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方法师讲中观唯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1783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方法师讲中观唯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体方法师讲中观唯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体方法师讲中观唯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体方法师讲中观唯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体方法师讲中观唯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体方法师讲中观唯识.docx

《体方法师讲中观唯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方法师讲中观唯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体方法师讲中观唯识.docx

体方法师讲中观唯识

20体方法师:

中观与唯识对「空」的不同见地

10-08-2802:

22:

12来自:

平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义节录:

中观与唯识对「空」的不同见地(前后皆有删节)

……经部师说十二处──根境非实,即成立了所观的境是非实有的。

后来大乘的唯识学者,极端的使用此观空,如说∶「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应,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

如鱼见水为舍宅,天见为琉璃,鬼见为脓血,人见为清水,这可见水或舍宅等境界,是不实的,是随各自业报的认识不同而转变的。

经部师,是一切有部中,萨婆多部更后面的一部,比较先进的。

这个就是境空,外面的境界是空的、非实的。

但是,心是有的,由心识的认识不同啊,产生外境而已。

不然的话,鱼看到水为什么像房子一样悠游自在?

天人看到水,像琉璃一样的透彻;鬼看到水,就以为是浓血;我们看到的就是清水而已!

这表示什么?

众生的业报不同,看到的外境也不一样!

表示外境并不是实在不变的,是随着众生的心性而起,来判断、认识的。

这样子的话,心境反而是实在的本源了,外在不过随着心境的认识而变化而已。

所以外境是非实的,由这样的观想,明白这个叫观空,唯识家都用这种方法。

『阿毗达磨大乘经』,瑜伽师,都是依此法以明外境的非有性,成立无分别智体证离言自性的。

这个地方就可以看出,瑜伽师是学唯识这一部分的,还有前面阿毗达磨的大乘经,差不多都依据这样一个观念在抉择。

知道外境的非实,是用这种观空的理论,才成立内在有无分别自体的离言自性。

这个离言自性啊,是进一步的方法!

比如,从唯识的立场,心有境空,外在非实;第二步心境是相依相缘的,外境非实,那心是实在的吗?

心也是非实的!

所以,进一步会破除心性的实在论,超越了心跟境的实有,体证的就是空性,这个空性叫离言自性。

大家注意听!

唯识学也一样的,最后还是会破心性的部分,但是,体证的叫离言自性。

最后,虽然破了心性的实有,但是,离言自性——唯识学讲的圆成实性,认为这个不能没有的。

就把圆成实性或者是离言实性实有化了!

所以,导师在判空宗跟有宗,把唯识判为有宗就是在这一点。

因为最后虽然体证的离言自性,但认为是实有的,所以还是判在有宗。

有宗就是这样子,不管外面怎么空,空到最后还有一个实在的,这个就是有宗,尾巴去不掉,所以跟《中观》的毕竟空是有差别的。

这参考『摄大乘论』等,即可完全明白。

观空与分破空不同∶分破空,因分析假实而成立假名者为空的;观空,则在认识论的观点,说明所观境界的无所有。

观空,也同样的不能达到一切法毕竟空。

一个用分析的;一个是用观空的,所以这两个是不一样的。

分析空是最后实有么,不可能超越邻虚,所以一定会落到有!

观空也一样,不能达到一切法毕竟空,最后有一个离言自性么!

因为观空即限定它要用能观的心以观外境不可得的,能观心的本身,即不能再用同一的观空来成其为空,所以应用观空的结果,必然地要达到有心无境的思想。

导师在点出重点,外境的空,是因为用能观的心去观它,外境一切不可得、空;而这个能观的心,用同样的方法怎么来成其空呢?

——结果变成外面的境是空,而心是有了!

境空心有,固也可以为了达空义的方便,然在某种意义上讲,不但所空的不能彻底,而将不当空的也空掉了。

导师在分析这个空义,真的很透彻!

境空心有,这样的观念,在某个意义上是可以方便善巧用的。

可是,应该空的却空的不彻底,而不应该空的确实把它空掉了!

导师认为,这样反而是颠倒!

为什么?

讲当体即空,没有否定当体的作用哟!

注意听!

万法缘起现象是可以存在的,可以展现相续相的,不该把缘起现象的相续作用也空掉了,这样就拨无因果恶取空了。

如果认为心是实在的,境是空、是非实的,反而把不应该空掉的万法、一切境相把它空掉了,这一点很重要!

有的讲人间是讨厌的;人间是不好的;一切都要厌离的,都要破坏的,那是厌世观念。

如果知道当体即空,去掉的是对万法的染着,而不是去掉万法的现象。

看到一切外境万法,会爱染、会贪取,是我们认为这些法是实有的,可是,非把万法都毁灭了才能够不执着么?

况且能毁灭万法吗?

万法明明在如幻相续着,能毁灭它的相续作用吗?

所以,知道万法的当体即空,——我们的执着不见了,爱染,贪欲不见了,空的是这个地方!

万法的存在本没有障碍我们,障碍的是我们对外境的贪染、执取。

所以,万法不是要去破坏它,不是要去除它的,要去除的是我们对万法的执着跟贪染。

所以,该破的、该空的不空;不该空的反而空掉了,这个就是需要注意哟!

为什么同样一个理论,产生的后果是不一样的?

厌离一切,不是要厌离一切外在的万法,就是不要讨厌,不要跟它相对,不会认为它是污浊的;它是很糟糕的;是害死我们的,其实不是这样。

问题是出在我们对万法的执着,不了解真相而起的贪染、爱染。

了解真相了,知道没有一法是实在的,还会爱染它、占有它吗?

贪爱真的有用吗?

看清楚了真相,贪爱就自然不起,这才是学法的根本,而不是在厌离万法!

那样把全世界都毁灭了,万法都不存在了,就能够解脱了吗?

所以,我们在讲修行,不是要厌离一切。

但是,南传的听到这个就会不高兴了:

厌离两个字是佛陀最重要的心法呀!

“厌离”尤其是小乘修十六观智的,这个厌离是很重要的!

但是,我们讲的厌离,目的不是这个意思,不是远离。

是要离开对一切万法的执着。

就是不离开万法还是可以体证,还可以契入空性,还是可以解脱的,讲的是这样的方式。

有时候要讲这个很困难,——喝咖啡会上瘾,喝咖啡会骨质疏松,所以咖啡是不好的,我们要厌离它,——不能喝咖啡!

这样厌离就能爱染不起了吗?

里面的因有没有解决?

当把里面爱染的因看清楚了,喝一点咖啡真的会死吗?

真的会执着吗?

所以,要知道不厌离,不是说厌离这个观念不对,是说还有另外一个更深入的,这个就是大乘不共慧,不一样的地方,大家要注意哦!

即如分破空的学者,承认有实自性的极微和心心所,而由极微等所合成的现象,或五蕴所和合成的我,以为都是假法。

他忽略了假法的缘起性,即是说,他们不承认一切法是缘起的。

因此,一方面不能空得彻底,成增益执;另方面,将不该破坏的缘起法,也空掉了,即成损灭执。

刚刚讲到这个重点,是他忽略了假法的缘起性。

我们一个根本观念来,从无常看生灭,就会常常有生有灭,也就是说有一个真正在生灭的东西。

如果从缘起的观念再深入一层的话,是生不可得,灭不可得,这样知道意思吧?

注意听哦!

这个地方差别很大!

如果认为生是实在的,灭是实在的,我们要了生灭就没有办法了!

但是,如果从缘起的这个观念去深入一层了解,就知道生不可得,灭也不可得!

为什么?

生灭是无常的,无常是常不可得;无我是我不可得,不可得的还要去掉它吗?

——实在的才要去掉它!

比如说生烦恼、痛苦、贪嗔痴,以为都是实在的,所以要去破掉它,要去对治它,是不是这样子?

从缘起的角度,就能体会到烦恼的实性不可得,这个要真去体会,不是只有理论。

实有的我性不可得,实有的贪性不可得,请问:

还要去掉什么?

注意听哦!

从缘起深入一步的角度,跟有实生灭的角度,用功的方法会全然不同哦!

大乘的不共慧,就是在后面这个根本的佛法内容和功能,这个是不同的地方!

如果必须要讲两个都可以用,两个都最后可以解脱,就是下手处不同,——这样的和汇,问题就在这里!

而真正的大乘不共慧的地方,是深一层的、更深一层的从缘起的现象来观察,还有深一步的作用,这个叫不共的地方。

无常的现象如果是实在的,那么要去对治无常的现象也可以;如果了解无常是它常性不可得,我性不可得,贪性不可得,自性不可得,实性不可得,那还要对治什么?

一个是从有为的对治;一个是直接契入法性寂灭的体证!

这个就是大乘跟小乘下手不同处。

现在一般人很少去体会这个。

站在大乘的立场认为小乘怎么样;站在小乘的立场认为大乘怎么样。

其实,只是不了解这个相互关系的差别而已!

为什么要如实观照,而不是对治?

如果实有的东西能对治得了么?

如果要打仗,敌人是虚幻的能打得赢吗?

敌人如果是实在的就能真打得赢吗?

——这都是问题哟!

这就是用功会不会受用,最大抉择的地方!

敌人是真的还是假的?

这个如何分辨?

所以各位,如果发现真正的敌人,就有对象可以打仗,这样知道意思吧?

如果从来没有发现真正的敌人,只是想象中的敌人,怎么打仗?

什么时候打得赢他?

今天学法要了生死,那生死的真相有没有看清楚?

谁在生死?

我们要对治烦恼、对治贪嗔痴,知道贪嗔痴的真相在哪里吗?

有没有把自己身心贪嗔痴跟烦恼的真相看清楚?

所以,第一步应该先看清楚,我们才有下手处么!

敌人在哪里?

有几个?

用什么方法可以把它打败?

这个才是有智慧么!

如果敌人怎么找都找不到,也不知道有多少,住在哪里,要怎么对治他?

每天要修行、要打仗,到底跟谁打仗?

修了那么久修掉些什么?

剩下多少?

——搞不清楚!

所以修行,为什么这个理论要先明白?

导师今天替我们抉择的法有多重要,大家还不太清楚!

理论的基础如果错了、不是究竟的,依据这个方法去修行,最后只是在有、有。

就算是正确的,但是也要看“有”在什么地方?

要真正的发现“有”才能对治哟!

——理论本身就有问题,然后依据这个理论去修行,也不知道真正“有”的本质是什么,也看不清楚。

为什么大家修行不能解脱受用?

——现在点出的只是一个重点!

一个真正要用功思维的人,一定要去抉择这个问题!

如果今天要断烦恼,一定要把烦恼的真相看清楚,不然怎么断?

这个重点一定要把握!

看清楚了真正的烦恼,才能下手,这样知道意思吧?

如果看不到、找不到,每天在跟谁打仗?

底是有、还是没有?

这个才是问题哟!

注意听!

要搞清楚这一点知道意思吧!

所以,叫你们用如实观照,不是先建立有来对治哟!

是要先让你看清真相再对治,不是叫你们不要对治,是发现真相再对治。

但是,如果真的去讨论真相,有一天就会知道,——原来根本就不用对治!

将来用功的人就会知道的。

我再讲个公案:

神光去参达摩,断臂求法,这个公案大家都听过了,很普遍吧?

但是,几个人知道奥妙?

他跪在雪里很久了,达摩不理他,神光就毅然断臂,表示他的坚定的意志,达摩看他这么真心,就问他:

“你所求何事?

”他说:

“我心不安,求师为我安心!

”——我们现在不都有烦恼么?

心都不安跟他差不多吧对不对?

为这样才要学佛啊!

——达摩说:

“好,这样诚心我答应你,把你的心拿过来,我给你安!

”他回来一找,——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说好了,给你安好了,听说神光就这样大彻大悟了。

觅心了不可得,烦恼的心怎么找都找不到。

过去每天都为那个烦恼的心缠绕,今天竟然怎么找都找不到?

这个“觅心”的‘觅’字,就是找么!

师父讲的如实观照的“看”呀,就是这个“觅”字,意思一样的。

这个“我为安心竟”,怎么找都找不到这个心还要安吗?

注意听啊!

这个听懂了,如实观照就知道怎么用了!

——我可没有叫你跟一个虚幻的敌人打仗啊!

我是希望把敌人(烦恼心)先看清楚,就像二祖神光,他每天烦恼——有一个大敌人在,他从来没有看清这个的敌人的真相。

待他看清敌人,原来根本就没有敌人,还要打仗吗?

注意听!

这个法明白了,才能受用啊!

上次谈到有一些法义,因为不了解自性空,所以最后达到的是心有无境,——境空心有,虽然可以达到空义的方便,但是不彻底,甚至于不该空的也把它空掉了!

所以,问题就是忽略了假法的缘起性!

也就是说,不承认一切法是缘起的,一方面不能空得彻底,成增益执;另一方面将不该破坏的缘起法也空掉了,问题就出在对自性空不了解。

唯识学者把缘起法统统的放在心心所法──依他起性上,不能到达心无自性论;对于六尘──境的缘起性忽略了,所以不能尽契中道。

导师对这个重点的提示,就是对唯识学者的一种看法。

所谓第一义谛跟俗谛的分别方面,认为胜义谛部分讲空是接受的;但是,依他起的这些法,认为不能没有自性,这一点就是跟《中观》的不同。

龙树菩萨所发挥的空义,是立足于自性空的,不是某一部分是空,而某些不空,也不是境空而心不空。

这个就是最不同的地方!

中观和唯识这两宗差别的地方就在这个地方。

一定要把握这个重点!

上一次也讲中观,自性空是一切法都一样,不管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