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1951年《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29744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1951年《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1951年《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1951年《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1951年《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1951年《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1951年《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docx

《《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1951年《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1951年《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1951年《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docx

《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1951年《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

一、发展历程

《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1951年7月

《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1956年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1981年10月

《幼儿园工作规程》1989年试行,1996年实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7月

《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1951年7月

《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1951年7月

新中国成立初期幼儿园德育的目标更多地体现了一些政治色彩,对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德育要求涉及

较少。

第一个条件是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精神,让幼儿很好地过集体生活、遵守规则、敬爱父母、尊长,团结同学,彼此互助。

第二个条件是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思想,让幼儿爱国旗、国歌、首都、人民领袖、人民解放军和志愿军、兄弟民族等。

第三个条件是培养幼儿以劳动为中心的爱劳动、爱人民、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国民公德。

《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1956年

对德育的任务做了一些调整,明确提出幼儿园“培养儿童有组织的行为是全部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基础”,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幼儿互助友好的关系、热爱劳动的意识以及热爱祖国的品质,其中“热爱祖国”是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中心环节。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1981年10月

《纲要》在分析了幼儿的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的特点之后,提出了德育的具体任务:

“向幼儿进行初步的五爱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培养他们团结、友爱、诚实、勇敢、克服困难、有礼貌、守纪律等优良品德、文明行为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同时,《纲要》还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班的特点把这一总目标进行了具体化。

《幼儿园工作规程》1989年试行,1996年实行

《规程》确定了德育的总体目标是:

“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7月

新《纲要》提出社会领域的目标是:

“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新《纲要》将潜移默化作为社会教育的首要特点,进一步强化了社会教育与其他领域在教学方法和途径上的区别。

新《纲要》特别强调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

教师还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同时把幼儿与成人和同伴的共同生活和交往作为其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资源。

新《纲要》充分认识到了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要求实现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协调与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健康发展,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幼教工作者对社会领域课程认识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二、幼儿特点

幼儿期是人生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

此时期的孩子,她们仍受自我中心状态的束缚,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常以他人的评价代替自我的评价;由于动作发展不协调,他们接触社会的范围相对狭窄,对社会的规则不了解,常以自己的经验代替团体的规则;他们刚从家庭走向集体生活,十分渴望和他人的共同活动,但由于缺乏相关经验,交往常遇到困难;他们来自不同的文化社区,对一切充满好奇,希望了解各种文化的有趣一面。

他们在社会和社会规范的习得中,逐渐成为适合社会标准的成员。

3~4岁幼儿的特点:

幼儿刚从家庭这个小社会走出来,开始步入群体学习、交往的生活环境。

由于这个时期的孩子自我中心意识相对中大班幼儿来说还很强,情绪易外露,易受他人的情绪影响。

他们对教师和成人有较强的情感依恋,愿意和喜欢的成人亲近,开始认同和接纳同伴,并以独立游戏和平行游戏的方式进行活动,合作行为较少。

4~5岁幼儿特点:

已适应集体生活的要求,并掌握了与学习、游戏、生活息息相关的、必需的生活自理能力。

随着身体的长高、长大,自我意识逐渐形成,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与他人相处时表现出自信,规则意识也逐渐萌发。

他们喜欢和同伴一起玩,开始了解和学习与人交往的方式和策略。

他们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喜欢做自己能做的事,对周围的变化感兴趣,表现出好奇和探究心。

5~6岁幼儿特点:

幼儿的自我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开始正确地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表现出自信、独立、积极、主动。

他们有了相对稳定的伙伴,愿意与多人合作游戏。

情绪的稳定性也逐渐增强,愿意遵守集体的规则,并努力控制自己的行为。

他们对周围环境有着浓厚的求知欲望,并通过探索性的行为找寻答案。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经过个体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它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

由于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不同,他们的社会发展会存在差异。

儿童要能健康地成长,成为一个符合社会需要的人,不仅要在身体上受到照顾,还需要和社会成员进行交往,发生情感上的联系,发展主体适应能力,成为善于适应环境变化、协调与他人关系、活泼开朗的现代人。

这些,将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是幼儿终身受益。

 

三、课程目标

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1)会用一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爱好、情绪、情感。

(2)学习正确地评价自己与他人,能正确地对待他人的评价。

(3)主动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有好奇心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4)爱动脑,愿意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设计活动、完成活动。

(5)能较快地适应常规和活动的变化,乐于尝试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情。

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1)愿意与他人共同游戏、活动并和睦相处。

(2)善于与人交往,懂得问候,交谈、与人合作及参与活动的技巧,掌握几种交往的策略

(3)能主动帮助弱小同伴,乐于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老人和残疾人,经常自愿的与他人分享器械、食物、衣物等。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1)了解一些日常生活的规则要求,有按要求行动的意识。

(2)知道各种活动不同的规则要求,养成按规则进行活动的习惯,增强执行规则的能力

(3)感受生活规则的重要,能围绕自己的生活、学习、游戏制定简单的规则。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认真倾听并理解任务性的语言,掌握记忆任务的方法;能牢记委托,并力争完成。

(1)有困难或需求帮助是会用适当的方式向成人表达自己的需要、想法。

(2)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尽可能自己解决。

(3)做事有信心,能有始有终地做完一件事。

(4)了解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能较快地适应变化的环境,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5)愿意接触或了解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外国人,感受他们的风俗习惯。

自信心培养

小班

中班

大班

上学期

1.知道自己的性别,年龄和姓名,知道自己是和别人不同的。

2.不好哭,不怕生,保持愉快的情绪;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会寻求帮助。

当同伴遇到困难时,能及时帮助或告诉别人。

1.知道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和自己完全一样,喜欢自己的长相。

愿意用自己特殊才能为大家服务。

2.知道人有喜怒哀乐等情绪,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喜好、需要以及情感。

3.感受与了解周围环境的变化,并能很快适应。

1.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有着与别人相同和不同之处,对自己的优点和进步感到自豪和光荣。

2.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有改正的愿望和行动。

3.不害怕环境的变化,在新环境中能自己照顾自己。

下学期

1.愿意表现对游戏、活动选择的喜好。

2.乐意在吃饭、睡觉、做操、学习等方面表现自己,愿意做自己会做的事。

1.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愿意动脑筋想办法,自己尝试解决。

2.对劳动有兴趣,愿意为同伴和集体服务,能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参加各种活动,对完成任务有信心。

1.热爱劳动,有责任心,在劳动过程中有始有终的做完每件事。

2.愿意接受有难度的任务,尝试新活动

3.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气馁,敢于不断尝

人际交往

小班

中班

大班

上学期

1.知道班级中同伴的姓名、性别,会辨别生人。

2.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戏;在许多客人面前仍能愉快地游戏、玩耍、交谈。

3.遇到纠纷时,不打人、不骂人,试图讲道理;体验与老师、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

1.喜欢和同伴共同游戏。

2.主动与认识的人打招呼,愿意与人聊天、交谈。

3.学习用正确的方法(语言提示、商量等)表达自己的需要与想法。

1.主动准确使用礼貌用语。

2.有礼貌的与周围熟悉的人打招呼、谈话。

李卓森交接图书

3.知道接待客人的方法,主动与客人聊天。

下学期

1.会运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主动问候、招呼小朋友。

2.能听懂成人的指令性语言,并按指令行动。

3.知道做客的要求,不乱翻别人家的东西。

1.关心弱小同伴和有困难的人,帮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2.愿意与父母或成人交谈,与人交往不胆怯,乐意参加参观、散步等活动。

1.主动带年幼的同伴共同游戏,体验大带小的快乐。

2.愿意与众多的同伴合作游戏,有一定的坚持性。

3.能友善的对待外国友人,礼貌地与他们交流。

行为规则

小班

中班

大班

上学期

1.了解集体生活中的基本规则,知道一日生活中主要环节的要求。

2.不受冷、热和天气变化的影响,坚持天天上幼儿园。

3.愿意和他人分享游戏材料,不干扰妨碍别人游戏活动;游戏开始结束时,能按要求摆放和收拾玩具材料。

1.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交谈,不随意插嘴。

2.知道不能把集体的或他人的东西带回家占为已有。

1.愿意听从成人和同伴劝告,不做危险的事。

2.熟悉有关安全、交通、环保的标记,愿意按标记的提示行动。

3.会一同轮流、合作、交换、等待等方法与同伴游戏。

下学期

1.愿意按“三轻”的要求游戏、活动,知道不妨碍别人。

2.理解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教师发出的规则性信号,并按要求执行。

1.关心弱小同伴和有困难的人,帮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2.愿意与父母或成人交谈,与人交往不胆怯,乐意参加参观、散步等活动。

1.会根据需要自己制定区域游戏的规则,并制作相应的提醒标记。

2.有环境保护的意识,当发现不当的行为举止时,敢于劝阻。

 

民俗文化

小班

中班

大班

上学期

1.了解幼儿园、家庭、社会周围环境,喜欢自己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2.了解为自己服务和帮助自己的人,尊重他们的劳动。

1.感知与了解自己的生活与他人劳动的关系,感激劳动者,尊重和爱戴他们。

2.认识并喜欢家乡著名的风景名胜和环境,了解中国最著名的风景名胜,感受其中的美。

3.认识并尊敬国旗,参加幼儿园的升旗活动。

1.了解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工作,感激他们的劳动付出,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2.关注家乡的新成就,为家乡的变化而自豪。

3.知道中国的首都是北京,认识并尊重国徽,会唱国歌,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下学期

1.了解幼儿园、家庭、社区周围环境,喜欢自己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2.了解为自己服务和帮助自己的人,尊重他们的劳动。

3.在过新年、庆六一等活动中,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体验节日的快乐。

 

1.在主要的节日活动中,体验节日的欢乐气氛,能用绘画、制作等表现自己的感受。

2.了解家乡独特的传统民俗和民间工艺、特产,有求知和学习的愿望。

1.了解传统民间节日的由来和庆贺方式,喜欢民俗习惯。

2.了解江苏著名的民间工艺,萌发对民间工艺的兴趣。

3.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尊重少数民族。

 

四、当前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

――以两个社会活动为例,关于如何选择恰当的内容、适宜的方式,对儿童进行社会态度、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培养,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活动一:

无声的爱(大班)

  活动目标

  1.了解聋哑人的交流方式,学习简单的手语。

  2.引导幼儿平等地看待聋哑人,激发幼儿关爱残疾人的情感。

  活动过程

  1.游戏:

教师做手语,请幼儿猜。

  2.引导幼儿尝试用手势来表达(请个别幼儿展示)。

  3.提问:

你们知道,生活中什么人主要依靠手语来和别人交流?

  4.观看关于聋哑学生学习的课件。

  提问:

画面中的学生在干什么?

你们能听懂他们在说什么吗?

为什么?

他们用什么方式和老师、同学交流?

  5.教师小结。

  6.学习简单的手语:

你好、早上好、我爱你、谢谢等。

  7.用学到的手语和客人、老师交流。

  8.看课件,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聋哑人的生活,激发幼儿关爱聋哑人的情感。

  9.提问:

社会上这么多善良的人都在关心聋哑人,那我们小朋友想怎样关心他们呢?

  10.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手工活动表现出来。

  为什么要选择“无声的爱”这一活动主题,教师在文本设计和课后反思中谈到,现在的教育对象都是独生子女,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总是过多地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关爱,却缺乏对他人关爱的体验。

因此,教师试图从引导幼儿了解聋哑人入手,通过了解聋哑人的交流方式,激发关爱残疾人的情感,平等地看待聋哑人。

  应该说这个立意是好的,出发点也没错,但问题是,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这个内容作为教育活动的主题?

这个问题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通过对此次活动的整个过程的了解,笔者发现,整个教育活动自始至终都是由教师自己“想”出来的。

即该教育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的问题,而不是幼儿的问题。

  首先,从幼儿的学习来看,以聋哑人为切入点教幼儿学会关爱,学会关心,既不符合幼儿的需要,也未能关注到幼儿的兴趣。

其一,聋哑人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相去甚远,幼儿很少有机会接触他们。

倡导一个弱势群体去关心另一个弱势群体其实是成人对幼儿不切实际的要求。

成人一厢情愿地赋予幼儿过高的道德期望,而忽视了幼儿本身发展的特点和成长的需要;其二,就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而言,他们几乎没有与聋哑人亲密接触的机会,缺乏相关经验。

而且,笔者通过对该班幼儿的观察与了解发现,这个主题也不在幼儿的兴趣范围之内。

对于这样一个幼儿既没有相关经验又没有多少兴趣的主题来说,教师即便是用尽了心思,拼命地引导他们去学习,其结果又会怎样呢?

  “幼儿园社会教育是一门关于人和社会、文化的课程,离开了社会现实,离开了幼儿熟悉的社会生活,远离了幼儿已有经验,这一课程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根基”。

因此,社会教育内容的选择应以幼儿的发展为依据,应建立在儿童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并以各种可感知的方式呈现以扩展幼儿的经验,使教育内容真正被幼儿所理解、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继而产生特定的情感和行为。

“活动一”中的教师尽管采用了看课件的方式展示聋哑人的困难,但当教师提问“你们想怎样帮助他们”时,幼儿面对这个远离自己生活的群体和课件中展示的不知所云的内容,很难理解教师的问题。

在教师的不断启发和追问下,幼儿的回答是“帮助他们、关心他们、爱他们”。

当教师期望幼儿回答得再具体些时,幼儿只能不切实际地表示帮他们“洗衣服、洗碗、做饭”。

我们说“,儿童自己能够理会,原也很好,如借此去教修身的大道理,便不免背谬了。

”[2]脱离幼儿的生活而进行的社会教育往往会适得其反,会培养伪君子,带来假道德或不道德的恶果,对童年造成危害。

  ●活动二:

爱心手语(大班)

  活动目标

  1.了解聋哑人的困难,乐于去关爱聋哑人。

  2.通过手的不同动作表达多种情感,感知聋哑人的非语言交往和表达方式。

  3.初步学习简单的手语,并尝试用手语与聋哑人交流。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故事,引出活动。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聋哑人会遇到的困难及手语的作用并提问:

  

(1)聋哑人在生活中会遇到什么困难?

他们是怎样进行交流的呢?

  

(2)手语有什么用?

(使幼儿明白:

聋哑人打手语,就和我们说话一样,能表达自己的意思,能互相交流。

  3.幼儿尝试用手语交流,体验聋哑人不能用语言表达带来的困难,讨论如何关爱聋哑人。

  

(1)教师分别请几名幼儿单独看图片,用手语表达图片的内容,要求不能说话,只能用手势表达,其他幼儿猜一猜图片中画的是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你们觉得是说话交流方便还是用手语交流方便?

聋哑人听不到声音也不能说话,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

  4.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手语动作。

  

(1)教师做几个手语动作,请幼儿猜是什么意思。

(我、你哭了、别着急)

  

(2)幼儿观看课件,学习简单的手语短句。

(你好、对不起、我会一点点手语、你需要帮助吗、别着急,你家有电话吗。

  5.师幼观看舞蹈《千手观音》,感受聋哑人的自强不息。

  6.在手语歌《感恩的心》中结束活动。

  “活动一”和“活动二”选择了相同的教育主题,都以关爱聋哑人为切入点,教学内容中都有手语的学习,教学形式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

所不同的是,“活动一”通过展示聋哑学校学生的学习片断,试图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聋哑人的生活,激发幼儿关爱聋哑人的情感。

“活动二”则通过幼儿看图片、做手势、猜意思——教师教手语——播放动画学手语——观看舞蹈《千手观音》——欣赏MTV《感恩的心》等多种形式达成活动目标。

  我们知道,直观的教学方法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占很重要的地位,该方法的使用有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

问题是,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服务的,舞蹈《千手观音》、MTV《感恩的心》确实很美,但在本活动中的播放完全游离了活动主题,缺乏与活动的内在联系,形式的翻新并不能弥补活动内容的先天不足。

一味追求形式的多样化,却忽视潜移默化的教育特点;呆板的言语说教无法深入幼儿心灵,也难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并非我们给予幼儿好的东西,幼儿就一定会有良性的感受反应,事实常常相反。

因为“情感的本质就是一种感受,‘自我的感受’是情感的核心”。

[4]过分追求形式的丰富多样,常常使得观摩教学活动成为教师个人的才艺展示。

从某种意义而言,幼儿更多情况下是教师手中的提线木偶,在活动过程中更多体现的是教师教的主动性、创造性,而不是幼儿的主动发现与主动学习。

因此,许多教学活动常常表现出“内容是教师‘想’出来的,方法是教师‘做’出来的,结果是教师‘说’出来的”,而不是幼儿发展所需要的学习,必然会浪费幼儿许多美好的童年时光。

反思幼儿园社会领域的教育,我们应该认真思考:

如何选择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的内容?

以何种形式呈现内容更加适合幼儿的学习?

首先,要选择适宜贴切的内容。

其一,与目标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必须删除;其二,所选内容应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既以幼儿的心理水平为基础,又有发展性;其三,所选内容要有启发性,能锻炼幼儿思维,启迪幼儿心灵。

五、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模式

一、生活感知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

让幼儿直接深入社会生活,扩大眼界,丰富感性经验,帮助幼儿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培养幼儿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幼儿理解相关的社会行为规范,实践有关的社会行为。

2.程序和策略

第一环节:

激发兴趣。

参观散步出发之前,教师要以简短的谈话启发幼儿活动的愿望,要告知幼儿参观游览、散步的地点、内容和注意事项。

第二环节:

实地观察。

要组织好这一环节,教师还应注意:

(1)参观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

确定参观的内容和具体目标的要求,与参观单位联系,有必要时应指导接待人员写好讲话稿等等。

(2)参观过程中,要让幼儿有充足的时间看看、想想;还要引导幼儿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所见的人和事;允许幼儿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地给予解答或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与寻找问题的答案。

(3)参观时间不宜太长,防止幼儿过度疲劳,产生厌倦情绪。

第三环节:

参与实践。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向幼儿提出行为要求,指导行为方法,组织幼儿操作练习,帮助幼儿把所获得的知识加以运用,使幼儿得到更真实的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参观邮局的工作流程后,教师组织幼儿“集体寄信”,让幼儿亲自购买邮票并将邮票贴在参观前准备好的信封上面,将信投到邮筒里。

这些实际操作,让幼儿真正获得寄信的初步知识,锻炼了寄信能力。

第四环节:

谈话小结。

参观、游览回园后,幼儿对参观内容的印象还比较深,教师要及时地组织幼儿进行一次谈话。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整理、加深幼儿对物的印象;另一方面,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对待周围人们和事物的正确态度。

组织这一环节应注意的问题有:

(1)谈话时,教师可以图片、谜语或生动语言等引起幼儿回忆参观的人和事,启发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参观的内容和感受最深的、最喜欢的事和物。

(2)教师要对这次参观、游览活动作一个小结和评价。

(3)提供有关材料,以供幼儿开展有关的游戏时用。

 

3.教学范例及评析

参观邮局(中班)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邮局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并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幼儿了解寄信的过程。

2.初步培养幼儿热爱、尊敬邮递员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联系好参观的地点并确定参观路线。

2.准备好报纸、杂志、信等实物。

3.幼儿每人画好一张画作为信。

4.幼儿看操作材料“参观邮局”。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谈话,引发幼儿对邮局的兴趣。

(1)出示报纸、杂志、信等实物,启发幼儿思考:

这是什么?

是谁送来的?

邮递员的工作单位在哪儿?

(2)提出参观的要求。

要求幼儿参观时保持安静,看邮局里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2.带领幼儿参观邮局。

(1)到邮局前引导幼儿观察邮局建筑物颜色,提醒幼儿安静去,小声地与工作人员打招呼。

(2)带领幼儿依次参观盖邮戳及分拣信件、卖邮票、买杂志、寄包裹、汇款的场所,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顾客在这里做些什么,邮局的工作人员是怎样工作的。

(3)组织幼儿讨论邮局和人民生活之间的关系,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许多方便。

3.集体寄信。

(1)请一个幼儿做顾客去买邮票,帮助幼儿认识邮票:

邮票是什么样子的呢?

它有什么作用?

告诉幼儿寄信必须贴邮票,邮票贴了就表示已付寄信费,邮票有多种面值。

(2)幼儿动手操作,练习寄信。

告诉幼儿信封上写的是幼儿园的地址,所以信是寄给幼儿园的。

教师示范将邮票贴在信封的右上角,再请一名幼儿将信投到邮筒里。

4.参观结束,组织幼儿返园后讨论,增强幼儿对邮递员的尊敬之情。

评 析

利用现实生活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这是本活动的最大特色。

让幼儿在大自然、大社会中学习,在身临其境中获得关于邮局的感性经验。

在参观过程中,教师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去观察、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幼儿。

例如,鼓励幼儿主动地向大人打招呼,主动地看一看、问一问、听一听、做一做,这既培养了幼儿大胆与成人交往的能力,又使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得到了提高,激发起对邮局工作人员劳动的尊敬之情。

这样的活动,将给幼儿留下深刻、美好的回忆。

二、情感陶冶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幼儿联想,诱发新的情绪体验,使幼儿与现实中、情境表演中或作品中的人物心心相映、情情相通,在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共鸣并作出反应,从而使幼儿在遇到类似的真实情境时,更容易产生移情,作出亲社会行为。

2.程序和策略

情感陶冶教学模式包括情感激发、情绪追忆、情感换位和实际行动四个环节。

3.教学范例及评析

关心生病的小朋友(大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