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设计小小科学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1056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设计小小科学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设计小小科学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设计小小科学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设计小小科学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设计小小科学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设计小小科学家.docx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设计小小科学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设计小小科学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设计小小科学家.docx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设计小小科学家

1.1小小科学家

1、教学目标

1.做滚小球实验,并能有所发现;

2.认识到不仅科学家能做科学研究,小学生也能做科学;

3.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2、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难点:

通过滚小球实验,认识到我们也能做科学。

3、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钢珠、斜坡板、绒布

4、教学过程

(1)师生讨论:

科学家是做什么的?

介绍科学家的工作。

(2)师生实验:

做滚小球的实验,带学生体验实验的过程。

(3)小组交流:

拓展一:

做实验时要注意什么?

(4)视频实验:

拓展二:

三个生活小实验视频:

吹乒乓球、电线圈、干冰。

(5)教师讲述:

科学家已经找到了许多问题的答案,比如大树是怎么长高的?

(这与组成大树的细胞有关,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带来了大树的不断成长)闪电是怎么发生的?

(6)教师讲述:

还有很多问题还没完全找到答案,比如地球里面有什么等等。

(7)课堂小结

五、教学反思

 

参考资料:

闪电

闪电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之间或者云体内各部位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一般发生在积雨云中)。

通常是暴风云(积雨云)产生电荷,底层为阴电,顶层为阳电,而且还在地面产生阳电荷,如影随形地跟着云移动。

正电荷和负电荷彼此相吸,但空气却不是良好的传导体。

正电荷奔向树木、山丘、高大建筑物的顶端甚至人体之上,企图和带有负电的云层相遇;负电荷枝状的触角则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

最后正负电荷终于克服空气的阻障而连接上。

巨大的电流沿着一条传导气道从地面直向云涌去,产生出一道明亮夺目的闪光。

一道闪电的长度可能只有数百米(最短的为100米),但最长可达数千米。

闪电的温度,从摄氏一万七千度至二万八千度不等,也就是等于太阳表面温度的3~5倍。

闪电的极度高热使沿途空气剧烈膨胀。

空气移动迅速,因此形成波浪并发出声音。

珍妮·古道尔

珍·古道尔(英国),在世界上拥有极高的声誉的动物学家,致力于野生动物的研究、教育和保护。

她二十多岁时前往非洲的原始森林,为了观察黑猩猩,度过了三十八年的野外生涯。

她奔走于世界各地,呼吁人们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地球的环境。

关于著名动物生态学家珍·古道尔(JaneGoodall)的经历,说来非常动人。

古道尔1934年4月3日出生于伦敦。

她从小痴心于动物,爱读杜立特写的动物故事书。

她知道非洲的哺乳类动物最丰富,很想到那里去。

她没有钱,就去当女招待和女秘书,攒足了旅费钱就启程到了非洲的肯尼亚。

古道尔一到肯尼亚,就去找著名的猿人类考古学家路易斯·里基(LouisLeakey),向他要求给她个和动物打交道的工作。

里基在一次保护野生动物的考察旅行中,不经心地考验了她对野生动物的知识后,同意请她当他的助理秘书。

后来又看到她要和动物为伍的立志很坚,就派她到坦桑尼亚去观察野生黑猩猩群。

这是因为里基认为黑猩猩在动物中与人的亲缘最相近似,它的基因组有98%与人类的相同,通过过黑猩猩生态习性的观察,可以为人类的远祖情况提供线索。

这是1960年的事,古道尔芳龄26。

里基为什么同意一个年轻的姑娘去观察黑猩猩的群体呢?

除了古道尔的恳切要求外,他认为以考察灵长类动物的群体生活习性而论,女性的考察员对那些雄猩猩的威胁可能远低于男性的考察员,从而使考察工作更为可行。

结果表明,里基的理论是正确的。

当地的土著人告诉她有人曾在爬一棵油棕树时被一只雄猩猩从树顶趋下来撕破了脸庞挖去了一只眼睛的可怕经历。

但是她不被这则故事所吓倒。

她一天又一天轻手轻脚地逼近黑猩猩群,她仿效黑猩猩的动作和呼叫声,使她能够和它们作一定程度的沟通,仿佛自己也是一只母猩猩。

她惊人的耐心终于获得了黑猩猩群的信赖,为它们所接受,融入了它们的群体之中。

她在坦桑尼亚建立了"刚比河研究中心"。

在对黑猩猩群所进行的长达30年持久不懈的观察研究工作中,她还陆陆续续地发现在这个刚比群体中的个体间形形色色的交互关系和生态习性。

她观察到了在母子间和兄弟姐妹间的情爱情景,观察到了它们在雨中跳舞的欢乐情景,观察到了在性爱活动中雄猩猩轮流和母猩猩做爱并不争斗的情景;可是也观察到了上下间的制服和敌手间的仇恨情景,观察到了一只四岁的母猩猩虐杀了几乎全部新生猩猩的疯狂情景,任何有使结果产生偏倚的行为,都必须尽量避免。

在生态学的观察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避免对被观察动物产生影响的行为。

因此古道尔认为她把香蕉给黑猩猩吃这桩事犯了大错,为此而后悔不已。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奖)

袁隆平(1930.9.7-)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2000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与此同时,袁隆平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2017年7月,任青岛海水稻学院首席教授。

 

1.2小小工程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简易材料自制一个铅笔加长器,并对设计制作的产品不断改进,力争做到更好;

2.通过交流工程师的杰作,意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程师的发明制造;

3.知道工程师是设计、发明、制造产品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工程师是做什么的,经历制作一件物品的过程;;

难点:

认识工程师的工作与科学家的工作是有区别的,工程师重在设计、发明、创造。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短的铅笔头、吸管、小木棒、一次性筷子、废旧纸张、剪刀、胶带等。

四、教学过程

(1)师生讨论:

工程师是做什么的?

工程师和科学家一样吗?

介绍工程师的工作。

(2)教师展示:

工程师的杰作。

(3)小组交流:

工程师的杰作有什么特点?

荷花,石头等是不是工程师的杰作?

(4)比较一下,科学家和工程师有什么不同?

工程师和科学家往往容易混淆。

科学家努力探索大自然,以便发现一般性法则,工程师则遵照此既定原则,从而在数学和科学上,解决了一些技术问题。

科学家研究事物,工程师建立事物。

科学家探索世界以发现普遍法则,但工程师使用普遍法则以设计实际物品

(5)学生实验:

学做工程师:

小组合作,做一个铅笔加长器。

(6)学生展示:

各小组展示铅笔加长器,并比一比各小组的加长器有什么不一样的。

(7)课堂小结

五、教学反思

 

参考资料:

巨石阵

巨石阵由巨大的石头组成。

它的主轴线、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阳,在同一条线上;另外,其中还有两块石头的连线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

这个巨大的石建筑群位于一个空旷的原野上,占地大约11公顷,主要是由许多整块的蓝砂岩组成,每块约重50吨。

巨石阵不仅在建筑学史上具有的重要地位,在天文学上也同样有着重大的意义:

它的主轴线、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阳,在同一条线上;另外,其中还有两块石头的连线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

因此,人们猜测,这很可能是远古人类为观测天象而建造的,可以算是天文台最早的雏形了。

巨石阵的主体由几十块巨大的石柱组成,这些石柱排成几个完整的同心圆,巨石阵的外围是直径约90米的环形土沟与土岗,内侧紧挨着的是56个圆形坑,由于这一些坑是由英国考古学家约翰·奥布里发现的,因此又叫“奥布里”坑。

巨石阵最不可思议的是石阵中心的巨石,这些巨石最高的有8米,平均重量近30吨,更有重达7吨的巨石是横架在两根竖起的石柱上。

最近公布的消息称巨石阵下方存在15处未知的纪念碑体。

科学家之所以给出这个结论是因为传感器探测到巨石阵下方存在物体,存在大量人类活动的痕迹,比如宗教仪式,古人将太阳的升起、落下与某种仪式结合起来,以供当时的人们“朝圣”。

几千年来,人们无不感叹巨石阵的壮观,其代表了人类一个地区性文明,其建造的目的仍然是一个迷,最新探测到15处未知的遗址使得巨石阵更加神秘莫测,考古学家认为这些证据表明巨石阵围成的区域是一个异教徒仪式区,这是4000多年前人们进行活动的场地。

早在1620年,科学家就在巨石阵附近挖掘到一些牛头骨,还有一些煤燃烧后留下的痕迹,碳测定年代表明,巨石阵建造于公元前2600年,这暗示巨石阵可能是一个与逝者有关的宗教活动场所。

进行这项研究的是伯明翰大学的考古学家,研究小组对巨石阵周围地区进行大规模排查,对将近6平方公里的面积进行探测,考古学家试图找到巨石阵地下是否存在一些重要的线索。

2009年,地球物理学家使用磁探仪扫描巨石阵周围区域,探测到未知的结构。

虽然巨石阵是一处重要的风景名胜,但却记录着4000多年前人类的活动情况。

2003年,伦敦大学研究人员迈克·帕克皮尔森也发现了一些动物骨骼和工具,这些证据都暗示巨石阵是一处集宗教活动、权力、死亡于一体的“圣地”。

那么巨石阵是如何建造的呢?

目前没有人知道当时的人们凭借何种手段建造了巨石阵,不过科学家也得出了几种可能的方法,或多或少地解释了如何移动如此重的石头,但还没有一个权威的解释。

科学家发现巨石阵与太阳的关系最大,从某个方向看,正好是夏至日出日落的位置,换一个方向就是冬至日出日落的位置,说明古人通过巨石阵来证明他们对太阳的运动观察已久。

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区别

工程师(Engineer)和科学家(Scientists)往往容易混淆。

科学家努力探索大自然,以便发现一般性法则(Generalprinciples),工程师则遵照此既定原则,从而在数学和科学上,解决了一些技术问题。

科学家研究事物,工程师建立事物。

科学家探索世界以发现普遍法则,但工程师使用普遍法则以设计实际物品。

1.3上好科学课(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科学教室与一般教室的不同;

2.通过比较水多少的活动,认识到科学课上要遵守规则;

3.参与制定上好科学课的规则,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则。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制定科学课的规则并在活动中遵守规则;

难点:

能够在活动中有规则意识并主动遵守。

三、教学准备

不同形状的水槽,染色用的染料,有刻度的瓶子,抹布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师生活动:

参观实验室,认识实验室,熟悉实验室的环境

(2)师生交流:

实验室与普通教室有什么不一样的?

猜想一下,为什么不一样呢?

(3)小组讨论:

如何比较两个水槽里水的多少呢?

有哪些方法?

(4)师生交流:

我们在实验室做实验时应该遵守什么规则呢?

(5)实验分组

(6)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1)小组实验:

比较两种水槽里水的多少。

1.回顾实验室规则,提出总体实验要求

2.讲解实验,演示实验,提出具体实验要求

3.小组实验,教师巡视

(2)学生小结:

在实验室里应该怎样做?

应该遵守什么样的规则?

在刚刚的实验过程中,同学们有没有相互合作?

有没有人争抢实验器材?

小组里的声音是不是太大?

有没有将桌子上搞得到处是水?

实验之后有没有收拾好器材?

(3)课堂小结

五、教学反思

参考资料:

小学科学实验室规则

 1.实验课前,教师应准备好实验仪器和材料。

学生按要求入座后,不准随意走动或乱动桌上的一切实验器材和材料。

教师要向学生宣布课堂纪律,讲清实验的目的和方法,示范操作程序。

 2.学生进行实验时,要按教师要求的方法、步骤进行操作,认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3.注意安全,一切实验材料不能入口。

在实验中若发生意外事故立即报告教师处理。

 4.爱护仪器和实验材料,节约用水和实验材料。

实验仪器和材料未经教师许可不能带出实验室。

 5.实验完毕,在教师的指导下清点好实验仪器,归还原位,妥善处理废物并做好清洁,经教师许可才能离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