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版高考总复习系列2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免费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131058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版高考总复习系列2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免费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创新设计版高考总复习系列2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免费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创新设计版高考总复习系列2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免费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创新设计版高考总复习系列2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免费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创新设计版高考总复习系列2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免费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版高考总复习系列2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免费下载.docx

《创新设计版高考总复习系列2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免费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版高考总复习系列2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免费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新设计版高考总复习系列2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免费下载.docx

创新设计版高考总复习系列2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免费下载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第一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细胞学

基础

第1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

(时间:

45分钟)

A级 基础演练

1.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容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D.“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并且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假说内容

解析 A、B项所述内容均为实验中存在的事实或实验现象,不属于假说内容。

因受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孟德尔所在时期没有发现染色体结构,因此假说内容不包含遗传因子与同源染色体的位置关系。

答案 C

2.(基础题)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

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答案 C

3.(2012·福建四地六校联考)孟德尔做了如下图所示的豌豆杂交实验,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①和②的操作同时进行

B.①的操作是人工去雄

C.②的操作是人工授粉

D.②的操作后要对雌蕊套袋

解析 在进行杂交实验时,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去雄),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的雌蕊的柱头上,再套上纸袋,故A错误。

答案 A

4.(2013·广东深圳调研)若干只棕色鸟与棕色鸟相交,子代有52只白色,48只褐色,101只棕色。

若让棕色鸟和白色鸟杂交,其后代中棕色个体所占比例大约是________,要想进一步判断白色与褐色的显隐性关系,可以用________色和________色的鸟相交

(  )。

A.100% 褐色 褐色B.75% 褐色 棕色

C.50% 褐色 白色D.25% 棕色 白色

解析 棕色鸟与棕色鸟相交,后代中白色∶棕色∶褐色大约为1∶2∶1,则可以推测出亲本为杂合子(Aa),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所以白色与褐色可能为AA或aa。

棕色(Aa)与白色相交,后代棕色(Aa)总是占

要想进一步判断褐色与白色的显隐性关系,可让褐色鸟和白色鸟相交,依据子代表现型予以确认。

答案 C

5.(2013·潍坊三县市联考)豌豆和小麦的高茎对矮茎均为显性。

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豌豆间行种植,另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小麦间行种植。

自然状态下,从矮茎植株上获得的F1的性状是

(  )。

A.豌豆和小麦均有高茎和矮茎

B.豌豆均为矮茎,小麦有高茎和矮茎

C.豌豆和小麦的性状分离比均为3∶1

D.小麦均为矮茎,豌豆有高茎和矮茎

解析 高茎小麦的花粉可以落到矮茎小麦上,即高茎小麦和矮茎小麦可以进行杂交,而豌豆不可以,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所以从矮茎植株上获得的F1的性状,豌豆均为矮茎,小麦有高茎和矮茎。

答案 B

6.(2013·中山统考)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概率是

(  )。

A.

B.

C.

D.

解析 由题干信息知,五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中,DD×dd产生的后代一定是杂合的,则另外四对杂交组合AaBBCcEe×AaBbCCEe产生的后代中,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比率:

AaBBCcEe×AaBbCCEe→

(AA+aa)×

BB×

CC×

(EE+ee)=

答案 B

7.(2013·广东汕头模拟)在解释分离现象的原因时,下列哪项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双选)

(  )。

A.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B.基因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

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解析 孟德尔遗传定律是遗传学的基础,孟德尔在观察和统计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基础上,大胆而果断地对性状分离现象提出假说。

除了题目中的C、D选项外,孟德尔还认为,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当时并没有提出基因和染色体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随着细胞遗传学的发展,分离定律的实质才慢慢地被发现,才提出了基因和染色体的概念。

答案 AB

8.(2013·佛山模拟)豌豆的红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通过下列杂交实验的结果,能判断相对性状之间的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双选)

(  )。

A.红花×红花→红花

B.红花×红花→红花(301株)+白花(110株)

C.红花×白花→红花

D.红花×白花→红花(98株)+白花(107株)

解析 ①控制红花的基因可能是显性基因,也可能是隐性基因;②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且性状分离比接近3∶1,因此红花为显性基因;③杂交后代只表现为红花,因此红花为显性基因、白花为隐性基因;④测交后代不能确定红花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

答案 BC

9.(新题快递)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

同学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

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第一组:

取90对亲本进行实验

第二组:

取绿茎和紫茎的植株各1株

杂交组合

F1表现型

交配组合

F1表现型

A:

30对亲本

红花×红花

36红花∶1白花

D:

绿茎×紫茎

绿茎∶紫茎=1∶1

B:

30对亲本

红花×白花

5红花∶1白花

E:

紫茎自交

全为紫茎

C:

30对亲本

白花×白花

全为白花

F:

绿茎自交

由于虫害,植株死亡

(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________,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组。

(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B组可以判定,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________。

(4)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________,判断依据的是________组。

(5)如果F组正常生长繁殖的话,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6)A、B两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3∶1或1∶1的分离比,试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A组中“红花×红花”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可以判定白花为隐性性状。

依据C组不能作出判断,因为若亲代全为显性纯合子或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后代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2)B组亲本中的任一株红花植株,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因此自交后代出现的情况是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

(3)B组中的白花个体为隐性纯合子,因此F1中5红花∶1白花就代表了亲代中的所有红花亲本所含显隐性基因的比为:

显性基因∶隐性基因=5∶1。

如果设显性基因为R,则RR∶Rr=2∶1。

(4)第二组的情况与第一组不同,第一组类似于群体调查结果,第二组为两亲本杂交情况,由D组可判定为测交类型,亲本一个为杂合子,一个为隐性纯合子;再根据E组可判定紫茎亲本为隐性纯合子。

(5)杂合子自交,后代将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6)亲本中的红花个体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因此杂交组合有多种情况(如A组可能有RR×RR、RR×Rr、Rr×Rr三种情况;B组有RR×rr、Rr×rr两种情况),所以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答案 

(1)白色 A 

(2)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

(3)2∶1 (4)紫茎 D组和E (5)绿茎∶紫茎=3∶1 (6)红花个体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因此,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方法技巧 正确理解该题命题意图的关键在于:

将两组杂交实验进行对比分析,第一组是多个个体杂交,杂交组合有多种情况,只能根据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来判定显隐性,而显性性状个体的基因型是不能确定的;第二组是从每种性状中各取一个个体,基因型是可以确定的。

10.巨胚稻因胚的增大而胚重增加,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

巨胚与正常胚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Ge、ge控制,为研究巨胚的遗传特性,科学家用经典遗传学的研究方法获得了以下数据:

组别

纯种亲本组合

观测粒数

F1平均胚重/mg

F1平均粒重/mg

巨胚×巨胚

30

0.92

19.47

正常胚×正常胚

30

0.47

21.84

正常胚♀×巨胚

30

0.47

21.30

巨胚♀×正常胚

30

0.48

21.37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

(1)上述一对相对性状中,巨胚为________性状。

(2)现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母本为胚发育提供营养而决定胚的性状;第二种观点认为胚的基因型决定胚的性状。

你同意哪种观点?

请结合上述实验,用遗传图解和文字加以说明。

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遗传图解:

 

文字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粒重与粒轻、胚重与胚轻分别为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粒轻、胚重的巨胚稻与粒重、胚轻的正常胚稻。

想要获得粒重、胚重的新品种,最好用________育种方法。

解析 通过丙、丁纯种杂交组合即可看出,正常胚与巨胚杂交后代均是正常胚,因此可以推断出正常胚是显性性状,巨胚是隐性性状。

要探究巨胚性状是否与母本有关,通过正反交的实验即可。

要把位于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在同一个体上,可以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

答案 

(1)隐性 

(2)同意第二种观点

遗传图解:

文字说明:

采用正交和反交,不论为胚发育提供营养的母本是巨胚(gege)还是正常胚(GeGe),F1基因型都为Gege,都表现为正常胚。

说明第二种观点正确(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3)杂交

B级 智能提升

11.某种两性花的植物,可以通过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繁殖后代。

在25℃的条件下,基因型为AA和Aa的植株都开红花,aa植株开白花,但在30℃的条件下,各种基因型的植株均开白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不同温度条件下同一植株花色不同说明环境能影响生物的性状

B.若要探究一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是在25℃条件下进行杂交实验

C.在25℃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红花植株

D.在30℃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在25℃条件下生长可能会出现红花植株

解析 在25℃条件下,基因型所决定的表现型能够真实地得到表达,因此,要探究一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需要在25℃条件下进行实验,最简单的方法是自交;在25℃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它的自交后代均开白花;在30℃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如AA或Aa)自交,产生的后代在25℃条件下生长可能会出现红花植株。

答案 B

12.(2013·福建普高毕业班质检,5)苏格兰牛的耳尖V形与非V形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以下是苏格兰牛耳尖性状遗传的家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V形耳尖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B.由Ⅲ2的表现型可推定Ⅲ1为杂合子

C.Ⅲ3中控制非V形耳尖的基因可来自I1

D.Ⅲ2与Ⅲ5生出V形耳尖子代的可能性为

解析 由Ⅱ1、Ⅱ2都是V形耳尖生出非V形耳尖Ⅲ2可知,控制耳尖性状的V形基因是显性基因,但是Ⅰ代的雌性子代有非V形的,因此V形耳尖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A错误;由Ⅲ2的表现型可推定Ⅱ1和Ⅱ2均为杂合子,但是Ⅲ1是否是杂合子未知,B错误;Ⅲ3中控制非V形耳尖的基因,双亲各提供一个,其母本的非V形耳尖的基因也可能来自Ⅰ1或Ⅰ2,C正确;Ⅲ2与Ⅲ5的基因型分别是aa、Aa,因此生出V形耳尖子代的可能性为

,D错误。

答案 C

13.(2013·长春调研)喷瓜有雄株、雌株和雌雄同株(两性植株),其相应的基因型如下表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性别类型

基因型

雄性植株

aDa+、aDad

雌雄同株(两性植株)

a+a+、a+ad

雌性植株

adad

A.喷瓜的性别分别由不同的性染色体决定

B.aDa+与aDad杂交能产生雄株和两性植株

C.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

D.雄株中不存在纯合子的原因是该物种缺乏aD雌配子

解析 喷瓜的性别是由复等位基因aD、a+、ad决定的;aDa+、aDad均为雄株,无法杂交;两性植株a+ad自交可产生雌株。

答案 D

14.如图是一对夫妇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含有的基因,基因E、e控制红细胞形态(E:

椭圆形;e:

正常形态),基因A、a控制血型类型(A:

Rh阳性;a:

Rh阴性)。

若不考虑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  )。

A.母亲产生的卵细胞有EA、ea两种类型

B.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后代红细胞形态正常、Rh阳性出现的概率是

D.后代Rh阴性出现的概率是

解析 不考虑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则母亲产生的卵细胞只有EA、ea两种类型;由于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它们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后代Rh阴性出现的概率是

答案 AC

15.(2013·辽宁沈阳、大连第二次联考,32)在某种安哥拉兔中,长毛(由基因HL控制)与短毛(由基因HS控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某生物育种基地利用纯种安哥拉兔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产生了大量的F1与F2个体,统计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实验一

)长毛×短毛(♀)

F1

雄兔

全为长毛

雌兔

全为短毛

实验二

F1雌雄个体交配

F2

雄兔

长毛∶短毛=3∶1

雌兔

长毛∶短毛=1∶3

(1)实验结果表明:

①控制安哥拉兔长毛、短毛的等位基因(HL、HS)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②F1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

(2)F2中短毛雌兔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规定短毛为隐性性状,需要进行测交实验以验证上述有关推测,既可让F1长毛雄兔与多只纯种短毛雌兔杂交,也可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预期后者测交子代雌兔、雄兔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据实验分析可知,雄兔中长毛(由基因HL控制)为显性,雌兔中短毛(由基因HS控制)是显性,因此亲本基因型为(雄)HLHL、(雌)HSHS,F1的基因型为(雄)HLHS、(雌)HLHS,F1雌雄个体交配得F2中雄性:

长毛(1HLHL、2HLHS)∶短毛(1HSHS)=3∶1,雌性:

长毛(1HLHL)∶短毛(2HLHS、1HSHS)=1∶3。

若规定短毛为隐性性状,需要进行测交实验以验证上述有关推测,既可让F1长毛雄兔与多只纯种短毛雌兔杂交,也可让多只F1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杂交,后者为测交,子代雌兔、雄兔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雄兔既有长毛,又有短毛,且比例为1∶1,雌兔全为短毛。

答案 

(1)①常 ②HLHS和HLHS(或答“HSHL和HSHL”) 

(2)HLHS∶HSHS=2∶1 (3)多只F1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杂交 雄兔既有长毛又有短毛且比例为1∶1,雌兔全为短毛

特别提醒:

教师配赠习题、课件、视频、图片、文档等各种电子资源见《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光盘中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