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中心设备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22032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测中心设备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检测中心设备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检测中心设备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检测中心设备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检测中心设备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检测中心设备管理制度.docx

《检测中心设备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测中心设备管理制度.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检测中心设备管理制度.docx

检测中心设备管理制度

检测中心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一)仪器设备的配置与验收

1、根据检测/校准的范围、项目所需的方法、工作量的需求及技术指标的要求,正确配置所需的仪器设备(包括量程范围、准确度、不确定度等的选择),以满足资源的要求。

2、设备更新及需增置新的仪器设备时,必要时应组织有关人员论证、购置设备及组织验收。

具体工作按《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品管理程序》和《仪器设备的控制管理程序》规定实施。

3、各检测/校准室负责人根据检测/校准工作的需要提出购置检测/校准仪器设备计划,填报《仪器设备购置申报表》,需写出仪器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申购原因及调研情况、设备功能、技术参数等。

4、当仪器设备到货后,由相关人员组织验收:

按装箱单和使用说明书核对仪器设备名称、生产厂家、规格、型号、生产日期、出厂编号以及零配件、性能等是否相符要求,并填写《购入仪器设备验收记录》。

若验收合格,由设备员负责进行编号、建卡、登记台帐。

验收不合格,则与供应商联系返修或退货。

5、特殊条件下,可向其他试验室或科研机构租、借仪器设备使用,确保其过程能力符合规定要求。

(二)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1、所有影响检测/校准结果的仪器设备应按周期检定或校准计划组织实施(包括新购入的仪器设备),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对经检定或校准所得的修正值,应确保及时更新备份;禁止对仪器设备的随意调整(包括硬件和软件的保护)致使检测/校准结果的失效。

2、仪器设备应由经过授权的检测/校准人员操作,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资格、具有一定的经验和操作技能、熟悉检测项目有关技术标准和规程、受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操作;对检测/校准设备实施维护和操作应使用最新版本的作业指导书(包括说明书、使用手册等),并方便操作及相关人员使用。

3、操作人在使用设备前后,应对该设备进行运行状态检查,以确保其能够满足规定标准要求,每次使用都要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

4、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应严格执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如使用中出现故障、过载、处置不当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执行仪器设备的维修程序,报告相关负责人。

经修复后的仪器设备须进行校准确认状态正常时,方可投入使用。

5、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检测数据异常,仪器设备使用人要分析原因,如属仪器设备原因,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对此前造成的影响进行追溯,如涉及到客户要及时书面通知客户,必要时对样品重新检测,出具正确的报告;

6、仪器设备运行过程中设备员应对使用频率高、漂移性较大的设备进行期间核查,以确保仪器设备的测量数据准确有效。

期间核查按《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程序》操作。

7、设备员根据仪器设备使用情况,建立仪器设备年检、月检和校准计划表,并负责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校准、维修返回校准和自校等管理工作。

8、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可对本中心各试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合理调配。

9、对某些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或特定的检测设施设备,可使用检测中心以外的仪器设备(租用、借用、使用客户的设备),使用者必须对借用仪器设备的功能是否符合要求、有效的检定证书、使用说明书等进行确认,应保证符合本准则的相关要求。

(三)仪器设备的标识管理

1、建立仪器设备台帐,统一编号、标识,设备的编号应具唯一性,并在仪器上标明,便于追溯和识别管理状态。

2、在用仪器设备必须进行检定或自校并做到标识明确(合格、准用、停用),以确定其状态,以防止错用。

标识内容包括:

检定单位、器具编号、检定(自校)日期、下次检定日期。

3、每台仪器设备均加以唯一性标识,如仪器设备编号、状态标签<红牌.黄牌.绿牌>,三种标志应用范围如下:

(1)、合格证<绿色>:

凡计量检定(包括自检)合格者;无法检定,经对比或率定适用者;

(2)、准用证<黄色>:

不必检定,经检查其功能正常者;多功能检测仪器设备,某些功能丧失,但检测工作所用功能正常,且经计量检定合格者;检测仪器设备某一量程精度不合格,但检测工作所用量程精度合格者;降级使用者。

(3)、停用证<红色>:

检测仪器设备损坏者;检测仪器设备经计量不合格者;检测仪器设备性能无法确定者;检测仪器设备超过检定、校验周期者。

(四)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1、操作人应对操作设备的性能、结构原理和操作要领有一定了解。

要做到:

操作熟悉,维护精心,不违反规范、超负荷使用设备。

2、操作人要执行“设备谁使用谁维护”的原则,掌握“三好四会”基本功能要求,遵守操作“十字作业法”。

严格做到:

①工作前:

检查仪器设备,查看电源是否正常,设备是否需要加润滑油、液压油,有无异常现象,可空载试运行;

②工作中:

遵守设备操作规程,正确操作,不许离开岗位;

③工作后:

认真清理擦拭设备,经常保持设备内外清洁。

三好四会基本内容:

①管好设备:

操作者应管好自己使用的设备,未经授权人同意不准他人使用。

②用好设备: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超负荷使用设备。

③修好设备:

设备操作人要配合维修人员修理好设备,及时排除故障。

①会使用:

掌握操作技能,正确使用设备。

②会维护:

按时加油,使用完要清扫设备,保持设备内外清洁、完好。

③会检查:

熟悉日常设备检查内容,出现隐患早消除。

④会判断故障:

熟悉设备性能结构,能及时辨别设备的正常与异常,及时汇报异常情况,协同维修人员排除故障,一般性故障可自行排除。

十字作业法“清洁、紧固、调整、润滑、防腐”具体内容:

 

①清洁:

就是要求机械各部位保持无油泥、污垢、尘土、特别是设备的传动机构等要按规定时间检查清洗,防止杂质进入汽缸、油道、减少运动零件的磨损;

②紧固:

就是对机体各部位的连接件及时检查紧固;

③调整:

就是对机械众多零件的相对关系和工作参数如:

间隙、行程、角度、压力、流量、速度、松紧等及时进行检查调整、保证机械的正常行驶;

④润滑:

就是按照规定要求定期加注或更换选用的润滑油,保持机械运动件间的润滑条件,减少零件磨损,保证机械正常运转;

⑤防腐:

就是要做到防潮、防锈、防酸、防老化变质,防止腐蚀机械零部件和电气设备。

尤其是对机械外表必须进行补漆或涂上油脂等防腐涂料。

3、对经常流动的检测仪器设备在搬运、贮存期间,应按照仪器设备的特性加以防护,避免受到颠簸、碰撞、跌落,防止自然因素损坏以及因看管防护不当而丢失。

如遇意外或丢失,应予以说明,并追查其责任人的责任。

4、检测仪器设备应按不同类别摆放整齐,对有缺陷或有怀疑的仪器设备应停止使用,贴停用证标志,隔离存放,做出明显标记,防止与合格检测仪器设备混用或错用。

5、经调试、修理后的仪器设备必须重新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6、仪器设备应存放整齐。

按仪器设备自身特性要求,存放于适宜的环境中,有特殊要求的仪器设备应根据要求专门存放。

(五)仪器设备的维修、降级和报废

1、仪器设备必须进行维修时,由设备负责人提出,经领导批准后实施;维修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情况存入仪器设备档案。

2、修理后的仪器设备都应重新检定(不论是否在原计量周期之内)。

3、检测仪器的技术性能降低或功能丧失、损坏时,应办理降级使用或报废手续;凡降级使用的仪器应由检定人员确定其实际情况提出适用范围的建议,经确认批准后实施。

降级使用情况应载入仪器设备档案。

4、凡报废的仪器设备应由设备管理员填写《仪器设备报废申请单》,经检测中心主任审批后,存入仪器设备档案。

(六)仪器设备检定

1、设备计量员根据仪器设备和检测试验情况,制定需要检定的仪器设备清单及仪器设备检定计划报有关领导审批。

2、仪器设备检定计划审批后,按计划完成仪器设备检定工作。

3、设备计量员将各种检定证书分类归档及建立检测中心仪器设备检定周期汇总表。

(七)仪器设备自校

1、对本试验室法定单位无法检定的仪器设备,根据仪器设备的检测方法和原理,按照仪器设备的自校方法,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自校。

2、各检测试验室做好自校记录表,交与设备员,并建立仪器设备自校周期表,设备管理员建立中心试验室仪器设备自校周期汇总表。

(八)仪器设备档案管理

设备员应建立保管仪器设备档案,及时更新信息,包括的内容有:

1、仪器设备购置申请、验收记录;

2、仪器设备检定或自校周期表、仪器设备检定证书登记表;

3、使用记录、仪器设备进出库记录;

4、仪器设备履历书(名称、型号、生产厂家、准确度等级或不确定度、生产日期、启用日期、执行标准等);

5、使用说明书、计量证书、校(检)验证书;

6、调试、维修、维护、降级、报废等有关记录;

7、仪器设备台帐。

 

1.管好

(1)自己所用的设备未经批准严禁别人任意操作。

(2)每日做好交接班。

(3)设备的附件、工位量具、完整齐全、妥善保管、加工件放置合理。

2、用好

(1)不超负荷使用,不带病运转,精加工设备不作粗活。

(2)开展“群管群修”活动,操作者在维修工指导下进行一级保养。

3、修好

在维修工人帮助下,逐步掌握一般修理技术,能独立排除设备的小故障,参加设备的二级保养及大修总装和试车验收工作。

二.“四会”

1.会使用

(1)开动设备前或接班时,先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排除。

(2)熟悉加工工艺,工装刀具使用合理。

(3)师傅要经常热心、耐心、细心教育徒工操作技术知识。

作到带好思想、带好作风、教会技术;徒工要积极热情,虚心向师傅学习。

2.会保养

(1)按规定加油、换油、保持油路畅通,油标醒目,油毡油线清洁完整。

(2)设备基本无四漏现象(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气、不漏电)。

(3)按规定进行彻底清扫,保持设备原色,周围整齐清洁。

3.会检查

(1)对自已使用的设备熟习结构,懂得性能,及时发现隐患。

(2)了解设备各项精度标准和检查项目,熟悉检量具的使用和计算。

4.会排除故障

(1)做到能听出和鉴别设备的正常和异常现象,并能判出异常现象的部位和原因,及时处理。

(2)设备出现故障,及时采取措施,自已不能解决的通知有关人员。

(3)防止事故,出现事故及时报告,认真分析并提出措施。

设备操作的五项原则

1、必须凭操作证使用设备,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工艺文件。

2、经常保持设备清洁,按润滑图表规定加油,做到不搞好润滑工作不开车,不搞好清洁工作不下班。

3、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填好交接班及运转台时记录。

4、管好工具和附件,不得遗失。

5、不准在设备运行时离开岗位,发现故障应立即停车,自己不能处理的,应及时通知维修工人检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