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侧规论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58692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刷侧规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印刷侧规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印刷侧规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印刷侧规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印刷侧规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印刷侧规论文.docx

《印刷侧规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刷侧规论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印刷侧规论文.docx

印刷侧规论文

印刷-侧规-论文

 

3.2.1滚轮式侧拉规

3.2.2磁条式侧规

3.2.3拉板式侧拉规

3.2.4气动式侧规

第四章侧规引起的故障及解决方法

 

规矩部件纸张侧规部分操作与调节SM74

印刷技术二班杨福兴090701202

摘要:

单张纸印刷机的定位需要两个前规和一个侧规,侧规的作用是用以确定纸张侧边的位置;当纸张到达前规并经前规对其前后方向定位后,就需要由侧规对其进行左右方向定位。

本论文主要阐述海德堡SM74胶印机侧规部分的操作与调节,从侧规的原理、结构、运动方式、调节等方面来说明的。

关键词:

SM74技术参数侧规调节操作

正文

第一章SM74胶印机概述及技术参数

1.1SM74型胶印机的特点

SM胶印机虽然出现的较早,但它的设计较为先进,堪称4K胶印机的代表作。

它与现代的一些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很容易地兼容。

因而类似海德堡CP窗、CP2000、新型飞达自动上版、油墨和橡皮滚筒清洗装置、加长收纸上的干燥、上光系统等,都能够轻易地配置在SM74型胶印机上。

1.2SM74型胶印机的技术参数

技术参数

承印物

厚度0.03~0.6mm

最大印张尺寸530mm*740mm

标准飞达最小印刷幅面(单面印刷)210mm*280mm

纸堆板飞达最小印刷幅面280mm*280mm

最小双面印刷幅面300mm*280mm

最大印刷幅面510mm*740mm

叼口8~10mm

印版

长*宽605mm*745mm

厚度0.25~0.3mm

印版滚筒

缩径量0.15mm

印版边缘至起印位置的距离59.5mm

橡皮滚筒

缩径量2.3mm

长*宽627mm*772mm

纸垜高度

飞达1.060mm

高台收纸1.160mm

1.3SM74定位于发展型的中小企业的机型

发展型的企业生产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产品的规格更为广泛,生产效率、产品质量都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显然小幅面的印刷机是难以胜任之类工作,海德堡SM74机型被这类企业所偏爱。

这类机型不仅是增大了印刷幅面,同时还更新了部分机构和增加了新的配置及自动化程度,因此,可以说这类机型对生产效率的提高、印刷质量的改善、企业发展的规模,能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章侧规

2.1概述纸张控制系统中的定位和递纸部分,完成纸张向印刷装置的输送。

2.1.1定位:

把图文定位在每张纸上相同的位置,使纸张在印刷前具有固定位置。

2.1.2纸张定位的必要性保证单色印刷时图文在纸张上的位置准确以及多色印刷、双面印刷时的套准。

以保证套印精度(张与张、色与色)

2.2定位原理

2.2.1原理:

两个前规加一个侧规,由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2.2.2组成:

三点定位系统涉及到两个前规矩和一个侧规矩。

2.3纸张的定位过程

2.3.1定位过程:

首先在输纸板台处进行进纸方向的定位,即前规进行纸张咬口的定位,然后由侧规拉

纸靠上挡纸板进行侧边定位,从而实现纸张的三点定位

2.3.2侧规使用:

在输纸板上有两个侧规,但只有一个在工作,另一个用于印刷反面时的侧边定位。

纸张在前规处纵向定位完成后,由侧规对其进行横向(沿滚筒轴线方向)定位。

由于侧规对纸张的定位方向与纸张运动方向垂直,故侧规除了有作为定位基准的规矩板3(定位板)和控制纸张平服、保证纸张定位精度的压纸舌1外,还必须有使纸张能够横向移动,贴紧定位板的拉纸(或推纸)装置2、4。

2.3.3纸张的定位方式

(1)停顿式定位纸张首先停靠在静止的前规处,然后侧规拉纸定位。

(2)非停顿式定位纸张在运动中进行侧规定位,在传纸滚筒或压印滚筒上进行前规定位。

2.4侧规的定义与作用

侧规俗称拉规,侧规主要有滚轮式、磁条式、气动式等。

磁条式拉规的特点是可以与纸张获得较大的接触面积,而且对前规的定位精度影响比较小,但是结构相对复杂;安装精度也很高,气动式拉规大多常见于进口胶印机上。

滚轮式拉规是把往复运动改成旋转运动,因此惯性冲击力很小。

缺点是滚轮与纸张的接触面较小,当振动较大时,容易造成套印不准。

纸张在前规处稳定、定位后,由侧规对其做横向(来、去)方向的定位。

侧规的作用一是纸张侧向定位;二是弥补装版、晒版的误差;三是弥补输纸活纸张裁切误差。

2.5侧规机构

在纸张准确到达前规矩后,侧规矩应该使纸张按照印刷产品的要求,准确到达定位点。

按常规,侧规矩应和两只前规成90度角,但实践证明略小于90度对提高印刷的准确度更好。

这主要是侧规矩在作轴向运动时,把纸张的横向力靠在前规的叼口一边。

如果在90度以上,纸张的横向力是在拖稍一边,这会造成已到位的纸张回弹,出现大小不准。

这个问题还容易给操作者带来错觉、误判是纸张走不到位,而忽略了是侧规矩所造成的。

侧规矩拉多长的时间,用多大的力量是有一定要求的。

一般情况下纸张离侧规矩定位点4~6mm是比较适宜的。

纸张距离和侧规矩拉纸时间的长短是紧密相连的。

一般情况是根据不同厚度的纸张把侧规矩的拉纸时间调成不同时间,并分成三个级别来处理:

30~70g用5拍时间,80~200g以内用4拍时间,200~400g以上用3拍时间。

这是根据舶规矩设计的原理,利用互相摩擦而定的。

厚纸的摩擦力较大,拉纸时间要短,薄纸的摩擦力较小,拉纸时间要长。

拉纸的力量是根据纸张的厚度而定的。

厚纸要加大撑簧的力量,薄纸就减小撑簧的力量。

根据情况一般是有备用簧两根,不同的纸张用不同力量的撑簧。

确定好侧规矩的拉纸时间,再来确定侧规矩的起落时间。

这就要根据递纸牙的运动来确定。

当侧规矩拉完最后一拍时,递纸牙开始把纸叼住,侧规矩下摆压球应该微微抬起离开纸面,这就是最好的起落时间。

如果侧规矩落的时间过早,就会使靠近侧规矩一头的纸不能按时到达前规而造成大小不准。

落地时间一早,那么起的时间也会提前,这会容易造成递纸牙在没有叼着纸时纸张落空出现大小不准和来去不准的问题。

如果起的时间太迟,就容易把压在侧规矩底下的纸张压破(或叫拉破)。

这是因为递纸分叼住纸开始带纸走,而侧规矩下压的滚球没有抬起造成的,同时还会造成拉纸时间不够的问题。

侧规矩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利用侧规矩配合电器确定滚筒的离合时间。

当纸张准确到达前规时,侧规矩开始工作,操作者看准侧规矩下摆压球开始下落的瞬间停车,把触点片调到无触点开关缺槽中间。

因为侧规矩压滚开始向下运动时,设计要求控制电牙片的无触点开关工作;使电牙片的电路接通。

它的动作是当前规落下时,前规中的弹簧片轻轻地接触到递纸牙台的触点上,如出现空张,纸晚到,纸歪斜时,触点接通电流,停止印刷给纸,最后离压。

机器在正常输纸印刷时,往往会出现合压合不上去或合上去不窝压的故障,这就是因为触点片与无触点开关配合时间不准造成的。

操作者就是知道这个问题,但是不能很快的排除,原因就是不能一下于准确的调到它们相互之间配合的最佳位置。

如果按照上述的办法,保证会又快又准的解决问题。

2.6对侧规的要求

数量上的要求侧规一般有两个,分布在操作侧、传动侧,但每次印刷时只使用一个。

一般选择里手侧规,单面多色印刷时使用同一侧的侧规,双面印刷时,如果正面印刷时使用操作侧的侧规,印刷反面时应根据纸张的翻转情况而定。

前后翻转不用换边,扔使用操作侧的侧规,左右反转则传动侧侧规,不用的侧规可锁住使其处于非工作状态。

2.7侧规的性能要求

2.7.1为了满足套印要求,侧规能横向调节。

2.7.2拉纸力应可调,纸张通过侧规时上下的间隙也应能调节——为了满足不同的印刷纸

张。

2.7.3定位时间要适当,保证与前规和递纸牙动作协调。

2.7.4定位时不能破坏纸张纵向(前规)定位的准确性。

2.8侧规的配置要求

2.8.1定位板平面垂直于滚筒母线

2.8.2各位置关系的调节要方便

2.8.3为适应双面印刷,要配备两个侧规

2.9侧规的主要组成机构

2.9.1拉纸机构-作往复运动的主动拉纸部件和上下摆动的压纸部件

2.9.2定位部件-定位板+压纸舌

第三章侧规的类型

3.1按运动方式分根据使纸张到达定位位置的方式,侧规可分为

推规和拉规两种。

3.1.1推规

推规是推纸进行侧向定位的侧规。

右端推纸板1将输纸板台5上的纸张4推向左端定位板3进行纸张侧向定位,为了防止纸张翘曲,推纸板1连有压纸舌2。

推规是通过整体移动,由定位板推动纸张到达规定的印刷位置。

推规结构简单,一般采用两个作往复运动的推纸爪,从纸张的一边将其推向另一侧的规矩板进行定位。

但它仅用于幅面较小、质地较挺的纸张和较低的印刷速度,大幅面和较软的纸张在推移和纸边贴近规矩板时易弯曲,硬纸容易回弹,影响定位精度,在现代高速胶印机上已不再使用。

侧推规

特点:

结构简单,调节方便,但是定位薄纸时容易产生卷曲,而厚纸则容易弹离定位块,因此只用于速度较低的平台印刷机上

3.1.2拉规则以定位板为基准,通过拉纸机件拉动纸张进行定位。

拉纸装置直接接触并带动纸张。

拉纸装置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在纸张下边往复运动或连续转动的拉纸主动机件;周期性作上下摆动的拉规球将纸张压到拉纸主动件上的,使纸张在摩擦力作用下,随主动件一起移动。

在高速印刷机中都采用拉规。

3.2按拉纸机件分

3.2.1滚轮式侧拉规

特点:

由于主动滚轮连续旋转,冲击较小,定位精度较高,但结构复杂、调节机构繁冗,装配与调节均较有一定难度,已经成为标配件,国产胶印机大多数均采用滚轮式侧规。

   

 

  图4-4滚轮式侧规原理图

  

  

(1)侧规拉纸时刻的调节

  如果需要改变一个侧规矩的拉纸时刻,可以松开凸轮9上的固定螺钉,调节凸轮与轴圆周的相对位置;就可使拉纸时刻得到较大调节。

若再需要微调,则可以通过调节偏心轴的偏心位置。

改变滚子与凸轮曲线面低点的间隙。

间隙大,则拉纸滚轮落得早、抬得晚;反之,则拉纸滚轮落得晚、抬得早。

  

(2)挡纸定位板工作位置的调节

  挡纸定位板工作位置的改变是利用两个螺纹的差动进行调节的。

调节时,松开螺母5,转动调节螺母4,使螺杆23带动压纸板25在有外螺纹的套简24内移动,以改变压纸板与输纸台的间隙,由于螺母4与套筒24相联接部分的螺距较大,与螺杆23联接部分的螺距较小,故当螺母转动一周,压纸板的高度移动量为两螺距之间差值,挡纸定位板与输纸铁台的间隙一般仍为所印纸张厚度的三倍。

  (3)拉纸力的调节

  一般通过调节螺钉改变压簧的变形量来获得拉纸轮的接触压力(压簧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细簧、一种是粗簧,根据纸张厚薄不同而选用)。

  (4)侧规矩工作位置的调节

  松开锁紧螺母,用手柄旋松螺杆,改变套筒座在固定轴上的轴向位置,移动整个侧规,使其在"左右"方向得到较大调整。

微调则是松开锁紧螺母,可使侧规座体与固定轴作相对移动来微量调节。

3.2.2磁条式侧规海德堡设备用的都是磁条式的拉规。

磁条式拉规的特点是可以与纸张获得较大的接触面积,而且对前规的定位精度影响比较小,但这种结构相对复杂,安装精度要求也很高。

对侧规的运动有下列几点要求:

  

(1)在前规定拉完毕后才能拉纸;②在递纸牙取纸时,侧规必须离开纸张表面;③在拉纸过程中必须稳定不变(侧规与纸张之间始终保持接触)。

  

(2)侧规拉纸的原理分析侧仙拉纸靠的是摩擦力,摩擦力的形成原理与纸张在输纸板上的摩擦力的形成原理基本相似,因此要使纸张可靠定位,必须创造摩擦力的形成条件。

纸张受力分析如下:

 

 

(图1.13)

  f1为主动件产生的摩擦力,f2为从动件(一般指的都是滚轮)产生的摩擦力,f3为其它部件在纸张表面产生的摩擦力,根据运动的要求有f1=f2+f3。

  f1和f2都与侧规弹簧的压力成正比。

f3与其它部件在纸上的作用力成正比。

f3力包括:

纸张与纸张之间的摩擦力、侧规压板的阻力等。

f1、f2和f3三个力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定位的精度。

  根据侧规的作用可以看出侧规应具有下列功能:

  ①根据纸张幅面变化,横向能够相对移动;

  ②根据纸张厚度变化,在高度方向上能做相对调节;

  ③根据传动的需要,滚子对纸张的压力应能调节;

  ④根据位置配合的需要,侧规挡板和前规之间的夹角能做相互调节(使成直角状态);

  ⑤根据时序关系,侧规拉纸的起如和结束时间应是可以调节的;⑥工作和非工作状态的选择。

1.调节拉规盖高度

图4-5拉规盖调节

(1)

侧规盖板至拉规最低点的距离应设置为0.1mm(图4-5/①)。

标准设置适合印刷0.1mm~0.4mm厚度的印刷材料。

当印刷料厚度小于0.1mm或超过0.4mm时,必须根据印刷材料重新设定厚度,来代替原有的0.1mm。

a.向前点动机器直至拉规球降到最低点,拉轴可调范围在305°~345°之间。

b拉开安全杠。

c.在拉轴和护罩下方的横向挡纸片(图4-5/②)之间插入一张约5mm宽的纸片:

·厚度小于0.4mm的印刷材料:

使用0.1mm厚度的纸条。

·厚度大于0.4mm的印刷版材:

使用与印刷纸张厚度相同的纸条。

d.用加长螺丝刀转动拉规帽下面的偏心螺钉(图4-5/③和4-6箭头所指),直至纸条和拉规盖板接触。

e.将螺钉向回拧,直至纸条可以轻微拉出。

再沿此方向转动一个刻度,此时纸条和拉规盖板无接触。

f.取出纸条,合上安全杠。

2.调节拉规弹簧力量

如果拉规盖板的高度正确,每一张纸都应当正确无误地拉到挡纸规处,这需要设置一个合适的拉规弹簧压力。

a.拧松锁紧螺母(图4-5/④)。

b.转动花纹螺钉(图4-5/⑤):

向右转可增加弹簧压力;向左转可降低弹簧压力。

c.拧紧锁紧螺母(图4-5/④)。

提示:

如果电子拉规控制系统设置正确,拉纸时出现错误会有短暂鸣笛报警。

图4-6拉规盖调节

(2)

3、更换用于卡纸印刷弹簧:

a.先松开锁紧螺母(图4-5/④),然后拧开滚花镙钉(图4-5/⑤)。

b.取下弹簧。

c.插入印刷卡纸的弹簧。

d.螺钉拧原位,然后再拧紧锁紧螺母。

e.如上所述设置弹簧压力。

4、调节拉规电眼

(1).拉规电眼的检测功能

a.将纸张裁切为20×100mm大小的纸条。

b.抬起平纸器和输纸台板。

c.取下阻挡外来物体的挡护板。

如有必要将压纸片也拆下来。

d.将前规偏转角度设置为0。

e.按下输纸开按键。

f.在输纸操作面板上将机器设置在安全模式,并向前点动,直至前规移到最上端。

拉轴和拉规条千万不可接触。

角度数值显示在显示屏上。

如果纸张靠近拉规挡纸片的位置正确,显示屏上会出现一个控制信息(一个黑块图4-2/①)。

下面控制信息表示拉规在操作面。

上面控制信息表示拉规在传动面。

如果显示屏上没有控制信息(黑色方块),则需要重新调节拉规电眼

提示:

如果生产过程中拉规控制系统出现故障,不管测试中显示屏上是否显示控制信息,拉规均需重新调整。

为了确保拉规电眼功能精确,应定期清洁电眼。

图4-7调节拉规电眼

(2).调节拉规电眼

a.如果控制黑块没有出现,逆时针转动旋钮(图4-7/①)直至控制黑块出现。

b.慢慢顺时针转动旋钮直至控制黑块消失不再发亮。

c.逆时针旋转旋钮10个刻度格。

(旋转时,控制黑块会重复出现在显示屏上。

d.取出纸张,控制黑块消失。

3.2.3拉板式侧拉规

拉板(条)式侧拉规为了驱动左右两个侧拉规,前规凸轮轴上安装有左右两个圆柱槽凸轮,凸轮随凸轮轴连续旋转,推动滚子使摆杆绕轴摆动。

摆杆上的拨块3装于托板5的槽中,拨动托板5使其左右移动。

当纸张进行侧向定位时,滚子4摆下,由于拉板6与托板5用螺钉1固联在一起,因此带动拉板6完成对纸张2的拉纸。

拉板(条)式侧拉规为了驱动左右两个侧拉规,前规凸轮轴上安装有左右两个圆柱槽凸轮,凸轮随凸轮轴连续旋转,推动滚子使摆杆绕轴摆动。

摆杆上的拨块3装于托板5的槽中,拨动托板5使其左右移动。

当纸张进行侧向定位时,滚子4摆下,由于拉板6与托板5用螺钉1固联在一起,因此带动拉板6完成对纸张2的拉纸。

拉板式侧规的调节

侧规位置调节:

拧动侧规固定螺钉后,来回扳动侧规,侧规位置确定好之后,重新将螺钉拧紧。

拉纸量调节:

拧动侧规上相应的调整机构,通过螺杆可以微量调节侧规的轴向位置,从而改变拉纸量的大小。

拉纸量的大小也可以通过刻度读出。

侧规高度的调节:

通过改锥调节拉纸球上面的偏心销轴就可以调节拉纸球的高低,实现侧规高低位置的调节。

侧规拉纸时间调节:

通过改变调整机构凸轮和辊子的相对位置,改变拉纸时间。

拉纸力的调节:

调节侧规上部网状旋钮,改变其下面弹簧的压缩量,从而实现侧规压滚轮对纸张的作用力。

一般厚纸时用大弹簧,薄纸时用小弹簧

拉规条驱动机构的维修

 

(1)拆卸

 拆卸顺序是:

拆卸输纸板上方的拉规机构;拆卸拉规滑槽上方的输纸板;拆卸拉规滑条驱动摆杆;拆卸拉规滑槽固定螺丝;整体取出拉规滑槽;拆卸拉规滑槽盖板;拆卸拉规滑条的轴承压板;拆卸拉规滑条及平轴承。

 

(2)维修

 拉规滑条底面及侧面与平轴承的接触部位易出现磨损,可更换,也可以补焊修复。

平轴承容易出现锈蚀及磨损,有时会发生滚针掉落,应更换。

 拉规滑槽的底面与钢片的接触部位(老式机器滑槽与平轴承直接接触,更容易磨损)、侧面与平轴承的接触部位容易出现锈蚀和磨损,可采用镶嵌的方法进行修复。

修复时要注意保证滑槽底面与上表面的平行度。

 (3)安装

 ①拉规滑槽的组装

  安装拉规滑条及相关零件后,测量拉规滑条上表面与拉规滑槽盖板之间的距离,此距离应为0.9~0.95mm,通过改变调节垫片的厚度,或通过改变图8中的钢片厚度,可实现这个尺寸要求。

 安装拉规条及磁铁板,检查拉规条相对于磁铁板的高度差。

标准的磁铁板厚度应为(6-0.03)mm,当拉规条的厚度为(7.0-0.02)mm时(印刷薄纸的拉规条),拉规条应高于磁铁板0.03~0.13mm。

 老式机器由于拉规滑槽中没有钢片,对拉规滑槽进行修复后可添加钢片。

钢片由相应厚度的塞规手工制作,这样可方便以后的维修工作。

 ②拉规滑槽的安装

 安装高度:

在安装整体拉规滑槽时,通过改变调节垫片的厚度,保证滑槽盖板与两侧小墙板上的输纸板固定平面处于同一高度。

 有条件的厂家,可使用平尺检查并调节此高度关系。

也可以使用测量表检查。

 ③安装位置

 拉规滑槽与侧面墙板间的距离为70.5mm。

还应注意拉规滑槽的侧面与小墙板垂直,两个拉规滑槽的侧面在一条线上。

拉规滑条距离安装横梁(老机器无安装横梁)前边缘的距离为21.5mm。

3.3.4气动式侧规

气动侧拉规规体8安装于侧规轴Ⅰ上,吸气板3装在吸气托板2上,托板2是封闭的,并与气泵相通,吸气板上钻有44个小孔,用于吸纸。

凸轮轴Ⅱ带动圆柱凸轮1旋转,经滚子、摆杆推动吸气托板2左右移动。

工作时,当纸张在前规处完成定位后,吸气板3吸住纸张,在凸轮1的作用下向左移动,使纸张靠向侧规定位板4进行定位。

气动式拉规的特点:

①拉纸过程中纸张能够完全保持平伏,不会翘曲

②纸张和拉纸零件间无相对摩擦,不会蹭脏纸张以及上面的图文

③结构简单,操作调节方便

④对纸张要求较高,因为拉纸板上的吸气孔容易被纸毛、灰尘堵塞

气动侧规的调节

拉规工作位置设定:

依据纸张幅面通过自动系统调节。

也可以通过手动进行调节。

根据输纸规矩板上的刻度移动侧规,并将其固定。

侧规吸风量调节:

通过相应的调节机构调节侧规吸风量;前规吹风量;吸风辊吸风量。

更换吸风板及吸风量调节:

当印刷厚纸板时(>150g/m2)使用树脂表面的吸风板;:

当印刷纸张<150g/m2时使用陶瓷表面的吸风板。

松开相应的紧定螺钉,卸下不用的更换吸风板后拧紧就可以了,最后将递纸滚筒上方的安全护罩关闭就可以了。

第四章侧规引起的故障

印刷机侧规不工作或侧规拉不到位引起印刷机侧规不工作或侧规拉不到位的原因很多,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侧规拉簧压力过小,造成拉规球碰不到纸张,更谈不上能够压住纸张,当然就没有办法在拉规条摩擦力的作用下拉纸。

我们可以通过顺时针拧紧调节拉簧压力的螺钉来解决。

2)拉规板起落靠山磨损严重,造成拉纸起落不干脆,也易引起走纸不到位。

我们可以拆下拉规板,并在靠山被磨损处加焊1mm厚度,并装于原位即可。

3)拉规球偏心调得过高,这样一来拉规球就不能与拉规条接触,只要转动调至合适即可。

4)使用时间较长的二手机,由于拉规条磨损严重,造成拉规板顶住下台板而拉规球碰不到拉条。

此时可松开拉规条上两个!

5mm的紧固螺母,将拉规条取下,用0.1mm的钢片(具体视磨损程度而定)做成与拉规条一致形状,并把它紧固在原拉条下面,加适量润滑油即可。

5)印刷比较厚的纸张时,压纸毛刷轮的压力过大也可能造成侧规拉不到位,因为压力太大产生的摩擦力就太大,侧规就会出现拉不动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冷彩凤陈满儒彭桂辉平版胶印机使用与操作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

2.潘杰现代胶印机原理与结构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

3.韩玄武海德堡单张纸胶印机操作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