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舆论 读书笔记.docx
《公众舆论 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众舆论 读书笔记.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第一章
外部世界与我们脑海中的景象
追溯既往就会感觉到,我们在认识我们仍然生活在其中的那个环境时是多么迂回曲折。
《约伯记》:
神将大地悬于虚空。
只要记住几乎每一个政党都会深信不疑自己为对手所描绘的图像——它认为那就是真相,但那并不是真相,而是它想象的画像——它认为那就是真相,但那并不是真相,而是它想象中的真相,我们就会完全理解战争与政治的暴烈。
无论他们自身是否相信他们的公共形象,也无论他们是否仅仅允许宫廷内侍对这种公共形象进行幕后安排,他们至少有着两个不同的自我,一个是公共的与王室的自我,一个是私下的与凡人的自我。
大人物的传记往往很容易就能变成这两种历史的自我。
在几乎所有时候,甚至是战争僵持阶段,足够扩大的范围内的感情才能被激发起来,以确认冲突、选择、犹豫和妥协。
舆论的象征通常带有着这种利益平衡的标志。
我们对虚构和象征的首要关注,是忽略他们对现存社会秩序的价值,只把它们看作人类交流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社会,只要他的利益并非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我们就必须依靠观念去应对那些超出视线之外并且难以把握的事件。
(想象)
一个人对于并未亲身经历的时间所能产生的唯一感情,就是被他内心对这件事情激发出来的想象。
拟态环境:
人在虚拟环境(人们的行动没有参与)中的表现是一种反应。
没有参与活动的简称为思想感情,它在虚拟环境中没有出现明显裂痕之前,会经历漫长的过程。
一旦虚拟事实的刺激产生了针对事情或他们的行为,矛盾会迅速发展。
人对环境的调适是通过“虚拟”这一媒介进行的。
对虚拟的用法加以取舍,等于直接展示感觉的消长。
刷新虚构优势就等于用完全天真的眼光看世界,二天真本身并不是智慧,尽管它是对智慧的补充和矫正。
直接面对现实环境实在太庞大,我们不能驾驭它所以只能对它进行重构。
虚拟环境是人性和环境的交杂物。
他人脑海中的图像——关于自身、关于别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
如果舆论要发出声音,那就必须利用新闻界加以阻止,而不是像今天的情况那样由新闻界加以组织。
组织首先是政治科学任务,应当得到策划者的适当地为,并走在实际决策之前,而不是充当决策作出之后的辩护士、评论人和报告人。
第二章:
审查与保密
正在发生的事情的知情人越少,控制人们的行为就越容易。
如果没有任何形式的审查制度,这个世界就不可能存在严格意义的宣传。
为了进行某种宣传就必须在公众与事件之间设置某些屏障。
在一个人创造出他认为明智而可取的虚拟环境之前,必须限制他接近真实环境。
事件和谈论事件的舆论之间的那种距离叫做保护。
第三章交往和机会
虽然审查和保密在源头上截住了大量信息,但是更大量的真实本来就不会传到整个公众那里,或者传的很慢。
因为观念有着截然不同的传播范围。
一个人的收入情况对于他同外部世界的接触有着重大影响,如果有钱,他就能够客服几乎所有的交流障碍,把世界上几乎任何已知的事实纳入他的视线。
自给自足的社交圈子和群体。
同一个圈子的人,交往是没有障碍的。
大多数成员都满足于生活在这个圈子里面,实际上是把他们当作整个世界,社交领袖们除了要熟知自己这个圈子的情况除外,还要不断认识在整个社交界的等级体系所处的位置。
惯例的亮点:
上流社会才会有可能被下层社会模仿。
模仿是没有止境的。
实际上圈子里的公共事务与私人事务的区别实际上已经消失。
这个圈子的私事就是公事,公事就是私事。
(大社会即地方社交圈子曲曲折折地扩散……)
问:
社交圈子在我们与世界的精神联系到底发挥着多大的作用,它是都么倾向于把可以接受
的观点弄得一成不变,然后如何对它进行评价。
进行真正有效的思考时,一个非做不可的事情,就是清理各种判断,重获一种单纯的目光摆脱各种情感,充满好奇并且心怀坦诚。
人类历史就是它所表现出来的那个样子,按照“大社会”的尺度进行政治思考需要一种忘我的沉静心态,这可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的。
我们全部受到了公共事务的影响,但是我们全部沉溺在私人事务之中。
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愿意费力注意那些还没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建议,而且我们受到不断的干扰。
第四章:
时间和注意力
第五章:
速度、词语和清晰度
我们看不见的环境是通过词语报告给我们的。
(翻译是有情感的)
语言就是一部暗淡的隐喻组成的辞典。
我们很容易把两个只有部分相同之处的东西看作是一回事。
在每个阶段,部分的成功会刺激其他阶段的发展。
在绝大多数先进民族中,那些比较先进的人们在屡遭失败的试错过程中则必定会创立某种新的原则。
智猪理论。
对刺激的疲劳。
在现代工业环境中,思想浸泡在噪音之中。
它的辨别能力经常变得呆板而愚蠢。
当环境使思想成为累赘时,“不可承受的思想负担”就真实一种负担了。
公民是在一种大概无以复加的恶劣环境下履行着危险的政治职责的。
只要他像囚徒一样整天甚至整夜拥挤在人群中,他的注意力就会一直飘忽不定的漫游状态。
甚至不知道自己是那种骚乱的受害者。
一种“广泛的感召”考虑的是联想的特性,它针对的是那些广泛分布的感情。
“狭窄睡晚”或“特殊的”感召力则是针对着那些不同寻常的感情。
与我们的公众舆论有关的环境是通过许多渠道折射出来的:
通过源头的检查与保护,通过另一段的物质与社会障碍,通过飘忽不定的注意力,通过贫乏的语言,通过涣散的精神,通过无意识的情感丛,通过损耗、暴力和千篇一律。
第六章:
成见
见解=别人的报道+我们的想象
目击者对事后减弱了的现场印象做些添枝加叶的处理
能给这个世界造型的并不仅仅是绘画、雕塑和文学意义上的艺术,还有我们的道德规范、社会哲学以及政治煽动。
无论我们观察对象是什么,我们都会根据自己所熟悉的某种艺术手法为其造型。
如果一个艺术家没有完全按照我们的方式描述对象,我们就会感到不快。
如果我们不能充分理解别人的行为,那么在了解到他们的心思和见识之前,为了公平起见,我们不仅要对他们所处理的信息,而且也要对他们据以传播信息的观念做出评价。
(eg收到了美国化的熏陶,再按照美国化的标准看待地主和雇主)
成见具有如此自负的性质。
在未经过专业的训练,我们会选择那些很容易辨认的环境标志。
这种标志翻涌的是观念,这种观念则会由于我们丰富的想象力而膨胀。
“标签党”与刻板成见
导致我们看到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
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
除非收到的教育会让我们具有敏锐的意识,否则那些先人之见就会强烈影响到整个感知过程。
客体被划分为亲属两类。
人们为了进行观察而接受预先的习性,只会导致错误而不会带来便捷。
审查者一般会对艺术去接,几乎老师愚蠢试图阻止别人发现未经他们认可的事物。
照片、电影对我们的想象力行驶者管辖的权力。
我们的某些方面的确是寄生在我们的社会遗产上。
第七章:
作为屏蔽的成见
成见系统也许是我们个人传统的核心,是我们社会地位的保护。
一个世界如果成为我们崇敬的人一钱不值,我们鄙视的人高高再上的世界,那就是一个令人心烦的世界。
成见是对我们自尊心的保护,是投射在这个世界上的我们自身的意识,是我们自身的价值观念,我们自身的立场和我们自身的权利。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缺乏差别会消解制度。
有的人天生就被造成了奴隶,适合成为别人的财产。
即凡是奴隶的人,天生就想做奴隶。
有些人天生就是自由的,另一些人天生就是奴隶。
——先入理性被投入应用。
如果我们看到的完全符合我们的想象,成见就会加深。
如果经验和成见发生矛盾,就有了麻烦。
——要么认为这是规律的例外,要么成见被修改,要么被颠覆。
第八章:
盲点与价值
我们的一成不变的世界并不是我们喜欢的世界,它只是我们寄予了希望的世界。
一个思辨性的新观念如果未能表现出某种外在的具体形象,或者未能得到显著的有形证据的支持,那就很难打动和渗透进一个共同体的普遍意识。
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之间,它总是带给热门不断变革的希望,而时间能够看到的变革却表现为对自然的征服。
斯宾塞“走向完美的变革”
目标被忽视了,我们限于满足感和劳动以及娱乐当中,却取代了与自然的交流——一种宗教观。
每一个成见都有一个点,在那个点上,全部努力均告停止,事情会按照你喜欢的样子自行发展。
那种步步为营的成见会强有力地刺激行为,几乎是人完全忘考虑一下这是什么样的行动以及为什么要这样行动。
第九章:
规则及其敌人
任何学科的专门知识都在成倍地增加我们打算发现的东西。
经过改装和润饰,这种被经济学家用来简化他们四位的纯粹的结构便得到普及和传播,最后成为广大民众中间理性的当代经济神话。
成见系统一旦完全固定下来,我们的主意力就会受到支持这一系统的事实的吸引,对于和他相抵触的事实就会视而不见。
无论激发起什么样的成见,都会受到相应的感情的裁断。
人们会抱着谦虚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信仰,因为他们知道那是不确定的,不完美的。
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一项准则,就会逐渐具备该准则所要求的那种人性。
绝对他们对行为的信仰要素是他们对事实的看法。
一种舆论会针对一组事实进行道德判断。
只有我们习惯于把我们的观点看作是我们通过自己的成见得到的局部经验时,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对反对者的宽容。
秉持成见的人认为反对派是危险的,我们就会在反对派中去寻找恶棍和阴谋。
第十章:
发现成见
任何宪法的修正条款都是一种显著的标志,说明了修正案的作者们对于他们的主张可以连续影响若干代人是多么充满自信。
一种严格的价值尺度有着非常敏锐的相对时间感。
我们对于更行的持续其并没有切近的清晰度,我们能够直接感受到的最长持续期,就是所谓的“虚拟现实”,这种感受只能历时六秒。
你采用什么尺度,一切取决于实际目的。
信仰阶梯:
如果未来过于遥远,人就会把仅仅是可以想象到的事情转而想象成完成可能的事情,进而把这种可能的事情想象成确实会发生的事情。
我们总认为发生在后的就是结果。
我们总是认为两件事情同时引起了主意,那就说明它们有联系。
激起了同一种情感的记忆会被纳入到一个因果体系。
一切令人快乐的的,一切令人讨厌的事情都是这样。
古时的恐惧被比较晚近的恐惧所加强,汇集成一大推乱七八糟的恐惧感。
一切可怕的事物都是其他一切可怕事物的原因。
我们不喜欢修饰性的副词:
大概,可能等等,在我们无拘无束的时候,我们喜欢把一切结果说的那么绝对。
我们感到很无助,并非不可抗拒。
钟摆仍然在全能和无能之间摇摆。
第十一章:
兴趣的激发
对于思想来说,名称是一种劣币。
我们会把人的特性归并到我们印象的名称里面。
英国的历史就被压缩成了英国。
电影、广告等要想激起一个人的兴趣,首先要对原型进行抽象,然后用抽象来产生刺激。
那些长于直觉的人往往能够比形象加工者更好的领悟事件的特性和行为的深意。
他们或许能够更好地驾驭自己的生活。
由于空间和触觉的隔阂,理性极少需要进行这种感知。
认知可以来自于共鸣。
图像可以增强认同感。
那些被公认为是现实的、善的、恶的、值得向往的事物,并不会永恒不变。
它们得自以往的经验,由成见加以巩固,并被用于后来的事物进行判断。
现实生活几乎从不给予的东西——种种困境彻底消解;行善的痛苦与作恶的成功……变成了对美德的颂扬和对美德之敌永恒的惩处。
煽动就好耗尽人们对于现实的兴趣。
当流行的虚构吧自己和一切破球需求搅合在一起,到了激战的时候,形成了联合体的本来的自我和本来的成见,可能就彻底消失了。
第十二章:
重新思考自我利益
听故事的人各具特色,他们把自己的特性给了故事。
有的貌似幸福的人在他们的圈子以外却处处残忍,还有那些人则越是憎恶家庭、朋友和工作越是洋溢着对人类的爱。
——人们处理各自事物的那些特性并非一成不变。
没有任何一个自我会一直不停地起作用。
如果一个人的各种自我互不相干或者前后矛盾,我们就会不信任他。
我们的自我是在所有影响着我们的人的帮助下形成的,它们决定者饥饿中冲突突出出来。
财产不公然人们更愿意相互折磨而不是合作。
不可能使每个人都产生阶级意识,因为社会主义哲学是建立在对命运的预见之上这一骄傲的说法就站不住脚了。
它靠的是对人性的假设。
一个人的不同经济交往会限制或扩大其见解的范围。
为什么资本主义的革命在最薄弱的环节发生了呢?
人们的阶级地位不可抗拒地产生了一种利益观念但是这种利益观念不可能自动生成。
马列的传播业没让它自动生成。
人们不仅应该认识不同阶级的利益观念,还应该为每个阶级提供关于经济利益的观点和获得这一利益的一贯政策。
但是,人类的所有阶级在自己的经济利益是什么的这一问题都陷入了持续不断的困惑中。
人有恐惧的本能,人恐惧的对象和消除恐惧的途径,不是由出生时决定的,而是经验决定的。
欲望和行为都是学来的,而令一代人可能就会有不同的学法。
他找不到理由放弃自己最高的理想,除非他把它当成不可知的事物。
第十三章:
兴趣的转移
人们疲于思考,就只会谈论名称。
他会很快陷入这种偏爱词语的状态,开始不顾对象,只谈论名称。
到了那个时候,他就没有办法知道,名称什么时候脱离了最初的对象,变成了与其他对象纠缠在一起的混合物。
在充满了偶然性的政治中,防止这样的偷梁换柱更加困难。
如果你能找到一的刺激因素来唤起他们同样的感情,你就可以用它来代替那个最初的刺激因素。
第十四章:
是或不
象征之所以合我们的意是因为,传递象征的人是和我们意的人。
我们对于真理的追求就在于刺激专家并迫使他们对任何信誓旦旦的异端邪说做出反应,在争论中,我们判断谁会胜出雄辩
一部机器的次要成员并不是根据对领袖智慧的独立判断来决定他们的忠诚。
特权式相对的,一体均沾湿不可能的。
对于遥不可及的局势,大众能采取的形式是有限的。
所以他们的观念不是单独产生出来的,是不得不选择的选择。
选拔——弄得复杂化而延缓或者模糊了一部机器的需要。
第十五章:
领袖与平民
追根问底很容易打断个人意志向公共象征的情感转移。
人们乐意相信某种政策在无法想象的将来,在一个看不见的地方使他们获益。
政策的实施首先需要感情共同体。
我们不会考虑我们的意见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手头的事情。
第十六章:
自我中心的人
进行统治最困难的也是最重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把个人见解的力量传导给公众行动。
如何解决人的现有注意力和他们对个人尊严的无线信仰之间的冲突,前辈民主政治论者并没有掌握什么诀窍。
存在着并不了解注意力限度的芸芸众生,那是政治科学的主要前提。
他们的立足之地是沙漠。
他们早已经亲身证明了一种非常狭隘地以自我为中心去认识世界所产生的结果。
但是政治思想家们,从柏拉图、马基雅威力到民主政治理论家始终就是围绕着自我为中心的人进行思索的,后者不得不始终凭着头脑中聊聊几幅画面来看待整个世界。
第十七章:
独立的共同体
英国作家霍布斯的著作,《利维坦》全书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开宗明义宣布了作者的彻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一般的哲学观点,声称宇宙是由物质的微粒构成,物体是独立的客观存在,物质永恒存在,既非人所创造,也非人所能消灭,一切物质都于运动状态中。
第二部分是全书的主干,主要描述自然状态中人们不幸的生活中都享有“生而平等”的自然权利,又都有渴望和平和安定生活的共同要求,于是出于人的理性,人们相互间同意订立契约,放弃各人的自然权利,把它托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由多人组成的集体,这个人或集体能把大家的意志化为一个意志,能把大家的人格统一为一个人格;大家则服从他的意志,服从他的判断。
第三部分《论基督教国家》旨在否认自成一统的教会,抨击教皇掌有超越世俗政权的大权。
第四部分《论黑暗的王国》,其主要矛头是针对罗马教会,大量揭发了罗马教会的腐败黑暗、剥削贪婪的种种丑行劣迹,从而神的圣洁尊崇,教会的威严神秘,已经在霍布斯的笔下黯然失色。
利维坦(Leviathan),圣经和合本译为鳄鱼,和合本修订版译为力威亚探,天主教圣经思高译本译为里外雅堂,是《希伯来圣经》的一种怪物,形象原型可能来自鲸及鳄鱼。
“利维坦”一词在希伯来语中有着“扭曲”、“漩涡”的含义,而在基督教则是与七宗罪中的“嫉妒”相对应的恶魔。
民主行动的范围是一个限定的空间。
在警戒线内,目标就是做到自给自足、避免纠纷。
在对外政策上,民主政体通常是光荣孤立和违背理想的外交之间二选一。
人们不得不相信,人们必须依靠自己的良心来释放政治智慧。
从绝对原则中演绎出来的法律夺走了他们的大量自由活动。
第十八章:
压力、自由授权及特权的作用
麦迪逊:
在组织一个人通知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在在于必须先使政府能够管理被统治者,然后再使政府管理自身。
联邦党人是为了联邦而不是为了民主声辩。
宪法大于民主。
人们觉得取得了精神的胜利。
我们往往认识不到,我们政府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这种自由授权。
因为它且惯了那些天生的政治领袖与自我中心的共同体过于密切的联系,削弱了地方精神并且促成了某种和平的合作,正是那些作为地方名流而又缺乏共同体利益意识的人们,曾经分头撕裂了联邦。
即相距遥远而又各怀心思的共同体是不可能抱着同样的观点和目的进行长期合作的。
决策制定完毕,官员的焦虑才刚刚开始。
第十九章:
旧物新装:
基尔特社会主义
——公社化的并不是国家的国家
任何社会行为方式的自治,真正的民主在于提高人们的尊严,能过表达社会意志。
一个国家的功能是一种概念,不是经验,必须经过想象、虚拟、教育和信仰。
功能性民主的实质就在于,一个人要许多次计算有多少与他有关的功能。
如果每个选民头脑中没有这样一个稳定的功能系统,那么他在基尔特社会中并不比在正统民主体制下能够更好地把一种自我中心的见解转化为一种社会判断。
第二十章:
新形象
基尔特社会主义只关心自治,但是脱离了人的实际利益因为人关系的远远不止于自治。
人们渴望自治是为了得到自治带来的结果。
文明质量的决定因素是权力的使用方式,而使用方式是无法从源头控制的。
第二十八章:
诉诸理性
在理性与政治的第一次大邂逅中,理性的策略是愤而退场。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1.《公众舆论》内容回顾整理
沃尔特·李普曼的《公众舆论》是传播学的奠基之作,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作了全景式的描述,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如:
“公众舆论从何而来,它是如何形成的?
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等等。
但是不可否认的,对于其他的一些关键问题,如:
“公民个人是否是理性的(是否具有理性的做出判断的能力)?
精英治国所掌握的制造同意和共同情感的技艺是如何掌握的?
同处于虚拟环境中,领导者是遵循着何种途径脱颖而出成为意见领袖的?
等等问题”,李普曼仍然处于一种怀疑和思考的态度,并没有给出确切的定义和描述。
因此,本篇读书笔记就要在对于《公众舆论》这本书的内容整理的基础上,找出一些书中并未给出答案的问题,并且做下一步讨论。
1.1《公众舆论》的写作背景
从李普曼的《公众舆论》中时时出现的有关时政和时局的案例,我们不难发现: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政府宣传机器为了战争胜利在国内国际大造舆论的种种做法给李普曼思考的“虚拟环境”问题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虚假的、偏见的战争报道,以及战前战后参战和分赃中出现的一系列有悖于传统道德约束的很多问题,被媒体和当局巧妙的遮蔽了。
在整个媒体参与营造虚拟环境的过程中,普通公众在资源和信息匮乏的情况下表现出的认识事实真相的“无力”和精英阶层对于整个局势的控制,在这个历史阶段突出的表现了出来。
1.2《公众舆论》的章节安排
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主要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观点:
因为种种因素的影响,公众舆论是非理性的。
本书的前四部分分别就影响公众不能作出理性判断的三个因素分别加以阐释:
第二部分 对外部世界的研究
由于信息流通的不通常、不完全,信息资源的有限,由于人类作为交流工具的语言的不确定性和不统一性(相似于皮特斯在《交流的无奈》中提出的观点),还有社会中存在的种种把关和筛选信息的制度之存在,公众处于一个虚拟环境之中,无法直接、真切的得知与自己所处环境相隔甚远(时间上、空间上)的事情的真实情景,因此,通常会作出非理性的判断。
第三部分 成见
由于固有的成见、偏见、固有的价值观念的存在,公众对一件事物的认识很难达到准确。
第四部分 兴趣
由于兴趣、自我利益等因素的不同,公众作出的判断往往是主观的、非理性的。
在第五、第六部分,李普曼详细的阐述了公众舆论是如何被左右的。
在公众意见庞杂、非理性的情况下,作为领导者的人通过制造同意、制造模糊概念、寻找共同情感等一系列手段,将公众的情绪和意见整合起来,形成了所谓的公众舆论,因此公众舆论是可以被操纵、可以被疏导、可以被利用的。
而在公众之中走出来的领导者,并非是民主制度的坚定执行者。
很多看似民主的、顺应民意的决定和决策,很多时候是通过暗地操纵、疏导公众舆论造成的。
2.读书线索一:
公众舆论和公众是非理性的吗?
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肯定了公众舆论的非理性,认为公众是否能够真的形成一股势力强大的、内容一致的舆论还是未知数。
但是李普曼似乎没有涉及到一个更本质的问题,即:
公众的非理性并不代表个人的非理性(群体动力学的影响),个人的非理性是否是由于缺乏理性能力,抑或是因为被群体的力量所左右(沉默的螺旋),作为公民的个人是否具有足够作出理性判断的能力?
2.1 文献综述
在美国20世纪初期,李普曼对于公众舆论非理性的见解与杜威的“参与式民主”的思想似乎是针锋相对的,但是其实两者之间也并非绝对的对立。
德国的批判学派社会思想家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也涉及到了公众领域形成的问题。
2.1.1杜威《ThePublicandItsProblem》
杜威认为,民主的基础是对人性之能量(能力)的信赖,是对人的理智、对集中的合作性经验之力量的信赖。
这并不是相信所有这些都是完美的,而是相信,只要给他们机会,它们就能够成长,并不断创造用以指导集体行动所必需的知识与智慧。
对于公民是否具备理性的智慧,杜威则认为,公民虽然不具有为政的技艺,但是“鞋子在什么地方挤脚,他们还是能够感觉出来的”。
智慧的分布虽然并不平均,但是只要相信个人的能力,组合起来形成集中智慧,就能作出贡献。
对于李普曼的“技术精英治理国家”的思想,杜威坚决反对。
他认为所谓技术精英,他们的智慧其实与普通的大众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因此两者还是可以沟通的。
2.1.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哈贝马斯对于社会结构有自己一套独立完整的体系。
在其《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他总结归纳了欧洲多个国家公共领域形成的历史脉络,并且强调了:
公民财产私有、公民真正可以以一个“私人”的身份独立于旧有的国王封建辖制之外,是形成公与私对立、随之产生一个沟通两者的公共领域的基本条件。
公权和私权、公利和私利之间存在冲突,公共领域开始的存在是作为一个抒发、宣泄,最终能够实质性的影响到国家决策和法律制定过程的这样一种力量。
公众舆论在其中有两种不同的作用:
作为批判的作用和作为交流的作用。
作为批判的公众舆论是建立在保护私人领域的基础上的,而作为交流的公众舆论是建立在诸如道德的基础上的。
2.2 公众舆论的非理性、公众的非理性
公众舆论是非理性的,李普曼从公众本身的认识局限和意见领袖的强势两个方面阐述了这个问题。
公众认识的局限源于虚拟环境,而意见领袖对公众舆论的控制和操纵则源于其能够在不同的意见中制造同意。
公众在虚拟环境中受到刺激,却在现实环境中作出反应;意见领袖通过对于不同意见的整合,让公众认为最终作出的决定确实是延续了自己原有的想法和意见,自己的利益最终得到了实现和保留。
因此,在以上这样一个“弱势”一个“强势”,一个“有能力”一个“无能力”的对比中,意见领袖的地位无形中占据了上风,所谓技术精英通过自己所具有的技术和智慧,能做出比普通公众更加理性和科学的决策,因此将公众的地位踩在了脚下,建构出了一幅“精英引导群氓”的图景。
从这种程度上说,公众的确不能独立思考、思辨,其着眼点的局限性也就决定了其落脚点不可能顾全整个局面,最终必然被一种统一的、影响力巨大、包容性极强的公众舆论所吸收。
而少数人一旦具有了够操纵公众舆论的技艺(甚至构成了事实),就更加不能说公众舆论是理性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