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期末复习内容及考试方向.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152192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期末复习内容及考试方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生期末复习内容及考试方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生期末复习内容及考试方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生期末复习内容及考试方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生期末复习内容及考试方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生期末复习内容及考试方向.docx

《学生期末复习内容及考试方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期末复习内容及考试方向.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生期末复习内容及考试方向.docx

学生期末复习内容及考试方向

期末复习内容及考试目标

(一)检测范围

初二物理下册

第八章压强和浮力

第九章机械和功(第一节)

还会涉及以前学过的知识:

运动和力的分析,质量和密度公式的应用

(二)需要落实的知识点

【1】综合以前学过的其它章节知识

①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②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③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④运用密度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⑤力的示意图

【2】第八章压强和浮力(5)

1.压力与压强

①压力;

②压强的概念;

③压强的单位;

④运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2.液体内部压强

①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②运用液体内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③连通器的应用;

3.大气压强

①大气压现象;

②马德堡半球和托里拆利实验;

③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4.浮力

①浮力;

②浮力产生的原因;

③阿基米德原理;

5.物体的浮沉条件

①物体的浮沉条件;

②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3】第九章机械和功

(1)

1.杠杆

①杠杆;

②力臂的概念、画图;

③杠杆平衡条件;

④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复习建议

(一)

运动和力的关系

(二)

不仅会由受力判断运动状态,更应会由运动状态分析受力!

受力分析注意明确几点:

(1)物体在某一方向受合力为零,在某一方向处于平衡状态。

处于平衡的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最初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2)决定物体平衡与否的力是合力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个力。

(3)受力分析中的研究对象总是受力物体。

(浮力问题可将两连接的物体整体看作为研究对象)

(二)G=mg(注意已知条件中G与m的识别和正确应用)

(三)ρ

(四)第八章压强和浮力(压强)

知识性问题

1.压力:

只有当物体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时,压力和重力的大小才相等。

2.压强:

,受力面积容易被忽视。

压强是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液体内部压强:

p=ρgh,h为从最高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

4.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首次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

5.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理解性问题

1.求液体对物体表面的压力和压强时,先压强后压力;求固体间的压力和压强时,先压力后压强。

2.求装在侧壁沿竖直方向的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或密度均匀的柱状物体对地的压强,两压强公式通用。

3.圆台形容器装液体,液体对底的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受力分析、求压力。

4.求解比较大小的选择题的两种思路:

极端方法、解析的方法(控制变量法、通过相减或相除比较)。

5.求解压强计算题的两种思路:

从压强公式入手列方程和从受力分析入手,后者更应成为首选。

6.典型例题讲解(容易出错的题目和重点落实的题目)

(1)建立以公式为依据从等量入手解决问题的习惯的雏形。

9.如图所示,杯子中装满水,现向杯中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小木块漂浮在水面,则放入木块后

A.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B.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C.水对杯底的压力增大D.水对杯底的压力减小

10.如图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4:

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强为p。

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A.F,pB.4F,pC.1/4F,pD.F,4p

(2)对于思维过程偏多的题目,有意识地将其分成不同阶段

※9.三个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内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A.一样大B.甲最大C.乙最大D.丙最大

(3)体会从公式入手或分部求解与从受力分析入手两种解题方法间的差异,逐步引导学生习惯于后者

※11.如图所示的水桶,质量为2kg,底面积为500cm2,高为50cm。

将此水桶放在水平地面上,向水桶内倒入30kg的水,此时水面到桶底的距离为40cm。

当小明用竖直向上的力F提水桶,但没有提起来时,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减小了3000P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的大小为170N

B.提水桶前,水对水桶底的压强比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小2400Pa

C.提水桶前,水对水桶底的压强比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小400Pa

D.提水桶后,水对水桶底的压强比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大600Pa

(4)关于大气压强的问题

※22.在工厂里常用圆形低压吸盘搬运玻璃。

图中E为一圆形吸盘,其直径为0.2m,ABCD为一正方形平板玻璃,边长为1m,重157N。

若吸盘能将该平板玻璃水平吸住并悬空,则吸盘内的气压至少应比外界大气压小Pa。

※28.开发和生产某种产品,应进行相应的科学研究。

如研制压力锅,就应研究饱和蒸气压跟温度的关系,其研究结果分别用表格或图象表示,如图所示。

 

t/℃

90

95

100

105

110

112

114

116

118

120

122

124

126

128

130

p/kPa

70

84

101

121

143

154

163

175

187

199

211

226

239

258

270

某种型号的压力锅,其限压阀有内阀和外套组成,限压阀重为0.8N,压力锅排气孔面积为8×10-6m2。

参照图表填空和计算:

(1)烹调较嫩或易熟的菜时,宜采用的方式;烹调肉类食品,宜采用的方式;

(2)当压力锅烧煮食物限压阀排气时,锅内最高温度能达到多少℃?

(当时的大气压为99kPa)

(3)若该高压锅在大气压明显低于标准大气压的青藏高原使用,要使锅内最高温度达到和在平原使用时同样的温度(如上一问所求的温度),可做哪些改进?

(定性分析至少一种方案)

(五)第八章压强和浮力(浮力)

对知识进行梳理、提升对知识的理解

1.求解浮力的三种方法:

(1)受力分析法;

(2)阿基米德原理法:

F浮=G排=ρ液gV排,V排表示液面以下物体的体积。

(3)原因法:

F浮=F向上-F向下;(注意“向上”和“上表面”不一样)

2.物体的浮沉条件(前提:

放入液体中浸没,只受重力和浮力):

3.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1)漂浮类工具:

①种类:

轮船和密度计。

②力学原理:

F浮=G自=G排

③轮船原理:

将物体做成空心的,增大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浮力!

④密度计特点:

刻度上小下大,上疏下密!

(2)没入类工具:

①种类:

气球、飞艇和潜艇。

②工作原理说明:

潜水艇的浮沉一般可以理解成浮力不变,靠改变自重实现浮沉。

热气球则最好理解成是靠改变自重实现浮沉,因为热气球一般为化纤材料制成,正常情况下体积难以改变。

4.强调几个概念:

漂浮、悬浮、浸没、没入、浸在、浸入、放或投入。

V排指液面以下物体的体积。

5.典型例题

(1)体会浮力是合力,在进行受力分析时,不能合力和分力同时考虑。

※1.物体M悬浮在水中,水对物体M竖直向下的压力为F1、竖直向上的压力为F2。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F1大于F2B.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

C.F1与F2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D.F1与F2的合力大小等于物体M受到的重力大小

(2)通过浮力产生的原因解题。

※5.如图所示,用细绳将一物体系在容器底部,若物体所受浮力为10N,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为4N,则物体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为()

A.4NB.6NC.14ND.7N

※6.上题中,若物体的密度为0.6×103kg/m3,则细绳对物体的拉力为()

A.4NB.6NC.14ND.7N

(3)体会从受力分析入手,获得力的平衡方程,进而展开使方程中只有已知量和待求量,然后体会控制变量的应用,同时出现三个量的比较的时候,只需比较两个量就可以了

※8.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铜球,分别沉入容器底部,当铜球静止时,容器底受到铜球压力的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则液体密度相比较

A.甲的最小B.乙的最小

C.丙的最小D.一样大

※9.将铁、铜、铅制成的三个实心金属球,用细线拴好,分别挂在三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下,将三个金属球没入水中,但不碰容器底,此时三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

现将三个金属球提出水面后静止,则(ρ铁<ρ铜<ρ铅)

A.挂着铁球的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小

B.挂着铜球的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小

C.挂着铅球的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小

D.三个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

※10.甲、乙两只密度计,放在水中静止时,水面与甲密度计最上面刻度相平,与乙密度计最下面刻度相平,如图所示。

现在要测定浓盐水的密度,应选用()

A.甲密度计B.乙密度计

C.甲、乙均可D.甲、乙均不可

※25.一个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密度为ρ的液体。

将挂在弹簧测力计

下的金属块A浸没在该液体中(A与容器底未接触),金属块A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将木块B放入该液体中,静止后木块B露出液面的体积与其总体积之比为7:

12,把金属块A放在木块B上面,木块B刚好没入液体中(如图所示)。

若已知金属块A的体积与木块B的体积之比为13:

24,则金属块A的体积为____________。

(4)从小题、简单题目入手,获得规律性的认识,为分析综合性较强的偏难题做准备

13.如图所示,一块0℃的冰放在盛有0℃的水的容器中,已知冰块与容器底部相接触并相互间有压力,则当冰完全熔化为0℃的水后,容器中水面的位置将

A.上升B.下降

C.保持不变D.水面的升或降决定于冰和容器内水的体积

※14.如图所示,装有金属球的小盆漂浮在圆柱形水槽的水面上。

此时小盆受浮力F1。

若把金属球从盆中拿出并投入水槽中,球沉到水槽的底部。

此时小盆受浮力F2,水槽底对金属球的支持力为N。

那么

A.小盆受重力的大小为F1

B.金属球受重力的大小为F1-F2

C.小盆排水体积减小了

D.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力减小了N

(六)复习作图、实验

【1】作图题:

会画力的示意图、力臂。

(1)明确受力分析只研究研究对象受到的力。

※4.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图示。

 

(2)明确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力为压力而不是重力、重量和质量。

※2.在建立压强概念时,做了如图所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

(1)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是为了说明;

(2)丙、丁两图所示的实验是为了说明;

(3)根据

(1)、

(2)的结果可以看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有关。

【2】实验题:

熟练掌握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以及三种典型实验中的两种;初步体会测量密度的多种方法。

1.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

※4.实验桌上有两只大烧杯,其中一杯盛有纯净水,另一杯盛有盐水。

老师告诉小敏盐水的密度大于纯净水的密度,希望她用压强计将

它们区别开。

如图所示,小敏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分别记下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h甲和h乙。

她发现h甲小于h乙,于是认为乙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老师指出小敏的实验过程是不正确的。

小敏认真思考后发现自己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控制变量,并提出了新的实验思路如下: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分别用hˊ甲和hˊ乙表示,使hˊ甲与hˊ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_____的一定是盐水。

2.两种典型实验的:

(1)验证性实验:

※5.通过实验同学们已经知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但小欣同学仍然认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似乎跟它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请你帮她完成验证此猜想是否正确的实验。

(1)现已提供的器材有:

石块、细线、烧杯、适量的水。

为完成此实验,还必须提供的一种器材是:

____________。

(2)请将下面不完整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用细线系牢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下,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②将石块浸没在水中某一深度,且不与烧杯接触,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

(3)分析与论证:

若F-F1≠F-F2,则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它浸没的深度有关;

若F-F1=F-F2,则。

(2)探究规律性实验:

最后表格中必须出现需要比较的物理量。

※6.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

细长平底试管一支(已知底面积为S)、小汤匙一个、刻度尺一把、大水槽一个(水槽的高度大于小试管的高度)、足量的水、足量的细沙子、天平及配套砝码。

要求从实验桌上选择适当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当液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成正比。

要求:

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3.测量密度实验的多种方法探讨:

(1)质量的测量:

天平、测力计、漂浮、测体积。

(2)体积的测量:

量筒、浮力(V排=V物)。

(3)浮力公式:

V排一定,浮力和密度成正比;

(4)杠杆平衡条件:

将力的对比转化成力臂的对比。

※9

图20

.小东想估测出某种油的密度ρ油,他手边的测量工具只有刻度尺。

小东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

首先找一根直硬棒,用细线系在O点吊起,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将已知密度为ρ的金属块B挂在硬棒左端C处,另外找一个重物A挂在硬棒右端,调节重物A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重物挂在硬棒上的位置为E,如图所示。

下面是小东测出ρ油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东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用刻度尺测出OE的长度Lo;

(2)把金属块B浸没在油中,把重物A从E处移动到D处时,硬棒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计算ρ油的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

考试命题:

一、考试时间:

90分钟

二、考试性质:

阶段性考试

三、考试范围:

第八章全部内容及第九章第一节

四、考试难度设计

1.难度比例:

60:

20:

20

五、题型结构

一、单选题

二、多选题

三、作图题

四、填空题

五、实验探究题

六、计算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