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名师对话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三 遗传变异和进化课时作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21336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85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名师对话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三 遗传变异和进化课时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与名师对话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三 遗传变异和进化课时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与名师对话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三 遗传变异和进化课时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与名师对话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三 遗传变异和进化课时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与名师对话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三 遗传变异和进化课时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与名师对话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三 遗传变异和进化课时作业.docx

《与名师对话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三 遗传变异和进化课时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名师对话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三 遗传变异和进化课时作业.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与名师对话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三 遗传变异和进化课时作业.docx

与名师对话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遗传变异和进化课时作业

【与名师对话】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 遗传、变异和进化课时作业

第三篇 考前基础回扣

知识点1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1)结构通式

(2)结构特点:

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蛋白质的合成及水解过程

氨基酸

多肽

3.蛋白质分子组成结构具有多样性,导致其功能也具有多样性,蛋白质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

(1)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次序以及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2)蛋白质的功能

①结构蛋白:

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②功能蛋白:

如酶——催化作用;血红蛋白、载体——运输功能;胰岛素、生长激素——调节作用;抗体、干扰素——免疫功能;糖蛋白——识别作用。

4.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核酸包括DNA和RNA两类,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又可分为rRNA、tRNA和mRNA,在不存在DNA的生物中是遗传物质。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知识点2 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1.糖类分子都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的,是细胞主要的能源物质

(1)依水解情况分为单糖、二糖、多糖,其关系如图所示:

(2)依是否具有还原性分为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和非还原糖(如蔗糖、淀粉、纤维素等)。

2.所有的脂质中都有C、H、O元素,有的脂质中还有N、P。

根据功能,脂质可分为脂肪、磷脂、固醇类物质。

知识点3 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水是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

细胞中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

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的废物,是生化反应的介质。

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会影响新陈代谢,自由水比例上升,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相反,当自由水向结合水转化时,新陈代谢变缓慢。

2.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

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可概括为一个组成、三个维持:

细胞内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维持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维持酸碱平衡、维持正常的渗透压。

知识点4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的成分

细胞膜的成分是磷脂、蛋白质和少量糖类;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2.细胞的结构

(1)与膜的关系:

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中心体。

细胞、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增大膜面积的结构依次是内质网、嵴和类囊体薄膜。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细胞的功能

(1)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复制和转录的场所,同时也是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2)与细胞渗透作用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液泡。

(3)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结构是细胞膜、核糖体和线粒体。

(4)能体现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结构:

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

(5)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

核糖体(间期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中心体(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高尔基体(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线粒体(整个时期提供能量)。

(6)能产生水的细胞器及相应的生理作用:

核糖体——氨基酸脱水缩合;线粒体——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叶绿体——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高尔基体——细胞壁的形成。

(7)能够产生ATP的结构:

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或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线粒体(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知识点5 生物膜之间的统一性

1.在化学成分上

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相似,都是由磷脂、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但各种成分所占的比例不同。

2.在结构上

(1)直接联系:

在真核细胞中,内质网外连细胞膜,内连外层核膜,中间还与许多细胞器膜相连;其网腔还与内外两层核膜之间的腔相通。

(2)间接联系:

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可以通过“小泡”实现相互转化。

3.在功能上的联系(如: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注】 分泌蛋白(如抗体)由吸附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胞内蛋白(如呼吸酶)由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合成。

知识点6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1.方式比较

2.影响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因素

内部原因: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外部原因:

与外界溶液浓度有关。

质壁分离的条件:

活细胞,具有细胞壁、大液泡、浓度差。

能够使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的试剂:

乙二醇、甘油、尿素、KNO3等溶液。

【注】 50%的蔗糖溶液、15%的盐酸都能杀死细胞。

【易错点清单】

1.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元素不一定是碳,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水

细胞组成物质含量多少有鲜重、干重之分,按鲜重计算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按干重计算,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2.糖类不是细胞中的唯一能源物质

(1)细胞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含有大量的化学能,都可以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供能,产物中都有CO2和H2O。

正常情况下,脂肪、蛋白质除正常代谢产生部分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外,一般不供能,只有在病理状态或衰老状态下才氧化供能。

(2)ATP是直接能源物质,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主要储能物质,太阳能是最终能量来源。

3.不要认为所有多肽中的肽键数都是氨基酸数-1

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环状肽,其肽键数=缩合产生的水分子数=水解所需水分子数=氨基酸个数。

4.动植物细胞的根本区别不在细胞器

高等植物细胞不一定具有叶绿体、液泡,但都有细胞壁,低等植物细胞还具有中心体,因此动、植物细胞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细胞壁的有无。

5.跨膜方式小结

(1)以自由扩散方式运输的物质:

水、CO2、O2等小分子;甘油、乙二醇等脂溶性物质。

(2)以主动运输方式运输的物质:

①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小分子,如葡萄糖、氨基酸;

②带电粒子,如Na+、K+、Ca2+等;

③逆浓度梯度运输的物质都是主动运输。

(3)以协助扩散方式运输的实例:

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4)大分子物质不能跨膜运输,出入细胞是以胞吞、胞吐的方式进行。

知识点7 细胞的有丝分裂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的控制范围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细胞周期: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

2.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

(1)间期:

染色体复制。

①染色体数目不变;②出现染色单体;③DNA数目加倍。

(2)分裂期

前期:

①染色质→染色体;②核膜消失、核仁解体;③出现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中期: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

①着丝点分裂为二,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加倍);②染色体平均分成两组,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

①染色体→染色质;②核膜、核仁重新出现;③纺锤体消失;④细胞板出现,并扩展形成细胞壁。

应从以下几方面把握细胞周期的概念:

细胞周期针对的是连续分裂的细胞。

一个细胞周期以分裂完成作为起点和终点,先间期后分裂期,间期时间长,分裂期时间短。

不同生物体的细胞周期长短不同;同一生物体在不同的生理条件下,细胞周期长短也存在差异,如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周期。

3.有丝分裂曲线图(如下图)

知识点8 细胞的减数分裂

1.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

(1)精子的形成

(2)卵细胞的形成

(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的识别(重点是前、中、后三个时期)

方法:

三看鉴别法(点“数目”、找“同源”、看“行为”,以二倍体为例)

第一步:

如果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奇数,则该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某时期的细胞。

第二步:

看细胞内有无同源染色体,若无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若有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有丝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

第三步:

在有同源染色体的情况下,若有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等行为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若无以上行为,则为有丝分裂的某一时期的细胞分裂图。

【注】 该方法只适用于二倍体生物。

若是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应该看移向同一极的一套染色体中是否存在同源染色体。

2.动物受精过程

受精的过程是指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为受精卵的过程。

该过程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对生物的变异也有重要意义。

知识点9 细胞分化

1.概念

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实质:

个体发育过程中,基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选择性表达。

3.特点:

(1)持久性;

(2)不可逆性和稳定性;(3)普遍性。

4.结果:

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

【注】 ①在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②通过细胞分化使细胞种类增多,但数量不变;③经细胞分化,细胞的全能性降低;④高度分化的细胞(如神经细胞)和成熟的细胞(如洋葱表皮细胞)一般不再具有分裂能力。

知识点10 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

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原因:

生物体每一个细胞都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套基因。

3.实现的条件:

在离体和适宜的条件下,分化的体细胞也能表达其全能性。

4.表达的难易程度

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未分化的细胞>分化的细胞,其中受精卵的全能性最大。

知识点11 细胞的癌变

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1)适宜条件下能够无限增殖。

(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3)在体内易扩散和转移。

2.癌变的原因:

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1)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2)癌变的机理

正常细胞

癌细胞

知识点12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衰老

(1)细胞的衰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2)细胞的衰老与个体的衰老并不同步。

(3)衰老细胞的最主要特征是代谢缓慢。

2.细胞的凋亡

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常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易错点清单】

1.并非所有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高度分化的细胞(如神经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进行减数分裂的性原细胞也没有细胞周期。

2.在装片中不能观察一个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连续过程

根尖细胞在解离时已被杀死,细胞分裂停止,细胞形态固定在被杀死的瞬间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不再变化,故对于装片中的某一特定细胞来说,只能看到细胞周期的一个特定时期。

3.细胞板是真实结构,赤道板并非真实存在

(1)赤道板是细胞中央与纺锤体的中轴垂直的一个平面,只表示一个位置,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2)细胞板是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在赤道板位置形成的一种结构,它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该结构,它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区别于动物细胞的标志。

4.正常细胞中本身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正常细胞中存在原癌基因,并参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

正常情况下,原癌基因处于抑制状态,故人们并未表现出癌症。

正常细胞中也存在抑癌基因,它能抑制细胞过度生长、增殖,从而遏制肿瘤形成。

当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