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5942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docx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docx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关于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调查说明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

而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

这使大学生就业时缺乏足够信息,从而产生就业盲目性。

本次调查通过对学生和企业的双向了解可以促进企业和学生之间的互相沟通,使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增加就业几率。

1.1调查目的:

最真实的掌握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了解未来几年大学生的就业趋势;最真实的掌握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了解企业用人标准,以尝试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建立一次沟通对话的机会。

从而能为大学毕业生、为高校、为企业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促进学生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1.2调查时间:

2010.01.25—2010.01.27

1.3调查对象

1、济南各大学毕业生及在校大学生

2、企业从业者或企业中高层管理者

1.4调查数据

大学生数据:

共收集有效数据400份

企业数据:

从业者或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数据:

80份

1.5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上网查询

二、调查摘要

2.1针对大学生

2.1.1基本情况

关键词1:

不自信

63%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式“十分严峻”,其余35%为“有点严峻”。

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毕业生对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不自信;就业态度的变化,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市场上人才供给的情况。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有44.21%的08届毕业生表示会先就业后择业。

这一方面表示毕业生就业的心态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另一方面对企业来说,在引进大学毕业生后,如何吸引、保留人才成了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2:

不满意

65%的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很不满意”或“不满意”。

学校急需对就业指导进行改革,从而使之符合企业和社会需要,同时提高学生满意度。

其他:

与08届毕业生相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看法上表现出了更多的不自信,而表示"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的比例相应增加,这可能说明在校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预期更加不乐观。

在校大学生由于还没到被马上推到就业的时间,所以还有很多可以选择思考的时间,所以抱有"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学生比例有所上升,而表示"信心十足"的比例相应下降,与08届毕业生(13.39%)相比,比例降为8.01%。

外企仍是在校大学生中的最青睐的就业单位,与08届毕业生(29.85%)相比,选择比例有了一定提高,达到35.82%。

政府机关的选择比例(18.18%)超过了国企(15.69%),这预示着未来"公务员热"可能继续升温。

2.1.2就业需求描述

能力、技能与心理素质是在大学生眼中企业招聘员工重点要求的三大选项。

也是大学生自身评价的弱点所在。

2.2针对用人单位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商业,服务类企业将有兼职经历者作为招聘首选。

在企业看来,大学生对企业薪酬福利的要求,仍处于偏高状态,认为大学生要求的薪酬福利合适的比例仅仅约有50%.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时对自己第一份薪酬的期望和企业所能给与大学生的薪酬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企业招不到人,而大学生又就不了业的局面。

2.2.1现状描述

在困扰大学生求职因素上,企业人士和大学生有一定相同点,都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

其次企业人士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及"能力不足"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这与大学生的选择有一定区别。

大学生更倾向于"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及"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是困扰他们的主要因素。

2.2.2需求描述

企业招聘大学毕业生时,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能力",其次为"特长",第三为"素质修养".而"专业"、"毕业院校"等相对不重要。

这个结果和大学生所认为的结果有相似之处。

三、调查报告

一.大学生现状及需求分析

1.1大学生就业现状

a.毕业生对09年就业形势的看法:

09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表现不乐观。

据资料显示,2005年毕业生人数达到406万人,2006年增加了20%,高校毕业毕业人数达413万人。

2007年毕业生人数突破500万人。

200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559万人。

20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600万人达到610万人。

通过这样的一组数据,我们可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且增加幅度也明显提高。

常言道:

物以稀为贵。

过多的大学生成了剩余资源,所以就业问题便愈发明显了。

09届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表现不乐观,对找到合适的工作缺乏足够的信心,仅有20.08%的受调查毕业生表示"自信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而高达42.96%的毕业生表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毕业生对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不自信;有28.87%的毕业生明确表示"现在就业困难很大,对找到合适的工作信心不足",另外,有8.09%的毕业生表示"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对能否就业可能会表现出很大程度上的担忧。

对大学生来说,现代高等教育有时出现一种现象,平常不认真刻苦的学生到最后临时抱佛脚,突击学习课程,最后考取了不错的成绩,可最后还是忘记了这些知识。

好多大学的这种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了。

所以大学生得质量也值得推敲。

这便是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b."先就业、后择业"观念日趋流行就业态度的变化,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市场上人才供给的情况。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有44.21%的09届毕业生表示会先就业后择业。

这一方面表示毕业生就业的心态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另一方面对企业来说,在引进大学毕业生后,如何吸引、保留人才成了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c.大学生的薪酬期望绝大部分在1500以上(元/月)

二、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及需求分析

“招聘时,对大学生有哪些要求”统计如下:

对比一下大学生和企业人士在"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上的选择,发现有很大不同。

在企业人士看来,最主要的是要"学生调整就业心态",而"学生提高职业素质"、"提高学生技能"反倒其次,而在学生看来"提高技能"及"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调整就业心态"反而并不主要。

企业和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认知有很大差距,但是现在人才市场是供大于求,而这这种情况不会在短时间内有所缓解,所以大学生就业时还是应该参考一下企业人士的看法,更多的来调整一下自己的就业心态。

三、毕业生与企业人力资源供需之间现状分析

从高校大学生和企业的调查结果的对比情况来看,二者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会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形成巨大的鸿沟,从而导致人力资源不能合理、有效配置,对整个社会来说会造成巨大的人力浪费,同时由于人力供需之间结构性的差异,资源内耗将会持续增加,对企业及毕业生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据统计2005年至200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406万、413万、500万,559万。

09年各类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将高达610万,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是5年前的一倍,而从我们调查的企业09年招聘大学生的人数来看,并没有和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增长同步,在调查的企业中,只有35.39%的企业表示09年招聘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有所增加,而且还有28.03%的企业表示09年招聘的大学生人数有所减少,所以从用人单位来看,09年招聘大学生人数只是有小幅增长,远远落后大学生人数的增长。

由于毕业生人数的增长和企业用人数量的增长不同步,所以在基础层面上,二者已经有了供需之间的差异。

整体的来看,在解决大学生就难上,大学生和企业的看法存在很大差异。

大学生更关注于从知识层面提高自己,从而拥有更大竞争力,在就业竞争中胜出,而企业则把关注的重点放到了学生调整就业心态上,认为更多地应该从从认知上解决。

这样的结果对比可以看出,大学生还是对自己的能力素质不感到满意,仍然希望有提升的空间。

这样的结果可能是由于大学的教育内容及形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要求造成的。

而企业对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的关注,说明大学生在认知层面上可能和企业的用人标准有差距,在企业给大学生的建议中,"眼高手低"是企业最为诟病大学生的一个缺点。

四.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原因分析

从以上三方面分析,我总结出了几点影响大学身就业的因素:

1.政府政策就业制度不到位,就业市场不完善

自从大学生自主择业开始,政府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的关注越来越少了。

由于政府日益放松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政策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率也在持续加大,从而同样构成了挤压就业机会的重要力量,而且政府对大学生的就业保护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在大学生参与市场的公平竞争上没有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制度安排。

现在高校已经不包分配了,但我国高校毕业生完全自主择业的社会环境条件还很不成熟,缺乏及时准确的人才供求信息收集、发布、检索和交流的权威机构和通道,稳定规范的人才劳务市场还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网络体系,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权利保障、法律保障体系也不健全,这大大削弱了大学生供求信息和自主择业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从人才市场的管理机制看,不规范、不健全的人才市场管理机制缺乏对用人单位的激励、保障、限制机制,削弱了用人单位吸纳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

但同时国家有没有在短时间内建立与之完全匹配的市场激励保障机制,宏观引导这些基层企事业单位理性的用人。

2.高校就业指导滞后

高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就业指导体制不完善,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或者是刚从相关部门分离,其管理幅度相对较小,其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就业指导课形式单调,有的只是在学生大四阶段开设,没有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全过程。

3.用人单位的盲目人才高消费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费,也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

一些用人单位不从实际出发,对本单位的用人标准盲目提高,追求人才高消费,追求高学历,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事一定要有本科生做,本科生做的事要硕士生做。

这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造成了人才的浪费,给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

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希望进一个人才,就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因此,非常看重工作经验,认为应届毕业生只是有书本上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差,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不想把时间花在对毕业生的培训上。

4.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

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学而优则仕”非要去当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5.大学生本身的素质问题

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基础也有高有底,加上高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没有跟上,随之带来了学生质量的下降,有的学生成绩不错,但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也强,但是学习成绩差,未能通过英语国家四级和计算机国家二级,与用人单位交之失臂。

五.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建议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而且还隐含着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在当前新形势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也需要政府,学校及整个社会的努力,要解决这些问题也不能是一蹴而就,只能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创新观念,完善制度和改进工作方式,不断深化改革来完成。

1.加强政府调控,深化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强化政府责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努力创造公平就业环境。

在完善就业市场方面,政府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扫除体制性障碍。

通过深化改革,对于那些有障于学生就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