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美术七年级上册上学期全册名师优质教案可编辑修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81336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6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岭南版美术七年级上册上学期全册名师优质教案可编辑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岭南版美术七年级上册上学期全册名师优质教案可编辑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岭南版美术七年级上册上学期全册名师优质教案可编辑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岭南版美术七年级上册上学期全册名师优质教案可编辑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岭南版美术七年级上册上学期全册名师优质教案可编辑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岭南版美术七年级上册上学期全册名师优质教案可编辑修改.docx

《岭南版美术七年级上册上学期全册名师优质教案可编辑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岭南版美术七年级上册上学期全册名师优质教案可编辑修改.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岭南版美术七年级上册上学期全册名师优质教案可编辑修改.docx

岭南版美术七年级上册上学期全册名师优质教案可编辑修改

岭南版美术

七年级上册上学期

2019-2020年

全册

【名师优质教案】

可编辑、可打印

七年级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美

1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

2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

第二单元校园采风

3校园风景

4校园新伙伴

第三单元多彩的团队美术活动

5传情达意的贺卡

6中国象棋趣味造型

7科学、艺术考察活动的策划

第四单元我们的“动漫天地”

8幽默智慧的漫画

9神奇可爱的动画

第五单元科技模型与美术

10测风仪模型设计

11航天飞行器模型设计

第六单元历史不会忘记他们

12群星灿烂

13扬起想象的风帆

 

1 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初步了解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特点。

情感目标:

通过对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范例赏析,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

2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对古代艺术作品的鉴赏较为陌生,但好奇心强,对古代艺术的科技性充满好奇之心。

本课通过对有关中国古代编钟、浑仪、赵州桥,以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对作品审美特征、实用功能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了解,感受、认识编钟等艺术中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特点,了解造型艺术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探索艺术作品中包含的人类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追求的孜孜不倦的美的理想。

来提高对古代艺术作品的欣赏方法及造型特点和表现手法的认识,并培养学生集体和小组探究能力。

教学思路:

通过实物对比,引导学生了解古代与现代用品发展中科技的重要性,以视频欣赏、动作表演的方式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探究欣赏艺术品的方法和形式,

3重点难点

1.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特点

2.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原理,造型风格。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

一:

出示精美的打火机一支及鹅卵石两块,提问:

1:

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2:

从击石取火到用精美的打火机取火,这一发展历程有什么奥秘?

3:

你们知道古人最早将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例子吗?

出示相关实物欣赏:

新石器时代,半坡人在陶器用品上绘图案,人面鱼纹盆等例子。

二:

教师口述: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感受科技与艺术结合的造型之美,了解古代艺术家对生活和美的感悟。

探讨古代艺术家如何为后世留下如此多令人惊叹不已的作品。

活动2【讲授】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

1观察感受经典范例导赏:

、长信宫灯

2:

教师口述:

书桌上摆放的是工艺品还是科技产品,我们可以按“描述---分析-----解释-----判断”的程序欣赏作品

3:

播放视频:

长信宫灯

4:

从视频和课本上按“描述直观外形

---分析结构-----解释:

实用功能、科技含量、艺术美感-----判断作品造型轻巧华丽,具有环保功能,是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堪称”中华第一灯。

”开展探索活动。

小组讨论探究

5:

老师口述:

古老的文物既是规范性的工艺品,同时也是当时的高科技产品,你们发现了它们的共同特性吗?

欣赏归纳:

小组归纳

适用性

美观性

经济性

6:

了解与长信宫灯相似的古代艺术与科技相结合作品还有:

汉晚期雁鱼灯、西汉龙形灯。

图片与长信宫灯一同小组探究[微软用户2]

7:

介绍其他分析古代经典艺术作品的方法

(1)多角度分析法:

曾候乙编钟(启发学生在视频中寻找分析方法)

欣赏一段视频,了解如何以历史学家、科学家、音乐家、美术家角度分析经典作品。

如:

以历史学家分析:

(a)曾侯乙编钟年代

(b)曾侯乙编钟件数等

(2)教师口述:

除了从艺术作品从内向外的分析方法,还可以从美术家的角度,还可以归纳“先整体,后细节”的方法分析作品。

8:

分析我国古代立体作品后,从国外平面作品分析:

《林中狩猎》

介绍文艺复兴时期作品在光学、解剖学、透视学得运用,体会体现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典范。

9:

经过理性分析以上作品后,我们感性表达你的感受:

观赏本研究小组的作品,从外观的美感特色和内在的科技成分这两方面,用一两句优美的语言概括出你的感受。

例如:

《长信宫灯》-------任岁月流逝,永远以绝美的姿态点亮着华夏之光。

曾侯乙编钟----铸造技艺巧夺天工,千古洪音震撼中华。

《林中狩猎》-----科学的透视原理的应用,让我们想要走进这立体的画面

9:

分小组探究:

归纳填写美术欣赏报告表,指导搜集相关作品资料并制成课件的小组成员上讲台介绍作品。

汇报结合预习内容,课件展示

有一点思考性的难度问题以讨论方式完成较高效节约课堂时间,善于总结规律结合课外知识,拓展知识面

活动3【活动】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 

通过按“描述---分析-----解释-----判断”的程序欣赏作品,再讨论——游戏——探究——合作,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

介绍其他分析古代经典艺术作品的方法

(1)多角度分析法:

曾候乙编钟(启发学生在视频中寻找分析方法)

欣赏一段视频,了解如何以历史学家、科学家、音乐家、美术家角度分析经典作品。

如:

以历史学家分析:

(a)曾侯乙编钟年代

(b)曾侯乙编钟件数等

(2)教师口述:

除了从艺术作品从内向外的分析方法,还可以从美术家的角度,还可以归纳“先整体,后细节”的方法分析作品。

8:

分析我国古代立体作品后,从国外平面作品分析:

《林中狩猎》

介绍文艺复兴时期作品在光学、解剖学、透视学得运用,体会体现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典范。

9:

经过理性分析以上作品后,我们感性表达你的感受:

观赏本研究小组的作品,从外观的美感特色和内在的科技成分这两方面,用一两句优美的语言概括出你的感受。

例如:

《长信宫灯》-------任岁月流逝,永远以绝美的姿态点亮着华夏之光。

曾侯乙编钟----铸造技艺巧夺天工,千古洪音震撼中华。

《林中狩猎》-----科学的透视原理的应用,让我们想要走进这立体的画面

9:

分小组探究:

归纳填写美术欣赏报告表,指导搜集相关作品资料并制成课件的小组成员上讲台介绍作品。

汇报结合预习内容,课

活动4【作业】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

跃,教学效果良好,实现了教学要求,达到了教学目标。

《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美术欣赏报告

班别:

初一()班第()组

姓名:

学号:

(一)欣赏经典美术作品的方法:

()--()--()--()

(二)分析经典作品的方法:

(1)()

(2)(先),(后)

(三)古代经典作品的共性特点:

()()()

(四)观赏本研究小组的作品,从外观的美感特色和内在的科技成分这两方面,用一两句优美的语言概括出你的感受:

()

(五)自选一个书本中感兴趣的古代经典艺术作品进行填表分析,

作品题目及外形手绘示意图

实用功能

美感特征

科技含量

1 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欣赏·评析雕塑、交通工具、建筑等作品。

【能力目标】

能分析理解各类作品中的科技含量,艺术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开阔眼界,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精神。

2学情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新学期第一单元第二课,通过第一课《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启示》学习,学生对学习欣赏课上有一定的基础。

本课是上一课的延续与发展,本课都是精选内容,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生动有趣,既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又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与科技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现代艺术与科技如何进行完美融合;

教学难点:

作品中的科技含量和艺术元素。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现代艺术与科技的融合的魅力

七、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导入

通过日常生活常常用到的硬币作导入:

生活中使用的硬币,为什么会两面呢?

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思考并对问题作出回答

通过硬币和太极图的讲解散,引导学生发现世间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二、分析对比

意大利的灯具设计和《长信宫灯》

分析对比、提问意大利的灯具设计和《长信宫灯》相同点,不同点。

学习思考,回答

通过对比分析,学生能区分不同时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特点。

三、《物之道》和《无尽无极》

通过对作品和作者的介绍,引出艺术和科技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听讲

进一步理解现代作品中的艺术和科技。

四、分析《中山纪念堂》

播放中山纪念堂图片,分析其中的科技含量,艺术元素。

学生思考,分析

通过中国名建筑的学习,引出本课欣赏重点。

五、全面分析《悉尼歌剧院》

介绍悉尼歌剧院地理位置,设计锁事,时代特征,艺术价值,科技含量

观看悉尼歌剧院视频简介

让学生认识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全过程

六:

课堂小练(画一个建筑设计外观)

播放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学生分小组交流学习,创作。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精神。

1 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能否通过查阅资料,个人体验,集体讨论,观摩和评述等方式,领悟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控究美术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2、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同的原理。

3、了解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比较其不同的造型和装饰趣味。

4、进一步学习透视知识,提高空间表现能力。

5、能否结合所学透视知识表现物体的空间关系。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直观性较差,本节课主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欣赏具有庄重而阳刚的青铜器之美,了解古代艺术的发展脉络,由厚重的青铜工艺,打击音乐逐渐发展成轻而实用的冶铁工艺和轻快柔美的管弦音乐。

教学难点:

认识古代科技与艺术的关系。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

1、古今对比,巧妙导入

出示大量的中国古代与科技有关的艺术品的图文资料,由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讨论编钟、鼎、长信宫灯、孔明灯、浑天仪、赵州桥、唐三彩等古代艺术的结晶与现代科技的某些联系。

2、范图导入,创立情境

欣赏西方的有平行透视原理的绘画,及金字塔等建筑。

组织讨论中、西方古代艺术的成就及对现代科技的影响,及中西方艺术的特质。

3、提问引导,激发思维

教学方法:

互动讨论式:

1、提出科幻艺术推进科学设计,使发明创造成为现实,还是先有科技的进步推动了艺术产品的发展?

2、从思维科学角度看,先有科学的猜想才有形象的产生还是由形象本身总结出科学的结论?

组织学生找论点,写出自己的观点,组织分小组进行争论从中体会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①欣赏展示表格,明确欣赏程序

②讨论自由讨论,小组分工合作

③争论师生互动,讲评分析

④写结论写出心得,归纳总结

3、讲解平行透视,即焦点消失近大远小的规律,让学生观察生活并从中体会表现平行透视,可画出可示意透视线

4、在实际操作中欣赏可分为:

描述其外形与特征

分析其美学价值与科技含量

判断其视觉美感与科技功能

评述可分为

个人口述

文字表达

小组讨论

师生讨论

1 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通过赏析几件古代有代表性的艺术与科技融合的优秀作品来了解和认识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基本原则。

2学情分析

对于刚进入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适当的从理性分析的角度来解读课文,在赏析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一些美术描述语言词汇,让学生学会思考。

3重点难点

重点:

欣赏评述古代科技艺术品的方法;难点:

理解古代艺术中的科技原理或跨学科的知识。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实物展示与问答

1、导入:

教师展示实物打火机并提问:

现代人用打火机取火,那么古代人是怎样取火的?

2、教师展示实物鹅卵石,提问:

这两者是不是艺术品?

为什么这么认为?

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以提问方式导入课堂,学生踊跃谈观点)

3、你们知道古人最早将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例子吗?

(教师鼓励学生回答)

活动2【讲授】课本阅读与图片欣赏

1、观察感受经典范例图片导赏:

长信宫灯、浑天仪、《林中狩猎》,播放长信宫灯的介绍视频短片,引起学生兴趣;

2、给时间学生阅读课本,划出重要知识点

活动3【活动】想一想,填一填

教师打开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引导学生逐个赏析,进行“想一想,填一填”活动环节,以竞赛的形式,学生分小组从范例作品的实用功能、美感特征、科技含量三方面来回答:

1、实用功能:

2、美感特征:

3、科技含量:

活动4【练习】分组欣赏与讨论

运用所学的了解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基本原则(实用、美观、科技)来分组欣赏四羊方尊、赵州桥、唐三彩和编钟,讨论、填表并由小组代表回答

活动5【作业】课后作业

运用书籍、网络等资源查找古灯与现代灯具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为下节课做准备

2 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

1教学指导思想

本课着眼点在现代艺术与科技如何完美融合的魅力上,旨在让学生认识到艺术与科技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开发。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漫长历程中,科学创造和艺术创造历来是互渗互补中获得不断发展与完善的。

而如今,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是必然的趋势。

科技给艺术带来新的生命,艺术给科技更多的活力。

科学不断的创造新材质、新工具、新方法,给艺术家无尽的推动和激励。

艺术家面临丰富的选择,想象力获得更广阔的表现空间。

而艺术家的一些奇思妙想,也同时促进了科技不断的发展和提高,现代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创造出无穷尽的、完美的作品。

教师在课堂上应抓住现代艺术与科学的这种关系,列举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例子,让学生去感受、分析、了解其中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并认识到现代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教学目的:

知识技能目标:

掌握欣赏现代艺术的方法与途径,学会从造型、色彩、材质及科技含量等角度去欣赏现代艺术与科技相融合所创造的作品,提升学生的的视觉感受力,能用语言、文字、形象来归纳、表达自己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

通过作品的赏析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想象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和团结协作品德。

通过对经典现代艺术作品的赏析,让学生感受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3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刚上中学,对一切充满好奇心,愿意接受和挑战新鲜事物,美术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学生这个心理展开教学。

因其在本单元第一课《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这一课中学习了欣赏美术作品的基本方法,所以在本课教学中适当的设疑,并辅助新颖、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教学图片,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可以很好的突破欣赏难点。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认识现代生活中艺术与科技结合的重要性,感受在科技的发展下,现代艺术所展现的多姿多彩的面貌。

教学难点:

对现代艺术领域(建筑、工艺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等等)中科技与艺术的交融产生的美的感受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课堂导入

情境创设、视频导入

电子杂志:

北京国家大剧院巡游,通过强有力的视觉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

你知道这是什么建筑吗?

你最感兴趣或最想了解它的那些方面?

北京国家大剧院巡游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活动2【讲授】课堂发展

1、国家大剧院揭密

从美术的角度去欣赏:

造型、色彩、材质、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从科学的角度去探究:

技术、材料等等

2、总结归纳形成表格

3、分发学习资料,指导学生以课本为本进行分组探究性学习

4、总结:

艺术与科技的关系——正如科学家李政道先生讲的“艺术与科技就象一个硬币的两个面”,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始终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之一。

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推动了艺术的发展,艺术家面临丰富的选择,想象力获得更广阔的表现空间,而艺术家的奇思妙想同时促进了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提高。

8)、结束语

让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用艺术的想象力一起来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结束语:

同学们,让我们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用我们的艺术的表现力,一起来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活动3【活动】课堂发展

活动一:

围绕老师出示的学习表格进行欣赏探究活动,掌握欣赏的方法

活动4【活动】课堂发展

活动二:

分组进行探究性学习

活动5【活动】课堂发展

活动三:

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活动6【活动】课堂发展

活动四:

对学习过程进行自评和他评

活动7【活动】课后延伸

收集你发现的生活中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经典作品,写一篇欣赏报告,与同学进行交流、共享成果。

3 校园风景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掌握表现风景的一些基本技法。

2、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手法表现景物的空间。

2学情分析

刚踏入校园的初中生对校园是充满好奇的,校园风景会吸引着学生并激发他们对画校园风景的兴趣。

从学生在对校园风景感兴趣这点着手,浅出深入的引导学生学习风景中的构图与透视并掌握表现风景的基本技法。

3重点难点

重点:

构图与透视的必须方法。

难点:

透视的表现规律。

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课题

〔课件演示〕:

出示校园环境示例图片若干张(照片)。

让学生欣赏完其他学校的校园风景后,再出示本校的校园风景照片。

1、提问:

哪位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大家看一下这些景是哪里的风景?

②它们给你什么感觉?

2、以组为单位,派出代表,让学生分析一下自己拍的校园风景,是怎样取景的?

这样取景表现什么感受?

3、教师总结,风景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到处都有,可以画成画副,也可以

拍成照片,它是我们保存记忆的手段,那么要如何把风景拍得好看,画得好看呢?

首要就在于取景(构图)和透视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1、取景构图

①师:

讲解取景构图的几种主要形式(横、竖、方)

〔课件播放相关的风景图片)

横构图能产生一种宽阔感,竖构图能产生一种耸高感,方构图能产生一种稳重感

②师:

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示范(课件演示)

同一景物不同角度的取景

同一景物、同一视点,画面取舍的范围不同可分为近景、中景、远景。

(分别播放近景、中景、远景的校园图片)

2、播放透视图片

师提问:

看图过程中请大家找出图片的相同点?

让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小结:

图片当中的透视因素。

(板书:

透视{成角透视/平行透视})

〔课件演示〕:

(出示成角透视/平行透视示意图及概念)

师:

①分析成角透视/平行透视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差异。

(学生观察、理解并参与讨论)

②成角透视/平行透视与风景画的联系

〔课件演示〕:

(出示成角透视/平行透视示意图与风景结合图片)

3、作画的步骤

1、取景2、构图3、根据透视原理画出大的结构4、补充和调整细节

活动3【活动】老师示范学生练习

老师示范透视画法和画风景的技法,然后让一两个同学上黑板进行演示作画,

活动4【练习】课堂小练习

练习透视画法

课堂小结

(1)构图与透视要点。

(2)总结课堂教学情况。

活动5【作业】课后作业

八开素描纸,钢笔或铅笔淡彩,构图、透视要合理

3 校园风景

1教学目标

1、学会基本的透视原理,和描绘简单的透视图。

2、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手法表现景物的空间。

3、灵活运用所学手法表现自己的构思和思想情感。

4、使学生了解掌握表现风景的一些基本技法。

2学情分析

初中是学生思维和审美的一个大的发展,所以加强一些透视基础知识,对学生的绘画技巧,审美态度,以及对空间的理解有最基本的发展

通过写生,将透视原理自主的运用到绘画中,可以提高学生观察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3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景物写生的方法.

难点:

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表现方法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学时重点

了解,认识透视相关知识

4.1.2学时难点

运用透视知识进行绘画练习

4.1.3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感受透视

出示风景图片若干张(照片/绘画有明显透视特点的图片)。

活动2【讲授】透视成角透视/平行透视

〔课件演示〕:

(出示成角透视/平行透视示意图及概念)

师:

①分析成角透视/平行透视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差异。

(学生观察、理解并参与讨论)

②成角透视/平行透视与风景画的联系

〔课件演示〕:

(出示成角透视/平行透视示意图与风景结合图片)

活动3【练习】动手练一练

参照图片画一个平行透视的风景图。

画一个成角透视的正方体

步骤四:

课堂总结,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点,特别强调视点的作用。

4.2第二学时

4.2.1教学目标

掌握写生的方法,体验写生这一类绘画表现手法。

4.2.2学时重点

学习写生的表现方法

4.2.3学时难点

掌握写生的方法,感受透视的应用

4.2.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感受生活中的透视

回忆上节课所学透视知识点,分析学校风景的透视规律

活动2【讲授】透视的应用

1、欣赏风景写生图片,学生互相探讨图片的构图、疏密关系,透视规律,以及不同表现方法给人不同的感觉。

请学生点评这些绘画作品。

教师再根据学生回答做总结。

2、重点取景构图

讲解取景构图的几种主要形式(横、竖、方)

〔课件演示〕:

(出示相关的风景图片)

师:

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示范

学生做相关的练习活动

活动3【练习】边学边画

播放教学视频,如何用速写的方式表现学校风景,学习视频的速写画法,进行临摹

活动4【活动】课堂评价

评价学生课堂练习作品,总结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4.3第三学时

4.3.1教学目标

体验写生的乐趣,从实际绘画体验感受透视

4.3.2学时重点

学习景物写生的方法

4.3.3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学以致用

带学生在操场上观赏学校的风景,并请学生回答,哪里可以看出透视的存在

活动2【活动】动手写生

让学生自我分析,选择自己喜欢的位置开始写生校园

活动3【讲授】评价总结

评价学生作品并给予改正意见。

3 校园风景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结合校园建筑物及场景,了解透视现象和规律,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

通过对透视知识的学习与探究,学习方形物体的透视绘画方法,掌握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规律和画法。

(3)、情感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透视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学会运用透视知识为后面的校园写生课打好基础,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手法表现校园的空间之美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根据上学年级执教时对他们的了解,优秀生约占5%,差生约占3%,其余学生均为一般水平。

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授本册教材所面临的困难性和重要性。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

如何绘画方形物体的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校园风景》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2-3分钟)

1、同学们,我们几乎每天都生活在校园中,你对我们的校园了解吗?

有没

有想过把我们美丽的校园画下来呢?

校园里除了不辞辛苦教育我们的老师和关心我们、互帮互助的同学还有什么东西是少不了的?

2、学生回答:

······(教室、花草树木、篮球场、教学楼、图书馆······)

3、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一张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