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戏剧史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3442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欧戏剧史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西欧戏剧史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西欧戏剧史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西欧戏剧史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西欧戏剧史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欧戏剧史复习资料.docx

《西欧戏剧史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欧戏剧史复习资料.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欧戏剧史复习资料.docx

西欧戏剧史复习资料

西欧戏剧史

古代戏剧

希腊戏剧

一、起源、形成、发展

1.起源:

酒神祭祀;悲剧——“酒神赞美歌”序曲;喜剧——“下等表演”的序曲。

二、作家与作品

1.埃斯库罗斯——希腊悲剧创始人

A.名词解释:

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456)古希腊悲剧诗人,与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一起被称为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悲剧作家,有“悲剧之父”、“有强烈倾向的诗人”的美誉。

他的作品强调个人的责任心和道德感,相信命运和因果报应。

代表作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阿伽门农》、《善好者》(或称《复仇女神》)等。

B.作品:

《被束缚的普罗米修斯》

a.人物:

普罗米修斯——一个伟大的英雄形象,是人类的挚友和导师,为人类盗火种而得罪宙斯,虽然遭到了残酷的报复,但他反抗暴力和伸张正义的意志却十分坚定。

b.结构:

三联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被释放的普罗米修斯》、《带火者普罗米修斯》。

C.创作特征:

通过神话题材展示自己时代的历史趋势,即从氏族社会到奴隶主民主政治时期新旧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的斗争,其中进步力量获得胜利。

2.索福克勒斯

A.名词解释:

索福克勒斯(约公元前496——406)索福克勒斯既相信神和命运的无上威力,又要求人们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雅典民主政治繁荣时期思想意识的特征。

他根据他的理想来塑造人物形象,即使处在命运的掌握之中,也不丧失其独立自主的坚强性格。

和埃斯库罗斯不同,索福克勒斯认为命运不再是具体的神,而是一种抽象的概念。

代表作品《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

B.作品:

a.《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是外国文学史上典型的命运悲剧人物。

是希腊神话中忒拜(Thebe)的国王拉伊奥斯(Laius)和王后约卡斯塔(Jocasta)的儿子,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

“戏剧艺术的荷马”、“命运悲剧大师”索福克勒斯在古希腊戏剧《俄狄浦斯王》中丰富了其命运悲剧的形象。

b.《安提戈涅》:

是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42年的一部作品,被公认为是戏剧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该剧在剧情上是忒拜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但是最早写就的。

剧中描写了俄狄浦斯的女儿安提戈涅不顾国王克瑞翁的禁令,将自己的兄长,反叛城邦的波吕尼刻斯安葬,而被处死,而一意孤行的国王也遭致妻离子散的命运。

剧中人物性格饱满,剧情发展丝丝相扣。

安提戈涅更是被塑造成维护神权/自然法,而不向世俗权势低头的伟大女英雄形象。

C.贡献:

善于表现人物性格,人物性格不是简单一律的,而是丰富多彩的;戏剧冲突;戏剧语言。

3.欧里庇德斯

A.名词解释:

前485或480年——前406年)与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并称为希腊三大悲剧大师,他一生共创作了九十多部作品,保留至今的有十八部。

他注重当时存在于雅典社会的各种问题,并在神话的基础上,将它们展示在自己的创作中。

代表作品《美狄亚》、《希波吕托斯》、《赫卡柏》等。

B.作品:

A.《美狄亚》:

写于公元前413年。

剧作着重刻画的是美狄亚的复仇心理,对妇女的卑微地位和不幸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是古希腊悲剧代表作品之一。

其剧作语言接近口语,尤擅长描写人物心理,充满浪漫情调和闹剧气氛,对后代剧作家有很大的影响。

b.《希波吕托斯》:

描写的是智慧的希波吕托斯,他是雅典王忒修斯与阿玛宗女王的儿子,他崇拜贞洁的狩猎神阿耳忒弥斯,厌恶女人和爱情。

这样以来,他便招徕了爱神阿佛洛狄忒的愤怒。

爱神使希波吕托斯的后母淮德拉对他产生了强烈的爱情。

淮德拉向希波吕托斯求爱,被愤怒的希波吕托斯坚决拒绝后,便羞愧自杀,她临死前对丈夫诬告希波吕托斯企图玷污她。

忒修斯王听了大为震怒,便请求海神波塞冬派一头大公牛撞倒希波吕托斯的马车。

受惊了的马狂奔起来,希波吕托斯在岩石上撞死。

最后,阿耳忒弥斯出现了,她把全部真情告诉了忒修斯,并且安慰了垂死的希波吕托斯。

在这个悲剧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欧里庇得斯对宗教的怀疑及神的所谓的英明和仁慈的不信任。

4.阿里斯托芬

A.名词解释:

(Aristophanes,约前446年—前385年)古希腊早期喜剧代表作家,相传写有四十四部喜剧,现存《阿卡奈人》、《骑士》、《和平》、《鸟》、《蛙》等十一部。

有“喜剧之父”之称。

阿里斯托芬及在他之前的喜剧被称为旧喜剧,后起的则被称为中喜剧和新喜剧。

阿里斯托芬的喜剧尖锐、深刻,属政治讽刺剧,触及了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

B.作品:

《阿卡奈人》:

a.作品内容:

(公元前425)是阿里斯托芬第一部成功的喜剧。

在“开场”中,农民狄开俄波利斯看见雅典公民大会不让一个提倡议和的人讲话,他给了那人八块钱币,派他替他自己一家人同斯巴达人议和。

在“进场”中,雅典附近受战祸最深的阿卡奈人(合唱队)用石头追打狄开俄波利斯,指责他叛国。

他在“对驳场”中争辩说,他并不想投靠斯巴达人,他本人也受到他们的蹂躏,但雅典人也要对引起战争负责。

有一些阿卡奈人不服,请主战派将领拉马科斯来帮忙,狄开俄波利斯当场和他扭打,把他打败,并去和伯罗奔尼撒人通商。

接着的“插曲”表现了作交易的场面,显示和平的好处。

拉马科斯再度出征,在“退场”中,他跛着脚上场,他在战争中负伤,痛苦万分。

狄开俄波利斯却由两个吹双管的女子伴着,饱食大醉,得意洋洋。

b.写作手法:

《阿卡奈人》通过漫画式的夸张手法和表面上很不严肃的讪笑打诨的场面来反映生活,很像闹剧。

例如,狄开俄波利斯和拉马科斯的争辩本来是件正经事,但两人却在台上撒野,通过扭打来解决问题;又如,有一场写一个农民在战乱中丢掉耕牛,几乎把眼睛哭瞎,他来到狄开俄波利斯的市场上买“和平眼药”,谐谑地表现了农民的和平愿望。

这些场面都很滑稽。

但是,在“退场”中,堂皇的雅典将军在台上哇哇大叫的场面就很丑。

在这些滑稽和丑陋的事件中,寄寓着非常严肃的思想。

c.意义:

《阿卡奈人》的政治作用在于扫除雅典公民中的主战心理,号召订立和约。

诗人在剧中指出,战争对政治煽动家和军官有利,对人民有害;他认为战争双方都有过错,主张各城邦团结友好,发扬马拉松精神,共同对付波斯的侵略威胁。

阿里斯托芬正是从这个思想高度去俯视脚下的现实,才把生活中丑陋的本质挖掘出来,尽情地加以嘲笑。

亚里士多德和《诗学》

A.亚里士多德:

(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

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作为一位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世界的贡献无人可比。

他对哲学的几乎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献。

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

B.《诗学》:

a.涉及的问题:

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摹仿”;主张艺术应该是艺术家根据自己的理想事物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结果,而不是现实事物的消极的复制品。

b.悲剧的定义: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声,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c.悲剧艺术六个成分:

形象、性格、情节(最重要)、言词、歌曲、思想。

三一律(classicalunities)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亦称“三整一律”。

是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

先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戏剧理论家琴提奥约于1554年提出,后由法国新古典主义戏剧家确定和推行。

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行动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

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瓦洛把它解释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

罗马戏剧

一、戏剧的发展

1.戏剧类型:

阿特拉笑剧;拟剧

2.代表人物:

安德罗尼喀斯、尼维厄斯、普劳图斯、泰伦斯、塞内加

二、作家与作品

1.普劳图斯:

普劳图斯(公元前254?

-184)是罗马第一个有完整作品传世的喜剧作家,出身于意大利中北部平民阶层,早年到罗马,在剧场工作。

后来他经商失败,在磨坊作工,并写作剧本。

他也是罗马最重要的一位戏剧作家。

代表作《孪生兄弟》、《一坛黄金》、《吹牛军人》、《撒谎者》等。

2.泰伦斯:

罗马共和国的著名戏剧家,约公元前195或前185年到前159年,生于迦太基。

先是被带到罗马为奴,后获释。

他一生共写过六部喜剧(全部留传至今),包括《婆母》(《岳母》[Hecyra])、《两兄弟》(《兄弟》[Adelphi])、《安德罗斯妇人》(Andria)、《宦官》(Eunuchus)、《自虐者》(Heautontimorumrnus)和《福尔米欧》(Phormio)等代表作品都是从古希腊新喜剧(批衫剧)改编或翻译过来,并以诗歌形式写成。

其喜剧结构严谨、语言文雅但欠生动,所遭非议颇多,人物内心矛盾刻画细腻,人物形象自然。

3.塞内加:

古罗马悲剧家。

生于罗马帝国行省西班牙,早年到罗马,受过很好的修词学训练,擅长演说,对哲学、宗教、伦理道德和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和著作,是古罗马斯多葛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疯狂的赫拉克勒斯》、《特洛伊妇女》、《腓尼基少女》、《美狄亚》、《菲德拉》、《俄狄浦斯》、《阿伽门农》、《提埃斯忒斯》和《奥塔山上的赫拉克勒斯》,均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

4.贺拉修斯与《诗艺》:

A.主张:

艺术摹仿自然并具有教育作用,即“寓教于乐”。

B.要求:

作家先有生活经验、真实的生活感受、真实的情感;重视艺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内容简洁明了,有条不紊。

中世纪的戏剧

戏剧的形成、发展与创作(宗教戏剧、奇迹剧、神秘剧、道德剧、笑剧与愚人剧)

宗教戏剧:

从教会仪式中的唱诗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内容几乎包括全部《圣经》,代表作《亚当》。

奇迹剧:

宗教戏剧的变种,基本上为城市中产阶级服务,多被用于暴露社会矛盾和道德教育问题,反映出中产阶级的道德观念和人民群众对于封建社会的批判。

神秘剧:

题材主要是关于耶稣的生死与复活以及圣徒的传奇故事,但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现实主义成分和反对封建教会的思想意识逐渐加强。

代表作《奥尔良之围》。

道德剧:

旨在宣扬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点,借以反对封建统治和争取资产阶级的生活权利。

主要特征在于它描写的人物是一些寓意性质的人物,将抽象的人的性格拟人化。

代表作《忍耐的堡垒》、《四原素》。

笑剧:

特点是运用多方面有趣的题材,直接反映现实生活,赋有各种民间戏剧的基本因素,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戏剧,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主要是通过人物性格的展现来完成的。

代表作《巴特林的笑剧》、《洗衣桶》。

愚人剧:

是一种讽刺戏剧,从民间戏剧发展而来。

充满着狂欢的游戏和尖酸刻薄的嘲讽,登场人物全是傻子,具有隐喻特性。

代表作《愚人王的戏》。

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

意大利戏剧

创作风格:

表现个人主义和享乐思想的作品

具有现实主义和社会讽刺因素的创作。

(代表人物马基阿维里、阿莱廷诺)

马基阿维里:

名词解释:

十六世纪意大利著名政治家、作家,代表作《曼陀罗花》。

作品:

《曼陀罗花》(1520),意大利资产阶级进步阶层的思想意识和一般所谓马基阿维里式的阴谋权术的种种特征都在这个剧本里展现。

意大利第一部悲剧是G.G.特里西诺(1478~1550)的《索福尼斯巴》(1514/1515~1562)。

该剧取材于古罗马历史,讴歌爱国主义。

田园剧:

A.15世纪末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戏剧。

这些剧大都应贵族的要求而作,在各城邦的宫廷演出,以古代神话传说为题材,通常用韵律丰富的诗体写成,演出时配以悦耳的音乐和优美的服饰与布景,表现一些抒情的场面,但脱离现实生活。

塔索(1544~1595)的《阿明达》(1573)展示爱情的力量,赞美自然,洋溢着人文主义的思想情趣,但又没有摆脱宫廷贵族的趣味。

从整体上看,田园剧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