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高考大区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0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404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高考大区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0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天津市高考大区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0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天津市高考大区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0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天津市高考大区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0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天津市高考大区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0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高考大区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0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docx

《天津市高考大区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0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高考大区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0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市高考大区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0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docx

天津市高考大区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0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2015·天津南开一模·3)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而把宗教改革称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

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运动(  )

A.创立了新的宗教派别          B.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C.提出了新的宗教观点          D.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宗教迷信

【考点】宗教改革

【解析】创立新的宗教派别,古今皆有,不能充分说明是“光照万物的太阳”,故A项错误;在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下,千千万万的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成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故B项正确;“新的宗教观点”古今皆有,不能充分说明是“光照万物的太阳”,故C项错误;宗教改革不可能破除了宗教迷信,只是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故D项错误。

【答案】B

2.(2015·天津五区县一模·3)“因信称义”的含义是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就可以获得拯救。

在宗教改革中首先倡导该思想的是(  )

A.天主教会B.路德教派C.加尔文派D.英国国教

【考点】宗教改革

【解析】天主教会不提倡材料中的信仰得救,故A项错误;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即人只要虔诚的信仰上帝,灵魂即可得救,从而否定了教会的权威,和传教士的作用,故B项正确;加尔文教认为信徒在日常一切行动中都对上帝负有责任,故C项错误;英国国教主张削弱教会,摆脱宗教的控制,故D项错误。

【答案】B

3.(2015·天津河西一模·4)马克思在评论某一历史人物时说:

“他把僧侣变成了世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

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

”这里的“他”应是(  )

A.苏格拉底B.但丁C.马丁·路德D.洛克

【考点】宗教改革——马丁·路德思想主张(因信称义)

【解析】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与题中宗教信仰无关,故A项错误;意大利文艺复兴代表人物但丁与题中宗教信仰无关,故B项错误;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让人们摆脱了外在的天主教会的精神束缚,自己通过阅读圣经与上帝沟通,“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推动了宗教的世俗化,故C项正确;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与题中宗教信仰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C

4.(2015·天津河北二模·4)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的学说,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康有为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并自称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

二人的相同点是(  )

A.宣传文艺复兴的思想B.通过宗教改革获得新生

C.为新兴资产阶级服务D.复兴传统文化解放思想

【考点】宗教改革——马丁路德思想主张;维新思想——康有为思想主张

【解析】康有为和马丁路德都与“宣传文艺复兴”无关,故A项错误;康有为与“宗教改革”无关,故B项错误;欧洲宗教改革运动,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而康有为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故C项正确;都解放了思想,但“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的学说……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与“复兴传统文化”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5.(2015·天津武清三模·3)路德一再激烈攻击理性,以《圣经》的名义斥责哥白尼,他坦率承认,以理性的观点来看,基督教的许多预料推测都是荒谬的;加尔文宣扬人类自初生来就是道德上无力的,而先定论的教义似乎有意要使人类的一切努力归于无效。

上述材料表明(  )

A.新教崇尚人文而非理性B.科学与宗教信仰水火难相容

C.新教与旧天主教无区别D.改革后的新教坚持信仰至上

【考点】宗教改革;近代科学技术

【解析】路德、加尔文借助宗教批判科学,贬低科学的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以理性的观点来看,基督教的许多预料推测都是荒谬的”“先定论的教义似乎有意要使人类的一切努力归于无效”,可以反映出科学与宗教信仰是水火难相容,故B项正确;新教和天主教宗教都属于基督教派,但是在供奉圣像、仪式等方面有差异,故C项错误;宗教一直是一种信仰,故D项错误。

【答案】B

6.(2015·天津和平三模·5)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

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B

中华民国以五色旗为国旗。

体现了当时反对帝制,主张共和;反对狭隘民族主义,主张民族团结的政治理念。

C

马丁·路德将拉丁文版本的《圣经》翻译成德语。

这是一突出贡献,开启随意解释《圣经》的先河。

D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赫兹发现电磁波并引发了发电机、无线电的发明。

促使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辛亥革命;宗教改革;电气技术的应用

【解析】中国消费英国商品人均金额不到印度是因为自然经济的惯性,不能证明经济水平低于印度,故A项错误;五色旗以红、黄、蓝、白、黑五色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联合成大共和国,表达了一种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观念,外国人视五色彩旗为虹旗,虹现而雨霁,虹旗出则象征一扫封建专制政治制度之阴霾,以实现政治清明,故B项正确;“翻译”不等于“解释”,更不意味着“随意”,故C项错误;法拉第与赫兹的发现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故D项错误。

【答案】B

7.(2015·天津和平二模·13)(16分)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这一阶段前,西方已开始变革。

试列举14~16世纪意大利、16世纪德国和17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变革事件,并分别概括其历史意义。

(6分)

【考点】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

【解析】

(1)第一小问事件,根据时间、国度,结合所学知识来说明。

14~16世纪、意大利,可以判断出是文艺复兴发生在14~17世纪,首先从意大利开始;16世纪、德国可以判断是宗教改革,宗教改革发生在德国,时间是16世纪;17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变革事件是光荣革命。

第二小问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

(1)意大利:

文艺复兴,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2分)

德国:

宗教改革,将人们从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2分)

英国:

光荣革命,英国向君主立宪制转变。

(2分)

8.(2015·天津河北一模·12)(20分)人文主义是近代西欧社会转型的文化支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

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解读“个人主义”的内涵并概括指出“解决个人主义合法性”问题的重要意义。

(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说明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

(4分)据此分析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2分)

【考点】

(1)文艺复兴

(2)宗教改革

【解析】

(1)第一小问内涵,根据材料一“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说明文艺复兴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

而文艺复兴高举人文主义大旗,“个人主义”的内涵是指人文主义。

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一“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可以概括为冲破神学传统的束缚;“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可以概括为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潜能;“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可以概括为开启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进程。

(2)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二“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说明带有承认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倾向,这是文艺复兴的印记;根据材料二“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说明鼓吹俗权至上,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这是文艺复兴的深化。

第二小问意义,“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有利于人文主义;“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兴起。

【答案】

(1)内涵:

人文主义。

(2分)

意义:

冲破神学传统的束缚,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潜能;开启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进程。

(4分)

(2)“印记”:

“唯信称义”主张明显带有承认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倾向;

“深化”:

鼓吹俗权至上,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4分)

意义:

进一步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发展。

(2分)

9.(2015·天津和平一模·14)(1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图1和图2反映的历史信息并从背景的角度比较二者的异同。

(12分)

【考点】文艺复兴;新文化运动

【解析】信息:

通过图1以及注解“但丁《论俗语》中倡导与教会所用的官方语言——拉丁语相对立的地方语言”可获得信息即但丁主张民族语言取代教会官方语言拉丁语,但丁是文艺复习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也可答文艺复兴。

通过图2以及注解“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到陈腐的旧文学,建设新鲜的新文学”可获得信息陈独秀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也可回答新文化运动。

通过对所获得的历史信息的回答,我们可以结合所学进行两个运动的对比,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分析。

【答案】

(1)信息:

图1是但丁主张民族语言取代教会官方语言拉丁语;(2分,或文艺复兴)

图2是陈独秀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分,或新文化运动)

(2)相同点:

封建思想的阻碍;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4分)

(3)不同点:

文艺复兴: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世俗阶层知识分子队伍壮大的结果;欧洲天主教禁欲主义的制约;意大利四分五裂,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2分)

新文化运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春天;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中国封建传统道德的阻碍;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

(2分)

10.(2015·天津河东二模·13)(20分)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思想文化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

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

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叶廷芳:

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借古喻今”的含义及文艺复兴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

(6分)

材料二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用的制度友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

他们力求改变现状。

试图获得史乡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

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

——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2)根据材料二,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

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和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承担的相同历史使命。

(4分)

【考点】

(1)文艺复兴

(2)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