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检测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38822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检测题解析版.docx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检测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检测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检测题解析版.docx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检测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检测题(含解析)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鉴于美国最高法院曾数次裁定新政的相关法令“违宪”而造成新政的推行阻力重重,罗斯福总统在1937年3月关于司法机构重组的“炉边谈话”中指出,最高法院在当时不是以一个“立法机构”而是以一个“决策机构”的形象出现的。

罗斯福意在(  )

A.塑造美国总统的亲民形象

B.批评法院于涉影响政府效能

C.改变三权分立的改治体制

D.充分肯定立法机构尽职履责

2.1933年初,罗斯福在炉边谈话中说道:

“由于公众的信心受到侵蚀,大量公民涌入银行提现或将在银行的存款兑换成黄金。

挤兑势头如此猛烈,以至于连运行状况最好的银行都无法拿出足够的货币来满足提现需求。

”为改变这一局面,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  )

①所有银行停业整顿

②命令各州银行增发钞票

③以工代赈恢复民众信心

④实行宽松货币政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古典自由主义者认为“自由放任”才是最好的经济政策,坚决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然而,罗斯福总统也经常谈到“自由”,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四大自由”的概念,有力推动了“新政”的顺利进行。

这一现象说明(  )

A.“新政”因遭到激烈反对而不断趋向保守、稳健

B.罗斯福试图让步以缓和与反对者间的矛盾

C.传统理念可改造成为改革服务的精神动力

D.“新政”未改变“自由主义”的政策内涵

4.对下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中国

欧美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1979年英国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市场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1979年中央决定对广东、福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1981年美国里根总统强调“国家已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更加彻底的向右转”

1980年中国在广东、福建设立四个特区;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化产责任制的文件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法国开始私有改革浪潮

A.20世纪70年代中国和欧美的所有制关系都发生了质变

B.中国改革开放是在欧美私有化改革浪潮推动下发生的

C.凯恩斯理论对世界经济依然发挥着主导作用

D.20世纪70、80年代世界进入经济调整时期

5.1951年,法国社会党发表宣言称,把保障个人基本权利如医疗、休息、学习、住房权以及消灭男女不平等和城乡不平等看作“社会民主的基本价值”之一。

但是,到了70、80年代,法国工人失业人数一度高得惊人。

这一变化说明了(  )

A.单纯的社会救助无法适应新形势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时常动荡不定

C.国家与社会力量的关系亟待调整

D.福利国家制度没有缓和劳资矛盾

6.20世纪30年代,据对美国匹兹堡白领阶层和专业人员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家庭白天娱乐活动明显增多:

打乒乓球、拼板子、下跳棋、客厅游戏、打桥牌,尤其突出的是听广播。

这些现象(  )

A.说明当时美国民众生活悠闲

B.折射出美国失业现象的普遍

C.反映出美国家庭观念的重塑

D.表明新政已使美国重新繁荣

7.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调整劳资关系的立法,政府给了工人一定的政治权利,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人的经济利益和劳动极限。

在美国历史上,由国会通过此种内容的法案,并经总统签署生效,最高法院亦不得不承认,实属罕见。

这一现象反映出(  )

A.政府的职能与角色发生变化

B.部门权力统一不再相互制衡

C.总统权力介入立法司法领域

D.工人阶级权益全面得到保护

8.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其8年任期中,集中精力振兴经济,创造了美国经济史上历时最长久的低通胀、低失业和高速增长的繁荣时期。

助推这一现象出现的相关政策有(  )

①加大环境保护投资

②强化财政赤字政策

③扶植高新技术产业

④增加供应刺激需求

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

9.《全球通史》载:

“从1920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成,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了65%,同时,农民的实收入也在减少。

”这表明此时美国(  )

A.经济出现“滞胀”B.工农业发展不平衡

C.社会经济隐藏危机D.城乡差距继续拉大

10.1929年,胡佛就任总统后,以扶助大企业为目标,通过扩大信贷和减低公司所得税的办法,给资本家以财政援助;成立了“复兴金融公司”,借贷给银行、工业和铁路企业;1930年,国会通过了“史幕特﹣霍利关税法”,对美国进口的大部分商品提高了进口税率31﹣34%.这表明胡佛(  )

A.依然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对国家经济进行了有限干预

C.采取反危机措施已明显奏效

D.力图通过金融手段挽救危机

11.1935年一份由美国商人联名签署的反对新政的宣言中写道:

“新政葬送了我们先辈所创造的繁荣,让无功者不劳而获,由此毁掉了我们对于未来创造的进取心,”宣言主要反对新政(  )

A.增发钞票解决货币短缺B.保护劳工各项权利

C.建立企业公平竞争规则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12.罗斯福新政打破了政府不应干预经济生活的迷思。

其在社会保障、劳资关系、基础建设等各方面的举措,从政治的角度来看,产生的主要作用是(  )

A.引起垄断资本家不满

B.增加了就业,刺激了消费

C.造成了巨额政府债务

D.维护了美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13.1933年6月,资源自给力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意互相靠拢,形成了法西斯集团;而英法美也捐弃前嫌,于1936年签订了《三国货币稳定协定》和《三国黄金协定》。

材料反映出经济危机(  )

A.推动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建立

B.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

C.使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

D.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14.传统观点认为,面对危机美国总统胡佛继续采取自由放任政策,下列胡佛采取的措施中不能证明该观点的是(  )

A.拒绝稳定股市的建议B.成立复兴金融公司

C.否决国会的救市方案D.削减政府财政开支

15.战后美国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广泛补贴出口产品,英国用经济政策调控经济,建立国有企业,法国大规模实施国有化,德国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本实行“统制经济体制”。

这表明战后西方国家(  )

A.发展方式不同

B.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C.建立福利国家

D.大规模实施了企业国有化

16.20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纷纷改革社会福利制度,削减福利开支,大规模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

这表明西方国家(  )

A.福利开支压力巨大B.财政赤字巨大

C.大力发展私有企业D.减少国家干预

17.罗斯福曾说道:

“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

”罗斯福利用这一行政权,首先(  )

A.整顿银行业B.恢复工农业生产

C.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18.1932年,美国的失业人数达到1100万。

据《幸福》杂志估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没有任何收入,许多人活活饿死,活着的人也处境困难。

为此,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  )

A.社会救济与以工代赈B.调整工业生产

C.整顿财政金融体系D.减少农业产量

19.1932年,罗斯福竞选基金的25%来自银行家和经纪人的捐助,1936年,罗斯福第二次竞选,这25%下降到4%.这表明罗斯福新政(  )

A.导致罗斯福的支持率大大下降

B.维护了工农阶级的利益

C.一定程度上损害资本家的利益

D.开创了国家干预的先河

20.美国1920﹣1929年工业总产值增加了50%以上,新技术、新机器、新管理方法减少了对劳动力的使用,而在业工人的平均工资1929年还低于1920年。

这说明经济危机的发生是由于(  )

A.生产力的提高B.工人收入大大下降

C.贫富差距过大D.生产远超消费能力

21.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给演员支付工资,让他们搞免费演出;也曾雇佣研究人员专门去研究曲别针的历史。

这些做法(  )

A..实现了充分就业目标B..推动了福利制度建设

C.,体现了以工代赈思想D..证明了新政的可行性

22.1932年,英国在渥太华召开英联邦和殖民地经济会议,签订了11个双边协定,其主要内容是:

运往自治领、殖民地的英国工业品要相应地受到优待;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

其目的是(  )

A.利用宗主国优势摆脱经济危机

B.压制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

C.为实现霸权主义奠定经济基础

D.解决国际间经济贸易摩擦

23.据官方《国民收入与支出》统计:

1951﹣1982年英国社会福利增长2.7倍,而国内生产总值只增长近1倍,同期社会福利金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4.4%跃升为29.4%.材料反映英国的社会福利(  )

A.促进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

B.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

C.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D.扩大了社会消费

24.1932年,一位观察家报道:

“从南、北卡罗来纳起,一直仲展到新墨西哥,地里的棉花没人采摘。

葡萄园里还有未摘的葡萄,橄榄园里挂满正在溃烂的果实,与之密切相关的是(  )

A.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美国企业中劳动力的缺乏

C.各国普遍椎行贸易保护主义

D.国家对农产品结构的调整

25.经济危机期间,大量工人失业,美国政府实行社会救济。

对此,一位技师说:

“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到救济机关去,我简直不得不糟蹋我的自尊心。

”这表明(  )

A.实行以工代娠的必要性

B.美国民众抵制政府的干预政策

C.经济危机引发民众恐慌

D.罗斯福新政无法摆脱经济危机

二.材料题(共2小题)

26.材料从19世纪未起,英、德等国先后颁布了针对疾病、工伤事故等的保险法。

针对低收入群体以及老人、儿童和妇女,西欧又建立或完善了救济制度。

在理论方面,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贝弗里奇是最有代表性的社会保障学者,其中贝弗里奇被西方称为“福利国家”。

二战后,西欧逐步建立起面向全民的社会保障网,除退休金、失业和医疗工伤兰大保险外,还设立了孕、产妇补贴、幼儿、学童补贴等几十种项目。

欧共体也逐步形成自己的社会政策。

1972年,欧共体“社会行动纲领”把解决失业特别是青年人和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列入优先目标之一。

80年代,西欧各国为了缓和财政不平衡状况,增加税收和削减社会保障支出。

﹣﹣摘编自李琮《西欧社会保障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两欧社会保障制度的新发展,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西欧社会保障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启示。

27.胡佛总统的共和党政府不是被枪弹所推翻的,而是在1932年的选举大失败中被选票所倾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总统大选前不久,198年8月,赫伯特•胡佛曾经宣称:

“我今日美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更接近摆脱贫困的目标。

贫民救济院正在从我们眼前消失。

﹣﹣[美]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1492~1997)下册》

材料二他承认现行社会制度中的病点,然而他只是希望把病的部分割去,而没有希望把它全部扑灭后再来建造。

新政并不是为某一个特殊阶级谋利益,也不是要把资本制度,连根掘起,新政只要把资本主义已锈了的车轮,磨得光些,使其再能转动,这是资本主义的还魂剂,不是资本主义致死药。

﹣﹣马星野《美国新政成绩之总检讨》,《新中华》4卷17期(1936年9月)

完成下列要求:

(1)你赞成材料一中胡佛的观点吗?

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的观点。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检测题(含解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解答】“最高法院在当时不是以一个“立法机构”而是以一个“决策机构”的形象出现的”表明罗斯福意在批评法院干涉影响政府效能,故B正确;

A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

B。

2.【解答】“由于公众的信心受到侵蚀,大量公民涌入银行提现或将在银行的存款兑换成黄金。

挤兑势头如此猛烈,以至于连运行状况最好的银行都无法拿出足够的货币来满足提现需求”为此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所有银行停业整顿,实行宽松货币政策,故①④正确;

②③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

B。

3.【解答】A.材料反映罗斯福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进行改造,促进了新政的顺利进行,材料无法体现新政不断趋向保守、稳健,排除A;

B.材料反映罗斯福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进行改造,促进了新政的顺利进行,材料无法体现罗斯福试图让步以缓和与反对者间的矛盾,排除B;

C.C.根据“罗斯福总统也经常谈到‘自由’,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四大自由’的概念,有力推动了‘新政’的顺利进行”可知,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经过改造,推动了罗斯福新政的顺利进行,故C正确;

D.根据“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四大自由’的概念,有力推动了‘新政’的顺利进行”可知,罗斯福创造性的利用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改变了“自由主义”的政策内涵,故D错误。

故选:

C。

4.【解答】A.70年代中国和欧美国家所有制结构尽管有所调整,但没有发生本质改变。

B.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是在欧美国家私有化改革浪潮下推动的,选项表述不符合历史事实。

C.从材料可以看出都是加强市场的作用,而凯恩斯主义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在七八十年代以后就逐渐的削弱了。

D.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七八十年代中国和欧美国家都进入了经济政策的调整阶段。

故选:

D。

5.【解答】结合所学可知,战后法国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行国有化,完善福利制度。

20世纪80年代,法国私有化浪潮兴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显现,需要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调整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故C项正确;

题干主题并非阐述社会救助的影响,故排除A项;

B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

福利国家制度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秩序,D项说法错误,故排除。

故选:

C。

6.【解答】依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可知,处于经济大危机时期,依据材料“大多数家庭白天娱乐活动明显增多:

打乒乓球、拼板子、下跳棋、客厅游戏、打桥牌,尤其突出的是听广播”,结合所学可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美国打击沉重,使得大量人民失业,无事可做,因此出现白天娱乐活动现象,故B项正确。

A项明显不符合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社会状况,排除。

C项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

材料体现的是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消极影响,故D项错误。

故选:

B。

7.【解答】材料“在美国历史上,由国会通过此种内容的法案,并经总统签署生效,最高法院亦不得不承认,实属罕见”说明总体已经涉及立法领域,说明政府职能与角色发生变化,故A正确。

B说法绝对,排除。

题干没有涉及司法的相关信息,排除C。

D“全面”说法片面,排除。

故选:

A。

8.【解答】本题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在进行社会经济改革的同时,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

同时,也完成了对传统产业

的技术改适,加大环境保护投资,刺激需求在此期间,美国经济逐新有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在保持低通胀、低失业率、财政赤字减少的同时,发展速度名列西方发国家前列,进入了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故①③④正确,②错误。

故选:

C。

9.【解答】材料表明:

美国二十年代经济发展极其不平衡,生产率提高,导致商品产量增加,但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社会经济中隐藏危机,最终导致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故C选项正确;

ABD三项都不能反映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

故选:

C。

10.【解答】A.从材料可以看出胡佛采取对经济的干预措施。

看不出自由放任的特点。

B.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胡佛采取了一些对经济干预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这种干预是有限的干预。

D.胡佛政府的措施没有挽救经济危机,危机的危害进一步扩大。

D.材料中的提高进口关税不是金融手段。

故选:

B。

11.【解答】“让无功者不劳而获,由此毁掉了我们对于未来创造的进取心”表明宣言主要反对新政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制度降低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故D正确;

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

D。

12.【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方式破坏了自由主义原则,引起了垄断资本家的不满,但是缓和了经济危机所带来的问题,并且开创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因而A选项不是最主要的作用,故A错误;

罗斯福新政措施中能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的主要是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的措施,帮助各州进行直接救济或以工代赈的措施有利于刺激消费,而非社会保障、劳资关系、基础建设等各方面的举措,故B选项错误;

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方式应对危机,构建社会保障制度,增加了政府支出,造成巨额的政府债务,但这不是题干所问的从政治角度看产生的主要作用,故不选C选项;

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调整国家政治、经济各方面,缓和经济危机所带来的问题,并开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从政治的角度维护了美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故D选项正确。

故选:

D。

13.【解答】据材料可知,两大不同利益集团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重新分化组合,这反映了国际格局的变化,故B正确。

材料没体现国家干预模式,排除A。

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是在二战后,排除C。

材料没体现经济危机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排除D。

故选:

B。

14.【解答】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胡佛政府采取的是自由放任的政策,成立复兴金融公司是政府干预金融业的表现,不能证明材料中的观点。

故选:

B。

15.【解答】依据材料“美国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英国用经济政策调控经济,建立国有企业,法国大规模实施国有化,德国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本实行统制经济体制”可以看出二战后,欧美国家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B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二战后欧美国家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的表现,说明发展方式相同,故A项错误。

CD项只符合法国政策,而且建立福利国家和实施企业国有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表现,排除。

故选:

B。

16.【解答】依据材料“20世纪70年代”、“削减福利开支,大规模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可知,这是国家减少对经济干预的表现,故D项正确。

AB两项是材料现象的原因,排除。

大规模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不能于大力发展私有企业,故C项错误。

故选:

D。

17.【解答】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首先整顿的银行业,故A正确;

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

A。

18.【解答】“1932年,美国的失业人数达到1100万。

据《幸福》杂志估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没有任何收入,许多人活活饿死,活着的人也处境困难”为此,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社会救济与以工代赈,故A正确;

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

A。

19.【解答】“1932年,罗斯福竞选基金的25%来自银行家和经纪人的捐助,1936年,罗斯福第二次竞选,这25%下降到4%”表明罗斯福新政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故C正确;

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

C。

20.【解答】“美国1920﹣1929年工业总产值增加了50%以上,新技术、新机器、新管理方法减少了对劳动力的使用,而在业工人的平均工资1929年还低于1920年”说明经济危机的发生是由于生产远超消费能力,故D正确;

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

D。

21.【解答】从材料中政府出工资让演员演出,雇佣专门人员去研究历史,明显可以看出体现以工代赈的思想。

故选:

C。

22.【解答】A.从材料可以看出面对1929年经济危机,英国利用宗主国的地位要求殖民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危机,这是为了摆脱经济危机。

B.当时没有压制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C.材料看不出实现霸权主义的要求。

D.材料是在英联邦内部采取的措施,不是为了解决国际贸易摩擦。

故选:

A。

23.【解答】根据材料英国社会福利支出比重增加,有利于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故B项正确。

依据材料“而国内生产总值只增长近1倍”可以看出国民经济的增长与福利的变化没有必然联系,故A项排除。

C项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而且福利的提高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提高积极性,故排除C项。

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故D项错误。

故选:

B。

24.【解答】根据时间“1932年”及地点可知,在当时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农产品价格暴跌,农民辛苦生产出来的东西往往以低于成本价卖出,或根本卖不出去,于是出现了宁可让很多农产品烂在地里也不采摘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胡佛政府采取的自由放任政策导致,故选A项。

BCD三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

故选:

A。

25.【解答】“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到救济机关去,我简直不得不糟蹋我的自尊心”体现了实行以工代娠的必要性,故A正确;

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

A。

二.材料题(共2小题)

26.【解答】

(1)从材料可以看出二战以后,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种类增多,覆盖面广,欧共体加强了对社会保障的协调,但80年代,削减了社会保障支出。

出现的新原因包括:

战后西欧普遍实施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西游经济一体化密切了各国间的经济联系.80年代西欧国家经济增速减慢。

(2)从欧洲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社会保障制度应该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加强立法,政府主导不断调整完善。

故答案为:

(1)新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种类多,覆盖面广,欧共体加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协调,80年代削减社会保障支出。

原因:

二战后西欧普遍实施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西游经济一体化密切了各国间的经济联系.80年代西欧国家经济增速减慢。

(2)启示: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社会保障制度应该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加强立法,政府主导不断调整完善。

27.【解答】

(1)本小问的态度及其说明,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这一观点不符合史实,因此不赞成。

结合1929﹣1933年对美国的影响解答即可。

(2)本小问的论证,依据材料二可以看出观点是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然后对观点进行论证,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征、影响等方面说明。

故答案为:

(1)观点:

不赞成。

说明:

美国后来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并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整个社会政治体制也遭受着空前的重创。

(2)观点:

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论据:

罗斯福新政对金融业进行整顿;实行工业复兴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这些措施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其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通过罗斯福新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避免了走上法西斯道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