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122945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docx

《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docx

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

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再立新功

——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杨咏中在2011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011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十次全委会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的要求,总结“十一五”交通运输工作情况和基本经验,明确“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安排部署2011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

一、“十一五”交通运输发展回顾和基本经验

“十一五”是全省交通运输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实现历史性跨越的五年。

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的正确领导,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交通运输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提出的新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西部大开发和省委“四抓三支撑”以及“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等一系列决策部署,抢抓机遇,锐意进取,成功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汶川特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

全省交通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运输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进展良好,交通运输不仅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而且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刚刚过去的2010年,各项工作又取得了新成果。

全省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37.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5%,比上年增长24%。

全年开工建设二级以上公路109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76公里;建成二级以上公路79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48公里。

建成农村公路1467条10483公里。

新开工25个客货运汽车站项目,建成21个客货运汽车站。

新建成150个乡镇汽车站和1072个行政村汽车停靠站。

通行费征收额比上年增长12.76%。

回顾总结“十一五”交通运输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十一五”期,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42亿元,是“十五”期的1.93倍。

其中,高速公路完成417亿元,路网改造项目完成142亿元,农村公路完成201亿元,公路水路运输站场及机场完成82亿元,分别是“十五”期的2.1倍、0.9倍、3.7倍、5.5倍。

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再创历史新高,为扩大内需、拉动全省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作用。

一是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

全面实施交通建设“东部会战”战略,五年新增高速公路986公里,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000公里。

武都至罐子沟、天水过境段、徐家磨至古浪、西峰至长庆桥至凤翔路口、雷家角至西峰、营盘水至双塔、成县至武都、金昌至武威等高速公路相继开工建设,进展顺利。

宝鸡至天水甘肃段、嘉峪关至瓜州、平凉至定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连霍国道主干线甘肃境内75%的路段实现了高速化。

建成了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第一条高速公路康家崖至临夏高速公路。

全省建成和在建的高速公路突破3000公里。

二是国省干线公路改造持续推进。

五年来,全省共完成干线路网改造工程4803公里,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19000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里程达到7885公里,公路密度由“十五”末的9.71公里/百平方公里提到26.2公里/百平方公里。

从去年以来,启动了全省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县城所在地通二级公路工程,当年便实现了12个县城通二级公路。

此外,国边防公路项目和军营畅通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公路建设步伐加快,公路网整体通行能力显著提高。

三是公路水路站场建设成绩显著。

五年建成国家级、省级、区域级公路运输枢纽项目19个、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项目19个。

截至2010年底,全省拥有4级以上客运站311个、等级货运站54个。

兰州、白银、临夏、陇南等重点港口的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提高,水运信息化建设和老旧渡船及塔架改造工程成效显著。

完成了黄河兰州段、白银四龙至龙湾、盐锅峡库区航道整治及航运工程建设191公里,全省内河通航里程达到927公里。

四是民航机场建设全面提速。

完成了天水军民合用机场和嘉峪关机场航站区的改扩建,启动了张掖军民合用机场、庆阳机场和兰州机场二期的改扩建工程,新开工建设金昌、夏河2个支线机场。

五是地震灾后重建任务全面完成。

按照中央“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要求,全面完成了陇南国省干线公路汶川地震灾后重建12个项目1128公里的建设任务。

(二)农村交通运输蓬勃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

“十一五”期,以实施农村公路部省联建协议为重点,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体作用,加大资金筹措和政策支持力度,强化督促检查和技术培训,全面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通畅程度明显提高。

截至2010年底,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02900公里,比2005年增加25600公里。

全省95%的乡镇通了沥青(水泥路),100%的建制村通了公路。

大力开展农村公路“质量年”建设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巡回督察组的作用,坚持“送科技下乡”,切实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促进了农村公路建设进度与质量的双提升。

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农村公路建设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改善了少数民族地区及边远贫困地区道路交通条件,甘南州农村公路部级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取得显著成效。

坚持“路、运、站”一体化原则,大力推进“千乡万村”农村客运网络工程。

五年新建乡镇汽车站720个、行政村停靠站(亭)5432个,开工建设城乡客运换乘站12个,84.35%的乡镇拥有农村客运站,43.24%的建制村拥有汽车停靠站(点)。

全省开通农村客运线路2600条,乡镇通班车率达到99.85%,行政村通班车率达到88.1%。

开通了15条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班线,初步形成了城乡运输资源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的客运网络。

(三)公路养护和运营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全省路网服务水平普遍提高

按照建管养并重的方针,坚持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养护协调发展,日常养护、预防性养护与养护大中修工程有机结合,路、桥、隧、涵养护管理同步推进,全省公路路况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五年共投入养护资金22.95亿元,完成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维修工程3746公里,加固改造干线公路危旧桥梁639座、农村公路危旧桥梁241座。

实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和公路灾害防治工程6335公里,大大提高了公路安全保障水平。

建立健全养护生产作业标准和绩效考核机制,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联合开展各项养护适用技术研究,组建了公路养护技术研究院和11家高等级公路养护中心,购置了一大批性能优良的专用养护机械,养护生产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

加强路政管理,着力加大侵占路产路权案件的查处力度,配合工商部门大力实施“退市还路”工程,公路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扎实推进车辆超限超载运输治理工作,全省干线公路货车超限超载率控制在了5%以下,农村公路治超工作初见成效。

着力提高高等级公路运营服务水平。

五年共投入资金4.99亿元,对全省高速公路和6条二级公路进行计重收费改造,完成了19个服务区的基础设施改造和信息化建设,完成了15条高速公路路线命名编号调整及标志更换工作,建成劝返站15个。

充分发挥“96969”服务热线、手机短信平台、可变情报板的信息发布作用,大力改造ETC车道,积极开展“五心”服务活动,高等级公路运营标准化建设初见成效。

深化收费站秩序专项整治活动,着力提高通行费征收管理能力,五年完成的车辆通行费收入是“十五”期的3.4倍。

不断完善和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认真贯彻“工业强省”战略,五年共为各类车辆累计减免通行费10.5亿元。

(四)运输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条件显著改善

五年来,各级运输管理部门深入落实“提速中部”战略,运输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截至2010年底,全省道路运输经营业户达到47100户,从业人员达到40.1万人,营运车辆达到18.8万辆,比“十五”末分别增长32.27%、46.8%和45.1%;开通客运班线4044条,平均日发班次20921个,比“十五”末增长16.7%和31.7%;公路客运量、货运量、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分别比“十五”末增长37.8%、41.2%、38.9%和39.6%;道路运输产值达到330亿元,增加值159亿元。

运输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中级以上班线客车和重型货车比例分别比“十五”末提高34.5个百分点和4.1个百分点,完成了全省86户国有运输企业改制工作。

大力发展快速客运、旅游客运、汽车租赁等优势运输业务,组建了甘肃交运旅游运输公司和宝天公路专线运营公司。

加强运输组织协调,保证了电煤、原油、粮食等国家重点物资和鲜活农产品的运输,“春运”及节假日旅客运输保持了安全有序。

大力整顿和规范运输市场秩序,开展了客运班线、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出租车客运市场、渡口渡船安全管理专项整治活动,公路水路运输市场秩序保持了良性发展态势。

坚持“陆水空并举、建管运并重”的发展思路,扎实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大力整合公路水路航空资源,强化各种运输方式在规划上的衔接,促进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

以甘肃省机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成立为契机,全面履行机场建设管理职能。

加快公路水路对外合作交流,黄河上游甘、宁、内蒙古三省区航运开发工程和以“大江带大河、长航帮甘肃”为主题的合作交流开始启动。

甘、青、宁三角黄金运输线协作和沪甘道路运输合作协议深入推进,全省跨省客运班线达到357条。

积极开展运邮合作试点,促进了农村物流业发展。

(五)交通安全生产和应急抢险能力明显提高,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取得突出成绩

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道路运输安全源头管理不断加强,三级以上客运站配备了X射线行包检查设备和安全门检系统,大部分长途客车和危货车辆安装了GPS监控系统。

乡镇船舶“县、乡、船主”三级安全管理责任全面落实。

“甘肃路桥项目安全控制法”在全省逐步总结推广。

认真开展各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交通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全省交通应急抢险能力进一步增强,修订完善了《甘肃省交通运输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初步形成了反应快捷、保障有力的道路运输、公路养护、水上交通、工程建设、高速公路运营五大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救援体系。

在“5·12”汶川地震抢险救灾当中,我省交通抢险救灾突击队在第一时间赶赴陇南灾区,全力以赴抢通受阻的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保证抢险救灾队伍和物资及时到达灾区。

同时,自觉服从全国抢险救灾大局,在自身任务很重的情况下,制定了“内保陇南、外援四川”的科学救灾方针,组织公路专业抢险救援队伍赶赴四川,打通了国道213线松潘至茂县的公路通道,参与并完成了四川九寨沟、汶川、松潘等灾区受困群众的转运和救灾物资的运送工作。

我厅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我厅紧急组织交通援青抢险救灾突击队赴玉树灾区,援助青海交通部门圆满完成公路抢险保通保运工作,成为全国第一支进入玉树灾区的非军警救援力量。

交通援青抢险救灾突击队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

在“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抢险救灾当中,我厅组织的交通抢险突击队及时抢通了舟曲外围的国省干线和城区被泥石流掩埋的道路,确保了“生命线”畅通,保证了人员搜救、清淤除险任务的完成。

联合教育、公安等部门,圆满完成了转运3000多名师生到兰州、定西等地复学就读的任务。

我厅前方指挥部被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等部门授予“全国防汛抗旱先进集体”称号。

(六)依法行政和体制机制改革有序推进,行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坚持依法治交通,路政、运政、交通规费征稽、海事、船检、工程质量监督等方面的行政执法得到有效规范,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全面提高。

加快立法步伐,先后报请省政府出台了《甘肃省实施<民用运力国防动员条例>办法》、《甘肃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等法制规章。

深化交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五年共清理和减少交通行政许可、审批项目42项。

加强治理公路“三乱”工作,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有效维护了群众利益。

加快全省交通体制机制改革步伐。

按照“建管分离、管养分离”的思路,全省高等级公路实现了由建设业主多头管理养护变为资产委托、集中管理、分头负责、区域协作的新模式,建立了符合我省实际的高等级公路运营管理体系。

认真落实成品油价格及税费改革工作,理顺了“六项”规费取消后交通专项资金的转移支付渠道,交通征稽队伍整体转岗到路政,加强了路政执法工作。

积极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全省14个市(州)和86个县(市、区)均出台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及其实施细则,90%的乡镇设立了农村公路管理所(站),初步建立了以县为主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和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养护资金渠道,保障了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和正常使用。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大力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平稳完成了厅属单位所属15家企业的移交整合工作。

充分发挥国家投资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拓宽筹融资渠道,综合运用国家补贴、地方配套、银行信贷、民间投入等多种方式筹措交通建设资金,建立了全新的融资、投资、资金收益评价和监督体系,搭建了省级交通融资信用平台和“统贷统还”的信贷管理机制,实现了交通项目建设与资金供给的良性互动。

着力提高行业管理水平。

《甘肃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甘肃省内河水运发展规划》等一批规划相继批复实施,有力地指导了全省交通运输工作科学发展。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进一步完善了从业单位信用评价体系,在全国较早实现了网上在线招标,交通建设市场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工程建设质量安全联动机制,规范设计变更程序,加强试验检测、工程监理和造价监督,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确保了各项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全面加强交通系统的劳动用工管理,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定级晋升、薪酬评价体系,进一步理顺了交通系统内部的劳动工资关系。

(七)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学创新成效明显,科学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培养带头人才、挖掘适用人才方面取得了新成果。

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专家,有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3人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有5人进入甘肃省“555”科技人才工程,有50人获得了正高级专业职称。

深入开展职业技能素质提升活动,有多名选手在全国“厦工杯”、“安康杯”等技术大赛中成绩突出。

干部人事制度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公开透明、民主科学,干部队伍素质显著提高。

大力加强行业科技创新,强化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在高等级公路运营管理技术、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公路修建技术、农村公路建养技术等领域的科技攻关与研究取得显著成果。

五年共实施各类科研项目115项,投入科研经费1.13亿元,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9项。

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电子政务、网站管理、信息资源整合等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积极推行和研究节能减排应用项目,共有19家公路水路运输企业参加了由交通运输部组织的“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

(八)精神文明和党风廉政建设成果显著,推动了交通各项工作和谐发展

深入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开展“作风建设年”和各项“创先争优”活动,继续丰富和拓展“学、树、创”活动内容,全系统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五年来,全省交通行业共建成国家级文明单位7个、省部级文明单位(文明行业)35个、市(州、厅)级文明单位125个、县(区)级文明单位136个。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被中央文明委授予文明单位称号,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全国交通文明行业,被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命名为全国交通战备工作先进单位。

全行业共建成国家级青年文明号12个、省级58个。

2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22人获得省部级劳动模范称号;4个集体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7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还有一大批集体和个人分别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各种奖励。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着力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和落实,不断提高源头防治能力和水平。

重点加强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认真落实省纪委与交通运输部签订的连霍高速公路天水过境段预防腐败及工程廉政部省联建协议。

实行了与省监察厅联合向交通重点建设项目派驻纪检监察组制度和双合同制,初步建立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廉政监督机制。

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交通运输行业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果,为加快发展我省现代交通运输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新闻宣传、交通史志年鉴工作取得新进展,营造了有利于交通改革和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离退休干部职工的政治与生活待遇全面落实。

各级工会组织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民主管理、解决困难职工生活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连续5年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积极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认真解决了一批交通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

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五年共办结了789件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

回顾过去五年的交通运输工作,我们在积极推进交通运输又好又快发展的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经验。

第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交通运输发展的根本保证。

准确把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及其对交通运输的需求,科学谋划,统筹兼顾,把交通自身发展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在落实质量、安全、效益的前提下,加快交通建设步伐,实现了交通运输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坚持抢抓机遇和用好机遇,是推进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前提。

立足甘肃交通区位特点,加强与国家部委的沟通协调,积极主动地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央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变被动为主动、化危机为机遇,保持交通建设一定的规模与速度,为全省交通运输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顺应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的新期盼,统筹城乡、区域交通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服务业,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把握交通运输行业内部干部职工的新需求,积极改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创造和谐奋进的环境,使广大干部职工成长与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同进步、共命运。

第四,坚持全社会办交通,是交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发挥后发优势,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加大与省直部门、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的联系沟通,通过省地联建、银企合作、发动群众等多种形式加快交通共建步伐。

强化舆论引导,在全社会营造理解交通、关心交通、支持交通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参与交通建设,实现了交通新的跨越。

第五,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是推进交通运输发展的不竭源泉。

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交通运输改革,努力消除制约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不断为交通运输事业注入发展活力,提供强大动力。

第六,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建设和法制建设,是交通运输发展的根本保障。

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抓党风促政风带行风,深入推进行业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为促进交通运输事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以全面建设法治交通为目标,充分发挥法制对交通运输事业的引导、促进和保障作用,推进交通运输事业在法治的轨道上全面可持续发展。

五年来,我们深深感到,我省交通运输工作不但办成了一批大事、办好了一批喜事、办妥了一批难事,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交通运输带给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而且甘肃交通运输自身也实现了新的跨越。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省交通运输厅党组,向所有关心支持我省交通运输事业的各级领导和各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

向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

特别需要致敬的是过去奋战在交通征稽一线的同志们,多年来,大家不辞辛苦,扎实工作,仅“十一五”前三年,就完成征收汽车养路费、客货运附加费等规费共29.5亿元,为交通运输事业作出了应有贡献。

现在正在转向新的工作岗位,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发扬征稽队伍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加倍努力,在新的工作中作出更大的成绩。

二、“十二五”甘肃交通运输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思路

“十二五”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历史起点。

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深刻指出,未来五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战略,加快发展、缩小差距的战略机遇期。

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在实现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总目标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因此,加深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认识,加深对转变发展方式紧迫性的认识,对于谋划和推进“十二五”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十二五”期间,全省交通运输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机遇。

一是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处于新一轮的快速上升期,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将持续增强。

二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办《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全面落实,国家支持藏区和区域性经济加快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都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置于基础性、先导性的位置,为交通运输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三是国家把调整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这为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拓展了新的领域。

四是我省交通运输经过这些年的连续快速发展,量的扩大与质的提升同步推进,交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的实力和能力进一步增强。

五是各级地方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发展交通运输的愿望十分迫切、积极性依然很高,社会各界共建交通、支持交通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六是科技水平的提高、人才队伍的壮大和体制机制的创新,法治交通建设力度的加大,为交通运输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这是交通运输发展的难得机遇,我们要备加珍惜,决不可失之交臂。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今后一段时间,我省交通运输改革发展的任务依然复杂而艰巨。

从外部来看,世情国情深刻变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将会给交通运输带来新的考验,而且周边省区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也给我们形成了无形的压力。

从内部来看,由于受我省经济、自然条件限制,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而且随着群众出行需求的多样性增加、资源环境的约束性加大等因素的叠加,交通运输发展还面临严峻的考验。

主要表现在,一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模总量仍然不足,区域、城乡交通运输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

二是运输组织化程度不高,运输结构不尽合理,运输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安全监管和救助能力相对薄弱,应急保障能力有待加强。

四是转变交通发展方式,推进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运输的任务还很繁重。

五是交通运输发展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仍需进一步消除,构建综合运输体系任重而道远。

因此,我们要认真分析研究交通运输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紧紧抓住历史机遇,用好有利条件,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定发展的决心,用发展来解决交通运输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快发展的步伐,争当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排头兵;转变发展的方式,积极建设新型的现代交通运输服务业;共享发展的成果,不断推进交通运输服务的均等化。

立足省情,科学应对,化挑战为动力,不断开创交通运输工作新局面。

总体要求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陆水空并举、建养管运并重”的发展思路,全面实施“中心辐射、东西推进、区域带动、全面提升”的发展战略,保持适度较快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法制建设,着力增强交通运输的服务保障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改革创新活力,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为实施全省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