手,盖、腹、足相对应各铸二环,能用绳穿系,附直耳,下具三个兽蹄足。

通体饰变形蟠虺纹和三角纹。

盖上铸有5字铭文:

  蔡子之鼎。

  记此鼎为蔡子所有。

CHEZCITEINTERDITE(5)"name="image_operate_50501314510956343"alt="故宫藏青铜器BRONZECHEZCITEINTERDITE(5)"src="real_src="

(121)蟠虺纹鼎,高45cm,宽55.5cm,重24.56kg

  鼎大腹,圆底,蹄形足。

有盖,盖饰三环钮和三道蟠虺纹。

双附耳,耳两面饰蟠虺纹,两侧饰回纹。

腹饰二道蟠虺纹,间以绳纹。

足饰兽面纹。

  此鼎器体较大,花纹精细。

盖上的三环钮是春秋时期鼎的重要特征,以蟠虺纹为主体纹饰,也体现了春秋时期器物的特点蟠虺纹大鼎,高75cm,宽102cm,口径77cm,重64.2kg

  鼎圆形,侈口,敛颈,有附耳,圆底,蹄形足,腹前后有环,环上饰兽头。

颈饰重环纹、蟠虺纹、三角纹,腹上下饰二道绳纹,间饰蟠虺纹、下垂蕉叶纹,足饰兽面纹。

  此鼎是1923年河南新郑出土器中最大的鼎,其蹄形足具有春秋时期鼎足的典型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西周晚期出现的重环纹,至春秋时逐渐被蟠虺纹等所替代,而本器上同时有重环纹和蟠虺纹,是两种纹饰转换过程的反映。

CHEZCITEINTERDITE(5)"name="image_operate_28521314517574203"alt="故宫藏青铜器BRONZECHEZCITEINTERDITE(5)"sr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