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汇报材料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16879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训汇报材料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培训汇报材料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培训汇报材料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培训汇报材料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培训汇报材料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训汇报材料2.docx

《培训汇报材料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汇报材料2.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培训汇报材料2.docx

培训汇报材料2

启迪智慧放飞希望

(参加第212期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班的汇报材料)

原公镇(可口可乐)希望小学田荷军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这次我有幸在西安参加了沃尔沃希望工程教师培训班的学习,这次学习时间很短,只有三天。

但这三天却使我获益良多,很多平时教学中的困惑和疑难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感觉自己有很多的想法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探讨。

下面我谈一下本次培训的几点收获,和大家共勉。

(一)三维目标的解读。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是新课程为描述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所提出的三个功能性基本要求,简称“三维目标”,各种形态课程教学都必须把握。

把三个维度的基本要求作为新课程教学的完整性结构目标,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创新性标志与亮点,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它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有了重要的抓手和坚实的操作性基础。

(1)知识与技能:

即每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

即让学生了解学科知识形成的过程、“亲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即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

具体而言,

情感:

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

态度:

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宽容的人生态度。

价值观:

不仅强调个人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可以说,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三者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同一事物的三个方面。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成了—维目标再落实另一维目标,它们是联系在—起的,就像拿一个立方体,不可能只拿起“高”而不拿起“长和宽”—样。

三维目标的核心是人的发展,他们是交融互进的。

其中,知识和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履历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与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精辟地指出:

“只有当知识在变为个人信念,变为人的精神财富,从而影响到他生活的思想方向和劳动、社会积极性及兴趣时,知识的获取过程和知识的深化过程才能成为智育的要素。

世界观的形成乃是智育的核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

(二)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课堂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活动等进行总体规划的过程,具有系统性和预设性。

尽管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并不能保证必定可以上出好的课,但不好的课堂教学设计从根本上就注定了无法上出好的课。

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是小学数学教师的常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然而,我们发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现状令人担忧,主要存在信息堆积、静态知识梳理、学生被工具化等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该避免“信息堆积”而实现“文本理解”。

避免“静态知识梳理”而实现“动态思维历程”,避免“视学生为工具”而实现“学生主体性回归”。

1、避免“信息堆积”,实现“文本理解”

信息堆积就是对所掌握信息的无序、无结构化的处理方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对教材所承载的信息的处理至少要经历两个阶段:

首先要确认所给信息,其次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帮助儿童更好地学习数学,第二个阶段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和重点。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小学数学教师在第二个阶段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一种无序、无结构化的特点,仅仅将所确认的信息进行无意义堆积,这样加工、设计教材信息的方式对儿童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下面我们结合一个案例进行具体说明。

例一: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案例

1.歌谣引路。

(播放录音)“同学们好,我叫小芳。

我家有三口人,爸爸、妈妈和我。

每天早晨,喊我起床的是妈妈,给我买早点、冲牛奶的也是妈妈。

送我上学的是爸爸,辅导我、督促我做作业的也是爸爸。

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我爱爸爸和妈妈。

”(为加深印象.教师要求学生将最后一句齐读两遍)

2.认识规律。

出示:

6×18+6×7○6×(18+7);20×15+20×9○20×(15+9)。

师:

先计算左右两边的算式,再比较它们的大小,你发现什么?

生:

左右两边结果相等。

师:

联系上面的故事,你有什么发现?

生:

我发现这两个等式就是小芳唱的那首歌:

“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我爱爸爸和妈妈。

师:

真的吗?

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

生:

第1题中,6是我,18是爸爸,7是妈妈,爱就是乘。

6乘18就是我爱爸爸,6乘7就是我爱妈妈,6乘18加7的和就是我爱爸爸和妈妈。

师:

说得太精彩了!

教学例题:

(18+7)×6○18×6+7×6;20×(15+9)○20×15+20○9。

师:

这两个等式是否也能用小芳唱的那首歌表示呢?

(教师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时间)

生。

只有第2题能用,只不过变成了“我爱爸爸和妈妈,我爱爸爸.我爱妈妈”。

生:

第1题能用“爸爸和妈妈爱我,爸爸爱我,妈妈也爱我。

师:

好极了!

3.巩固规律。

师: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找爸爸,找妈妈,找自己”的练习。

(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43+25)×2=();8×(7+6)=();

8×47+8×53=(),3×6+6×7=()

师:

找准了“爸爸、妈妈和自己”,你能写出等号后面是什么吗?

4.全课总结。

师:

那什么是“乘法分配律”呢?

生1:

乘法分配律就是“我爱爸爸和妈妈,等于我爱爸爸.我又爱妈妈”。

生2:

也可以说成“爸爸和妈妈都爱我,等于爸爸爱我加上妈妈也爱我”。

从上面的描述中不难看出:

这堂堆积了极浓“生活味”的数学课.如果去掉“爸爸、妈妈和我”这个生活的例子,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还剩什么?

在这堂课上,“数学知识”成了生活例子的附庸,离开了歌谣的注解,学生无从表达乘法分配律的含义。

数学能力的培养成了一句空话!

而更值得反思的是作者所写的点评:

“将数学知识‘乘法分配律’与生活中的‘爸爸、妈妈和我’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切身地感知着身边的数学,愉快地享受着学数学的快乐。

由上述案例以及对其初步分析可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对教材信息进行简单堆积.忽视信息所承载的思想和目的,不讲逻辑地一股脑儿抛给学生,其弊端不仅在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不到恰当的养成,而且在于课堂学习过程的无趣与混乱,最终造成学生只能靠机械记忆来维持会做题的基本表现。

而要领悟到教材信息背后的思想和意图,教师与教材文本应形成一种双向理解性关系,即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进行文本理解。

事实上。

教材是有生命的事物,它以文本形式承载着编者的思想和意图,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要阅读教材,与教材编者对话和交流,最终达成与编者的“视域融合”。

就教学设计而言,教师能够“读懂”教材作者的“原意”,对教学设计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而教师对“原意”的创造性解释和应用是教学设计的灵魂所在,因为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达成教师与教材作者的“视域融合”和思想交流,也因此起点而踏上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思维征程。

2、避免“静态知识梳理”。

实现“动态思维历程”

教材呈现的知识信息停留在文本之上,是静态的,于是有些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过程就变成了对静态数学知识的澄清和梳理,他们认为只要能够把这些知识线条给学生讲清楚就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甚少关注其他的内容,特别是数学思维的养成方面,这必然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

心理学研究认为,对儿童进行教学,目的不仅仅在于给他们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智力,教学的着重点是促进思维的质的发展。

…因此。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除了对知识进行静态梳理外,最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展。

下面结合具体案例论述静态知识梳理的表现与弊端,以及怎样实现动态的思维历程。

《0的认识》(人教版一年级)。

上课开始,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0”,问:

小朋友们,知道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是什么吗?

生l:

零。

教师似乎不满意其回答,让其坐下,继续启发道:

谁再动动脑筋,“O"又像什么?

生2:

像轮胎。

师:

你真会动脑筋,想得非常好。

生3:

“0”像太阳。

生4:

“0”像十五的月亮。

生5:

“0”像西瓜。

……

(教室里的学生纷纷抢着发言,教师分别予以表扬,表扬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

活跃的课堂气氛持续了近20分钟,学生们都是在描述“0”像什么东西。

即将下课,教师进行着课堂小结。

师:

小朋友们,我们这节课学了什么?

生1:

我们学习了“0”,我知道“0”像鸡蛋、像地球、像……

学生还想说,而教师暗示其坐下,让其他学生回答。

生2:

我知道了“O”像太阳。

生3:

我还知道“O”像汽车轮胎。

连续叫了3个学生,学生的回答都是“0”像什么东西。

教师只能作罢,草草讲解了有关“0”的作用与意义,接着就宣布下课了。

从上面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堂很热闹的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很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肯定。

这堂十分贴近生活的数学课虽然有优点,但是,从最后的课堂小结中可以看出这堂课明显偏离了数学教学的目标,数学知识几乎成了生活例子的附庸。

3、避免“视学生为工具”。

实现“学生主体性回归”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采取“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认为这节课是:

我要做的一件事,为了使这件事情做得顺利,我必须调用所有可以控制的元素,包括学生。

这样的教学设计其思维方式实际上是把学生视做自己所做某事情的工具之一,漠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下面列举两段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的说课资料(引自关于“3的倍数特征”和“质数和合数”说课资料)。

片段l:

……因为一些孩子虽然是五年级学生,但是我觉得如果放得太开,这样会找不到一种方法,会浪费我一节课的时间,我们现在时间比较紧。

所以在这里我会让他们做一个小的交流,说你想用什么方法去找3的倍数的特征,有些孩子可能会想到先把3的倍数找出来一些,然后再观察;有些会说随便找些数看是不是3的倍数,我会让他们做一个简单交流,不展开,否则会占我时间。

然后我就引导他们以我们班的学生号数为例找3的倍数。

我们班有55个孩子,我准备让他们找出这55个数里面哪些是3的倍数,我觉得这些数比较少,也比较小,应该很容易,比较快。

l~55里面有许多3的倍数,找这些就行了,太多了我也觉得浪费太多时间。

片段2:

我就让孩子们认识质数、合数的这些概念,主要是想通过他们自己去找这些1~20的数的因数,他们自己去找出来,他们有这个能力的,我相信可以找对,而且应该找得也不会太久,所以这个应该不会花很多时间。

我先让他们把l~20的因数给我找出来……如果有按书上这种分3类的,那我就认可他们,让他讲一下。

我估计会有的说得出来,因为昨天我安排了预习。

上述资料中,在语词方面,教师使用了多次“占时间”“花很多时间”“浪费时间”之类的词语,表明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时间观念较强;在语义方面,多次使用上述这些词语以及使用时的情境,说明教师把课堂上的40分钟看做自己必须要控制的私有时间,控制的出发点和依据是其个人需求,并没有考虑学生因素;在内容层面,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所考虑到学生活动的地方都附加了时间条件,比如,让孩子作交流的地方,总是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