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1练习 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11019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1练习 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1练习 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1练习 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1练习 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1练习 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1练习 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docx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1练习 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1练习 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1练习 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docx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1练习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

第四单元 第十二课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运载 规划 四战四捷 酝酿

B.沉闷 竖立 最高志意 型谱

C.震动 跨进 大漠深处 辉煌

D.落伍 响彻 发源地  借鉴

【答案】 B(志—致)

2.对下列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名节(名誉和节操) 名正言顺(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 名状(说出事物的状态) 不名一文(一钱不值)

B.洞天(现多指引人入胜的境地) 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洞悉(清楚地知道)

洞烛其奸(形容看透了对方的阴谋诡计)

C.首脑(为首的人) 首当其冲(最先,首先) 首肯(点头表示同意) 首鼠两端(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D.物议(对事物的评价) 物换星移(指时令变化,时间推移) 物化(指人去世) 物华天宝(万物的精华,天上的宝物。

指极其珍贵的东西)

【答案】 B(A项不名一文:

一文钱也没有,也说“不名一钱”;C项首当其冲: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D项物议:

众人的批评。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种形式,中国人渴望登上金色大厅舞台无可非议。

但不实的宣传和炒作却在某种程度上将文化走出去引向了别处。

B.在月牙泉的历史上,的确曾经发生过焚琴煮鹤的事,差一点使它水枯池平,美景永远消失!

C.香港发展商俊和发展集团近日因香港大学等几所高校未阻止学生“占中”而感到失望,决定终止赞助几所大学奖学金,并重新考虑日后会否继续赞助。

D.按照天津市的商品房行情,中心城区价格远超万元,如果以每平方米一万元计,该开发商通过改变规划、扩大容积率所获取的非法利益也已达数十亿元之巨。

【答案】 B(A.可无非议:

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不合语境,宜用“无可厚非”。

B.焚琴煮鹤:

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符合语境。

C.终止:

结束;停止。

此句语意为中途停止,强调过程中被打断,可以继续,也可以停止。

宜用“中止”。

D.此句分句间为让步假设关系宜用“即使”。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目前热播的《咱们结婚吧》,虽然是一部常见的被观众戏称为“电视购物剧”的都市情感剧,高圆圆却将它演绎得别具浪漫主义气息,成为最火的电视剧之一。

B.中国女子乒乓球队在2014年5月15日日本首都东京结束的第52届世乒女子团体赛决赛中以30横扫东道主日本队,成功卫冕,历史上第19次捧得考比伦杯。

C.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有利于进一步展示中国形象,增强我国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发展的进程。

D.香港迪士尼乐园方面透露,到访乐园的年轻女性达35%左右,成为除“家庭团”外最大规模的访客群体。

【答案】 C(A项中“高圆圆却将它演绎得别具浪漫主义气息”部分偷换主语。

B项缺介词,可在“日本首都东京”前加“于”。

D项表意不明:

“35%”不知是什么的“35%”。

5.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重庆之夜,微波荡漾的江面倒映着万家灯火,那好像是江上的渔火。

B.这篇散文层层推进,环环相扣,首尾呼应,结构像神经节和神经网那样结合得非常严密。

C.村前的小路紧贴这蜿蜒的小溪,路的两旁长着鲜嫩的小草,点缀着星星点点的野花。

这美丽的小路,就像铺展在原野上的一条白练。

D.等我进入中年回想这种种,却有一件小事,像一只小铃,轻轻地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记忆中摇响。

【答案】 D(A项“江上渔火”是指星星点点,很稀疏的样子,与“万家灯火”不符。

B项把散文的结构比喻成“神经节和神经网”,不符合比喻生动形象、化虚为实的特点。

C项“小路像白练”不正确,因为前文讲有草有花,不会是“白练”。

6.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大国间的博弈当然存在,没有人会天真地认为中美两国可以“亲密无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别狭隘地理解国家利益

②这个世界不是随时都剑拔弩张的

③也别狭隘地理解国际关系

④但国家利益的表达需要外交技巧

⑤国际关系也需要一种更平和的描述

A.④⑤②①③     B.④②①③⑤

C.①③④②⑤  D.①②④⑤③

【答案】 A(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需要通读全部文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

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

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二、语段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7~10题。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关横亘在中国科学家面前:

载人飞船上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和工作环境。

尽管有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但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这一切,几乎是从零开始的。

飞天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

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

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飞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

它意味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期不远了。

仅仅一年零三个月后,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载人飞船“神舟”二号的发射也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神舟”二号飞船为全系统配置的正样飞船,可以说是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各种技术状态与真正载人时基本一样。

2001年1月10日,在新的一年刚刚到来的时候,“神舟”二号发射成功,这是“飞天”故乡对人类又一个新纪元的最高致意。

美国一家报纸发表评论说,“这一成就,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国古老的飞天梦想将不仅仅是传说,中国航天员上天的日子又进了一大步。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

9个月后的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

“神舟”飞船四战四捷,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奇迹,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重大突破。

特别是“神舟”三号、四号在全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具备了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

进入新的一年,整个中国都在期盼着这一时刻的早日来临。

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

在万户的飞天尝试过了六百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去……

9时10分许,“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飞天勇士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

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7.最后一关,既然“有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为什么还说“几乎是从零开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是极端粗略的,是表面的,真正关键的技术都是保密的,我们只能自力更生,自己研究。

8.作者是如何说明“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用数字列举法。

如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如“神舟”一号到五号的相继成功发射等,都有力地说明了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

9.引用美国一家报纸的评论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美国是航天大国,引用该国报纸的评论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另外,所引“中国古老的飞天梦想将不仅仅是传说”又紧扣文题。

10.文章集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在哪儿?

为什么这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章集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最后一句:

“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饱含感情,高度概括了中国“飞向太空的航程”的历史意义。

三、延伸提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一个古老村庄消失的前夜(节选)

李汉荣

这个古老村庄就要消失了。

城市像驾着坦克、装甲车的冲锋军团,一路炮声隆隆,烟尘滚滚;一路占山霸水,毁田掠地;一路捣毁村庄,沦陷乡土;一路铲除绿色,铺张水泥。

城市。

眼看着扑过来了。

古老的村庄没有任何防御体系,要说有什么防御,也就是家家门前菜园用竹子、柴薪、葛藤、牵牛花、丝瓜藤、葫芦蔓搭起的篱笆,这样温柔的“防御体系”,也就挡个鸡呀、鹅呀,甚至鸡鹅也是挡不住的,本来也没用心真挡,挡啥呢,不就叨几口绿叶子吗?

这些篱笆,这些防御体系,说白了也就是个柔软的装饰,鸟儿们就常常在上面歇息、跳跃,梳理羽毛。

叽叽喳喳说着原野见闻。

说着远山近水。

从古到今,村庄都有这样的篱笆,“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唐朝的杜甫也是在这样的篱笆前招待客人,招待诗。

王婶、二叔、张爷、春娃他妈……连夜到村头老井挑水,这是最后一次打水了,孩儿最后一次吃母亲的奶,就是这种难分难舍的心情吧,以后,再不会有这样温暖的怀抱,再不会有这样亲切的乳汁了。

井台上,人们心情黯然,都不说话,是的,诀别是伤感的,怎么会有兴高采烈的诀别呢?

是的,这是另一种离乡背井,岂止如此,以后,是再没了乡,永失了井啊。

此时的人们都不说话。

往日的井台,是村庄最温情、最有意思的地方。

挑水的人们,在井台上相遇,就要停下来,说家长里短,说庄稼天气,顺便说说家里三餐口味和天下局势;年轻后生遇到老年人,就帮助把井水提上来,后生走远了,走了几十年那么远了,仍感到背上落满老人感激的目光。

村庄里,人们的眼神,是这井水给的,清亮里漾着善良;人们的口音,是这井水给的,柔软里带着清脆;连脾气和心性也是这井水给的,格局不大,但并不局促,底蕴却是细腻深沉;水波不兴,但清澈如镜,胸襟能容纳天光地气。

从村庄里进出的人,血脉里都循环着一股清水,浇灌着深深浅浅的日子。

滴水之恩,以涌泉相报,是村庄做人的伦理;厚道和本分,是村庄里对人品的最高评价。

其实,你若要分析住在这里和从这里走出去的人们的性情和品德,分析到最后,你会发现,他们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口清流不断的深井。

每过些年总要淘一次井,淘井,就是给井洗澡沐身,井底、井壁、井口、井台,来一次全面彻底的清理维修。

淘井,这是村庄的盛大节日,大人喜悦,孩子欢笑,连村庄的狗受了感染也跟着人们四处撒欢,瞎起哄。

淤泥、瓦片捞上来了,云娃妈的发卡、喜娃婆的手镯、李三叔的旱烟锅捞上来了,井台上一阵笑声和惊呼,有人就说:

这井可是个好管家啊,贵重的物件、小孩偷偷扔下去的瓦片,它都好好保管着;接着,又捞出清朝的几枚铜钱、民国的几个银元,那是先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