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经营讲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74224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3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国经营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跨国经营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跨国经营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跨国经营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跨国经营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跨国经营讲稿.docx

《跨国经营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国经营讲稿.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跨国经营讲稿.docx

跨国经营讲稿

对外开放:

引进来(跨国公司走进来),走出去:

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和著名品牌,如何走出去?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

真正走出去是2000年以后,理论和经验总结比较少,体系不是很完善,有关教材较少;经济基础薄弱。

因此,

要走出去,首先要进行环境分析。

第一章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环境分析及战略意义

1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环境分析

经济:

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二元经济结构与经济转型

技术:

互联网时代

文化:

文化的多元化

1.1经济全球化(economicglobalization[ˌɪkəˈnɔmik][ˌɡləubəlaiˈzeiʃən])

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成为一体→具体来说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国际分工深入,科技进步加快,国际竞争加剧。

在国际分工深入,科技进步加快,国际竞争加剧的格局下,生产要素跨国自由流动数量增加,速度加快,范围扩大,致使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经济上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依存越来越强,是世界经济的一种运动过程。

经济全球化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的全球化

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美国的资本,中国的劳动力,中东的石油、日本的技术。

要求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科学配置资源。

(2)经济全球化是消费的全球化

你个人的消费涉及多少国家?

要求企业要抓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3)经济全球化是体制的趋同或一体化过程

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必须有一个公平的竞争规则,而全球性的规则意味着体制的趋同,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和根本保证。

要求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1.2知识经济knowledgeeconomy[iˈkɔnəmi]

★知识经济→经济发展动力由以技术、信息、资金为主。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增大;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

美国:

计算机、通讯、航空航天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55%以上。

要求一个国家或企业:

善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保持其国际竞争力。

★物质经济:

经济发展动力由以资金、物质和人力为主。

1.3互联网时代

科技发展--互联网时代,改变了生产生活。

★生活:

宅男宅女、网购、网友、网恋、网骗、网银、网上学习班;

★生产:

电子商务:

减少中间环节,缩短交易时间、降低经营成本、扩大经营范围等。

创造了良好的跨国经营环境。

1.4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和相互融合

★文化融合:

世界文化的相互融合为企业跨国经营创造了机会。

外国人也开始喝茶:

经营茶叶及茶叶产品的企业可以开拓国外市场了;中国人也开始喝咖啡等。

外国人也认同中药了:

同仁堂可以跨国经营了。

★文化冲突:

管理的复杂性。

例如惠普公司的一个工厂,有350名员工,来自44个国家,说十九种语言,公司下发文件时必须同时使用英语、汉语、法语、西班牙语等由此可见管理的复杂性。

世界文化的相互融合为企业跨国经营创造了机会:

外国人也开始喝茶,中国人也开始喝咖啡等。

1.5二元经济结构与经济转型

★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过大。

城乡工业二元性,劳动力市场二元性、市场体系二元性等,阻碍现代化进程。

★经济转型: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处理好转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

2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和中国制造

2.1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comparativeadvantage[kəmˈpærətiv][ədˈvɑ:

ntidʒ]

突出表现在几个方面:

(1)人口众多而呈现出的特殊的市场性质

消费领域:

中国人口基础可以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容量;

生产领域:

劳动力成本低;仅依赖国内市场就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可以容纳若干个使产业内形成合理竞争结构的大型企业等。

(2)中国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仍然可以保持相当长的一个时期

动力来源:

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市的转移;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等。

 

(3)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正在发生着动态转换

在保持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的同时,正在逐步形成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的制造业优势。

说明:

 

2.2中国制造(madeinChina)

2.2.1“中国制造”的特点

(1)区域分布明显

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世界制造业聚集区域;

北京、天津、青岛、上海、温州、顺德、东莞多个区域制造中心。

区域发展初具规模。

但区域差距大,今后缩小东西部区域差距,促进中西部制造业发展,最后形成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两翼齐飞”是区域经济发展和“中国制造”发展研究的重点。

(2)产业配套完善

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产业体系建设比较完善:

各种类型的产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共同发展,如:

纺织、家电、通讯、电子。

但从产业内部看,资源配置仍不够合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数量较少,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

(3)市场结构多元

国际市场:

欧洲、亚州、美洲、非洲等,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

国内市场:

国内市场辐射面较广。

市场结构多元为“中国制造”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4)企业类型多样

从产权看:

国有、民营、外资三分天下,各具优势,共同协调发展。

从规模上看:

有大、中、小,但小型企业在数量上战绝对优势,大中型企业占据份额较少。

从技术上看:

有传统技术和高新技术企业。

(5)产品制造类型多样

初级产品生产、OEM贴牌生产、自主品牌生产三种生产方式优势互补。

但从总体上看中国制造业处于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中的低端,竞争力不足、技术含量不高,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是“中国制造”发展的关键问题。

2.2.2“中国制造”的优劣势分析

研发、生产、销售方、服务,中国的根本优势在生产环节。

(1)优势

广阔的消费市场、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比较完善的工业配套设施、充沛的创业活力、改革开放的环境等。

(2)劣势

科技创新能力弱、品牌建设不足、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物流支持力度不够、缺乏管理人才和熟练人才。

2.2.3“中国制造”的发展战略

参与国际分工,把“中国制造”做到最好,实现中国经济更好发展。

▽以“中国制造”作为中国经济在21实际参与全球分工的基础,倾全国之力使“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成为占有绝对优势的产业,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将“中国制造”具有的比较优势逐步过渡到竞争优势,并以“中国制造”为主题,吸引全球研发设计服务等资源为“中国制造”服务,实现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比较优势:

资源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生产能力、市场潜力等。

客观的。

竞争优势:

研发能力、工艺水平、品牌建设等。

3全球化给中国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讨论)

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

3.1全球化使“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

全球化使中国企业具有了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但必须面对全球“顶尖高手”的竞争,要求企业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按照全球规则参与竞争。

3.2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冲击给我国企业生存发展所造成的压力加剧

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全球序列的国际分工构架的形成,按照在这一构架中的位置,各个国家北区分为:

新产品新技术研制国---最重要的主机生产国---生产和加工装配国---原材料、人工供给国---市场销售国。

在这一构架中,一个国家获利的多寡由其在这一分工构架中的地位决定。

弱势国家很难在高层次的产业序列中同强势国家(跨国公司)争高下,只能被迫在较低层次中寻找自己的位置,→→→→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冲击给我国企业生存发展所造成的压力加剧。

3.3全球化对我国技术和制度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表现之一是传统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技术和制度创新能力的作用急剧增大,中国要保持和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就要注重技术和制度创新。

3.4全球化对政府角色的转换和作用的发挥提出更高要求

之一:

经济全球化环境中政府应发挥一个促进国家和地区开放的作用;

之二:

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企业需要政府的保护,尤其是随着欧美发达国家对本国贸易保护力度的加大和保护手段变化,政府应发挥如何更好的保护企业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作用。

如:

技术壁垒,环保壁垒际如何帮助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4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意义

4.1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壮大有利于提高国家竞争力

当今世界,国际经济竞争实际上不在国家之间,而是在大公司之间进行的-----------跨国公司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如何,最重要的是看其有多少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

 

巨型跨国公司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助推器,是科技创新和生产效率提高的领头羊,是国际经济竞技场上的“国家队”。

因此,要提高国家竞争力,必须促进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培育和发展跨国公司。

4.2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有利于促进中国国民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

包含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的变化(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消费结构的改善和升级),社会结构的变化(如人口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寿命的延长,婴儿死亡率的下降)环境的治理和改善,收入分配的变化(如社会福利的增进,贫富差别的缩小)等.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可以更好的利用两个市场,带来边际收益递增和规模经济效应,促进经济增长;

△更好的利用两种资源,在更广阔的空间里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自身的调整带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

△不断进行技术和制度创新,保持竞争优势,促进国内产业升级等。

4.3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是企业生存的需要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生存的需要: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国内市场受到限制,→→→→对外投资扩张市场和企业规模;

国内某些资源短缺,→→→→开发利用国外资源;

国内投资收益率低时,→→→→寻找更高投资收益率;

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有利于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等;

发展的必然结果:

任何企业在发展中始终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收入的最大化(要求扩大市场),成本的最小化(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国内市场的有限性和资源的缺乏性,必然扩大市场寻求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国际化。

第二章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理论综述与实践总结

1企业跨国经营的一般理论综述

1.1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

企业跨国经营的原因很多,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经济学家相继展开了对此问题的研究,代表性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垄断优势与市场不完全

海默总结出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两个条件:

垄断优势:

抵消在与当地企业竞争中的不利因素;

市场不完全:

使企业拥有和保持这种优势。

(2)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动态优势与区位优势

弗农根据对美国制成品的研究,把产品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

1产品研发阶段

企业具有产品和技术优势,美国企业不仅供应国内市场,也享有出口垄断地位。

2产品成熟阶段

产品和技术都已比较成熟,国内生产能力日益扩大,国内市场日趋饱和;

另一方面,其他发达国际也会出现对这种产品的需求,这是企业必须出口。

为更好的扩展国外市场,必须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一支外国企业的竞争,这是美国企业将向拥有产品市场的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已获得区位优势,产品就地销售,降低运输、储存及关税成本。

3产品标准化阶段

由于产品和技术标准化,美国企业原有优势日渐丧失,市场竞争转向以生产成本为基础的价格竞争,便宜的劳动成本和资源条件日益成为决定产品竞争的重要因素,美国企业的跨国直接投资将转向具有资源优势欠发达国家。

(3)寡占反应------防御性投资动因

 

当某一企业率先对国外进行投资时,该企业在国内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得到加强,会给国内本行业中的竞争对手造成威胁,因此其他企业跟上,以恢复与竞争对手的均衡。

(4)对外直接投资助因的综合分析

 

所有权优势:

企业拥有或掌握某种财产权或无形资产的优势。

内部化优势:

将一项交易纳入企业内部进行比通过市场机制完成交易费用更低。

区位优势:

在某国或地区直接投资生产,比进行商品贸易成本更低。

(5)考特的双因素理论

考特在1980年提出:

①为势所迫的因素

市场价格疲软或政府控制的原因,企业在国内市场的机会越来越少。

②吸引因素

国外对于本企业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美国金融危机期间,一些美国企业对国外(中国)投资。

(6)鲁夫曼的主要动机和次要动机理论

鲁夫曼及同事在1992年提出:

①主要动机

市场导向(需求导向,有需求就有生产)、消减成本(生产成本如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国外手机生产企业在中国投资建厂)、降低原材料成本(在原材料产地,在木材产地建家具厂)。

②次要动机国内投资环境

国内投资环境的不利、国外投资环境的有利等。

2跨国经营的含义和基本方式

2.1跨国经营的基本定义

经营:

用生产要素生产产品并买卖、买卖商品或服务

经营:

经济资源(商品、劳务、资本等)的传递与转化活动。

跨国经营:

企业直接参与的经济资源(商品、劳务、资本等)的国际传递与转化活动。

如:

某纺织企业通过外贸公司出口不了,该企业只负责向外贸公司供货并取得货款,没有直接参与经济资源(商品、劳务、资本等)的国际传递与转化活动。

2.2跨国经营的特征

(1)面对更加复杂的环境因素

国内环境、国际环境(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具体来说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货币、不同的文化。

如:

不同的语言环境:

白象的英文意思是:

whiteelephant白痴、跨国经营需考虑品牌名称的译法;成功的例子:

可口可乐、宝马。

不同的文化环境:

中国人独爱荷花,日本忌讳;美国企业高尔夫球,四个包装在一起,销量甚少,经调查日本人喜欢3(三菱)、6、10,改后,销量增加。

(2)管理更加复杂

管理职能从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如计划:

总计划,不同国家的分计划;协调:

本国和国外,国外和国外。

(3)面对更大的风险

不熟悉的环境、不熟悉的市场、不熟悉的人员。

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2.3跨国经营的基本方式

(1)商品的进出口

(2)劳务的进出口

已成为国际贸易活动中举足轻重的一类活动。

指提供劳务以获取收益的国际商务活动。

①特许专营(Franchising)

特许授予人通过协议授权受许人使用特许人已经开发的品牌,上好,经营技术权利。

但应付特许加盟费用(相当于入会费)

实质是特许方出口劳务,受许方进口劳务,加盟费为基本价格。

麦、肯、必胜客等。

②管理合同(Managementcontract)

一个公司通过合同的形式在一些或全部管理职能的领域,向另一个公司提供管理诀窍,并按照销售额的一定比率收取费用的劳务活动。

实质是劳务进出口

3许可协议(Licensingagreements)

许可人将无形资产(专利、商标、配方、工艺、设计、版权等)的使用权授予许可人,并根据协议收取无形资产的使用费。

④交钥匙工程(Turn-key)

交钥匙工程指跨国公司为东道国建造工厂或其他工程项目,一旦设计与建造工程完成,包括设备安装、试车及初步操作顺利运转后,即将该工厂或项目所有权和管理权的“钥匙”依合同完整地“交”给对方,由对方开始经营。

实质是劳务进出口.

(3)投资活动

①直接投资(directinvestment)

把资金投放于生产经营性资产

风险大,由国际商务经验的企业才采用。

合资经营:

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独资经营:

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②间接投资(indirectinvestment)

又称有价证券投资,是把资金投放于证券等金融资产。

4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实践总结

4.1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特点

(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绝大多数出自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2)从投资主体看,国有企业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力军

全部境外投资主体中:

国有企业43%,有限责任公司22%,股份有限公司11%,。

(3)投资区域集中

香港、美国

(4)行业分布广泛,重点突出

商业服务业(投资总量的36.7%)、批发零售业(投资总量的17.5%)、采矿业、交通运输业、制造业等。

(5)合资经营为主的投资方式

(6)小型化的投资经营规模

发达国家每家跨国公司平均投资规模是600万美元;中国:

138.4万美元。

与企业实力和市场有关;船小好调头但船小也易翻,因此:

我国企业跨国投资的战略措施是:

扩大投资和经营组织规模。

(7)海外并购已成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

优势互补,风险小,比新建投资能以较快方式进入国外市场并较快融入投资国环境。

4.2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经营的的动因

4.2.1外部动因

(1)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2)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国际并购高潮的迭起

一方面,国际大型跨国公司通过并购把中国企业变成其廉价的加工车间并占领中国的市场,中国企业要想更好的生存和发展要发挥优势兼并别人寻找新的市场。

拓展国家的经济空间和企业的生存空间。

另一方面,世界经济的的竞争是超大型跨国公司的竞争,提高中国的经济实力要培养现代化的大型跨国公司。

(3)亚洲金融危机为我国对外投资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一方面,金融危机中,欧美等国家的投资从亚洲中再过转向发达国家和其他地区,为我国留出“区位优势”。

(投资空间)

另一方面,日韩复苏,急需资金,利用当地技术、人才等优势。

(4)我国东部地区一些企业已具备对外投资的条件(实力、经验)。

4.2.2直接动因

(1)寻求和占有更广阔的国外市场(开发国外市场)

(2)开发经营资源

一类是取得海外自然资源,提供稳定的供应,如中石油。

另一类是引进国外技术和信息资源。

(3)追求更高的投资效率

(4)寻找新的经营机会

合作投资、熟悉环境、寻找机会。

(5)利用国外资金

在资本市场发达国家更好融资,融资渠道多、贷款条件优惠、信用好等。

4.3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模式

(1)建立海外营销渠道投资模式

▽不在东道国设立生产基地或研发中心,在国外建立国际营销机构,借此构建本企业的海外销售渠道和网络,将产品直接销往国外市场,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盈利水平。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最主要的方式,福建福耀集团(曹德旺),中粮集团,中化集团等。

▽建立海外营销渠道投资模式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有利于扩大出口规模;接近市场,了解市场信息;充分利用国内廉价劳动力等。

缺点:

容易遭受贸易壁垒的限制。

(2)境外加工贸易投资模式

▽指我国企业在境外建立生产加工基地,以企业自带技术、原材料、设备投资,在境外加工装配产品并就地销售或出口到别的国家,以此带动和扩大国内设备、技术、零配件、原材料出口。

▽技术成熟和生产能力过剩的企业:

纺织服装、家电、轻工、机械等。

▽华源集团:

大型国有纺织企业,九十年代中期,勉励国内市场萎缩、生产能力过剩,出口屡遭贸易壁垒限制的情况下,开展境外加工贸易。

在尼日尔、米洗个、加拿大、泰国等家里海外生产基地并就地销售,绕过贸易壁垒,并带动了原料、设备、零部件等的出口。

还有:

康佳、隔离、春兰等都采用的是此模式。

(3)海外创立自主品牌投资模式

▽指企业境外投资过程中坚持在全球各地树立自主品牌,靠长期的投入培育自主的国际知名品牌,靠消费者认同自己的品牌来开拓海外市场。

▽代表企业:

海尔。

在美国、欧洲实施设计、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策略。

▽难度较大

(4)海外并购品牌投资模式

▽指通过并购国外知名品牌,借助其品牌影响力开拓当地市场的海外投资模式。

▽代表企业:

吉利收购沃尔沃;TCL

▽中国企业的优势是成本优势、产品优势,最差的是品牌优势,以此取长补短提高竞争力。

(5)海外资产并购投资模式

▲指由中方企业作为收购方购买海外目标企业的全部或主要的运营资产,或收购其一定数量的股份,以实现对其进行控制或参股的投资行为。

▲中方企业并购目标企业后一般不承担目标企业原有债权债务极可能发生的赔偿,只承担原有资产和业务,可以避免原有债务的转嫁。

▲代表企业:

万向集团收购美国舍勒公司;北京东方电子收购韩国现代电子等。

(6)海外股权并购投资模式

▲中方公司购买一家海外目标公司(通常都是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具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认购其新增注册资本,所获得的股份达到一定比例可对该公司行使经营管理控制权的海外投资行为。

▲股权收购完成以后,海外目标公司作为我方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存在,拥有独立的法律地位。

▲代表企业:

联想并购IBM笔记本。

(7)海外品牌输出投资模式

▲指我国具有得天独厚品牌优势的企业,开展海外投资时不投入太多的资金,多以品牌入股的合资形式或采取特许加盟与连锁经营等方式拓展。

▲代表企业:

同仁堂,在海外已有十多家公司或药店。

▲海外品牌输出投资模式与海外创立自主品牌投资模式的不同:

前者:

走出去之前已成为海内外知名品牌,把品牌当做资产投资

后者:

边走边创名牌。

(8)国家战略主导投资模式

▲我国一些大型能源企业开展海外投资主要是政府的推动,注重的是国家的宏观利益是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而向海外资源开发方面进行的投资。

▲这类投资需要巨额资金投入,投资回收期限长,投资风险大,需要政府来推动和承担主要风险。

海外投资的主体一般是大型国有或国有控股重点能源企业,有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资金来源有保证,抵御风险能力较强,从而有利于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实施。

▲代表企业:

代表性企业当属我国三大石油巨头即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

石油能源是保证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能源,开展国家战略主导模式的海外能源投资是解决能源瓶颈的重要途径。

(9)海外研发投资模式

▲指我国一些高科技企业而非传统的制造企业或资源开发企业通过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利用海外研发资源,使研发国际化,取得居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并将对外直接投资与提供服务结合起来。

▲首创这一海外投资模式的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

(1)建立海外营销渠道投资模式

▽指企业境外投资过程中坚持在全球各地树立自主品牌,靠长期的投入培育自主的国际知名品牌,靠消费者认同自己的品牌来开拓海外市场。

▽代表企业:

海尔。

在美国、欧洲实施设计、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策略。

▽难度较大

(1)建立海外营销渠道投资模式

▽指企业境外投资过程中坚持在全球各地树立自主品牌,靠长期的投入培育自主的国际知名品牌,靠消费者认同自己的品牌来开拓海外市场。

▽代表企业:

海尔。

在美国、欧洲实施设计、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策略。

▽难度较大

(1)建立海外营销渠道投资模式

第三章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成长战略选择

1产品——市场型成长战略

(1)含义

以产品为主线、以占领海外市场为目标的跨国成长战略。

大多数企业在其成长前期选择的都是此模式。

联想

(2)产品——市场型成长战略的具体类型

①市场渗透

将面向国内市场的现有产品转向出口,满足与国内用户相同的需求。

现有产品——现有需求——产品出口

众多企业选用,简单易行,投入力量小,具体来说产品、生产、设备无需改变,但却可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促进专业化和设备更新等。

出口到一定程度,可实施:

现有产品——现有需求——国外发展企业(跨国公司)

②市场开发

将国内的现有产品出口到国外,满足与国内不大相同的需求。

现有产品——新需求——产品出口

在现有产品基础上,运用不同的营销策略满足国外不大相同的需求。

再进一步了解东道国需求的基础上,可实施:

现有产品——现有需求——国外发展企业(跨国公司),更好满足需求。

③产品开发

将开发的新产品或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进之后出口到国外,满足与国内用户相同的需求。

新产品——现有需求——产品出口

出口到一定程度,可实施:

新产品——现有需求——国外发展企业(跨国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