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工业化的启示讲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169671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工业化的启示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再工业化的启示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再工业化的启示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再工业化的启示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再工业化的启示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再工业化的启示讲义.docx

《再工业化的启示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工业化的启示讲义.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再工业化的启示讲义.docx

再工业化的启示讲义

各位同学,根据形势政策课的要求,我们这一讲的内容是《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启示》。

在正式开始讲课前,我不知道在座的同学们有没有关注到这样一些报道:

(当一个徘徊了四年的传闻将在10月底变为现实:

7月17日,运动服装品牌阿迪达斯宣布将关闭在江苏苏州的唯一一家中国直属工厂,有可能迁往东南亚。

而早在三年前阿迪达斯的老对手耐克(Nike)就做出了一模一样的决定。

2009年3月份,耐克关闭了公司位于中国的唯一一家鞋类生产工厂——太仓工厂,这两家风向标式的“候鸟”公司为了追逐更低的成本而陆续将制造基地转移出中国,而更多生产商可能将跟随其后。

除了衣服、鞋子的生产商开始离开,在工业品制造领域,中国也正在失去吸引力,而美国成为这些投资新的目的地。

同样以下的报道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现实——通用电气在2011年年报中提出,要把家电生产线从中国和墨西哥撤回到美国;福特汽车将在美国投资160亿美元增加工厂和生产线;全球最大的挖掘机和推土机生产商卡特彼勒2011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投资1.2亿美元新建一个制造厂;谷歌新推出的播放器“NexusQ”也在美国生产。

可以这样说,)

一个徘徊了四年的传闻将在10月底变为现实:

7月17日,运动服装品牌阿迪达斯宣布将关闭在江苏苏州的唯一一家中国直属工厂,有可能迁往东南亚。

阿迪达斯还告知了其他10家代工厂,将陆续终止代工合同。

这家唯一直属工厂位于苏州工业园,是阿迪达斯集团100%的全资子公司。

工厂将关闭的消息最早由面临遣散的工人传出,之后的一些报道在阿迪达斯中国总部得到证实:

2012年底,阿迪达斯将关闭在华的唯一一家自有工厂。

尽管公司层面没有说明工厂关闭的原因,阿迪达斯官方解释是“出于重新整合全球资源的策略考量”。

但能够感受到的是:

目前中国销量大幅攀升的背景下,阿迪达斯关闭工厂的举动唯一的解释就是,这家跨国公司想降低制造成本,准备把生产线迁往成本低廉东南亚地区。

根据我们的了解,阿迪达斯此次的自有工厂的关闭并不是特例,早在三年前他的老对手耐克(Nike)就做出了一模一样的决定。

2009年3月份,耐克关闭了公司位于中国的唯一一家鞋类生产工厂——太仓工厂,遣散中国员工达到1400人,当时由于补偿方案未能与工人达成一致,还引发了大规模的工人罢工。

应该说阿迪达斯跟它的老对手耐克一样,这家风向标式的“候鸟”公司为了追逐更低的成本而将制造基地转移出中国,而更多生产商将跟随其后。

除了衣服、鞋子的生产商开始离开,在工业品制造领域,中国也正在失去吸引力,而美国成为这些投资新的目的地。

同样来看这样一些报道——通用电气在2011年年报中提出,要把家电生产线从中国和墨西哥撤回到美国;福特汽车将在美国投资160亿美元增加工厂和生产线;全球最大的挖掘机和推土机生产商卡特彼勒2011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投资1.2亿美元新建一个制造厂;谷歌新推出的播放器“NexusQ”也在美国生产。

“美国制造业的转移才刚开始。

”前不久,“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学教授辛奇•利维花了两个月对108家总部在美国、拥有跨国营业机构的企业进行调查,其中14%明确计划将部分制造业务搬迁回美。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关注到,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今年年初发表国情咨文,强调为了让美国经济“基业长青”,美国需要重振制造业,并表示将调整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家把制造业工作岗位重新带回美国。

非常巧的是,日本财务省最新发布的统计显示,去年日本出现自1980年以来的首次贸易逆差。

虽然去年出现逆差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地震海啸等临时性因素,但从长远来看,产业转移造成的制造业空心化是日本出现贸易赤字的趋势性因素。

因此,日本政府必将出台措施,着力扭转制造业流失局面。

几则消息共同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

二十一世纪前十年是发达国家去工业化、产业转移的黄金期,但这一进程可能会逆转,未来十年可能是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夺回制造业的十年。

当前新一轮制造业争夺战正在全球范围内打响。

对“中国制造来说”一些转投东南亚一些回流美国——中国制造可能两头失血。

而同时,与我们当代大学生密切相关的是这样一些数据——到2020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可能将在现在基础上翻一番,目前我们有大学学历的(人口)是9830万,翻一番就是2亿人,可以这样说并不都是扩招导致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有调查显示,人口的自然增长,经济的转型、结构的调整等都使得我们的就业市场竞争压力激增,大学毕业生“蚁族”(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群落可能会增加,在全球经济结构大调整的背景下,未来5到10年的就业形势不会比现在更好,在座的大学生不可能再像精英化阶段那样就业,也有专家表示,需要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对于人才需求发生变革的大背景来理解剖析这个问题。

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也许可以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改革路径。

由于时间关系,本堂课主要解决的任务是,让大家了解发达国家为什么要“回归”制造业、为什么要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我们需要深刻认识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在新一轮争夺战中所处的方位,面临的挑战以及我国产业调整的方向,为大家选择未来职业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下面我将从这四方面开始讲课,见“目录”PPT,总共四章。

(6分钟)

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再工业化”提出的背景。

要想知道什么是“再工业化”,我们要复习一下“工业化”和“去工业化”的概念。

工业化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小资料)制造业(ManufacturingIndustry)是指经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后成为了新的产品,不论是动力机械制造,还是手工制做;也不论产品是批发销售,还是零售,均视为制造。

  建筑物中的各种制成品零部件的生产应视为制造。

但在建筑预制品工地,把主要部件组装成桥梁、仓库设备、铁路与高架公路、升降机与电梯、管道设备、喷水设备、暖气设备、通风设备与空调设备,照明与安装电线等组装活动,以及建筑物的装置,均列为建筑活动。

  在主要从事产品制造的企业(单位)中,为产品销售而进行的机械与设备的组装与安装活动,应按其主要活动归类。

这些行业包括:

  01农副食品加工业

  02食品制造业

  03饮料制造业

  04烟草制品业

  05纺织业

  06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07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08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09家具制造业

  10造纸及纸制品业

  11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12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1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1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5医药制造业

  16化学纤维制造业

  17橡胶制品业

  18塑料制品业

  1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2金属制品业

  23通用设备制造业

  24专用设备制造业

  2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2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27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8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29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30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制造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

制造业在世界发达国家(developedcountries)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份额。

  制造业包括:

产品制造、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

  中国的制造业不是真正的制造业,而是代加工,代加工只需要低文化层次的员工,真正的制造业才能真正解决中国大学生就业。

(5分钟)

 

与工业化相对的“一个国家的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去工业化”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比重不断下降的过程。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样一些数据,了解“去工业化”的表现。

  世界制造业增加值从1980年的27900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02000亿美元。

期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从5840亿美元增加到18560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0.93%降低到18.20%。

德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490亿美元增加到6140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从8.91%降低到6.02%。

法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400亿美元增加到2680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从5.02%降低到2.63%。

英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260亿美元增加到2310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从4.52%降低到2.26%。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330亿美元增加到19230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从4.78%增加到18.85%。

过去几十年间,中国制造业经历了在规模上追赶和超过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过程。

1980年,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远低于美国和德国,与法国、英国差不多。

但1990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增长较快,制造业增加值先后超过德国、美国等世界制造业强国,2010年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

(但中国还不是制造业强国,我们在高端制造技术比如数字制造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1980年至今,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一个主要特点是美国和欧洲经历了“去工业化”的过程,劳动力迅速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制造业占本国GDP的比重和世界制造业总量的比重都持续走低;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制造业快速崛起。

(发达国家汽车、钢铁、消费类电子等以往具有优势的制造行业面临严峻挑战。

)(5分钟)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去工业化”不仅削弱了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对国内就业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我们同样来看我这里的一组数据:

1980年至2010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1.1%降低到11.7%,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从21.6%降低到8.9%。

最近几年,虽然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大体稳定在11%以上,但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仅为1152万人。

同时,我们也看到,欧盟大部分成员国也都存在“去工业化”现象,主要体现在纺织与服装业、汽车等行业,这里有一个欧盟统计局的数据,从1996年到2007年,工业占欧盟GDP的比重从21%降到18%,工业部门吸收的就业人数从20.9%降到17.9%,这一数字显示欧盟近280万人因“去工业化”失去工作。

(2分钟)

应该说,产业转移是全球化对全球经济资源更合理配置的结果,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会从中获得好处。

但根据以上数字显示,制造业转移对发达国家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为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扩大等经济和社会问题。

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去工业化”导致的发达国家抗危机能力不足这一弱点充分暴露出来,离开制造业,发达经济体没有办法有效降低失业率,这已成为次贷危机以来国际社会的共识。

(1分钟)

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本节课开始奥巴马发表的国情咨文,金融危机以后,奥巴马政府提出了“再工业”概念,追溯“再工业化”的定义,我们了解到——

《韦伯大词典》上对“再工业化”的解释是:

一种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特别是通过政府的帮助来实现旧工业部门的复兴和现代化,并鼓励新兴工业部门增长。

从历史文献来看,“再工业化”概念最早源于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社会学家艾米泰克,主要是针对美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遭遇的经济问题——过度消费和投资不足损害了美国的生产能力。

他认为,解决之道就是通过“再工业化”吸引大量投资,将新技术引入制造业,提高生产效率,恢复美国经济的增长。

供参考(当时再工业化的内涵是指:

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生产能力的复苏,而生产能力的复苏大多数指制造业为主的生产能力的复苏。

工业化之后美国进入了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系,制造业大部分被转移,所以当时还有“产业空洞化”的说法。

“再工业化”这一概念当时引发了美国学界对产业复苏有关的政策争论,也提出了很多概念。

“再工业化”是介于供应学派、经济学和产业政策之间的说法。

又不完全是每一种学派的观点。

具有一定的目标导向,目标即是能否恢复美国的产业和生产能力。

  后人给“再工业化”的定义是:

组织全国的资源,重建产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过程。

这是一个重建产业的过程,实施这个过程的目的当然是复苏美国经济,继续保持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竞争力。

  奥巴马政府在本次经济危机中再提“再工业化”,与美国目前面临的经济问题是相关的,也与工业化进程在全球的分布相关。

很多发达国家,包括一些逐步发达的国家是在去工业化,进入服务经济、后工业化时代,而我们这些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的进程当中,这就形成了一个产业体系分工上的变化,一个是“去工业化”,一个是“再工业化”。

世界产业体系的变化与分工变化引起了反思,到底是分工变化导致了经济的衰退,还是仅仅是金融的问题导致了衰退,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全球经济今天正迈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互融合日趋加深,生产能力的复苏与增长必然是奠基于新的生产方式之上,以互联网为支撑的智能化大规模定制的生产方式。

这是理解当前“再工业化”的关键。

从“工业化”到“去工业化”再到“再工业化”这个循环的过程,表面上反映了从实体经济到服务经济再到实体经济的回归,实际上体现了服务经济真正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战略,符合经济形态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规律。

如果说“去工业化”去掉的是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环节,那么,“再工业化”实际上是对制造业产业链的重构,重点是对高附加值环节的再造。

“再工业化”这个概念不断出现在国内媒体上,也引起国内学者们的多方面的关心,也引起了不少探讨,这里我们一起来看三个短视频,从不同的角度对“再工业化”表达了态度,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有一个进一步的理解。

  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战略必然会对全球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活动的空间分布,以及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影响。

那么,美国这次提出“再工业化”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概括起来可能要解决四个问题:

  一是希望通过制造业数字化技术发展的领先,继续保持在制造业价值链上的高端位置和全球控制者的地位,这是今天美国“再工业化”的本质。

(解决服务业的虚拟化和金融化与实体经济发展脱节的问题,而这个脱节可能就是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导火线。

)在制造业技术领先的位置上虚化,尤其是德国、日本、中国在制造业上的不断崛起,这是美国不愿看到的。

德国在高端制造业上的进步对美国是一个刺激。

所以美国提出要继续发展在制造业中的技术领先行业,继续推进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保持制造业技术领先和制造业价值链的控制力,特别是利用新技术、信息互联网的优势,给现有的制造产业重新定义,形成新的智能化的制造业。

  二是通过“再工业化”推动欧美国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型。

特别在再生性能源开发、智能互联网发展方面,通过立法、政府资金投入补助等,使美国等过度依赖化石能源的经济体系、社会生活方式等发生根本改变。

过度的虚拟化和金融化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脱节,这个脱节可能是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导火线。

在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之间形成一种新的融合和配备,提高产业的投资水平来推动美国经济的复苏。

  三是用新的数字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重新定义、整合发展,通过技术创新,改变传统制造业的制造模式,降低单位劳动成本,提高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同时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增加美国民众的就业机会和消费能力)制造业主要靠设备,对劳动力技能要求比较简单,金融和现代服务业对人才要求的素质比较高。

制造业创造的就业机会肯定比金融业要多,不比高端现代服务业少。

如果没有就业的话,想要通过消费刺激美国经济的增长也会有问题。

  四是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创造新的产业。

我们知道,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技术力量强,创新能力强。

很多新兴的产业都首先源于美国,继而领先全球,迅速产业化以后,再在全球市场上扩张。

美国不仅善于创造新的产业,还善于创新商业模式,这可能成为“再工业化”的中坚力量。

美国长期贸易赤字,贸易的不平衡需要通过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产品的出口来缓解、从而降低贸易赤字,平衡美国贸易结构。

(继续发展在制造业中的技术领先行业,继续推进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来保持领先和价值链的控制力,特别是利用新技术、信息互联网的优势,给这些产业重新定义。

美国“再工业化”的表象是为了防止产业价值链活动过度外包出现的“产业空心化”及其引发的产业脆弱性,其实质则是美国根据全球产业发展新趋势对产业链进行动态治理的战略选择,体现了美国加强对全球产业链进行掌控的决心。

在初步了解了“再工业化”的内涵之后,我们同样需要了解发达国家在“再工业化”问题上提出了哪些举措?

首先来看美国——

一、加大对未来技术创新与先进制造业等有外部效应的基础性产业领域投资。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不断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2009年2月17日,奥巴马签署《2009年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推出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其中基建和科研、教育、可再生能源及节能项目、医疗信息化、环境保护等成为投资的重点。

2010年,美国在清洁能源技术和产业、医疗卫生领域、环境与气候变化、信息通信领域和材料与先进制造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新的计划与政策措施。

根据这些投资方向,我们发现美国政府在一些基础性产业如信息、通信、材料、清洁能源、环境、气候与医疗方面的大力投入,这些产业不仅是制造的基础,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

二、通过立法振兴制造业,推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融合。

虽然美国在全球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一直比较高,但美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却在逐年下降。

过度依赖以金融业、房地产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使美国在金融危机中受到了沉重打击,市场大幅萎缩,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的作用重新凸现出来,受到了美国各界的重点关注。

(先进制造业包含了精益生产、准时生产、清洁生产、柔性制造、敏捷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虚拟制造、绿色制造等众多先进模式,不仅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带来一场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提高经济抵抗金融风险的能力,从而扭转美国当前严重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倒挂现象。

)目前,美国为了重塑制造业的优势地位,向实体经济转型,采取了诸多措施:

加强振兴制造业的有关立法工作;鼓励制造业研发创新及产业化;大力培育新兴先进制造业;为制造业提供积极的金融支持等。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福布斯网站6月27日消息,谷歌在I/O开发者大会上向参与谷歌开发者大会的电脑程序员们出售谷歌未来型眼镜Glassproject。

可以视频聊天、拍照,甚至网上购物,眼镜售价1500美元。

三、政府追加投入,广泛组织社会资本,鼓励民间科技创新。

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并没有因此大幅度减少研发投入。

目前美国民间参与科技开发的势头很不错。

比方说鼓励民间投入航天领域,开展航天制造业发展;鼓励私人投资进入宽带服务领域等。

(资料)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5月31日凌晨,世界首艘民营商业飞船“龙”成功脱离国际空间站,踏上返回地球之旅,并于美国东部时间31日中午落入太平洋海域,这标志着民营飞船进入了商业航天新时代。

“龙”飞船来自互联网神童。

美国宇航局在宣布航天飞机退役以后,开始求助于民营企业为空间站提供补给,并为这项努力投入了数亿美元。

在此之前,空间站依靠俄罗斯、欧洲和日本飞船提供补给。

“龙”飞船(Dragon)是由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研制的自由飞行的、可重复使用的空间飞行器,能够容纳加压和非加压有效载荷。

子系统包括推进、电源、热控、环境控制、航空电子、通讯、热保护、飞行软件,制导、导航与控制,再入、下降、着陆及回收。

SpaceX是由当年的互联网神童、贝宝公司(PayPalInc.)的联合创始人、现年40岁的马斯克(ElonMusk)创立。

按照最初的计划,“龙”飞船应该于2009年与空间站进行对接,但一系列故障导致发射一推再推。

SpaceX公司2010年成功试射过“猎鹰9号”火箭,并将“龙”飞船的模型送至相应轨道,由此成为首个将飞船试验品送入近地轨道并控制其返回的私营企业。

如果“龙”飞船顺利发射,SpaceX将创造历史,成为第一家取得这项成就的私营公司,所以“龙”飞船的命运备受瞩目。

四、培育“再工业化”的主体,引导海外美国制造业企业回归本土。

“去工业化”过程中美国的中小制造企业纷纷迁移到国外,因为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太高。

然而中小企业在就业、技术创新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美国开始把中小企业看作是“再工业化”战略的主体力量,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奥巴马政府出台政策降低公司税(你把公司建在美国我们会给你降税,把公司开在美国的某个贫困地区,税费更低)2009年10月21日,奥巴马宣布一项支持小企业发展的新计划,来帮助小企业渡过信贷紧缩难关。

有一些观点认为,美国近几年的政策会指定扶持某一产业,比如汽车行业,美国认为汽车产业是比较重要的产业,它不仅会影响到汽车产业本身,还会影响到很多相关的产业,也可以说有一定的外部效应。

因此要支撑和挽救这一产业,其实奥巴马政府挽救汽车产业的措施,受到了一些批评,但最近看来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还有就是能源产业,美国有一定的产业政策,通过两方面来提高积极性,一是给予企业免税政策,除了企业,还有消费者,目的是为了创造消费。

美国很多屋顶装有太阳能,但是太阳能板很贵,因此,政府规定购买太阳能板的费用可以从税费中减扣,促进了大量购买。

(有这份资料显示)奥巴马当天在马里兰考察一家小企业时说,小企业一直是美国经济的基石,但它们在经济衰退中受到的打击最大。

只有小企业复苏,美国经济才会真正复苏。

根据新计划,美国政府将通过金融稳定计划,向小型银行和社区发展金融机构的贷款提供支持,进而改善小企业获得信贷的情况。

政府还将寻求国会支持,扩大向小企业提供授信的额度。

自今年2月推出经济刺激计划以来,美国政府已经向小企业提供了总额130亿美元贷款。

五、鼓励产学研合作,培养制造业世界级人才。

2011年,奥巴马总统推出了“高端制造合作伙伴”(AdvancedManufacturingPartnership,AMP计划。

该计划由道氏化学公司和麻省理工学院共同领导实施,而非政府部门直接负责实施,主要致力于四方面的工作:

建设国家安全关键产业的国内制造能力;缩短先进材料从开发到推广应用的时间;投资新一代机器人;开发创新型的节能制造工艺。

可见,这是美国官产学研协同作战振兴制造业的一项重大举措。

美国认为目前尽管美国劳动力的成本比较高,但美国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和素质是世界最高的,世界级的制造业需要世界级的人才,美国制造业如果想保持其在世界中的主导地位,必须培养和拥有国内外最优秀的高技能人才。

今天我们关注欧美的“再工业化”,关键还在于希望了解“再工业化”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与启示,下面我们来看两个视频,——《美欧再工业化倒闭中国产业升级》《晔问达沃斯》

机器人会杀死中国制造吗?

围堵“中国制造”用“机器人”打败“人”,是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方法之一。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奥巴马总统以及许多美国企业家,都在呼吁要“重新回归制造业”,并宣称未来20年将通过发展高端制造业,重构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

我们要注意的是,美国由“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的转变,绝不是简单回归“美国制造”,而是为了抢占新一轮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

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的对策是什么?

一,我们应该加大投入不断创新,发展先进的制造业,来抢占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位置。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的制造业是依附性的制造业,依附于发达国家,处于价值链的低端,被控制,所以我们要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但是在推动先进制造业,抢占高端市场时,我们的基础是什么?

二,如果上述这个策略行不通,那我们现在低端的制造业是不是要进行改造,还是要放弃掉?

我认为提高低端制造业的效率和品质,把低端的环节做到极致,使之在全球的产业体系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应该也是一种路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