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docx
《儿童用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用药.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童用药
《儿童用药》
小儿缺铁性贫血吃什么好
我国是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高发区,造成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膳食的因素。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多发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可出现烦躁不安,精神差,不爱活动,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口唇、眼结膜、指甲床和手掌苍白等症状。
血象检查可见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值偏低,做血清铁蛋白、血清铁等生化检验即可确诊。
由于贫血使血液带氧能力减低,对小儿呼吸、消化、循环系统功能以及体格和智力发育,都可产生很大的影响。
我国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病率偏高,有喂养方式、生活习惯、卫生保健乃至疾病、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仍是膳食因素。
除使用包括铁剂在内的药物防治外,食疗不失为安全易行的好方法。
一般动物性食品铁的吸收率较高,达10%~20%左右。
常用的含铁较多的食物有:
动物肝脏、动物血液、猪心、猪肚、瘦肉、鸡蛋黄、木耳、蘑菇、黑豆、黄豆及其制品、菠菜、油菜、芹菜、杏、桃、李、葡萄干、红枣、橘子、柚子、无花果等。
其中橘子、广柑、酸枣、猕猴桃、番茄、红枣等干鲜水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故应经常食用。
此外,不妨选用一些味美可口的食物与药物配成的药膳,便于食用且易为患儿接受,现推荐几款如下。
一、参枣莲子粥党参15克,红枣20克(去核),莲子30克,粳米或大米30克,共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米烂熟即可,食粥及红枣。
有健脾益气、益血补虚之功,适用于缺铁性贫血、病后体质虚弱者。
二、麻花糊黑芝麻、花生仁(连衣)各若干,分别洗净,入炒锅中炒熟,研成粉末。
每次各取15克,加入热开水120~150毫升,调成糊状,再入白糖适量调味,即可趁温食用。
有润肠通便、养血补血之功,但出现腹泻时应停用。
三、木耳红枣煎黑木耳3克,红枣15枚(去核),煮熟后加少许糖,1岁内服汁,1岁以上同时服黑木耳及红枣。
有补血安神作用,尤其是木耳,含铁量很高,自古以来即为补血佳品,可防治小儿缺铁性贫血。
四、韭菜炒羊肝韭菜100克,切小段,羊肝120克,去筋膜切片,起锅加油、调料,旺火急炒,至熟即可佐餐食用。
可益肝温肾、养血明目,但本膳不宜久炒,患疱疹、皮癣、奶癣的小儿不宜选用。
五、乌鸡参芪汤乌鸡肉150克,沸水稍浸,除去血腥味,然后切块;党参、北芪各30克,洗净后用纱布包好,加调料与鸡肉置炖盅,隔水清炖,饮汤食肉。
可益气补血、填精滋肾,但患感冒发热、皮肤湿毒时不宜服用。
六、猪肝菠菜汤猪肝100克切片,菠菜200克去根洗净切段;锅内水烧开放少许姜片及盐,放入肝片和菠菜,水沸肝熟,即可喝汤食猪肝及菠菜。
有健脾补血之功,适宜缺铁性贫血症状较轻者。
七、黄豆皂矾丸炒黄豆60克,煅皂矾30克,均研为细末;另用大枣60枚,煎汁;取枣汁与豆、矾细末捣和均匀,揉为小药丸,晾干备用。
每次服5~10克,日服2次。
可治营养不良、肠虫病、病后体弱导致的缺铁性贫血,但皂矾有收涩作用,大便干结者慎用。
警惕儿童药源性肾病
近年来,由于药物引发的肾功能损害的情况屡见不鲜,儿童也不例外!
近年来,随着儿科临床用药种类的增加,药源性肾脏损害的病例屡见报道,且有不断增多的趋势。
儿童药源性肾病主要表现为:
单纯性血尿(最多见)、单纯性蛋白尿、血尿和蛋白尿混合型以及急性肾能不全。
易引起单纯性血尿的药物有氨基糖甙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和解热镇痛抗炎药,患儿一般在用药1周后发病,表现为肉眼可见的单纯性血尿;单纯性蛋白尿主要由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引起,由于临床表现以蛋白尿为主,水肿不明显,常不易被发现,以致误诊、漏诊;以急性肾功能不全为临床表现者皆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引起,表现为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高血压、水肿,肾功能检查有中度以上改变。
由此可见,在引起儿童药源性肾病的药物中,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称罪魁祸首,所引起药源性肾病的发生率依次为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小诺霉素>妥布霉素>庆大霉素。
究其原因,主要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肾毒性较强,但因除链霉素外不需皮试,使用方便,药源多,故使用频率高;用药剂量掌握不严格,大多超过儿科规定剂量,特别是乡村卫生院、街道卫生所;对新近研制的氨基糖甙类药,特别是阿米卡星、小诺霉素、妥布霉素的药物毒性认识不足。
此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中的头孢唑啉(先锋5号),解热镇痛类药物中的扑热息痛、安乃近,以及感冒通、复方新诺明等都是易引起药源性肾病的常用药物。
为此专家认为,对儿童使用上述药物,必须严格执行规定用药剂量,用药期间应注意药物毒性反应监测和血、尿监测,如有异常改变应及时停药并做相应治疗,尽量减少或避免儿童药源性肾病的发生。
不要随便挑选宝宝咳嗽药
咳嗽病因多
专家指出:
引起咳嗽的病因有很多,最为常见的是咳嗽变异型哮喘、鼻后滴流综合征、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这些原因占慢性咳嗽的70%~95%,而广州呼吸研究所和惠菲宁联合组织的“慢性咳嗽诊治现状及生活质量调查”也发现,76%慢性咳嗽患者曾被误诊为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或慢性咽炎,因此,治疗咳嗽首先要找出咳嗽的病因,如果一咳嗽就用药,而不针对病因治疗只能是适得其反。
另外,宝宝早上起床有轻咳父母不必担心,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治疗要对因对症
咳嗽是人体的保护性措施,是自行清除呼吸道黏液的唯一办法。
但3岁以下的小孩咳嗽反射能力较差,痰液不容易排出,如果父母这时给予较强的止咳药,会导致痰液不能顺利排出,而大量蓄积在气管和支气管内会造成气管堵塞。
所以,专家提醒,仅“对症”治疗,服些“止咳”药水是不行的,必须在“对因”治疗基础上,配合一些“止咳”药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感冒后咳嗽的主要原因是鼻液后流刺激咽喉,因此治疗要对因、对症双管齐下。
对因:
止涕通鼻,减少鼻液后流,可选用盐酸伪麻黄碱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对症:
以镇咳为主,可用无成瘾性及呼吸抑制的氢溴酸右美沙芬。
不要滥用可待因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医生或父母在给孩子治疗咳嗽时,不问青红皂白让孩子吃止咳露,这是错误的。
”专家指出,他们经常接诊一些专门来求治服用止咳糖浆成瘾的患者。
因一些止咳糖浆中含有可待因,这是一种从鸦片中提取出来的物质,小孩长期服用就会有依赖性,出现类似“毒瘾”发作症状。
据了解,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的中枢性镇咳药是右美沙芬,它属于非依赖性镇咳药,作用与可待因相似,但无镇痛和催眠作用,不会成瘾。
除了右美沙芬之外,还有喷多维林、右啡烷等非依赖性镇咳药。
外周性镇咳药包括苯丙派林、莫吉司坦。
宝宝咳嗽可以服用蛇胆川贝液
蛇胆川贝液祛风止咳,除痰散结。
用于风热咳嗽,痰多气喘,胸闷,咳痰不爽或久咳不止。
蛇胆川贝液由三蛇胆汁、杂蛇胆汁、川贝母、杏仁水、蜂蜜、薄荷脑组成,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之功效。
咳嗽可分热咳和寒咳。
由肺热造成的反复咳嗽、口干、痰少、稠粘、色黄、咽痛或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为热咳,宜选用蛇胆川贝液止咳化痰。
因为川贝母性味苦、甘、凉,入肺经,有清热散结,润肺之功,蛇胆汁有清热解毒增强疗效。
所以蛇胆川贝液对肺热咳嗽或阴虚内热的久咳确有显著疗效。
由受寒引起的嗓痒咳频、痰液稀薄如泡沫状的,是属于寒咳,此时不宜服用蛇胆川贝液,以免加重病情。
蛇胆川贝液每支10毫升,成人每次10毫升,每日2次,小儿减半。
与之相类似的还有蛇胆川贝末、复方蛇胆川贝末等制剂。
不要随便给给孩子服草药
现在一些家长在孩子生病时,自行给孩子服中药,他们认为服中草药比较安全,小毛病用不着上医院,殊不知,随便服用中草药可能严重危害婴幼儿健康。
家庭中给婴幼儿服用的中草药最常见的是清热解毒药。
有些家长在孩子咽喉肿痛,或患扁桃体炎、暑疮热疖等病时,喜欢买些夏枯草、菊花、栀子、鱼腥草、淡竹叶、芦根、生地等中草药,或六神丸、珍珠丸等中成药给孩子服用。
但是,这类中草药中含有鞣质、生物碱、挥发油以及无机盐等复杂化学成分,所以肝肾功能发育尚不完全的婴幼儿服用后,很有可能会加重肝肾脏负担,损害其功能。
另外,中成药服用不当会产生副作用。
如六神丸含有蟾酥,服用过量可引起消化、循环系统的机能紊乱,从而发生恶心、呕吐,甚至心律失常、惊厥等症;又如珍珠丸含有朱砂成分,少量服用能解毒、安神、明目、定惊、而超量服用或长期服用,机体受低你浓度汞的作用,会出现齿龈肿胀、咽喉疼痛、唾液增多、恶心、呕吐、以及多梦、记忆力减退、兴奋性增高、不安、失眠等精神症状。
所以,家长们千万不能给孩子滥用中草药。
儿童手足口病治疗用中药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
临床为口腔内、手、足部等部位发生疱疹,故而得此病名。
它也是小儿常见的疱疹性疾病之一。
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
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发病年龄可从4个月的婴儿到30岁的成人,但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这种病具有周期流行的规律,一般2~3年流行一次。
我国近10年来有过两次较大的流行。
治疗手足口病采用中药效果最好,一般用内服药和口腔涂药相结合,无并发症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
也可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要定时让患儿用温水冲漱口腔;禁食冰冷或辛辣有刺激的食物,不要给予咸食,以免引起疼痛而拒食;饮食要易消化,吃一些清淡、质软、温性的饭菜,多喝温开水;要让患儿有足够的休息;要保证患儿衣服清洁,避免皮疹感染。
本人辨证治疗本病多例,效果不错。
治疗方法
急性发作期手、足、口腔粘膜满布疱疹或溃疡,疼痛、发热烦燥,舌红、苔白或黄,指纹青紫或脉数。
证因外感时邪病毒,脾胃蕴热泪盈眶郁蒸所致,治宜清热泻脾,解毒凉血,方用自拟清热泻脾饮。
药物组成:
金银花、蒲公英、黄芩各10克,连翘9克,野菊花、赤芍大青叶各12克,石膏15~30克。
兼高热有动风之亦者加羚羊角、蝉蜕;兼心米之炽盛者,合导赤散;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生地黄苡仁;兼阴虚者加麦冬、知母;兼风热犯肺者加桑叶、苦杏仁。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恢复期热退或微热。
疱疹逐渐消退,胃纳欠佳等,此乃余邪未尽,治宜理脾助运,兼以清化。
外方:
谷芽、生意苡仁各15克,蝉蜕6克,钩藤、淡竹叶各9克,甘草5克。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本病中药古籍未有专门记载,但根据本病症状和特征,似属于中医“温病”、“湿温”、“时疫”等范畴,系实证、热证,治疗方法有疏风清热、清心泻火、清暑化湿、滋阴降火等。
本人在临床观察本病除了手、足、口皮疹外,多兼发热、口臭、流涎、拒食、烦躁、大便秘结或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指纹紫滞等症状和体征。
多为外感时邪病毒、内有脾胃蕴热所致治宜清热泻脾,解毒凉血。
在急性期间用自拟方清热泻脾饮。
本方有清热解毒、凉血透疹、燥湿除烦之功。
使用本方应注意病中即止,以防过用苦寒易伤脾胃,即在热渐退、皮疹缩小、其他兼症缓解时改用理脾助运兼以清化之药物,务使祛邪不伤正,邪去正安。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主要是隔离病儿,加强婴幼儿卫生保健,以减少感染机会。
同时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造宜。
药品对感冒儿童的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这些药物对儿童起不到任何作用,更糟糕的是,它们有可能会引起副作用,导致儿童出现更为严重的症状。
大部分儿童1年中可患普通感冒3-6次,约10%左右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年中可发生普通感冒达8次以上。
本病一般为自限性,通常3-7天,个别达10天。
咳嗽占30%、流涕占35%,症状是非特异性的,常常只有鼻炎的表现。
病原学,90%以上原发病原为病毒,其中鼻病毒、冠状病毒占60%,此外有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
治疗小儿感冒的药物较多,有的家庭备有“小药箱”,孩子感冒了不到医院看,拿家里储存的感冒药给孩子吃,或者自己到药店给孩子买药吃,这样做很危险。
因为有不少成人用的感冒药,对孩子有危害。
由于儿童自身免疫力较弱,他们在冬天很容易感冒,这让很多父母头痛。
尽管如此,美国小儿科医学会对此提出的建议可能会令许多家长大吃一惊:
即便孩子感冒了,也不要给他们服用感冒药。
通常情况下,感冒咳嗽药都含有抗组胺剂、咳嗽抑制剂和减充血剂等成分。
”一些研究表明,这些药物对儿童起不到任何作用,更糟糕的是,它们有可能会引起副作用,导致儿童出现更为严重的症状。
儿童即便不借助任何药物,他们也能从感冒中康复。
无论哪种疾病,预防肯定是关键,美国小儿科医学会专家戴维·利维博士建议,5岁以下的儿童应提前注射流感疫苗。
另外,保持双手清洁是预防感冒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儿童感冒用药的方法与常识
发热是身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既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菌,又有利于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但高热时(39℃以上)应在医生指导下退热。
感冒是小儿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治疗小儿感冒的药物较多,但如果使用不当,会事倍功半。
小儿怎样正确服用感冒药呢?
1、不要急于退热。
发热是身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既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菌,又有利于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但高热时(39℃以上)应在医生指导下退热。
退热的最好办法是物理降温,如冷敷、酒精擦浴等。
如物理方法不能使体温下降,可配合使用退热药。
常用的退热药有:
10%~20%安乃近滴鼻液,每次1~3滴;扑尔敏片,每天每千克体重0.35毫克,分3一4次口服;小儿退热栓,每次半粒到1粒,塞人肛门,一日不超过3次,退热后停用。
不要使用APC(复方阿司匹林),因为APC有兴奋作用,而婴幼儿的神经抑制机制尚未健全,高热时使用,易诱发惊厥,还会因大量出汗引起虚脱,甚至因血液中游离胆红素堆积而出现黄疽。
2、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感冒大多为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常用的抗病毒药有:
(1)三氮唑苷,每日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分3次服,或按每日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
(2)板蓝根冲剂,每次半袋,每日3次,开水冲服。
(3)双嘧达莫(潘生丁),1日2次,1次5~25毫克,口服。
以上药物可酌情选用,效果比较可靠,副作用小。
3、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合用抗生素:
服用抗病毒药物不能退热;预防6月龄以下婴儿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血液检查白细胞数明显增高;经常患扁桃体炎;出现支气管炎或肺炎。
4、无论用何种药物,都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过久。
(2)服药期间多喝开水,以利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减少药物对小儿身体的毒害。
(3)3岁以下小儿,肝、肾还未发育成熟,不要口服或注射扑热息痛,
(4)小儿或其家庭成员有解热药过敏史者,不要用退热药。
(5)退热药不要和碱性药同时服用,如小苏打、氨茶碱等,否则会降低退热的效果。
5、中医认为感冒是感受风邪所致,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类,辨证施治疗效可靠,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等。
儿童感冒用药的秘诀
小儿感冒用药要特别慎重,如“速效伤风胶囊”、“感冒通”、“安痛定”等药,含有扑热息痛、非那西丁、氨基比林、咖啡因等成分。
这些成分对骨髓造血系统可产生抑制作用,影响小儿血细胞的生成和生长,导致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降低小儿的免疫力,有的可引起中毒性肝损坏。
小儿感冒是小儿常见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治疗小儿感冒的药物也较多,有的家庭备有“小药箱”,孩子感冒了不到医院看,拿家里储存的感冒药给孩子吃,或者自己到药店给孩子买药吃,这样做很危险。
因为有不少成人用的感冒药,对孩子有危害。
所以小儿感冒用药要特别慎重,如“速效伤风胶囊”、“感冒通”、“安痛定”等药,含有扑热息痛、非那西丁、氨基比林、咖啡因等成分。
这些成分对骨髓造血系统可产生抑制作用,影响小儿血细胞的生成和生长,导致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降低小儿的免疫力,有的可引起中毒性肝损坏。
那么,小儿怎样正确服用感冒药呢?
一、小儿感冒不要急于退热。
发热是身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既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菌,又有利于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但高热时(39℃以上)应在医生指导下退热。
退热的最好办法是物理降温,如冷敷、酒精擦浴等。
如物理方法不能使体温下降,可配合使用退热药。
常用的退热药有:
10~20%安乃近滴鼻液,每次1~3滴;扑尔敏片,每天每千克体重0.35毫克,分3-4次口服;小儿退热栓,每次半粒到1粒,塞入肛门,一日不超过3次,退热后停用。
不要使用APC(复方阿司匹林),因为APC有兴奋作用,而婴幼儿的神经抑制机制尚未健全,高热时使用,易诱发惊厥,还会因大量出汗引起虚脱,甚至因血液中游离胆红素堆积而出现黄疸。
同时这种药对消化系统和肝肾功能有损害,有的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造成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儿,一般不主张用这种药。
二、小儿感冒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
由于感冒大多为病毒感染所致,抗生素对病毒无效,所以必须使用抗病毒药。
常用的抗病毒药有:
1、三氮唑苷,每日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分3次服,或按每日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
2、板蓝根冲剂,每次半袋,每日3次,开水冲服。
3、双嘧达莫(潘生丁),1日2次,1次5~25毫克,口服。
以上药物可酌情选用,效果比较可靠,副作用小。
三、小儿感冒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合用抗生素:
服用抗病毒药物不能退热;预防6月龄以下婴儿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血液检查白细胞数明显增高;经常患扁桃体炎;出现支气管炎或肺炎。
四、小儿感冒无论用何种药物,都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过久。
2、服药期间多饮开水,以利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减少药物对小儿身体的毒害。
3、3岁以下小儿,肝、肾还未发育成熟,不要口服或注射扑热息痛,
4、小儿或其家庭成员有解热药过敏史者,不要用退热药。
5、退热药不要和碱性药同时服用,如小苏打、氨茶碱等,否则会降低退热的效果。
五、小儿感冒中医认为感冒是感受风邪所致,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类,辨证施治疗效可靠,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等
给孩子选止咳药有讲究
小儿咳嗽适合选用兼有祛痰、化痰作用的止咳药,糖浆优于片剂。
糖浆服用后附着在咽部黏膜上,减弱了对黏膜的刺激作用,本身就可达镇咳目的,服用时不要用水稀释。
专家指出,小儿一般不适合使用中枢性镇咳药,如咳必清、咳美芬等,婴幼儿的呼吸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咳嗽反射较差,气道管腔狭窄,血管丰富,纤毛运动较差,痰液不易排出,如果一咳嗽,便给予较强的止咳药,咳嗽虽暂时得以停止,但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蠕动功能受到了抑制,痰液不能顺利排出,影响呼吸功能。
小儿咳嗽适合选用兼有祛痰、化痰作用的止咳药,糖浆优于片剂。
糖浆服用后附着在咽部黏膜上,减弱了对黏膜的刺激作用,本身就可达镇咳目的,服用时不要用水稀释。
按中医理论,把咳嗽分为热咳、寒咳、伤风咳嗽和内伤咳嗽,选用中药止咳糖浆时,因药性不同,也有寒、热、温、凉之分,须对症服用。
蛇胆川贝液具有驱风镇咳、除痰散结之功效,主治风热咳嗽、咳嗽多痰等症,对于风寒引起的咳嗽、咯白稀痰、夜重日轻者切勿使用。
复方枇杷膏具有清肺、止咳、化痰之功效,适用于风热咳嗽、咽喉干燥、咳嗽不爽等证。
鲜竹沥药性偏寒,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作用,适用于燥咳及痰黄带血者,风寒咳嗽则不宜服用。
消咳喘药性偏热,不能用于小儿的发热咳嗽、痰黄带血者。
百日咳糖浆药性都偏温,用于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比较适宜,如果是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则不可服用。
伤风止咳糖浆也叫非那根糖浆,以止咳为主,兼顾化痰,并有镇静作用,适用于夜间咳嗽多痰、影响睡眠及由于过敏引起的支气管炎等病,小儿要掌握好剂量。
儿童应慎用五类药物
维生素A与骨骼的生长有关,它可以使软骨成熟。
维生素A将减慢骨骺软骨细胞的成熟过程。
但维生素A服用多了会影响骨骼的发育,使软骨细胞造成不可逆的破坏,骨骼只长粗而不长长,使孩子成为一个长不高的人。
宁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日前提醒,5类药物儿童应慎用,其中包括阿司匹林、维生素A、速效感冒胶囊、补药和抗生素。
慎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的药物对儿童感冒发热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但是12岁以下的儿童须慎用,因为容易引发瑞氏综合征。
该病前期表现为发热、惊厥、频繁呕吐,后期表现为昏迷、肝功能受损害,且容易被误诊为中毒性脑病或病毒性脑炎。
含阿司匹林的药物最常用的是APC,即“复方阿司匹林”,APC含有咖啡因,具有兴奋作用。
如果婴幼儿发热时使用APC来退热,就等于“火上浇油”,致使其因发汗过多而引起虚脱,因此应慎服。
忌滥服维生素A。
维生素A与骨骼的生长有关,它可以使软骨成熟。
维生素A将减慢骨骺软骨细胞的成熟过程。
但维生素A服用多了会影响骨骼的发育,使软骨细胞造成不可逆的破坏,骨骼只长粗而不长长,使孩子成为一个长不高的人。
忌服速效感冒胶囊。
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肝脏解毒功能也不健全,在感冒发热时若服用了速效感冒胶囊,易引起惊厥,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甚至肝脏损害。
忌滥服补药。
不少中药补品中含有激素或激素作用的物质,儿童服用后会出现性早熟,不利于儿童身体发育。
忌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对儿童的肝、肾、听觉神经,甚至血液系统均可能有损害。
另外,滥用抗生素的严重后果是造成细菌的耐药性,长此以往将无药可用,甚至危及生命。
小儿应谨慎服用感冒通
感冒通为复方制剂,每片含双氯灭痛、人工牛黄各15毫克,扑尔敏2。
5克。
虽说双氯灭痛是一种新型解热镇痛药,常用于镇痛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但这种非类固醇类解热镇痛药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胃肠道功能紊乱、头晕、皮疹、肝功能损害等。
感冒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幼儿因机体免疫力低下,呼吸道黏膜娇嫩,所以更易患感冒。
而感冒通片粒小、有糖衣,容易下咽,又有较强的消炎、退热、镇痛等作用,且价格低廉,因此颇受幼儿家长的欢迎。
但是,近年来人们发现,有些幼儿在服用感冒通后,会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而临床检验却未见浮肿、高血压、尿频尿急等急性肾炎或尿路感染的症状,停服一周后,血尿消失且尿常规化验正常,不必作任何治疗。
幼儿服用感冒通为何会出现血尿症状?
原来,感冒通为复方制剂,每片含双氯灭痛、人工牛黄各15毫克,扑尔敏2。
5克。
虽说双氯灭痛是一种新型解热镇痛药,常用于镇痛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但这种非类固醇类解热镇痛药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胃肠道功能紊乱、头晕、皮疹、肝功能损害等。
感冒通引起的肉眼可见血尿与其所含双氯灭痛有关,其化学结构与阿斯匹林、消炎痛相似,对血小板有抑制作用,所以能引起血尿。
大剂量的感冒通可使人体内凝血酶原减少,导致全身出血倾向甚至危及生命。
小儿家庭非处方药完全手册
值得提醒的是,不是所有症状,所有疾病都可以“自己诊断,自我用药”的。
同时也要认识到,包括非处方药在内的所有药物都有某些副作用。
为了让妈妈做好家庭保健,大病到医院,小病自己看,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自我药疗,最重要的是要学会使用非处方药,也称OTC药品,在没有医生或其他医务工作者指导的情况下治疗轻微的疾病。
值得提醒的是,不是所有症状,所有疾病都可以“自己诊断,自我用药”的。
同时也要认识到,包括非处方药在内的所有药物都有某些副作用。
如何正确选用非处方药品?
自我判断症状。
通过自己获取的信息和拥有的常识,对自己的症状进行自我判断,如您自觉鼻塞、咽痛、周身不适、体温高于正常,您可能会判断患了“感冒”而自行选用抗“感冒”的药物。
正确选用药品。
可查看所购药品详细使用说明书,也可在购买时向药师询问。
查看药品包装,不能购买“三无”产品,不要购买包装破损或封口已被打开过的药品,更不要购买过期产品。
使用时详细阅读说明书。
严格按说明书中标示的剂量使用,切不可超量使用,一定要看说明书中注明的禁忌药。
如果您有说明书中所列禁忌症,切莫饶幸使用。
还要注意药物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如服药时应禁食的东西服用时间,服用方法等都要细细读懂。
注意保管好药品。
通常需放置阴凉干燥通风处。
有些需放置低温处的一定要遵照要求放置。
自我药疗3天后症状仍不见缓解或减轻,应及时看医生。
药品不要放在小孩可以拿到的地方。
并不是一天24小时都可随时随地买到药品,而患病却不分时间。
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