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报告和文献翻译.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151638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0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习报告和文献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实习报告和文献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实习报告和文献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实习报告和文献翻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实习报告和文献翻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习报告和文献翻译.docx

《实习报告和文献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习报告和文献翻译.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习报告和文献翻译.docx

实习报告和文献翻译

目录

一、实习的目的2

二、实习任务2

三、实习内容2

1.1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2

1.2、主要任务2

1.3、勘察的相关实验3

1.4、勘察执行的标准与规范3

1.5、对建筑设计的讲解4

1.6、有关建筑的概念7

1.7、有关建筑的施工步骤8

1.8、建筑户型案例分析8

1.9、听报告的总结10

四、实习体会12

 

实习报告

一、实习的目的

1、学会读工程地质勘察勘察报告;

2、总结建筑结构设计及建筑施工的有关知识;

3、了解建筑结构设计及建筑施工的主要内容、程序及其要求;

4、收集与建筑结构设计及建筑施工有关的参考资料;

5、调研建筑结构设计及建筑施工的现状;

二、实习任务

1、现场参观典型工程2-3次(了解在建结构形式、设计及施工特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等方面的情况;

2、了解已有不同建筑的特点、设计要求等);

3、听报告及讲座3-4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工程勘察、建筑施工、招投标及造价审计等);自行查阅。

三、实习内容

自己对以上的目的按照要求完成,并展开一些详细内容,结合课本与实际进行了叙述。

并按照现场施工的顺序,按照这个流程讲述一下我自己的体会。

1.1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勘察的目的

1.1.1、勘察的主要目的是为设计、施工提供详细可靠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及有关参数;

1.1.2、可以进行边坡支护、基础的设计;

1.1.3、桩基的设计依据从里面得到;

1.1.4、详细的了解到当地的地质情况;

1.1.5、减少施工中可能有道的一系列难题;

1.1.6、使设计能够准确的达到所需要求;

1.2确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任务及要求如下:

1.2.1、查明场地范围内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及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1.2.2、提供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提供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

1.2.3、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及危害程度,并提出整治方案建议。

1.2.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变化幅度,判定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1.2.5、进行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

1.2.6、根据岩土工程条件,结合拟建建筑物特点,对地基基础方案做出评价。

为完成上述勘察任务及要求,主要提供以下指标:

地基土的比重、含水量、重度、孔隙比、饱和度、液限、塑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压缩系数、压缩模量、粘聚力、内摩擦角、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及静力触探试验指标、承载力特征值、桩极限侧阻力和端阻力标准值等。

1.3勘察的相关实验

标准贯入试验是动力触探类型之一。

它利用规定重量的穿心锤,从恒定高度上自由落下,将一定规格的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的难易程度判别土的性质。

标准贯入试验的仪器设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3.1、触探头标准贯入试验探头为两个一定规格的半圆合成的圆筒,称为标准贯入器。

它的最大优点是在触探过程中配合取土样,以便室内试验分析;

1.3.2、触探杆国内统一使用直径42mm的圆形钻杆,国外有使用直径50mm或60mm的钻杆;

1.4勘察执行的标准与规范

本次勘察根据《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书》之要求,主要执行下列规范和标准:

1.4.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局部修订条文

1.4.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4.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

1.4.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1.4.5、《静力触探技术标准》(SY/T0058—92)

1.4.6、《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1.4.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1.4.8、《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1.4.9、《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DBK14-S3-2002)

以上的分析报告,设计单位作为重要的设计依据,在勘查后,勘察单位会做一些列的实验,用来获得土壤的工程性质。

从而可以考虑在设计的过程中,是不是采用天然地基,或者筏基、独立基础或者深基础形式。

这对于设计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设计单位也会根据这些情况和业主的要求,来设计房屋,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在三月一号,近海的总工程师来到我校给我们介绍了有关施工组织的的报告,我们很多同学抓住这次机会去听了报告。

他的一个观点挺有新意,在日志中我未提及。

在这里简要说明一下。

在此写出陈总的一些观点,他说搞管理就是学会5W1H。

就是说:

1、Why?

是为什么执行?

执行的目的是什么?

2、What?

什么事?

指的是对象。

3、Where?

在什么地方?

指的是地点。

4、When?

什么时间执行?

什么时间完成?

指的是时间。

5、Who?

由谁执行?

指的是人员。

6、How?

怎么样执行?

用什么方案执行?

指的是方法。

虽然简短地一个总结,用几个单词表达出来,更加清晰明了,其中的用以非常深刻。

这也是在施工组织管理中的一点必要的素质涵养。

金海总工主要讲的是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对于现场以及组织设计时应当注意的问题,他也详细提到了在现场施工中,要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这是在当前的一个非常注重的环节。

在之后一天,学院今天有组织了报告会,是关于建筑设计与建筑结构设计。

就像苏总所举的例子一样,建筑外型就好比人的皮肤,只是一个外在的表现,建筑的内部结构就好比人的内部骨骼。

起着支撑作用。

生动的介绍了一下建筑的组成。

他对这次报告定为“对建筑设计知识泛谈”。

1.5对建筑设计知识进行了讲解。

1.5.1什么是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是指为满足一定的建造目的(包括人们对它的使用功能的要求、对它的视觉感受的要求)而进行的设计,它使具体的物质材料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可行的条件下形成能够成为审美对象的产物。

在广义上,它包括了形成建筑物的各相关设计。

按设计深度分,有建筑方案设计、建筑初步设计、建筑施工图设计。

按设计内容分,有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物理设计(建筑声学设计、建筑光学设计、建筑热学设计)、建筑设备设计(建筑给排水设计、建筑供暖、通风、空调设计、建筑电气设计)等。

在狭义上是专指建筑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1.5.2建筑设计的从业资格是什么?

一级注册建筑师,二级注册建筑师。

1.5.3建筑设计的流程是什么?

建设方在取得工程立项批文、土地使用权证、规划许可红线等齐全的合法文件后就要委托设计,建筑师就是设计的领头人。

他第一步就是遵照这些合法文件的内容、按照建设方的要求,做出一套或几套方案供建设方审议并报规划部门审批,这些方案当然必须要符合国家关于各种用途的建筑规范、消防规范、节能规范等。

根据规划部门审批认可的方案,做出条件图提供同设计院内的结构、水、电设备设计师做出初步设计或扩初,再经院内总工程师会协调会定板,各专业做施工图设计,其中建筑施工图经校对、审核、审定,出图

1.5.4了解建筑设计通则?

1、应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正确处理人、建筑和环境的相互关系;

2、必须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破坏环境;

3、应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的需求;

4,应贯彻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和节约原材料的基本国策;

5、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的要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6、建筑和环境应综合采取防火、抗震、防洪、防空、抗风雪和雷击等防灾安全措施;

7、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人群使用,应在室内外环境中提供无障碍设施;

8、在国家或地方公布的各级历史文化名域、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各项建设,应按国家或地方制定的保护规划和有关条例进行。

1.5.5了解建筑设计尺寸?

可以从建筑家具的尺寸来安排房间布置,这样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1.5.6了解建筑设计防火要求?

应该根据国家规范设置防火措施。

1.5.7建筑节能

关于建筑节能,我在电视上看到过德国的农民很多采用天阳能电池板,利用太阳能在自家房屋上面,一到两个电池板就能满足一个家庭的使用,不过一个电池板大约需要人民币2500元左右,现在或许降价。

但对于我国这个发展中国家,农民是不愿意花这个价钱,肯呢过维护该费用也很高,在中国大面积推广是行不通的,在以后的建筑中应当考虑这方面的设计,对于建筑要充分利用太阳能。

所以建造时要留有一些结构上的措施来满足设备的安装。

1.5.8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1.6有关建筑的概念

容积率:

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

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2,绿地率应不低于30%。

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

建筑高度:

指建筑物室外地平面至外墙顶部的总高度。

应符合下列规定:

烟囱、避雷针、旗杆、风向器、天线等在屋顶上的突出构筑物不计入建设高度。

楼梯间、电梯塔、装饰塔、眺望塔、屋顶窗、水箱间等建筑物之屋顶上突出部分的水平投影面积合计小于标准层面积30%的,不计入建筑高度、层数。

平顶房屋按建筑外墙散水处至屋面面层计算,如有女儿墙,按女儿墙顶点高度计算;坡顶房屋建筑按外墙散水至建筑屋檐和屋脊平均高度计算。

坡顶不同坡度计算按照当地规定执行。

建筑间距:

主要是根据日照(南北向建筑)、通风、采光、防止噪声和视线干扰、防火、防震、绿化、管线埋设、建筑布局形式、以及节约用地,综合考虑确定。

住宅的布置,通常以满足日照要求作为确定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

建筑面积:

是地产名词,与实用面积及实用率计算有直接关系。

因应国家地区不同,其定义和量度标准未必一致。

建筑面积一般大于使用面积。

建筑面积是建设工程领域一个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之一。

房间进深指建筑物纵深各间的长度。

即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柱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

各间进深总和称通进深。

在建筑学上是指一间独立的房屋或一幢居住建筑从前墙壁到后墙壁之间的实际长度。

进深大的房屋可以有效地节约用地,但为了保证建成的建筑物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进深在设计上有一定的要求,不宜过大。

目前我国大量城镇住宅房间的进深一般要限定在5米左右,不能任意扩大。

住宅就进深,是指住宅的实际长度。

在1987年颁布的《住宅建筑协调标准》中,规定了砖混结构住宅建筑的进深常用参数:

3.0m、3.3m、3.6m、3.9m、4.2m、4.5m、4.8m、5.1m、5.4m、5.7m、6.0m。

1.7有关建筑的建筑施工步骤

(1)地下工程:

指室内地坪(±0.000)以下所有的工程。

浅基础的施工顺序为:

清除地下障碍物→软弱地基处理(需要时)→挖土→垫层→砌筑(或浅筑)基础→回填土。

桩基础的施工顺序为:

打桩(或灌注桩)→挖土→垫层→承台→回土。

(2)主体结构:

常用的结构形式有混合结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单层厂房居多)、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剪力墙、筒体)等。

混合结构:

主导工程是砌墙和安装楼板。

混合结构标准层的施工顺序为:

弹线→砌筑墙体→浇过梁、圈梁及抗震柱→板底找平→安装楼板(浇筑楼板)。

装配式结构:

主导工程是结构安装。

标准层的施工顺序为:

框架、剪力墙结构:

弹线→绑扎墙体钢筋→支墙体模板→浇筑墙体混凝土→拆除墙模→搭设楼面模板→绑扎楼面钢筋→浇筑楼面混凝土。

(3)一般的装饰及屋面工程:

包括抹灰、勾缝、饰面、喷浆、门窗扇安装、吊顶、玻璃安装、油漆、屋面找平、屋面防水层等。

其中抹灰和屋面防水层是主导工程。

装饰工程没有严格一定的顺序。

同一楼层内的施工顺序一般为:

地面→天棚→墙面,也可采用天棚→墙面→地面的顺序。

1.8建筑户型案例分析

本住宅采用框架结构,五层,有地下车库和小棚层的设置。

还有阁楼层。

可以足住户的储物功能,在设计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些因素。

层高初步确定为2.8m。

根据建筑节能还有建筑的使用功能应该满足一些要求,在本设计中简单的说一下其有关的性能。

1、北面房间都尽量使用双层玻璃,增加整个住宅的保温性能;

2、坡屋面,鉴于冬季积雪覆盖时间较长;

3、大飘窗,有利于采光又丰富了立面元素;

4、主卧室设阳台;

5、推拉门,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考虑玄关的处理;

6、厨房设置在阳台,很好的利用空间,在本来房间面积就很小的户型中,这种设方法应该是很常用的。

推拉门可以减少厨房的油烟的影响。

厨房中的周围的真空玻璃可以保暖,大窗户的使用可以得到足够的光。

给人的视觉带来很好的视觉效果。

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给餐厅带来采光,在小户型中这种理念是很重要的。

厨房还可以延伸到餐厅的空间,有效灵活的运用和协调。

符合规范的规定,设计方面充分考虑到了,通风和采光的问题,这也是一项重要的衡量标准,人人都希望房间明亮舒适。

阳台的设计采用大窗户,可以有效地采光与通风。

阳台高度可设900mm,倘若用落地窗会对玻璃有些要求,考虑抗风压力的大小等。

还设有了空调板,方便住户的使用,显得更人性化。

主卧尺寸是3.9*4.2m。

满足规范双人卧室不小于10m²的要求。

本卧室尺寸适中,在房间里可以设置壁橱等储存空间比较大的家具,这样可以弥补小户型的缺点。

更好的满足日常的使用要求。

阳台同样采用大窗户,而且可以眺望远处的风景。

更好的通风和采光。

该住宅是两单元,一梯两户,每户的建筑面积是76平方米,小户型,适合于三口之家。

该单位尽管面积不大,但客厅和餐厅感觉宽敞。

·室内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动静相宜,户型方正实用.结构紧凑。

卧室位于住宅的正南方位,加上与之相邻的卫生间,形成了一个安静的宜居区域。

主卧室采用大窗设计,坐在床上便可以观赏到室外的景观。

卧室面积,其中较小的一间可以根据业主自己的需要,改成茶室、书房等其他区间。

1.9听建筑报告总结

苏总还介绍了有关建筑设计,结构设计。

主要的相关专业的联系。

例:

结构专业,建筑专业,电气专业(强电、弱电),暖通空调专业,给水排水专业,是多专业多工种的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的设计。

这也让我们有了新的理论概念。

对建筑做到安全、环保公众利益、节能。

这些是所追求的目标。

于总在稍后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有关建筑结构设计的知识。

讲了有关结构体系的择,上部可根据材料的不同分为:

1、砌体结构。

2、钢筋混凝土结构。

3、木结构。

4、钢结构。

而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又分为:

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适合一些住宅)、同体结构、筒体剪力墙结构、板柱剪力墙。

于总也介绍了一些施工软件,施工设计的流程。

下面说一下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一些常见的问题如下:

1、高层主楼与裙房采用相同桩基础底板混为一体。

2、主楼与裙房在地下室留有沉降缝,设双柱未设双墙。

则主楼缺少侧限。

3、主楼采用筏板基础,裙房采用满堂基础且未留施工缝及后浇带。

4、超长结构地下室采用混凝土等级过高,水泥量大,收缩大,产生裂缝。

5、后浇带,间距超长,一般为30米。

6、地下室底板设置暗梁,作为底板的梁并配筋。

7、对超长结构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要按量使用,不要过量。

8、地下室顶板采用分离式或配筋。

9、岩石地面采用厚板筏基。

10、地下室车库入口处与主楼地下室连接处。

于总讲的这些问题对我们毕业设计后期处理施工图有着很大的帮助。

这些都是经常犯的错误,于总总结下来并且分享给我们大家,所以对以后的工作和设计都有帮助。

这些事也都是大的事情,以后会多加留意。

对于参观的万象城住宅,那边有几栋小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老师在上课时也就过例子,说那边为了创造大空间,建造了地下车库,就利用了转换层,高度约2米的混凝土梁。

老师也说了关于这个结构的一些弊端,对于抗震不好。

一般很少有人做这样的结构。

对于建筑的施工的特点及施工进度方面的体会是诸如全场性的施工部署,施工方案的优选,开工程序,进度安排,资源的配置,生产和生活的规划。

科学的组织与策划。

以及实现现代化管理的手法和手段等问题。

只有掌握施工局部和全局性的规律,才能有效地,科学的组织施工。

从而保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以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效益。

在工地上,现在一些高科技的运用更好的提高了相关的性能。

四、实习体会

通过这次实习,对建筑设计和建筑结构设计的流程有了更多的理解,老师也发了一些资料。

以及在阅读相关的实际步骤,设计要求等方面都有了一些了解,对建筑概念的复习有了很大的提高,使得自己对概念更加清晰,更好的运用相关概念进行设计思路的运用。

从对案例的分析,自己能够先从中获得一些灵感与经验,并且对自己的设计有一些了解,从阅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到听建筑设计报告。

建筑结构设计报告,建筑施工组织报告,这几个听下来对于一个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到竣工验收,有了更多的认识。

所以,自己的深刻体会会有所帮助的。

对于英文翻译,自己也是费了很大的劲。

不懂得要自己翻查字典等。

在本次实习中,对建筑的理解,对户型的观察,考虑的地方越来越全面。

知道从不同的方面来考虑。

以力求达到完美。

 

文献原文

NEESWOOD

Thismaterialisbaseduponworksupportedbythe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underGrantNo.CMMI-0529903(NEESResearch)andCMMI-0402490(NEESOperations).Anyopinions,findings,andconclusionsorrecommendationsexpressedinthismaterialarethoseoftheinvestigatorsanddonotnecessarilyreflecttheviewsofthe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

Whilewoodframestructureshavehistoricallyperformedwellwithregardtolifesafetyinregionsofmoderatetohighseismicity,thesetypesoflow-risestructureshavesustainedsignificantstructuralandnon-structuraldamageinrecentearthquakes.

Todate,theheightofwoodframeconstructionhasbeenlimitedtoapproximatelyfourstories,mainlyduetothelackofunderstandingofthedynamicresponseoftaller(mid-rise)woodframeconstruction,non-structurallimitationssuchasmaterialfirerequirements,andpotentialdamageconsiderationsfornon-structuralfinishes.Currentbuildingcoderequirementsforengineeredwoodconstructionaroundtheworldarenotbasedonaglobalseismicdesignphilosophy.Rather,woodelementsaredesignedindependentlyofeachotherwithoutconsiderationoftheinfluencethattheirstiffnessandstrengthhaveontheotherstructuralcomponentsofthestructuralsystem.Furthermore,loadpathsinwoodframeconstructionarisingduringearthquakeshakingarenotwellunderstood.Thesefactors,ratherthaneconomicconsiderations,havelimitedtheuseofwoodtolow-riseconstructionand,thereby,havereducedtheeconomicalcompetitivenessofthewoodindustryintheU.S.andabroadrelativetothesteelandconcreteindustry.

ThisprojectseekstotakeonthechallengeofdevelopingaseismicdesignphilosophythatwillprovidethenecessarymechanismstosafelyincreasetheheightofwoodframestructuresinactiveseismiczonesoftheU.S.aswellasmitigatingdamagetolow-risewoodframestructures.Thiswillbeaccomplishedthroughthedevelopmentofanewseismicdesignphilosophythatwillmakemid-risewoodframeconstructionarealityinregionsofmoderatetohighseismicity.Suchadesignphilosophyfallsundertheumbrellaoftheperformance-baseddesignparadigm.

InYear1oftheNEESWoodProject,afull-scaleseismicbenchmarktestsofatwo-storywoodframetownhouseunitthatrequiredthesimultaneoususeofthetwothree-dimensionalshaketablesattheSUNY-BuffaloNEESnodewillbeperformed.Asthelargestfull-scalethree-dimensionalshaketabletesteverperformedintheU.S.,theresultsofthisseriesofshaketabletestsonthetownhousewillserveasabenchmarkforbothwoodframeperformanceandnonlinearmodelsforseismicanalysisofwo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