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A版必修4教学教案143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10含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01988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3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人教A版必修4教学教案143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10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数学人教A版必修4教学教案143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10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数学人教A版必修4教学教案143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10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数学人教A版必修4教学教案143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10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数学人教A版必修4教学教案143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10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A版必修4教学教案143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10含答案.docx

《数学人教A版必修4教学教案143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10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人教A版必修4教学教案143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10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人教A版必修4教学教案143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10含答案.docx

数学人教A版必修4教学教案143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10含答案

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通过对图象的动态观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直观、形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题教学质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教学出发点,通过各种数学思想的渗透,合理运用各种教学课件,逐步培养学生养成学会通过对图象的观察来整理相应的知识点的能力,学会运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既加强了类比这一重要数学思想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把新旧知识前后联系,融会贯通,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研究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经验,这种经验完全可以迁移到对正切函数性质的研究中,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探究”提出,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经验研究正切函数的性质,让学生深刻领悟这种迁移与类比的学习方法.

三维目标

1.通过对正切函数的性质的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类比思想的养成,以及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新旧知识的能力.学会通过对图象的观察来整理相应的知识点,学会运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学习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基础上,运用类比的方法,学习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从而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

3.通过正切函数图象的教学,培养学生欣赏(中心)对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努力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的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

正切函数性质的深刻理解及其简单应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思路1.(直接导入)常见的三角函数还有正切函数,前面我们研究了正、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你能否根据研究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经验,以同样的方法研究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由此展开新课.

思路2.先由图象开始,让学生先画正切线,然后类比正弦、余弦函数的几何作图法来画出正切函数的图象.这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这是传统的导入法.

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

①我们通过画正弦、余弦函数图象探究了正弦、余弦函数的性质.正切函数是我们高中要学习的最后一个基本初等函数.你能运用类比的方法先探究出正切函数的性质吗?

都研究函数的哪几个方面的性质?

②我们学习了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你能画出四个象限的正切线吗?

③我们知道作周期函数的图象一般是先作出长度为一个周期的区间上的图象,然后向左、右扩展,这样就可以得到它在整个定义域上的图象.那么我们先选哪一个区间来研究正切函数呢?

为什么?

④我们用“五点法”能简捷地画出正弦、余弦函数的简图,你能画出正切函数的简图吗?

你能类比“五点法”也用几个字总结出作正切简图的方法吗?

活动:

问题①,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

正弦、余弦函数的性质是从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这几个方面来研究的,有了这些知识准备,然后点拨学生也从这几个方面来探究正切函数的性质.由于还没有作出正切函数图象,教师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正切线的直观性.

(1)周期性

由诱导公式

tan(x+π)=tanx,x∈R,x≠

+kπ,k∈Z

可知,正切函数是周期函数,周期是π.

这里可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观察由角的变化引起正切线的变化的周期性,直观理解正切函数的周期性,后面的正切函数图象作出以后,还可从图象上观察正切函数的这一周期性.

(2)奇偶性

由诱导公式

tan(-x)=-tanx,x∈R,x≠

+kπ,k∈Z

可知,正切函数是奇函数,所以它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图象还能发现对称点吗?

与正余弦函数相对照,学生会发现正切函数也是中心对称函数,它的对称中心是(

0)k∈Z.

(3)单调性

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由正切线的变化规律可以得出,正切函数在(

)内是增函数,又由正切函数的周期性可知,正切函数在开区间(

+kπ,

+kπ),k∈Z内都是增函数.

(4)定义域

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tanα=

显然,当角α的终边落在y轴上任意一点时,都有x=0,这时正切函数是没有意义的;又因为终边落在y轴上的所有角可表示为kπ+

k∈Z,所以正切函数的定义域是{α|α≠kπ+

k∈Z},而不是{α≠

+2kπ,k∈Z},这个问题不少初学者很不理解,在解题时又很容易出错,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这点,深刻明了其内涵本质

(5)值域

由多媒体课件演示正切线的变化规律,从正切线知,当x大于

且无限接近

时,正切线AT向Oy轴的负方向无限延伸;当x小于

且无限接近

时,正切线AT向Oy轴的正方向无限延伸.因此,tanx在(

)内可以取任意实数,但没有最大值、最小值.

因此,正切函数的值域是实数集R.

问题②,教师引导学生作出正切线,并观察它的变化规律,如图1.

图1

问题③,正切函数图象选用哪个区间作为代表区间更加自然呢?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展开充分讨论,这也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有的学生可能选取了[0,π]作为正切函数的周期选取,这正是学生作图的真实性的体现.此时,教师应调整计划,把课件中先作出[-

]内的图象,改为先作出[0,π]内的图象,再进行图象的平移,得到整个定义域内函数的图象,让学生观察思考.最后由学生来判断究竟选用哪个区间段内的函数图象既简单又能完全体现正切函数的性质,让学生通过分析得到先作区间(-

)的图象为好.这时条件成熟,教师引导学生来作正切函数的图象,如图2.

根据正切函数的周期性,把图2向左、右扩展,得到正切函数y=tanx,x∈R,且x≠

+kπ(k∈Z)的图象,我们称正切曲线,如图3.

图2图3

问题④,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正切曲线,点拨学生讨论思考,只需确定哪些点或线就能画出函数y=tanx,x∈(

)的简图.学生可看出有三个点很关键:

-1),(0,0),(

1),还有两条竖线.因此,画正切函数简图的方法就是:

先描三点(

-1),(0,0),(

1),再画两条平行线x=

x=

然后连线.教师要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这对今后解题很有帮助.

讨论结果:

①略.

②正切线是AT.

③略.

④能,“三点两线”法.

提出问题

①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正切函数的图象特征,由数及形从正切函数的图象讨论它的性质.

②设问:

每个区间都是增函数,我们可以说正切函数在整个定义域内是增函数吗?

请举一个例子.

活动:

问题①,从图中可以看出,正切曲线是被相互平行的直线x=

+kπ,k∈Z所隔开的无穷多支曲线组成的.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点反应了它的哪一性质——定义域;并且函数图象在每个区间都无限靠近这些直线,我们可以将这些直线称之为正切函数的什么线——渐近线;从y轴方向看,上下无限延伸,得到它的哪一性质——值域为R;每隔π个单位,对应的函数值相等,得到它的哪一性质——周期π;在每个区间图象都是上升趋势,得到它的哪一性质——单调性,单调增区间是(

+kπ,

+kπ),k∈Z,没有减区间.它的图象是关于原点对称的,得到是哪一性质——奇函数.通过图象我们还能发现是中心对称,对称中心是(

0),k∈Z.

问题②,正切函数在每个区间上都是增函数,但我们不可以说正切函数在整个定义域内是增函数.如在区间(0,π)上就没有单调性.

讨论结果:

①略.

②略.

应用示例

例1比较大小.

(1)tan138°与tan143°;

(2)tan(

)与tan(

).

活动:

利用三角函数的单调性比较两个同名三角函数值的大小,可以先利用诱导公式将已知角化为同一单调区间内的角,然后再比较大小.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完成,由学生类比正弦、余弦函数值的大小比较,学生不难解决,主要是训练学生巩固本节所学的基础知识,加强类比思想的运用.

解:

(1)∵y=tanx在90°

∴由138°<143°,得tan138°

(2)∵tan(

)=-tan

=-tan(3π+

)=-tan

tan(

)=-tan

=-tan(3π+

)=-tan

.

又0<

<

<

而y=tanx在(0,

)上是增函数,

∴tan

.∴-tan

>-tan

即tan(

)>tan(

).

点评:

不要求学生强记正切函数的性质,只要记住正切函数的图象或正切线即可.

例2用图象求函数y=

的定义域.

活动:

如图4,本例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运用正切曲线来解题.不足之处在于本例可以通过三角函数线来解决,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活动中,也应以两种方法提出解决方案,但要有侧重点,应体现函数图象应用的重要性.

图4图5

解:

由tanx-

≥0,得tanx≥

利用图4知,所求定义域为[kπ+

kπ+

)(k∈Z).

点评:

先在一个周期内得出x的取值范围,然后再加周期即可,亦可利用单位圆求解,如图5.本节的重点是正切线,但在今后解题时,学生哪种熟练就用哪种.

变式训练

根据正切函数的图象,写出使下列不等式成立的x的集合.

(1)1+tanx≥0;

(2)tanx+3<0.

解:

(1)tanx≥-1,

∴x∈[kπ-

kπ+

),k∈Z;

(2)x∈[kπ-

kπ-

),k∈Z.

例3求函数y=tan(

x+

)的定义域、周期和单调区间.

活动:

类比正弦、余弦函数,本例应用的是换元法,由于在研究正弦、余弦函数的类似问题时已经用过换元法,所以这里也就不用再介绍换元法,可以直接将

x+

作为一个整体.教师可让学生自己类比地探究,只是提醒学生注意定义域.

解:

函数的自变量x应满足

x+

≠kπ+

k∈Z

即x≠2k+

k∈Z.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是{x|x≠2k+

k∈Z}.

由于f(x)=tan(

x+

)=tan(

x+

+π)=tan[

(x+2)+

]=f(x+2),

因此,函数的周期为2.

由-

+kπ<

x+

<

+kπ,k∈Z,解得

+2k

+2k,k∈Z.

因此,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2k,

+2k),k∈Z.

点评:

同y=Asin(ωx+φ)(ω>0)的周期性的研究一样,这里可引导学生探究y=Atan(ωx+φ)(ω>0)的周期T=

.

变式训练

求函数y=tan(x+

)的定义域,值域,单调区间,周期性.

解:

由x+

≠kπ+

k∈Z可知,定义域为{x|x∈R且x≠kπ+

k∈Z}.

值域为R.

由x+

∈(kπ-

kπ+

),k∈Z可得,在x∈(kπ-

kπ+

)上是增函数.

周期是π,也可看作由y=tanx的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得到,其周期仍然是π.

例4把tan1,tan2,tan3,tan4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说明理由.

活动:

引导学生利用函数y=tanx的单调性探究解题方法.也可利用单位圆中的正切线探究解题方法.但要提醒学生注意本节中活动的结论:

正切函数在定义域内的每个区间上都是增函数,但我们不可以说正切函数在整个定义域内是增函数.学生可能的错解有:

错解1:

∵函数y=tanx是增函数,又1<2<3<4,∴tan1

错解2:

∵2和3的终边在第二象限,∴tan2,tan3都是负数.∵1和4的终边分别在第一和第三象限,∴tan1,tan4都是正数.

又∵函数y=tanx是增函数,且2<3,1<4,∴tan2

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的解法.发现错解后不要直接纠正,立即给出正确解法,可再让学生讨论分析找出错的原因.

图6

解法一:

∵函数y=tanx在区间(

)上是单调递增函数,

且tan1=tan(π+1),又

<2<3<4<π+1<

∴ta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