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半截蜡烛人教新课标精品教育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1025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半截蜡烛人教新课标精品教育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半截蜡烛人教新课标精品教育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半截蜡烛人教新课标精品教育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半截蜡烛人教新课标精品教育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半截蜡烛人教新课标精品教育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半截蜡烛人教新课标精品教育doc.docx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半截蜡烛人教新课标精品教育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半截蜡烛人教新课标精品教育doc.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半截蜡烛人教新课标精品教育doc.docx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半截蜡烛人教新课标精品教育doc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组第12课《半截蜡烛》课时练习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上尉()传递()烛芯()暴露()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

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摇曳()结束()周旋()

答案:

wèichuánxīnbàolùyáoyèjiéshùxuán 

解析:

分析:

考查学生对汉字的掌握,应注意正确标调。

上尉,军衔。

尉官的一级,在中尉之上。

传递,表示:

传送;辗转递送。

特指考试时以纸片等私递作弊。

芯:

物体中心的部分。

暴露,近义词为公开、揭露、显露、泄漏、流露、走漏、透露 。

摇曳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摇摆不停:

垂柳摇曳。

结束:

发展或进行到最后阶段,不再继续。

周旋:

①盘旋:

周旋天纲。

②进退应战:

与敌周旋

点评:

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易混字方面出现错误,教师应重点强调,这样能更好的熟记汉字。

2、比一比,再组词。

截(   )栽(   )载(  )

梯(   )第(   )递(  )

嘛(  )麻(   )摩(  ) 

熄(   )媳(  )息(  )

答案:

截(半截)栽(栽树)载(载货)

梯(梯子)第(第一)递(传递)

嘛(干嘛)麻(麻烦)摩(摩擦)

熄(熄火)媳(媳妇)息(休息)

解析:

分析:

考查学生对生词的掌握程度。

半截,量词。

栽树,种树。

载,载货,超载,用车接送货物。

梯子,一种工具,第,表示序数,传递,表示:

(1)传送;辗转递送。

(2)特指考试时以纸片等私递作弊。

干嘛,干什么,嘛,什么。

麻烦,指不必要的事情。

摩擦,指物体和物体紧密接触并来回移动。

熄火,熄,灭的意思。

媳妇,儿子的妻子。

休息,在一定时间内相对地减少活动,使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松弛,消除或减轻疲劳,恢复精力的过程

点评:

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熟练程度,对于这些形近字,应注意辨析,并掌握它们的组词。

3、用“√”选字组词。

秘(密 秘)  (耐 奈)烦  孤(零零 伶伶)

(付 负)责粗(暴 爆)(熄 息)灭

答案:

、密 耐 零零 负 暴 熄

解析:

分析:

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秘密,不能说出的事情。

耐烦,耐,耐心,耐性。

孤零零,表示一个人孤单的样子。

负责,对…有责任。

粗暴,粗鲁暴力,暴,暴力的意思。

熄灭,熄,灭的意思。

点评:

对于一些易写错的词语,应注意辨析,比如“秘密”“熄灭”等,教师应强调这些易错的字。

4、辨字组词。

惜(   )  截(     )  佬(     )

蜡(     )  裁(     )   姥(     ) 

答案:

惜(珍惜)截(半截)佬(大佬)蜡(蜡烛)裁(量体裁衣)姥(姥姥)

解析:

分析:

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形近字的情况。

珍惜,爱惜的意思,珍惜时光、珍惜爱人。

半截,量词,大佬,佬,成年的人(含轻视意):

阔~。

和事~。

蜡烛,可照亮的工具。

量体裁衣,按照身材裁剪衣服。

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姥姥,外祖母。

点评:

学生应重点学会辨析形近字,这几组词字形相似,学生易混淆,学生应注意辨析并加强反复识记。

5、照样子,写词语。

例1:

孤零零

乐                金           阴        沉       

例2:

小心翼翼

人影              天网         

生机         神采       

答案:

乐滋滋    金灿灿    阴沉沉   沉甸甸  

人影绰绰   天网恢恢生机勃勃  神采奕奕   

解析:

分析:

考查学生对于仿写的能力,也考查学生的积累。

孤零零为ABB型;乐滋滋,表示开心的样子,金灿灿,表示谷物丰收的样子,阴沉沉,指天快下雨,沉甸甸,指重,沉甸甸的心情,或者沉甸甸的货物。

小心翼翼为AABB型;人影绰绰,当视线模糊时在视觉上感觉人一个接一个并没有直接看见人本身只看见人影,形容人影多,姿态美。

也可形容一个人心理烦躁。

天网恢恢,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生机勃勃,有生气的样子。

神采奕奕,表示精神抖擞读懂样子。

点评:

考查学生对词语的仿写能力,也考查学生的成语积累程度,只要有一定的积累,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了。

6、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只要孩子不慎失足,他就会被这个社会唾弃”这句中的“失足”是“指丢了脚”的意思。

 (  )

答案:

×

解析:

分析:

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失足:

(1)指举止不庄重。

《礼记·表记》:

"君子不失足于人。

"

(2)指失脚,因走路不小心而倾跌。

如:

失足落水。

(3)比喻堕落。

《聊斋志异·聂小倩》:

"略一失足,廉耻道丧。

"(4)网络名词,意指"失足少女"(妓女),如:

护失足(嫖娼)。

这里的失足指堕落的意思,不是丢了脚,不能从字面理解。

点评:

大多数学生对于一词多义的词语并不熟悉,所以应加强这类词语的积累,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

7、下面四句话中是比喻句的()。

A.她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

B.杰奎琳走到少校面前,笑容是纯洁的。

C.我也有一个像你这么大的女儿,和你一样可爱,她叫玛琳娜。

D.杰克像个男子汉似的挺挺胸脯。

答案:

A

解析:

分析:

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她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

“运用比喻手法,将“他的眼睛”比喻成“宝石”,其余句子都没有运用比喻手法。

注意“杰克像个男子汉似的挺挺胸脯。

”并非是比喻手法。

点评:

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和理解,修辞手法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学生应掌握。

8、根据课文内容,依次选择合适的词组填空,正确的一组是()。

点燃蜡烛——();轻轻吹熄——();点燃蜡烛——();端起烛台——();端走烛台——()

A.危机来临危机缓解厄运将至危机重现化险为夷

B.危机来临危机缓解危机重现厄运将至化险为夷

C.危机来临危机重现危机缓解化险为夷厄运将至

D.危机来临危机缓解危机重现化险为夷厄运将至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课文通过点燃蜡烛——轻轻吹熄——点燃蜡烛——端起烛台——端走烛台,这个线索在发展,也按照危机来临——危机缓解——危机重现——厄运将至——化险为夷的情节在发展。

学生应学会理解剧本的发展。

点评:

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课文以蜡烛的点燃与熄灭为线索在发展,只要理清了剧本的基本脉络,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

9、下面句子中只有一句没有错别字,把它选出来()。

A.为了有一天能把德国佬赶出去,我们得不昔代价守住它,懂吗?

B.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再太困了。

C.应该相信您的儿子有足够的能力应付那了如只掌的小柴房。

D.伯诺德夫人家里,昏黄的光线,一张孤零零的长桌,坐在桌边的伯诺德夫人正小心翼翼地将一个小金属管封在一小截蜡烛中。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考查学生对课文易错的字词的掌握。

不惜代价,应写:

惜。

表示,不顾一切为得到某种东西或实现某个目标而不吝惜付出钱物、精力等。

实再,应写:

实在。

表示确实是。

了如指掌,而不是“了如只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点评:

考查学生对课文易写错词语的掌握,教师在课堂中应对这些错别字进行强调,避免学生不断写错。

10、对下面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杰奎琳(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

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

A.天黑了,她很困,但也想和司令官聊天。

B.能和这样一位和蔼的司令官聊天杰奎琳很是高兴,也喜欢他的女儿,但是她想睡觉了。

C.巧妙地转移司令官的注意力,想保住蜡烛的秘密。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杰奎琳(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

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

”并非是她很困,但也想和司令官聊天,而是很巧妙地转移司令官的注意力,想保住蜡烛的秘密。

点评:

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应重点掌握好,教师也应不断强调,考试常涉及。

11、我会查字典。

(1)“截”的音序是(  ),音节是(  ),部首是(  ),它作为表示动作的词时可组词为(    );在“半截”一词中“截”是(      )的意思。

(2)“聊”的音节是(    ),可解释为:

A.依赖;凭借。

B.闲谈。

请依据这两个意思分别组个词语(    )、(    )。

答案:

(1)J jié 戈 截断 段 

(2)liáo 聊赖 聊天

解析:

分析: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

“截”的音序是J,音节是jié,部首是戈 ,它作为表示动作的词时可组词为截段、截肢等,在“半截”一词中“截”是段的意思。

“聊”的音节是liáo,可组为:

聊赖 聊天

点评:

主要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只要掌握这两个字的音节和部首六,就不难在字典中找到他们。

1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1)在米德叔叔来之前,我们得(dé děi)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

(2)夫人,在自己家里,应(yīnɡ yìnɡ)该相信您的儿子有足够的能力应(yīnɡ yìnɡ)付那了如指掌的小柴房。

答案:

(1)děi 

(2)yīnɡ yìnɡ

解析:

分析:

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课文生字词的掌握,我们得(děi)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

得,必须的。

应,多音字,读yīnɡ时,表示: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

~当。

~该。

~分(fèn)。

~有尽有。

读yìnɡ时,表示:

回答或随声相和:

~答。

呼~。

~对(答对)。

~和(hè)。

反~(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点评:

考查学生对字词读音的掌握,学生应仔细掌握并辨析这类多音字。

13、按要求写句子。

(1)她的笑容很纯洁。

(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