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1895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docx

《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docx

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植物生理生化网上作业题

第一章植物的生物大分子

一、名词解释

1.蛋白质一级结构:

指蛋白质中共价连接的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包括二硫键的位置。

2.简单蛋白:

简单蛋白质又称单纯蛋白质,这类氨基酸只含由α-氨基酸组成的肽链,不含其他成分。

3.结合蛋白:

结合蛋白质是单纯蛋白质和其他化合物结合构成,被结合的其他化合物通常称为结合蛋白质的非蛋白部分(辅基)。

4.盐析:

增加中性盐浓度使蛋白质、气体、未带电分子溶解度降低的现象。

是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最常用的中性盐有硫酸铵、硫酸钠和氯化钠等。

5.蛋白质变性:

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改变,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变性。

二、填空题

1.氨基酸在等电点(pI)时,其所带电荷为(0),在pH>pI时以(负)离子存在,在pH

2.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由(数)条具有(独立结构)结构的多肽链聚合而成特定构象的蛋白质分子。

3.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形式有(α-螺旋结构)、(β-折叠结构)和(有β-转角和自由回转)等。

4.核苷酸是由(嘌呤碱)、(核糖)和(磷酸)三种成分组成。

5.DNA的三级结构是(超螺旋)结构。

三、单项选择题

1.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D)

  A、氢键  B、疏水键  C、二硫键D、肽键

2.蛋白质变性后可出现的变化是(D)

  A.一级结构发生改变 B.构型发生改变 C.分子量变小 D.构象发生改变  

3.DNA二级结构模型是(B)

A.α-螺旋  B.走向相反的右手双螺旋 C.三股螺旋D.β-折叠

4.蛋白质所形成的胶体颗粒,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不稳定(B)

A.溶液pH值大于pIB.溶液pH值小于pI

C.溶液pH值等于pID.溶液pH值等于7.4

四、多项选择题

1.电泳技术可用于蛋白质的(ABC)

A.分离B.纯化C.鉴定D.氨基酸测序

2.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BCD)

A.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B.所有蛋白质的等电点相同

C.变性蛋白质不可恢复D.蛋白质溶液是稳定的亲水胶体

五、简答题:

1.简述核酸的种类及功能。

核酸可分为核糖核酸,简称RNA和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

DNA是储存、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基础,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转移核糖核酸,简称tRNA,起着携带和转移活化氨基酸的作用;信使核糖核酸,简称mRNA,是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核糖体的核糖核酸,简称rRNA,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2.简述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及其类型。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多肽链主链的局部空间结构,也就是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

类型有α螺旋结构、β折叠结构、β转角结构、无规则卷曲又称为自由回转。

3.比较DNA和RNA的区别。

RNA与DNA最重要的区别一是RNA只有一条链,二是它的碱基组成与DNA的不同,RNA没有碱基T(胸腺嘧啶),而有碱基U(尿嘧啶)。

DNA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RNA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从组成上.脱氧核苷酸是一分子磷酸、一分子碱基、一分子脱氧核糖。

核糖核苷酸是一分子磷酸、一分子碱基、一分子核糖

 

第二章酶

一、名词解释

1.米氏常数:

在酶促反应中,某一给定底物的动力学常数,是由反应中每一步反应的速度常数所合成的。

根据米氏方程,其值是当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符号Km 。

2.单体酶:

仅有一个活性中心的多肽链构成的酶。

3.寡聚酶:

由2个或多个相同或不相同亚基组成的酶.

4.辅酶:

一类可以将化学基团从一个酶转移到另一个酶上的有机小分子,与酶较为松散地结合,对于特定酶的活性发挥是必要的。

5.辅基:

是与酶蛋白共价结合的金属离子或一类有机化合物,用透析法不能除去。

辅基在整个酶促反应过程中始终与酶的特定部位结合。

二、填空题

1.酶的专一性包括(绝对专一性)、(相对专一性)和(立体专一性)。

2.结合蛋白酶类必需由(核心酶)和(辅因子)相结合后才具有活性。

3.不同酶的Km(不同),同一种酶有不同底物时,Km值(不同),其中Km值最小的底物是(该酶的最适底物或天然底物)。

三、单项选择题

1.具有抗佝偻病作用的维生素是B

A.维生素KB.维生素DC.维生素ED.维生素B

2.关于酶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是C

A.所有的酶都含有辅基或辅酶B.只能在体内起催化作用

C.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都具有立体异构专一性(特异性)

3.Km值的意义是B

A.与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无关B.是达到Vm所必须的底物浓度

C.同一种酶的各种同工酶的Km值相同D.是达到1/2Vm的底物浓

四、多项选择题

1.水溶性维生素有BC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生物素

2.脂溶性维生素有BK

A.维生素DB.维生素EC.维生素KD.叶酸

3.酶与一般催化剂的不同点,在于酶具有BCD

A.酶可改变反应平衡常数B.极高催化效率

C.对反应环境的高度不稳定D.高度专一性

4.酶的专一性可分为BCD

A.作用物基团专一性B.相对专一性C.立体异构专一性D.绝对专一性

五、简答题

1.酶不同于其他催化剂的特点有哪些?

1.酶的效率更高2.酶容易失活3.酶有高度专一性

六、论述题

(1)酶浓度

在酶促反应体系中,若所用的酶制品中不含抑制物,作用物的浓度又足够大,使酶达到饱和,则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

(2)作用物浓度

在酶促反应中,底物浓度与反应速度呈双曲线型。

底物浓度很低时,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增加而上升,而当底物浓度继续增加,一旦底物浓度达到相当高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达到极限最大值,称最大反应速度(Vmax)。

当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为Km值,Km值亦称米氏常数,为酶的特征性常数。

不同的酶Km值不同,同一种酶对不同作用物有不同的Km值。

(3)温度

酶对温度的变化极敏感。

若自低温开始,逐渐增高温度,则酶反应速度也随之增加。

但到达某一温度后,继续增加温度,酶反应速度反而下降。

这是因为温度对酶促反应有双重影响。

高温度一方面可加速反应的进行,另一方面又能加速酶变性而减少有活性酶的数量,降低催化作用。

当两种影响适当时,即既不因温度过高而引起酶损害,也不因过低而延缓反应进行时,反应速度最快,此时的温度即为酶的最适温度。

温血动物组织中,酶的最适温度一般在37~40℃之间。

酶的最适温度与酶反应时间有关。

若酶反应进行的时间短暂,则其最适温度可能比反应进行时间较长者高。

(4)酸碱度

酶活性受其所在环境pH的影响而有显著差异。

其原因是酶的催化作用主要决定于活性中心及一些必需基团的解离状态,有的需呈正离子状态,有的需呈负离子状态,有的则应处于不解离状态,这就需要一定的pH环境使各必需基团处于适当的解离状态,使酶发挥最大活性。

通常只在某一pH时,其活性最大,此pH值称为酶的最适pH。

 

第三章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名词解释

1.共质体:

由穿过细胞壁的胞间连丝把细胞相连,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原生质的整体(不包括液泡)

2.质外体:

由细胞壁及细胞间隙等空间(包含导管与管胞)组成的体系。

3.内膜系统:

真核细胞中,在结构、功能上具有连续性的、由膜围成的细胞器或结构。

4.溶酶体:

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为单层膜包被的囊状结构,

5.细胞骨架:

真核细胞中与保持细胞形态结构和细胞运动有关的纤维网络。

二、填空题

1.细胞壁分为(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层。

2.内质网可分为(粗面)和(光面)两种类型。

3.高尔基体包括(扁平膜囊)、(大囊泡)和(小囊泡)三种组分。

4.溶酶体包括(初级溶酶体)和(次级溶酶体)两种类型。

5.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6.细胞骨架指(微管)、(微丝)和(中间丝)。

7.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特征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叶绿体)。

8.抗寒性强的植物,膜脂中()脂肪酸含量较高。

9.维持原生质胶体稳定的因素是()和()。

三、单项选择题

1.胞间层的主要成分是C

A.纤维素和半纤维素B.蛋白质C.果胶质D.木质素

2.次生壁特有的成分是A

A.纤维素和半纤维素B.蛋白质C.果胶质D.木质素

四、多项选择题

1.液泡具有的功能是AB

A.调节功能B.代谢库C.贮存蛋白质D.类似溶酶体功能

2.细胞浆具有的性质是ABCD

A.界面扩大B.亲水性C.双电层D.溶胶和凝胶

3.检验细胞死活的简易方法有AB

A.中性红染色法B.质壁分离法C.原生质环流法D.测定细胞质透性

4.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BD

A.内质网B.叶绿体C.溶酶体D.线粒体

五、简答题:

1.简述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由双层高度特化的单位膜围成的细胞器。

主要功能是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合成ATP,为细胞各种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叶绿体:

植物细胞中由双层膜围成,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间质中悬浮有由膜囊构成的类囊体,内含叶绿体DNA。

2.简述内质网的结构与功能。

内质网是细胞内的一个精细的膜系统。

是交织分布于细胞质中的膜的管道系统。

两膜间是扁平的腔、囊或池。

内质网分两类,一类是膜上附着核糖体颗粒的叫粗糙型内质网,另一类是膜上光滑的,没有核糖体附在上面,叫光滑型内质网。

粗糙型内质网的功能是合成蛋白质大分子,并把它从细胞输送出去或在细胞内转运到其他部位。

凡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粗糙型内质网便发达。

在神经细胞中,粗糙型内质网的发达与记忆有关。

光滑型内质网的功能与糖类和脂类的合成、解毒、同化作用有关,并且还具有运输蛋白质的功能。

3.简述微管与微丝的结构、功能。

微管是一种具有极性的细胞骨架。

微管是由α,β两种类型的微管蛋白亚基形成的微管蛋白二聚体,由微管蛋白二聚体组成的长管状细胞器结构。

微管由微管蛋白异源二聚体为基本构件,螺旋盘绕形成微管的壁。

微管的功能:

维持细胞形态,辅助细胞内运输,与其他蛋白共同装配成纺锤体,基粒,中心粒,鞭毛,纤毛神经管等结构。

微丝(microfilaments)由肌动蛋白分子螺旋状聚合成的纤丝,又称肌动蛋白丝(actinfilament),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之一。

微丝对细胞贴附、铺展、运动、内吞、细胞分裂等许多细胞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微丝除参与形成肌原纤维外还具有以下功能:

1.形成应力纤维2.形成微绒毛3.细胞的变形运动.4胞质分裂5.顶体反应:

6.其他功能:

如细胞器运动、质膜的流动性、胞质环流均与微丝的活动有关,抑制微丝的药物(细胞松弛素)可增强膜的流动、破坏胞质环流。

六、论述题

1.原生质的胶体状态与其生理代谢的关系。

原生质胶体有溶胶与凝胶两种状态,当原生质处于溶胶状态时,粘性较小,细胞代谢活跃,分裂与生长旺盛,但抗逆性较弱。

当原生质呈凝胶状态时,细胞生理活性降低,但对低温、干旱等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提高,有利于植物度过逆境。

当植物进入休眠时,原生质胶体从溶胶状态转变为凝胶状态。

 

第四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一、名词解释

1.水势

2.衬质势

3.压力势

4.渗透势

5.束缚水

6.自由水

7.渗透作用

8.吸胀作用

9.根压

10.吐水

11.伤流

12.蒸腾拉力

13.蒸腾作用

14.蒸腾效率

15.蒸腾系数

16.小孔律

17.水分临界期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