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卷09 期中模拟试题A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17688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5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卷09 期中模拟试题A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提升卷09 期中模拟试题A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提升卷09 期中模拟试题A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提升卷09 期中模拟试题A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提升卷09 期中模拟试题A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升卷09 期中模拟试题A解析版.docx

《提升卷09 期中模拟试题A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卷09 期中模拟试题A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升卷09 期中模拟试题A解析版.docx

提升卷09期中模拟试题A解析版

提升卷09期中模拟试题A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能“止咳逆上气”

碳酸氢钠药片

古代中国人已用麻黄治疗咳嗽

该药是抗酸药,服用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

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

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

答案 B

解析 碳酸氢钠易与醋酸反应,若与醋酸同服,会降低药效。

2、.(2019·武汉期末)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磁流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36nm之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B.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所得的分散系中水是分散质

D.将所得分散系过滤,在滤纸上能得到分散质

答案 B

解析 题述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故该分散系为胶体,A项错误;胶体可以发生丁达尔效应,B项正确;该胶体中水为分散剂,C项错误;胶体微粒能透过滤纸,D项错误。

3、(2019·云南省楚雄州期中)下列各组变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Zn→ZnSO4B.CuO→CuCl2

C.CaCO3→CO2D.NaOH→Na2SO4

答案 B

解析 锌能与稀硫酸或活动性排在锌后面的可溶性硫酸盐反应生成硫酸锌,故A错误;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或高温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故C错误;氢氧化钠能与硫酸或硫酸镁等反应生成硫酸钠,故D错误。

3、(2019·榆林市二中月考)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

B.将金属钠放在坩埚里用酒精灯加热,金属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氧化钠

C.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

D.金属钠的熔点很高

答案 C

解析 钠是一种硬度小、熔点低的银白色金属,块状钠燃烧时会熔化成闪亮的小球,燃烧火焰为黄色,生成物是过氧化钠;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则生成氧化钠。

4.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的反应,其中对应四个反应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

B.中和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C.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置换反应

D.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置换反应

答案 C

解析 a处,Ca(OH)2+2HCl===CaCl2+2H2O(复分解反应);b处,Ca(OH)2+CuCl2===CaCl2+Cu(OH)2↓(复分解反应);c处,Fe+CuCl2===FeCl2+Cu(置换反应);d处,Fe+2HCl===FeCl2+H2↑(置换反应)。

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上方形成白色烟雾

B.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褐色的烟,产物溶于水,溶液呈浅绿色

C.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产物溶于水,溶液呈蓝绿色

D.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

答案 C

解析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形成白雾,没有烟,A项错误;铁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FeCl3溶液呈黄色,B项错误;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的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D项错误。

6、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MnO2和浓盐酸及如图装置制备Cl2。

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①中可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

B.①中缺少加热装置

C.②中盛放的NaOH溶液可以净化氯气

D.④中盛放的NaOH溶液可以吸收尾气

答案 C

解析 A中可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避免盐酸挥发,气体逸出,同时便于控制反应速率,A正确;二氧化锰和浓盐酸需要加热才能反应生成氯气,需要添加加热装置,B正确;B中盛放的NaOH溶液吸收氯气,不能净化Cl2,可以用饱和食盐水净化氯气,C错误;氢氧化钠溶液与氯气反应,可以吸收氯气,防止污染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

Mg+2H++2Cl-===MgCl2+H2↑

B.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

Ba2++SO

===BaSO4↓

C.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

Na2CO3+2H+===2Na++H2O+CO2↑

D.氢氧化镁与硫酸溶液反应:

OH-+H+===H2O

答案 B

解析 MgCl2为可溶性电解质,应拆分为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Mg+2H+===Mg2++H2↑,故A错误;Na2CO3为可溶性强电解质,应拆分为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O

+2H+===H2O+CO2↑,故C错误;Mg(OH)2为难溶物,不可拆成离子形式,故D错误。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1.01×105Pa时,同体积的氧气和氮气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B.1mol气态物质,当体积为22.4L时,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

C.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氧气和氨气,前者质量小于后者

D.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分子数和原子数都相同

答案 A

解析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相同,所含的原子数不一定相同,选项A正确,选项D错误;在非标准状况时1mol气态物质的体积也有可能为22.4L,选项B错误;C中氧气和氨气的物质的量相同,摩尔质量前者大于后者,质量前者大于后者,选项C错误。

9、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

编号

实验

现象

没有明显变化,溶液仍为无色

有沉淀生成,溶液为蓝色

有无色气泡产生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Ⅰ中无明显变化,说明两溶液不反应

B.Ⅱ中的白色沉淀为CuCl2

C.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2H++Zn===Zn2++H2↑

D.Ⅲ中发生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

答案 C

解析 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A项错误;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故B项错误;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C项正确;有离子参与反应,是离子反应,D项错误。

10、对四组无色透明溶液进行离子检验,四位同学各鉴定一组,他们的实验报告的结论如下,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MnO

、K+、S2-、Na+B.Mg2+、NO

、OH-、Cl-

C.K+、H+、Cl-、CO

D.Na+、OH-、Cl-、NO

答案 D

解析 选项A中有紫红色的MnO

;选项B中Mg2+与OH-不能共存;选项C中H+与CO

不能共存。

11、(2019年自编)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2.4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2018·全国卷Ⅰ,10B)

B.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A(2017·全国卷Ⅱ,8C)

C.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的氯原子数为0.4NA(2016·全国卷Ⅰ,8D改编)

D.1L0.1mol·L-1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4NA(2017·浙江选考,22B)

答案 A

解析 氩气是单原子分子,1molAr含18mol质子,A项正确;标准状况下,2.24L该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B项错误;标准状况下,CCl4为液态,C项错误;溶剂水中也含有氧原子,D项错误。

12、(2019·福清市华侨中学期中)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的体积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

B.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的体积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

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

D.气体摩尔体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答案 B

解析 对于气体物质,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分子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本身的大小,因此其体积的大小主要由分子数的多少来决定,故A错误,B正确;气体的体积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体积不同的气体,在不同的条件下,其分子数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错误;气体摩尔体积会随着温度、压强的变化而变化,22.4L·mol-1是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故D错误。

13、已知NaClO溶液与CO2能发生如下反应:

NaClO+H2O+CO2===NaHCO3+HClO,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ClO比H2CO3的酸性弱

B.加入少量盐酸可增强NaClO溶液的漂白性

C.通入少量Cl2可增加NaClO溶液的漂白性

D.“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可用于消毒

答案 D

解析 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H2CO3比HClO的酸性强;由NaClO+HCl===NaCl+HClO可知,加入少量盐酸可增强NaClO溶液的漂白性;由Cl2+H2O===HCl+HClO可知,通入少量Cl2可增强NaClO溶液的漂白性;“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而不是Ca(ClO)2。

14、15、某同学用以下装置制备并检验氯气的性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Ⅰ:

若二氧化锰过量,则浓盐酸可全部消耗完

B.图Ⅱ:

仅证明新制氯水具有酸性

C.图Ⅲ:

产生了棕黄色的雾

D.图Ⅳ:

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答案 D

解析 图Ⅰ中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稀,二氧化锰不与稀盐酸反应,即使二氧化锰过量,盐酸也不能全部消耗完;图Ⅱ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不仅能证明新制氯水具有酸性,还可以证明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图Ⅲ中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图Ⅳ中氯气遇到湿润的有色布条,可生成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使其褪色。

15、20gA物质和14g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C物质、3.6gD物质和0.2molE物质,则E物质的摩尔质量为(  )

A.100g·mol-1B.108g·mol-1

C.55g·mol-1D.96g·mol-1

答案 B

解析 物质E的质量=20g+14g-8.8g-3.6g=21.6g,其摩尔质量=21.6g÷0.2mol=108g·mol-1。

16、.(2019·河北遵化市期中)已知反应:

Co2O3+6HCl(浓)===2CoCl2+Cl2↑+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Cl是氧化剂

B.Cl2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C.还原性:

CoCl2>HCl

D.该反应生成35.5gCl2,被氧化的HCl为36.5g

答案 D

解析 反应Co2O3+6HCl(浓)===2CoCl2+Cl2↑+3H2O中Co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降低为+2价,被还原,Co2O3为氧化剂,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被氧化,HCl为还原剂。

由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个Cl2分子,就有2个HCl被氧化。

2HCl  ~  Cl2

2×36.571

m(HCl)35.5g

m(HCl)=

g=36.5g。

二、非选择(共52分)

17、(2019·双鸭山市一中月考)(12分)有以下反应方程式:

A.CuO+H2

Cu+H2O

B.2KClO3

2KCl+3O2↑

C.Cl2+2NaOH===NaCl+NaClO+H2O

D.2FeBr2+3Cl2===2FeCl3+2Br2

E.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F.KClO3+6HCl(浓)===KCl+3H2O+3Cl2↑

G.HgS+O2===Hg+SO2

Ⅰ.按要求将上述化学方程式对应的字母填入相应空格内:

(1)一种单质使一种化合物中的一种元素被还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有元素均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已知方程式F:

KClO3+6HCl(浓)===KCl+3H2O+3Cl2↑。

(1)请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Ⅰ.

(1)A 

(2)C (3)DG

Ⅱ.

(1)

(2)5∶1

解析 Ⅰ.

(1)CuO+H2

Cu+H2O中单质H2使CuO中的Cu元素被还原,故选A。

(2)Cl2+2NaOH===NaCl+NaClO+H2O中部分Cl元素的化合价上升,部分Cl元素的化合价下降,所以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选C。

(3)2FeBr2+3Cl2===2FeCl3+2Br2中,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Fe、Br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有元素均参加氧化还原反应;HgS+O2===Hg+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g、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有元素均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故选DG。

Ⅱ.

(1)KClO3+6HCl(浓)===KCl+3Cl2↑+3H2O,KClO3中Cl元素由+5价降为0价,为氧化剂,6个HCl中5个Cl元素由-1价升为0价,为还原剂,用双线桥可表示为:

(2)KClO3+6HCl(浓)===KCl+3Cl2↑+3H2O,KClO3中Cl元素由+5价降为0价,被还原,还原产物为Cl2,6个HCl中5个Cl元素由-1价升为0价,被氧化,氧化产物为Cl2,Cl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根据双线桥可知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5∶1。

18、(10分)某学习小组以氢氧化钡、水、硫酸为实验对象探究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实验1:

向烧杯中依次加入下列试剂,记录灯泡变化

①氢氧化钡粉末:

灯泡不亮

②加入蒸馏水:

灯泡变亮

③逐滴滴加稀硫酸,灯泡变化如下:

(1)氢氧化钡与硫酸在溶液中能发生________(填字母)反应。

a.复分解反应   b.氧化还原反应   c.置换反应

(2)加水后,灯泡变亮的原因是氢氧化钡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过程Ⅰ中灯泡变暗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2:

用硫酸钠溶液替代稀硫酸,重复实验进行对照。

①硫酸钠溶液中SO

的浓度与稀硫酸中SO

的浓度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加入硫酸钠溶液过程中灯泡不熄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电离(或溶解) (3)Ba2++2OH-+2H++SO

===BaSO4↓+2H2O

(4)①相等 ②反应生成NaOH,易溶于水电离出Na+和OH-,灯泡不熄灭

解析 

(1)Ba(OH)2与H2SO4在溶液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

(2)加H2O后,灯泡变亮的原因是Ba(OH)2发生了电离,电离出阴、阳离子而导电。

(3)由于Ba(OH)2与H2SO4在溶液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离子浓度降低,导电性减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

===BaSO4↓+2H2O。

(4)①作为对照实验,Na2SO4溶液的浓度应该与硫酸溶液的浓度相同。

②由于反应生成NaOH,易溶于水电离出Na+和OH-,所以灯泡不熄灭。

19、(2019·日照青山学校月考)(10分)已知NaHCO3的溶解度较小。

在饱和的NH3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可析出NaHCO3(固体):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据此,我国杰出的化学家侯德榜设计出了生产纯碱的方法:

饱和NaCl(溶液)

NaHCO3

Na2CO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由NaHCO3固体制取Na2CO3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Na2CO3(固体)中混有NaHCO3(固体),应如何除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方法);如果NaHCO3(溶液)中混有Na2CO3(溶液),应如何除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化学方程式)。

答案 

(1)2NaHCO3

Na2CO3+H2O+CO2↑

(2)加热 Na2CO3+H2O+CO2===2NaHCO3

解析 

(1)NaHCO3固体受热容易分解生成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Na2CO3+H2O+CO2↑。

(2)NaHCO3固体受热容易分解生成Na2CO3,Na2CO3(固体)中混有NaHCO3(固体)可以通过加热的方法除去;如果NaHCO3(溶液)中混有Na2CO3(溶液),可以在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Na2CO3+H2O+CO2===2NaHCO3

20、(10分)过氧化氢(H2O2)中氧的化合价为-1价,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它具有氧化性,可用于医疗中的杀菌消毒。

结合下列涉及H2O2的A~F反应,回答相关问题:

A.Na2O2+2HCl===2NaCl+H2O2

B.Ag2O+H2O2===2Ag+O2↑+H2O

C.2H2O2===2H2O+O2↑

D.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

E.H2O2+MnSO4===MnO2+H2SO4

F.H2O2+2Fe2++2H+===2Fe3++2H2O

(1)上述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2)H2O2仅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2O2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反应说明H2O2、Ag2O、K2CrO4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B (3)C (4)Ag2O>H2O2>K2CrO4

解析 

(1)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的化学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A中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所以是非氧化还原反应,B、C、D、E、F各反应都涉及元素化合价的变化,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2)B中过氧化氢中的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只体现还原性。

(3)C中H2O2中的O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H2O2既体现还原性又体现氧化性。

(4)反应Ag2O+H2O2===2Ag+O2↑+H2O中,氧化银作氧化剂,H2O2作还原剂,则氧化性:

Ag2O>H2O2。

反应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中,H2O2作氧化剂,K2CrO4为氧化产物,则氧化性:

H2O2>K2CrO4。

故氧化性强弱顺序为Ag2O>H2O2>K2CrO4。

21、(10分)某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备家用消毒液,并探究其性质。

反应停止后,取洗气瓶中无色溶液5mL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

现象

a.测溶液pH,并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

pH=13,溶液变红,5min后褪色

b.向其中逐滴加入盐酸

溶液逐渐变成黄绿色

(1)写出利用上述装置制备消毒液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

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2~10,且酚酞在强碱性溶液中红色会褪去,为探究操作a中溶液褪色的原因,又补充了如下实验:

操作

现象

取________NaOH溶液,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

溶液变红,30min后褪色

获得结论:

此实验小组制备的消毒液具有____性。

(3)该小组由操作b获得结论:

随着溶液酸性的增强,此消毒液的稳定性下降。

①操作b中溶液变成黄绿色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有人认为由操作b获得上述结论并不严谨。

需要进一步确认此结论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

答案 

(1)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Cl2+2NaOH===NaCl+NaClO+H2O

(2)5mL、pH=13 漂白

(3)①ClO-+Cl-+2H+===Cl2↑+H2O

②取洗气瓶中溶液5mL,向其中逐滴加入稀H2SO4,观察溶液是否逐渐变为黄绿色

解析 

(2)酚酞在强碱性溶液中红色会褪去,但同样体积、同pH值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2滴酚酞溶液变红,30min后褪色,而消毒液,pH=13,溶液变红,5min后褪色,褪色时间短,说明此实验小组制备的消毒液具有漂白性。

(3)②该小组操作b中,使用的盐酸,盐酸中有H+和Cl-,向NaClO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盐酸,酸性增强同时Cl-浓度也增大,因此无法判断到底是酸性增强导致NaClO稳定性下降还是Cl-浓度增大导致的,故加的酸应排除氯离子干扰,因此需向溶液中加入H2SO4,如溶液变为黄绿色,则说明消毒液稳定性下降,和溶液的Cl-发生反应生成氯气。

离子方程式为2H++ClO-+Cl-===Cl2↑+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