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对称平移和旋转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5872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对称平移和旋转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对称平移和旋转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对称平移和旋转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对称平移和旋转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对称平移和旋转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对称平移和旋转教案.docx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对称平移和旋转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对称平移和旋转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对称平移和旋转教案.docx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对称平移和旋转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实例,感知身边的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

2、会举例说明生活中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技能目标

1、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2、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会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结合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图形变换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图形的知觉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北师大版第六册12-26页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并认识对称、平移和旋转等图形的变换,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图形。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本单元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

要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丰富有趣的实例,以直观现象让学生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从而感受到对称、平移和旋转等现象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学重点

1、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感知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难点

1、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准确地在方格纸上画出符合要求图形(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三、教学建议

教学本单元内容时,应注重以下几点:

3、要重视培养学生对图案的审美情趣。

让学生欣赏、收集图案,鼓励他们发现美;让他们举办图案展览,鼓励他们展示美;让他们尝试设计图案,鼓励他们创造美。

只有对生活中美的事物有健康追求的人,才会有高尚、充实的精神生活,才会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四、教学案例

案例一:

《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案,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折纸、剪纸、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

德育目标

渗透图形美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图形的知觉能力、审美情趣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判断对称图形,按要求画出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

1.教具:

投影片、图片、剪刀、彩纸。

2.学具:

蝴蝶几何图片、彩笔、剪刀和三张手工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一些对称图形,引导学生观察:

你们看这些图形好看吗?

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你能举出一些特点和上图一样的物体图形吗?

从哪儿可以分为左边和右边?

请同学到前边来指一指。

你怎么知道图形的左边和右边相同?

还有别的办法吗?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

活动一:

用手中的蝴蝶图形动手试一试,同桌互相讨论。

(对折,图形左右两边完全合在一起,也就是完全重合。

活动二:

你能不能很快剪出一个图形,使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

可以小组讨论,看一看其他同学是怎么剪的。

(把纸对折起来,再剪。

2、认识对称图形

板贴展示学生剪出的图形。

问:

你们剪出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

师:

像这样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

(板书课题)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画在图上)。

问:

现在你能说一说什么是对称图形?

什么是对称轴吗?

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自己刚才剪的图形叫做什么图形?

为什么?

3、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图形是对称的?

三、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

1、投影出示第13页“看一看、说一说”题:

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

为什么?

生:

蝴蝶、脸谱、天安门等是对称图形。

花布图不是对称图形,因为无论怎样折,两侧都不能完全重合,因此它不是对称图形。

2、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图形,折一折,看一看哪些是对称图形?

找一找它们的对称轴。

投影展示,让学生说明是否是对称图形,并指出对称轴在哪里?

(二)拓展练习: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与数字、汉字和字母打交道,你们知道吗?

在它们中有许多也是对称的,不信你找找看。

1、你的学号是多少?

哪个数字是对称的?

2、你的名字中的哪个汉字是对称的?

3、你名字的拼音中,哪个字母是对称的?

4、你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对称图形?

四、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对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还有什么想法吗?

请同学们课下交流一下。

案例二:

《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二)

教学内容:

对称图形(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通过拼图,折纸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

3、理解对称轴的含义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操作活动认识对称图形,会画对称轴。

难点:

识别轴对称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各种平面图形

学生准备:

剪刀、彩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么?

生:

喜欢

师:

这节课我们就做拼图游戏。

二、探究新知

(一)让学生拼图游戏,感知对称图形

1、拖动拼接,不改变图形大小

2、思考、为什么选择这个图片?

(1)学生描述选择拼图答案的理由。

(2)师板书描述中的关键词(大小相等,形状相同)

3、让我们设想一下,若将这种图形对折的话会发生什么情况?

4、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就叫做对称图形.

(二)、举例

师: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对称图形或对称物体?

生:

人体、昆虫、房屋、衣服……

(三)、剪

1、小组讨论怎么剪。

2、总结剪的步骤:

折——画——剪

3、动手操作。

挑选作品粘贴。

(四)、对称轴的定义。

师:

把剪出的图形为例,贴在黑板上。

问:

你们剪出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

生:

有一条折痕

师: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画在图上)

师:

在自己剪的作品上画出对称轴

三、巩固概念

1、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

如果是,请说说对称轴在哪里。

2、折一折、画一画、数一数。

小组合作,数一数有几条对称轴

3、欣赏,感受对称美。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如何评价自己的表现?

五、教学反思

 

案例三:

《镜子中的数学》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镜子的反射的图案有什么特点。

2、能够根据镜子的反射画出对称图形。

能力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培养并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多观察、多思考,意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存在。

教学重点:

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感知镜子中形成的图案是对称的、并且和实际的图形的左右方向是相反的。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美术字“王”、对称图片;教师:

机灵狗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

同学们,你们还记的我们的老朋友机灵狗吗?

(板贴)。

它昨天下午要去看一场五点半的电影,可是每看成,你知道为什么吗?

原来,机灵狗为了晚上看电影精力充沛,下午就睡了个懒觉,一觉醒来,估计时间差不多了,赶紧到家中的镜子前化妆,巧的很,它家的时钟在镜子对面的墙上,机灵狗从镜子中一看,时针刚好指到5,吆,路上用半个小时,现在出发正好。

就在它兴高采烈地赶到电影院时,电影院却已经关门了。

售票员阿姨说:

“现在是7点半,电影早就散场了。

咦,我明明从镜子中看到的是5点半,怎么一下子7点多了呢?

2、小组讨论,为什么晚了?

生1:

路上太慢了。

生2:

时间看的不对。

3、师:

时间到底对不对呢?

镜子中有什么数学问题吗?

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好吗?

板书课题:

镜子中的数学

二、展开活动,探究新知

1、活动一: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对称图片(美术字“王”、α、8、喜喜),把镜子放在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上,看一看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指名汇报。

2、活动二:

a、将镜子放置物体的一侧,摆一摆,发现了什么?

b、让学生用右手遮住自己的右眼,照着镜子看一看,说说镜子中的你是用哪只手遮着自己的一只眼睛?

它在镜子中是左眼还是右眼?

3、你发现镜子中有什么数学学问?

a、小组交流

b、汇报总结:

镜子中看到的物体与原物体是对称的,但左右对称。

三、利用知识,解决问题

1、机灵狗当时看到的是几点?

教师板画时钟的对称轴,使学生明确:

左右所指时刻不同,时间不同。

当时镜中的时针指着5,实际镜子外的时针是指着7,当时已经7时了,因此机灵狗晚了2个小时。

(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得到正确时间)。

2、师:

如果我们来看一片树叶,会怎样呢?

完成课本18页练一练的第1题。

(再次使学生体会:

镜子内外,左右错位,而不是上下错位。

四、拓展练习,提高认识

1、师:

如果机灵狗想从镜中看时间,在镜中几时才不会晚了看电影呢?

(让学生探讨:

实际的5时,在镜中应当是几时,再次体会左右错位)。

2、讨论:

用镜子观察物体时需要注意什么?

镜子有什么作用?

它能帮我们做什么?

你能用镜子作哪些事情?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小小的一面镜子中蕴藏了哪些知识?

2、布置作业:

课本18页的第2题及实践活动。

附板书设计:

镜子中的数学

镜子内外,左右错位

 

案例四:

《镜子中的数学》教学设计

(二)

教学内容:

镜子中的数学(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25—26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2、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发展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难点:

发展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师用的示范镜子,学生每人一面小镜子

教学过程:

一、操作导入:

①出示镜子,引导学生照身边的物体,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②小组同学互相说说你的发现

③全班同学汇报

二、探究验证:

①用镜子完成p17“试一试”第

(1)题看看整个图形是什么,看和你的发现是不是一样。

②同桌互相合作,完成第

(2)题,摆一摆,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③帮助机灵狗:

在观察机灵狗的发现,看看是不是对呢?

三、巩固应用:

1、完成p18“练一练”第1题

先想想,再用镜子验证一下你的选择是否正确

2、把镜子放在图中适当的位置,使你们能看到图的全部

四、实践活动

利用周末的时间,收集对称的图形,图案和照片在全班交流展览。

五、教学反思:

 

案例五

《平移和旋转》教学与设计

(一)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19~21页的内容及练习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1、使学生在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的基础上会区别这两种现象,并能正确地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2、使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教学难点

正确地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五、教具准备

“看一看”的图片,方格纸。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去过雪山游玩吗?

那里有哪些游乐设施?

(滑草、飞龟、遨游太空……)

你知道它们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