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36.29KB ,
资源ID:301783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178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体方法师讲中观唯识.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体方法师讲中观唯识.docx

1、体方法师讲中观唯识20体方法师:中观与唯识对空的不同见地10-08-28 02:22:12 来自: 平净(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 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义节录:中观与唯识对空的不同见地 (前后皆有删节) 经部师说十二处根境非实,即成立了所观的境是非实有的。后来大乘的唯识学者,极端的使用此观空,如说 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应,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如鱼见水为舍宅,天见为琉璃,鬼见为脓血,人见为清水,这可见水或舍宅等境界,是不实的,是随各自业报的认识不同而转变的。 经部师,是一切有部中,萨婆多部更后面的一部,比较先进的。这个就是境空,外面的境界是空的、非实的。但是,心是有的,由心识的认识不同啊,产

2、生外境而已。不然的话,鱼看到水为什么像房子一样悠游自在?天人看到水,像琉璃一样的透彻;鬼看到水,就以为是浓血;我们看到的就是清水而已!这表示什么?众生的业报不同,看到的外境也不一样!表示外境并不是实在不变的,是随着众生的心性而起,来判断、认识的。这样子的话,心境反而是实在的本源了,外在不过随着心境的认识而变化而已。所以外境是非实的,由这样的观想,明白这个叫观空,唯识家都用这种方法。 阿毗达磨大乘经,瑜伽师,都是依此法以明外境的非有性,成立无分别智体证离言自性的。这个地方就可以看出,瑜伽师是学唯识这一部分的,还有前面阿毗达磨的大乘经,差不多都依据这样一个观念在抉择。知道外境的非实,是用这种观空的

3、理论,才成立内在有无分别自体的离言自性。这个离言自性啊,是进一步的方法! 比如,从唯识的立场,心有境空,外在非实;第二步心境是相依相缘的,外境非实,那心是实在的吗?心也是非实的!所以,进一步会破除心性的实在论,超越了心跟境的实有,体证的就是空性,这个空性叫离言自性。大家注意听!唯识学也一样的,最后还是会破心性的部分,但是,体证的叫离言自性。 最后,虽然破了心性的实有,但是,离言自性唯识学讲的圆成实性,认为这个不能没有的。就把圆成实性或者是离言实性实有化了!所以,导师在判空宗跟有宗,把唯识判为有宗就是在这一点。因为最后虽然体证的离言自性,但认为是实有的,所以还是判在有宗。有宗就是这样子,不管外面

4、怎么空,空到最后还有一个实在的,这个就是有宗,尾巴去不掉,所以跟中观的毕竟空是有差别的。 这参考摄大乘论等,即可完全明白。观空与分破空不同分破空,因分析假实而成立假名者为空的;观空,则在认识论的观点,说明所观境界的无所有。观空,也同样的不能达到一切法毕竟空。 一个用分析的;一个是用观空的,所以这两个是不一样的。分析空是最后实有么,不可能超越邻虚,所以一定会落到有!观空也一样,不能达到一切法毕竟空,最后有一个离言自性么! 因为观空即限定它要用能观的心以观外境不可得的,能观心的本身,即不能再用同一的观空来成其为空,所以应用观空的结果,必然地要达到有心无境的思想。导师在点出重点,外境的空,是因为用能

5、观的心去观它,外境一切不可得、空;而这个能观的心,用同样的方法怎么来成其空呢?结果变成外面的境是空,而心是有了! 境空心有,固也可以为了达空义的方便,然在某种意义上讲,不但所空的不能彻底,而将不当空的也空掉了。导师在分析这个空义,真的很透彻!境空心有,这样的观念,在某个意义上是可以方便善巧用的。可是,应该空的却空的不彻底,而不应该空的确实把它空掉了!导师认为,这样反而是颠倒!为什么?讲当体即空,没有否定当体的作用哟!注意听!万法缘起现象是可以存在的,可以展现相续相的,不该把缘起现象的相续作用也空掉了,这样就拨无因果恶取空了。 如果认为心是实在的,境是空、是非实的,反而把不应该空掉的万法、一切境

6、相把它空掉了,这一点很重要!有的讲人间是讨厌的;人间是不好的;一切都要厌离的,都要破坏的,那是厌世观念。如果知道当体即空,去掉的是对万法的染着,而不是去掉万法的现象。看到一切外境万法,会爱染、会贪取,是我们认为这些法是实有的,可是,非把万法都毁灭了才能够不执着么?况且能毁灭万法吗?万法明明在如幻相续着,能毁灭它的相续作用吗?所以,知道万法的当体即空,我们的执着不见了,爱染,贪欲不见了,空的是这个地方!万法的存在本没有障碍我们,障碍的是我们对外境的贪染、执取。所以,万法不是要去破坏它,不是要去除它的,要去除的是我们对万法的执着跟贪染。所以,该破的、该空的不空;不该空的反而空掉了,这个就是需要注意

7、哟!为什么同样一个理论,产生的后果是不一样的?厌离一切,不是要厌离一切外在的万法,就是不要讨厌,不要跟它相对,不会认为它是污浊的;它是很糟糕的;是害死我们的,其实不是这样。问题是出在我们对万法的执着,不了解真相而起的贪染、爱染。了解真相了,知道没有一法是实在的,还会爱染它、占有它吗?贪爱真的有用吗?看清楚了真相,贪爱就自然不起,这才是学法的根本,而不是在厌离万法!那样把全世界都毁灭了,万法都不存在了,就能够解脱了吗? 所以,我们在讲修行,不是要厌离一切。但是,南传的听到这个就会不高兴了:厌离两个字是佛陀最重要的心法呀!“厌离”尤其是小乘修十六观智的,这个厌离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讲的厌离,目的

8、不是这个意思,不是远离。是要离开对一切万法的执着。就是不离开万法还是可以体证,还可以契入空性,还是可以解脱的,讲的是这样的方式。 有时候要讲这个很困难,喝咖啡会上瘾,喝咖啡会骨质疏松,所以咖啡是不好的,我们要厌离它,不能喝咖啡!这样厌离就能爱染不起了吗?里面的因有没有解决?当把里面爱染的因看清楚了,喝一点咖啡真的会死吗?真的会执着吗?所以,要知道不厌离,不是说厌离这个观念不对,是说还有另外一个更深入的,这个就是大乘不共慧,不一样的地方,大家要注意哦! 即如分破空的学者,承认有实自性的极微和心心所,而由极微等所合成的现象,或五蕴所和合成的我,以为都是假法。他忽略了假法的缘起性,即是说,他们不承认

9、一切法是缘起的。因此,一方面不能空得彻底,成增益执;另方面,将不该破坏的缘起法,也空掉了,即成损灭执。刚刚讲到这个重点,是他忽略了假法的缘起性。我们一个根本观念来,从无常看生灭,就会常常有生有灭,也就是说有一个真正在生灭的东西。如果从缘起的观念再深入一层的话,是生不可得,灭不可得,这样知道意思吧?注意听哦!这个地方差别很大!如果认为生是实在的,灭是实在的,我们要了生灭就没有办法了! 但是,如果从缘起的这个观念去深入一层了解,就知道生不可得,灭也不可得!为什么?生灭是无常的,无常是常不可得;无我是我不可得,不可得的还要去掉它吗?实在的才要去掉它!比如说生烦恼、痛苦、贪嗔痴,以为都是实在的,所以要

10、去破掉它,要去对治它,是不是这样子?从缘起的角度,就能体会到烦恼的实性不可得,这个要真去体会,不是只有理论。实有的我性不可得,实有的贪性不可得,请问:还要去掉什么?注意听哦!从缘起深入一步的角度,跟有实生灭的角度,用功的方法会全然不同哦!大乘的不共慧,就是在后面这个根本的佛法内容和功能,这个是不同的地方!如果必须要讲两个都可以用,两个都最后可以解脱,就是下手处不同,这样的和汇,问题就在这里!而真正的大乘不共慧的地方,是深一层的、更深一层的从缘起的现象来观察,还有深一步的作用,这个叫不共的地方。 无常的现象如果是实在的,那么要去对治无常的现象也可以;如果了解无常是它常性不可得,我性不可得,贪性不

11、可得,自性不可得,实性不可得,那还要对治什么?一个是从有为的对治;一个是直接契入法性寂灭的体证!这个就是大乘跟小乘下手不同处。现在一般人很少去体会这个。站在大乘的立场认为小乘怎么样;站在小乘的立场认为大乘怎么样。其实,只是不了解这个相互关系的差别而已!为什么要如实观照,而不是对治?如果实有的东西能对治得了么?如果要打仗,敌人是虚幻的能打得赢吗?敌人如果是实在的就能真打得赢吗?这都是问题哟!这就是用功会不会受用,最大抉择的地方!敌人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个如何分辨? 所以各位,如果发现真正的敌人,就有对象可以打仗,这样知道意思吧?如果从来没有发现真正的敌人,只是想象中的敌人,怎么打仗?什么时候打得赢

12、他?今天学法要了生死,那生死的真相有没有看清楚?谁在生死?我们要对治烦恼、对治贪嗔痴,知道贪嗔痴的真相在哪里吗?有没有把自己身心贪嗔痴跟烦恼的真相看清楚? 所以,第一步应该先看清楚,我们才有下手处么!敌人在哪里?有几个?用什么方法可以把它打败?这个才是有智慧么!如果敌人怎么找都找不到,也不知道有多少,住在哪里,要怎么对治他?每天要修行、要打仗,到底跟谁打仗?修了那么久修掉些什么?剩下多少?搞不清楚! 所以修行,为什么这个理论要先明白?导师今天替我们抉择的法有多重要,大家还不太清楚!理论的基础如果错了、不是究竟的,依据这个方法去修行,最后只是在有、有。就算是正确的,但是也要看“有”在什么地方?要

13、真正的发现“有”才能对治哟!理论本身就有问题,然后依据这个理论去修行,也不知道真正 “有”的本质是什么,也看不清楚。为什么大家修行不能解脱受用?现在点出的只是一个重点!一个真正要用功思维的人,一定要去抉择这个问题! 如果今天要断烦恼,一定要把烦恼的真相看清楚,不然怎么断?这个重点一定要把握!看清楚了真正的烦恼,才能下手,这样知道意思吧?如果看不到、找不到,每天在跟谁打仗?底是有、还是没有?这个才是问题哟!注意听!要搞清楚这一点知道意思吧!所以,叫你们用如实观照,不是先建立有来对治哟!是要先让你看清真相再对治,不是叫你们不要对治,是发现真相再对治。但是,如果真的去讨论真相,有一天就会知道,原来根

14、本就不用对治!将来用功的人就会知道的。 我再讲个公案:神光去参达摩,断臂求法,这个公案大家都听过了,很普遍吧?但是,几个人知道奥妙?他跪在雪里很久了,达摩不理他,神光就毅然断臂,表示他的坚定的意志,达摩看他这么真心,就问他:“你所求何事?”他说:“我心不安,求师为我安心!”我们现在不都有烦恼么?心都不安跟他差不多吧对不对?为这样才要学佛啊!达摩说:“好,这样诚心我答应你,把你的心拿过来,我给你安!”他回来一找,觅心了不可得。达摩说好了,给你安好了,听说神光就这样大彻大悟了。觅心了不可得,烦恼的心怎么找都找不到。过去每天都为那个烦恼的心缠绕,今天竟然怎么找都找不到?这个“觅心”的觅字,就是找么!

15、师父讲的如实观照的“看”呀,就是这个“觅”字,意思一样的。这个“我为安心竟”,怎么找都找不到这个心还要安吗?注意听啊!这个听懂了,如实观照就知道怎么用了!我可没有叫你跟一个虚幻的敌人打仗啊!我是希望把敌人(烦恼心)先看清楚,就像二祖神光,他每天烦恼有一个大敌人在,他从来没有看清这个的敌人的真相。待他看清敌人,原来根本就没有敌人,还要打仗吗?注意听!这个法明白了,才能受用啊! 上次谈到有一些法义,因为不了解自性空,所以最后达到的是心有无境,境空心有,虽然可以达到空义的方便,但是不彻底,甚至于不该空的也把它空掉了!所以,问题就是忽略了假法的缘起性!也就是说,不承认一切法是缘起的,一方面不能空得彻底,成增益执;另一方面将不该破坏的缘起法也空掉了,问题就出在对自性空不了解。 唯识学者把缘起法统统的放在心心所法 依他起性上,不能到达心无自性论;对于六尘境的缘起性忽略了,所以不能尽契中道。 导师对这个重点的提示,就是对唯识学者的一种看法。所谓第一义谛跟俗谛的分别方面,认为胜义谛部分讲空是接受的;但是,依他起的这些法,认为不能没有自性,这一点就是跟中观的不同。 龙树菩萨所发挥的空义,是立足于自性空的,不是某一部分是空,而某些不空,也不是境空而心不空。这个就是最不同的地方!中观和唯识这两宗差别的地方就在这个地方。一定要把握这个重点!上一次也讲中观,自性空是一切法都一样,不管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