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天托福备考经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518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0天托福备考经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40天托福备考经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40天托福备考经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40天托福备考经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40天托福备考经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0天托福备考经历.docx

《40天托福备考经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0天托福备考经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0天托福备考经历.docx

40天托福备考经历

【一战108分--40天托福备考经历】我觉得没法写的更详细了….9600字。

 

2009.8.30号考的T。

准备时间从暑假放假后一周左右开始,大概40天的样子。

 

成绩:

TestDate

Reading

Listening

Speaking

Writing

Total

August30,2009

28

28

24

28

108

 

很平均……呵呵。

口语弱了一点,不过以自己很不充分的准备能得24已经很满足了……

 

一个好朋友让我列一个计划给他..都该复习什么,我怕再过几天就已经忘了自己是怎么准备的,帮不上大家的忙了,所以还是决定先写下来吧。

个人觉得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备战方法,所以我的经验也仅供参考… 选择适合自己的部分就好。

 

忘了说,由于考过6G了所以我的托福备考完全没有背单词这一任务……虽然G的词汇忘得也差不多了,但我觉得托福其实不怎么要求太多词汇的,能把4,6级单词背熟就差不多了,再看看阅读词汇伴侣什么的补充一下常用的术语就够了。

把时间花在背单词上真的很不划算

先说说备考过程。

假期开始复习的前两周我天天窝在学校的自习室,但是觉得时间还挺多,很松懈,效率不高。

8.2-8.17上了新东方,这个我觉得作用还挺大的,后面会一一提到。

最后十多天就是冲刺阶段,不过那段时间觉得时间很紧迫,特别绝望,曾一度想改考,但是已经离考试不到10天了所以没改成……现在想想还挺庆幸没有拖延的,一旦退缩了我怕连参加考试的勇气都没了。

人的能力都是逼出来的,呵呵。

8.24和25两天我还上了个点题班,总体来说作用也不小,但没上过强化班的话不推荐直接上这个……后面也会提到。

 

下面就分项总结一下自己的备考心得吧…

 

【阅读】

说起阅读,肯定不少人都做过Barron和Delta之类的模考题,而且是狂做……新东方的班上金鑫老师把托福阅读彻底剖析了一遍,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托福阅读的本质就是在考句子翻译,为了考你某一句话读没读懂,才会出各种各样的题型,因为考官不可能直接让考生英译汉,因为他们也看不懂中文,更别提世界各国语言了。

 

知道了这一点之后,就是要按照每一种题型的出题思路来解题,每一类的思维模式都很固定,我们要练的就是把自己的思维模式调整到与ETS的出题思路一致,仅此而已。

所以说,模拟题是不可靠的,因为它们与真题的思路不一样,别看文章难度不小,但选项的设置特别有问题。

我做过两套Delta的阅读,文章读起来不是很容易,但题却都能做对,三篇文章下来基本都全对或错一道的样子;而假期一开始做OG阅读的时候每篇都有错的,加起来错4-5道都是常事。

这是因为真题的选项设置的比较精妙,也就是错误选项更容易迷惑人,所以一不小心就会错,哪怕自己觉得读懂了,定位对了,但其实答的内容根本就不在这道题的定位句里。

 

所以我认为练阅读最好的,也是唯一有效的素材就是真题,包括OG和TPO的题,强烈推荐刘文勇iBT阅读黄金23篇——现在已经有新版本到黄金29篇了,全部都是真题。

这些题最好反复做,做一遍真的不够,我当时因为没时间了所以一遍都没做完,到最后后悔死把时间浪费在一些模考题上面了(高分120我做了好几套,效果一般,不过那个操作界面很不错,适合熟悉考试环境)。

 

在这里推荐一下新东方托福阅读的金鑫老师,不知道网上有没有人整理他的讲义,特别是各个题型的解法。

非常惭愧的是我上新东方的时候比较排斥阅读课,觉得特别枯燥就没特别好好听,笔记也只是象征性地做一点。

不过他的关于托福考试的分析我是有认真听的~受益匪浅!

还是在点题班上再次遇到金鑫老师讲阅读,两个半小时把他的所有题型的解法串了一遍,那两个半小时是我觉得最值的一次,听到最后都感动得不行,按他的解法除了最后的文章总结题之外所有题都不用通读原文,只要找到定位句就能做出来,并且做对。

唯一比较难的就是找对定位句,但是托福考试对定位的要求比GRE低了很多,大多数题都有提示在第几段或是有明显的关键词,所以多练练就好了。

这些解题技巧就是要拿真题练,我做黄金23篇的时候都没有通读全文,都是拿到题直接做,最开始的几篇不计时,就是纯粹地分析ETS的出题思路,与金鑫老师讲的解法对照着一道一道的做。

熟悉一点了之后再开始计时。

23篇或现在的29篇已经足够做上一阵子了,特别是要仔细做的话,绝对够用。

 

补充一句,金鑫老师的OG的详细讲解已经出版了!

有机会一定看看…详情见他的博客:

 

最后说说模拟题,我觉得完全否定模拟题的作用肯定是不对的,这里也还是赞同金鑫老师的说法,就是模拟题适合拿来练“阅读水平”,就是用来读原文,毕竟阅读水平这种东西还是要考大量的读来提高,用真题提高的只是“做托福阅读题的水平”,要想真正在长期有质的飞跃,还是能多练就多练比较好。

只不过我准备的时间有限,只能很功利地专注在真题上了。

 

小结一下,如果备考时间短的话(1-2个月或者更短)就先从真题开始做,反复的做,如果做到最后没题可做了的话再去看模拟题或老托福的阅读吧,这个就是用来提高阅读能力的,不用在做没做对题目上纠结。

至于模拟题哪个比较好我自己没怎么做过所以没法给出建议,大家还是上网查查吧^^ 论坛的话我一直去寄托,太傻只在有时找资料的时候去一下。

如果备考时间长的话先做真题有点浪费,可以先用模拟题练练阅读水平,到考前1-2个月时再集中突破真题。

 

附:

刘文勇iBT阅读黄金29篇3.5版

 

 

【听力】

听力是托福里的一个难点,不过对我来说还是口语最难…… 说听力难是因为它与长期积累关系比较大,没法短期内提高,所以只能是一直听,不断听,死都要听下去!

很幸运的托福班上是传说中的小马哥——马骏老师教的,到最后“听写是提高听力的唯一途径”这句话时时刻刻都萦绕在耳边,就像咒语一样。

关于他的教学,强烈推荐小马过河论坛,底部有马骏专版,听写的必要性以及听写方法、各种听写素材都很齐全,想考高分的话必须去下载来练,呵呵。

 

不过听写最适合时间充裕一点的人,毕竟是一个见效很慢的过程,但是最根本的提高听力能力的途径,对于就快要考试的人我觉得可以少做一点听力,然后大量的去听老托福的真题,听的时候别看文字稿,第一遍如果有题的话就把题顺带着做了,第二遍仔细听,记住自己哪没听清,哪没听懂。

没听清或没听懂一般都不是词汇的问题,就是因为某些发音或语言表达我们不熟悉,没听过,或是我们自己读的时候一直是错误的发音,所以才会在“识别”上出现问题,反应慢,还在想前一句的时候后面好几句就溜走了,而导致我们做错题的大多数情况不是我们纠结着的那句话,恰恰是后面溜走的那些信息!

所以一定要尽量减少自己在识别上的漏洞,检查这个漏洞的方法就是听写——没写出来的就是漏洞。

但是对于时间紧迫的人,我自己用的方法就是听到第二遍没听懂没听清的,第三遍照着原文再过一遍,画出自己的那些漏洞,然后就是一遍一遍的跟读。

跟读是个比较痛苦的过程,也是小马的方法,比原文滞后两秒左右,他读我也读,录音里什么语气语调我就什么语气语调,发音发不准的暂停下来自己练几遍,练好了再继续跟着读。

注意一定不要赶,一定得听到录音里读的东西自己再跟读,否则就成了朗读了,发音改错的还是错,没有效果。

至于遍数,一定要苛刻地要求自己,不在于读的文章篇数多,而在于每一篇都要读很多遍。

小马给我们规定的是每篇20遍以上。

 

大家肯定都会怀疑这样的方法到底有没有效,我一开始也不太敢相信,感觉跟读的时候听到的全是自己的大嗓门,完全顾不上老外在读什么,怎么读的。

但是练到第6、7遍的时候感觉有种质的飞跃,不但变得“伶牙俐齿”了,基本读下来不用暂停,完全跟得上听力的语速,而且还有精力去关注他是怎么发音的,和自己的哪些音不太一样,或是自己在哪些句子容易出错。

不仅练了听力,顺便也练了口语,好处多多啊~ 其实想想就会明白的道理,找到了漏洞如果不去弥补的话它永远只是个洞,就有可能让我们的考试失利,跟读就是让自己熟悉地道的美语发音的过程,人家连读的地方我们也连读,一次连不上读两次,两次连不上读十次,最后总能说到和他们一样的水平,连读不就是因为说的次数太多了,“懒得发音清晰”而造成的嘛。

任何句子,只要我们自己会说了,绝对不可能听不清或是听不懂的。

所以我推崇这个科学的训练方法,顺便崇拜一下马骏老师^^

 

我用的听力练习素材全都是老托福听力,非常有效。

虽然上新东方之前做了不少新东方出的听力特训上面的题,但是感觉和真题差距比较大,没什么特别显著的效果。

而且做题真的没法提高听力,用小马的话说就是,“做题只是检查你有多差——没有必要天天检查自己有多差吧”。

老托福听力的好处主要有两点:

一是它的语速比iBT快,所以习惯了老托福的语速再听新托福听力会比较轻松;二是它的素材很有参考价值,因为虽然托福由PBT/CBT变成了iBT,但是ETS不可能把原有的考试出题规则全部推翻,那就不叫改革了。

因此新托福的素材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在重复以前考过的内容,肯定不会完全相同,但至少相关性很强。

听过老托福的听力之后对这些话题就不再陌生了,比如在老托福中听到过白矮星之类的概念,在考试的时候碰到了肯定不会慌,如果压根没接触过这一类的话题,光是心理作用就能让这个段子砸掉的。

 

最后,当然也需要做一些题来熟悉考试。

我做过几套DELTA的模考听力,感觉偏简单,考场上听到的那些很像TPO的难度,所以有机会做TPO的人还是要好好准备好好珍惜那次模拟的机会哦。

别的模考我就没做过了…虽然Barron什么的也都下载了也装在了电脑里,但是一直没做过……开始是想留给考前疯狂模考的,后来上了新东方受了小马的影响,觉得做题其实真没必要做那么多,所以就把精力放在练基本功上了,现在看来这个选择还是蛮正确的。

 

用一句话概括听力复习,就是用老托福的题做题,听写,跟读(详细方法见小马过河论坛~),天天坚持一直到考试,绝对会有效果。

 

附:

小马过河论坛里关于老托福的听力材料(这里是总的介绍,也有下载链接):

 

背单词不如听听这个:

新托福听力分类词汇mp3+文本

 (MP3)

 (文本)

中文部分是马骏老师的声音哈…特别的提神…最爱 “小~行星~”一词,哈。

 

给没上过马骏的课的人。

听写前必看(方法、软件、素材等):

 

 

【口语】

口语是最需要练的也是最需要参考机经的一个单项,自己盲目准备的话可能一点效果都没有。

虽然我的口语分数也不算高,但是两周的准备时间(最后一周才开始真正的疯狂练习)能拿到24分已经很满足了。

 

首先说机经的问题。

除了个别考试日期会出新题,一般考到的都是一两年前某年某月某日在大陆或北美考过的老题,所以就会有机经的广泛流传。

参考机经的好处有:

(1)可以利用机经中还原的原题自己编出一个完整的回答,然后计时练习,到考场上如果能碰上自己说过的题,胜算当然大大增加。

(2)就算没有正式练过,只要看过一两遍的机经题目就一定会在脑子里有印象:

内容是什么?

学生的困难是什么?

他为什么反对学校某项新政策?

教授用了哪些例子来解释某个概念?

还有的一些以前没见过的概念,比如大量的心理学专业术语(像什么primacyeffect,这个就是我考到的一篇学术话题)就可以提前熟悉,到了考场上听到也不觉得难,反而更有把握了。

 

网上流传的大量机经也不需要都看,新东方的课上郭莹老师让我们看前一年的一部分,比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