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重要习题带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2114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史重要习题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古代文学史重要习题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古代文学史重要习题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古代文学史重要习题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古代文学史重要习题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史重要习题带答案.docx

《古代文学史重要习题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史重要习题带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文学史重要习题带答案.docx

古代文学史重要习题带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要习题

(注意:

凡是追问为什么会是这样的题目对于复试有用,复试面试的时候老师都这样问)

一、名词解释题:

四、简答题:

6.《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1)是依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

(2)“风”是乐调的意思。

所谓“十五国风”,就是用十五个地区的地方乐调演奏的乐歌。

(3)“雅”训“正”,又与“夏”古字相通,人们常以“雅”字代替“夏”字。

“小雅”、“大雅”就是“小夏”、“大夏”。

周人自称夏人,因此,“雅”是雅正之声,是代表王朝正统的西周京畿地区的乐歌。

(4)“颂”古音读“容”,即舞容。

“颂”就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舞。

7.《诗经》中《风》、《雅》、《颂》的内容各有什么特点?

《颂》用于庙堂祭祀,主要是颂赞之作。

《雅》出自各级贵族之手,内容主要是颂赞和怨刺。

《大雅》的作者地位较高,诗的内容多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有些作品属于周朝的史诗。

《小雅》的作者多为下层贵族,他们通过咏叹自己的生活,表达对王朝政治的看法。

《国风》来自各个不同的地区,它的内容也更为丰富,广泛地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作者的生活和感情。

9.简述《诗经》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诗经》对后代文学的影响非常深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它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

其“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创作精神,启发和推动了后世作家密切关注现实、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

其次,它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为后世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艺术借鉴。

形成了我国文学韵味悠长、含蓄蕴藉的民族特色。

再次,它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诗经》中的诗歌绝大部分是民歌,朴素清新,生动活泼,和谐自然,给后世文人学习民间文学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从文学史发展看,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常常是先从民间孕育,然后由文人予以加工发展。

历代一些有成就的作家,也多是通过向民间文学学习,丰富自己的创作。

向民间文学学习,这是我国文学发展历史的优良传统。

12.联系具体作品说明《左传》在战争描写方面的特点。

书中出现了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很多著名战争都写得曲折完整,精彩动人。

在描写战争时,作者不仅写出纷纭复杂的战争过程,而且注重交代与战争有关的政治、外交等活动,具体揭示战争的背景及胜负原因。

例如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

书中也不乏生动逼真的战争场面。

例如成公二年的齐晋鞌之战,就写得精彩传神,惊心动魄。

16.《战国策》辩丽横肆的特点有哪些具体表现?

这种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战国策》中的说辞纵横驰骋,辩丽恣肆而又浅显生动,富于形象性。

战国游士在游说人主时,已不再讲究谦恭文雅的风度,也很少用道德礼义去说服人。

为了打动人心,往往无所顾忌地分析形势,指陈利害,甚至不惜张大其辞,危言耸听。

《战国策》的辞令词藻富丽,准确传神,句式错综变化。

文中常常综合运用铺陈、排比及夸张、比喻等手法,造成淋漓酣畅的气势和铿锵有力的节奏。

《战国策》中还有很多寓言故事,生动浅俗,增强了说服力。

18.先秦历史散文对后代文学有哪些影响?

先秦历史散文奠定了古代史传散文的传统。

史家用记载史实的方式总结历史经验,表达思想见解,他们或在叙事中寄寓褒贬爱憎,或敢于秉笔直书,这种以史见志的精神被后代史传文学作家发扬光大。

先秦历史散文是古代小说的一个重要源头。

先秦历史散文的丰富内容,更是成为后代小说、戏曲取材的宝库。

先秦历史散文的风格、语言和写作技巧,也成为后代散文家学习的典范。

19.诸子散文有什么主要特点?

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1)关注现实,崇尚理性。

战国时期,社会的动荡与变革向人们提出了各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春秋以来思想文化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材料,提高了人们的思辨能力,同时也极大地动摇了商周时期的天命神权观念。

产生于这种背景下的战国散文热切地关注现实生活,表现出强烈的理性精神。

  

(2)鲜明地体现了士的独立人格,由此又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

在百家争鸣中,人们打破了对统治者和传统观念的迷信,敢于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无所顾忌地发表见解,“人人自以为道德矣……皆自以为至极,而思以其道易天下者也”(《文史通义·原道》)。

在作者面前,没有不可逾越的禁区,没有不可触及的权威。

他们为建立和宣扬自己的学说,展开了恢宏大胆的议论。

  (3)注重形象,富于情感。

作者无论是讲学论道,还是与人论争,都力求浅显生动。

他们往往从具体的生活现象出发,取譬设喻,寓道理于形象之中。

作者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去评说是非,表达对生活的认识。

他们的喜怒哀乐时时跳荡在字里行间。

20.《论语》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1)《论语》是语录体散文集。

其特点是浅显生动,言简意赅。

(2)善于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

(3)《论语》中运用了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段。

(4)《论语》在记言的同时,还记录了一些生活片段,具有简单的情节和场面。

(5)《论语》还善于在记言记事中表现人物个性,书中生动刻画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

22.《老子》一书在写作方面有什么特点?

《老子》仍属于广义的语录体。

但与《论语》不同的是,它经过了较为严格的加工润饰,它的突出特点是精警凝练,言简意赅,处处闪烁着哲人的智慧。

富于形象性是《老子》散文的另一个特点。

作者常常从习见的事物中引申出哲理,更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

《老子》的另一个特点是文多用韵,句多排比对偶。

23.《孟子》的文章为什么善辩?

这一特点在作品中有什么具体表现?

孟子生于百家争鸣最激烈的战国中期,他为了宣扬自己的学说,一面积极劝说各国当权者,一面与其它学派展开论争,在当时有“好辩”之称,见诸于文章,也就表现出浓厚的论辩色彩和高超的论辩艺术。

《孟子》中有些发表正面见解和文字,能够围绕中心观点,严谨细密地展开论述。

在论辩中,孟子善于抓住对方心理,因势利导,诱其就范。

孟子还常常采用迂回战术,先设好圈套,让对方钻进去,然后乘其不备,发动突然袭击。

25.《庄子》一书的诗意表现在哪些地方?

(1)《庄子》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浓郁的抒情性。

写出了他在人生旅程中的苦闷、求索、孤独与悲凉。

(2)《庄子》哲理与诗意的交融还表现在对理想境界的描写与歌颂。

庄子渴望摆脱丑恶的现实,进而摆脱一切束缚,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他热情讴歌至高无上的大道,描写体道、得道的情景,形成了诗意盎然的艺术境界。

26.《庄子》书中奇特的想象与他的哲学思想有什么关系?

庄子主张齐物,他经常启发人们突破僵化的思维模式的束缚,克服“成见”、“成心”,达到精神境界的绝对自由。

庄子还看到人们总是受思维定势的束缚,他主张用多种尺度对同一事物作多侧面、多角度的透视,而不要拘执于一成不变的眼光。

为了打破思维定势,庄子常常打破由已知推论未知,以自己揣度他人的常规性思维方式,怀疑常识常理的普遍性,揭示主观经验之片面。

庄子又善于运用逆反思维,常常站在传统观念的反面,提出新奇的看法,庄子这种逆反型的思维把人的思想引向与习惯相反的方向,导致出人意外的奇思遐想。

庄子奇诡玄奥的哲学思想和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有力地激活了他那葱茏的想象力,构成了全书恣肆闳丽的艺术特征。

27.庄子为什么大量运用寓言讲述道理?

他的寓言有什么特点?

庄子大量运用寓言进行创作,有着明确的目的。

他认为人们对事物的奇妙体验和思想的精微,都难以用语言来表达,所有写在书本上的东西,都只不过是前人留下的废物而已。

他又指出,语言是用来达意的,但意所把握的东西总是难以言传,因此,他主张“得意忘言”。

得意忘言的目的是体悟大道。

因为大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要让人们领悟这不可道不可言的大道,就要找到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即寓言。

寓言成为庄子表达哲学思想和人生体验的主要手段,是庄子构建其理论大厦的基本材料。

庄子的寓言往往具有浑沌、恍惚的特点,意蕴丰富,难于确指。

他在运用寓言时往往不把寓意点明,而是让读者去“得意忘言”。

这样,人们就可能在原有的寓意之外,领悟到更为丰富的内涵。

《庄子》的寓言以叙事精彩见长,其中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有细致逼真的描绘,能以生动的形象和意趣去感染人、征服人。

28.荀卿散文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荀子》的散文已发展为完整而详密的鸿篇巨制。

除了《成相》以下的八篇,其余各篇都是独立成篇的专题论文。

每篇有一个揭示全篇主旨的标题,篇中围绕中心观点,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证。

其构思之缜密、结构之严整、论证之周详,条理之明晰,都是前所未有的。

《荀子》的另一个特点是淳厚渊雅,文采斐然,带有浓厚的学者气。

其文风平易朴实,亲切自然。

29.赋篇在文学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

《赋》篇共有十篇作品,用隐语的方式描写士种事物。

例如《针》篇,用铺陈、拟人、双关等手法,巧妙地描写了针的特点。

一问一答,全为隐语,韵散文相间,意趣盎然。

《赋》篇的这些特点被后来的汉赋所继承,成为赋体文学的其本形式。

它对赋这种文学体裁的形成,具有开创意义。

31.《离骚》的浪漫主义有哪些表现?

这种风格是如何形成的?

诗人驰骋丰富的想象和幻想,采用象征、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驱使各种神话形象、历史人物、禽鸟花草,纷至沓来,构成了瑰丽奇伟的艺术境界。

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异常芳洁高大,从精神世界到外表服饰都带有理想化的特点,远远高出于世俗之上。

他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自由往来,在奇幻的神话境界中展开顽强的求索。

诗中自始至终闪耀着理想的光辉,跳荡者火山爆发般的激情。

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与屈原的理想与人格有关,也受到了楚地文化传统的影响。

32.《离骚》的比兴手法有什么特点?

《离骚》中的比不再局限于以物比物,兴也不仅仅用于作品的发端。

他用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比喻人的品质和志行,诗中的比兴带有普遍的象征意义,“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王逸《楚辞章句》)。

诗中还大量“引类譬喻”,使比兴的意象互相联系,各成系统。

这些比兴使作品产生了蕴藉深厚,言近旨远的艺术效果。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称赞《离骚》: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旨极大,举类而见义远。

34.《九歌》和楚地民歌有何关系,其中各篇作品都是什么内容?

《九歌》本是远古的乐曲名。

屈原的《九歌》是在楚地祀神歌舞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

它包括《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国殇》、《礼魂》11篇作品。

《礼魂》是送神曲,《国殇》祭奠为国捐躯的将士,其余9篇,各祭1位天神地祗。

东皇太一是最高的天神,东君是日神,云中君是云神,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水之神,大司命是主宰寿命之神,少司命是掌管子嗣之神,河伯是黄河之神,山鬼是巫山中的女神。

《九歌》带有浓厚的宗教情调,普遍采用有男女巫觋扮作神祗和迎神者,互相唱和的形式,如同生动的歌舞舞剧。

其中有隆重热烈迎神场面,有对神的礼赞和歌颂,更多的是写男女神祗之间的爱慕和思念,实际是笼罩着宗教面纱的人间恋歌。

35.简要说明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屈原崇高的品质、伟大的人格极大地影响了后代的作家。

从汉代的贾谊、司马迁开始,都把屈原引以为同调,在他们的作品中继承和发扬了屈原的精神。

  

(2)屈原是楚辞的伟大奠基者,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创者。

他的作品不仅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直接影响到骚体赋这种文学体裁。

  (3)屈原作品的艺术成就和技巧,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

特别是《离骚》的比兴手法,为后代很多作家所继承和发扬,形成了古代文学中用香草美人来比兴寄托的文学传统。

五、论述题

1.结合具体作品,论述《诗经》的主要艺术特色。

答案要点:

(各点均需结合作品展开阐述)

(1)写实与抒情的融合:

①作者抒发的情感真是;②抒情方式坦率;③叙事诗中也饱含作者感情。

(2)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①赋运用最多,或直接叙事,或刻画描写,或直抒胸臆;②有用比喻修辞的,有整首诗用比的;③兴一般用在篇首或章首,或与诗歌情思相关,或不相关。

(3)形式语言的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