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导论综合练习四.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0109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学导论综合练习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金融学导论综合练习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金融学导论综合练习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金融学导论综合练习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金融学导论综合练习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学导论综合练习四.docx

《金融学导论综合练习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导论综合练习四.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学导论综合练习四.docx

金融学导论综合练习四

金融学导论综合练习四

LT

 A.正确 

 B.错误

答案:

A

8. 中央银行买入政府债券会使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减少。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B

9. 在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商业银行业务的变化过程属于内部时滞。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B

10. 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它仅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不包括财政部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A

11. 公开市场政策工具可以经常使用。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A

12. 指数化政策通常指按物价变动情况自动调整收入的一种分配方案。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A

13. 在物价管制的情况下,不可能发生通货膨胀。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B

14.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A

15. 通货膨胀对社会收入分配没有影响。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B

二、单选题

1.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对闲置的货币余额的需求,即对资产形式的需求,这是()提出的观点。

 A.凯恩斯 

 B.托宾 

 C.费雪 

 D.弗里德曼

答案:

A

2. 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能力()。

 A.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正比 

 B.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 

 C.与原始存款成反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正比 

 D.与原始存款成反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

答案:

B

3. 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确定

答案:

B

4. 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和流通中现金之和,称为()。

 A.狭义货币 

 B.广义货币

 C.基础货币 

 D.存款货币

答案:

C

5. 下列属于费雪方程式的是()。

 A.MV=PY 

 B.M=kPY 

 C.M=(2bT/i)1/2

 D.M=L1(Y)+L2(r)

答案:

A

6.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

 A.利率 

 B.货币供给量

 C.基础货币 

 D.贷款限额

答案:

B

7. 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货币供给量一般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一定

答案:

B

8. 在货币政策一般性工具中,最灵活最重要的是()。

 A.再贴现政策 

 B.准备金政策 

 C.公开市场政策 

 D.选择性政策

答案:

C

9. 由于()的存在,货币政策从制定,实施到产生效果需要一段时间间隔。

 A.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B.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C.货币政策工具 

 D.货币政策时滞

答案:

D

10. 银行贷款渠道论强调()对企业投资支出的影响。

 A.利率 

 B.货币供给 

 C.银行贷款的供给 

 D.资产价格

答案:

C

11. 当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货币供给量一般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一定

答案:

A

12. 当中央银行在国债市场上买进国债时,货币供给量一般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一定

答案:

A

13. 在通货膨胀的过程中,下列经济主体会得利的是()。

 A.债权人

 B.债务人 

 C.货币财富持有者 

 D.靠固定收入维持生活的人

答案:

B

14. 菲利普斯曲线说明,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是()关系。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不一定

答案:

B

15. 认为引发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货币数量的过度增加,并断言“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的是()。

 A.凯恩斯主义 

 B.后凯恩斯学派 

 C.货币主义学派 

 D.马克思主义

答案:

C

三、多选题

1. 可以减少基础货币投放是()。

 A.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有价证券 

 B.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C.政府存款增加 

 D.增加商业银行存款准备

答案:

BD

2. 在决定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因素中,可由中央银行操纵的因素有()。

 A.基础货币

 B.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定期存款比率 

 D.通货比率

答案:

AB

3. 基础货币的构成包括()。

 A.存款货币 

 B.通货 

 C.法定存款准备金 

 D.超额准备金

答案:

BCD

4. 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偏好起因于()。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投资动机 

 E.储藏动机

答案:

ABC

5. 货币政策常用的中介指标有()。

 A.货币供给量 

 B.存款额 

 C.投资额 

 D.总需求 

 E.利率

答案:

AE

6. 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各国中央银行普遍运用或经常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的一般性工具包括()。

 A.道义劝告 

 B.再贴现政策 

 C.存款准备金政策 

 D.公开市场政策

 E.利率限制

答案:

BCD

7. 在通货膨胀形势下,中央银行相应的政策调控应当是()。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提高再贴现率 

 C.买进有价证券 

 D.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

答案:

AB

8. 货币政策时滞又可以分成()。

 A.直接时滞

 B.间接时滞 

 C.内部时滞

 D.外部时滞

答案:

CD

9. 直接对基础货币起到调控作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A.存款准备金政策 

 B.再贴现政策 

 C.公开市场业务 

 D.央行票据发行

答案:

CD

10. 治理通货紧缩的财政政策包括()。

 A.扩大投资需求 

 B.增加职工工资 

 C.增加政府支出 

 D.增加货币供给量

答案:

ABC

四、名词解释

1. 原始存款

参考答案:

所谓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吸收公众的现金所形成存款,或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

2. 派生存款

参考答案:

所谓派生存款,则是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的,在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中,存款的增加要超过初始存款,这超过的部分就是派生存款。

3. 存款准备金

参考答案:

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为了保证满足正常的贷款和存款人的提取,防止挤兑,对所吸收存款所提起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它由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存款与库存现金所构成。

4. 货币需求

参考答案:

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公众(个人、企业单位、政府)愿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求,或社会公众对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的货币需求,实际上是将货币拿在手中,应对日常运用的需求。

5. 货币政策

参考答案: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期望的宏观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调节与控制货币供给量与利率水平,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方针与措施的总称。

6. 公开市场政策

参考答案:

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外汇、债券等有价证券以调减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操作有防御性操作和主动性操作之分。

7.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参考答案:

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要通过一系列变量才能作用和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一定的货币政策如何引起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变化,最终实现预期的货币政策目标的机制。

8. 间接信用指导

参考答案:

间接信用指导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9. 通货膨胀

参考答案:

通货膨胀是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普遍持续上涨现象。

这个定义表明:

①通货膨胀不是一次性或短期的价格水平的上升,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②通货膨胀不是指个别商品价格的上涨,而是指价格水平(即所有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加权平均)的上涨。

③通货膨胀是价格水平的明显上升,轻微的物价上涨很难说是通货膨胀。

10. 通货紧缩

参考答案: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一个概念,通常是指物价水平的普遍持续下跌。

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提出的标准是:

一国消费价格连续两年下降可视为通货紧缩。

五、简答题

1. 简要分析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

参考答案:

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包括:

(1)存款准备金比率。

准备金率与货币供给成反方向变动,中央银行提高准备金率,货币供给下降;反之,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供给增加。

(2)中央银行买卖信用证券的数量。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货币供给倍数增加;卖出有价证券,货币供给倍数减少。

(3)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贴现政策的松紧。

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货币供给倍数增加。

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商货币供给倍数减少。

(4)计算机技术在金融业的运用。

计算机技术在金融业运用越普及越深入,超额准备和现金漏损都减少,货币供给增加。

反过来,超额准备和现金漏损都增加,货币供给减少。

(5)公众的持币倾向。

公众的持币倾向越强,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就减少,货币乘数也下降,货币供给减少。

公众的持币倾向越弱,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货币供给增加。

此外,影响中国货币供给的因素还有国际收支状况、存贷款比例管理、贷款指标管理和央票发行规模。

2. 简要分析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参考答案:

货币需求可以分成微观和宏观的,微观的是指个人和经济单位持有的货币,宏观的则是指整个社会的货币需求,也就是所有个人和经济单位货币需求的加总。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一些:

(1)国民收入:

货币需求与国民收入成同方向变动。

但国民收入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效应。

(2)物价水平:

货币需求与物价水平同方向变动。

(3)利率高低:

货币需求与利率反方向变动。

(4)预防考虑:

公众持有货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防范不确定事件,因为预防考虑是不确定的,因人而异的,所以,因为预防而持有的货币需求服从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分布。

(5)IT行业的发展及其在金融业的运用:

IT行业越发展,在金融业的运用越普遍,货币需求就越少,反之则货币需求越多。

(6)对未来的预期:

所有变量对公众货币需求的影响都不仅是静态的,而且是动态的。

因为动态是指这些变量的变动趋势,它不是现实发生的,而是未来可能发生的,而可能发生的变量则在公众的预期之中。

3. 什么是货币政策时滞,它由哪些部分构成?

参考答案:

货币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即称为时滞。

时滞由两部分组成:

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内部时滞是指在经济与金融形势发生变化时,中央银行认识到需要调整货币政策,到着手制定货币政策,再到实施货币政策所需要的时间。

内部时滞分为认知时滞和决策时滞。

认知时滞是指中央银行认知需要调整政策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决策时滞指指从中央银行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