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吉利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1021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洛阳吉利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洛阳吉利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洛阳吉利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洛阳吉利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洛阳吉利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洛阳吉利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docx

《洛阳吉利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洛阳吉利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洛阳吉利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docx

洛阳吉利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洛阳市吉利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土壤自行监测方案

 

洛阳市吉利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二〇一九年五月

 

1.项目背景

在我国,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呈迅速上升趋势,城市垃圾总量以年8~10%的增长率递增。

但全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却不到2%,已有200多个城市陷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包围当中。

历年堆存的垃圾总量达60亿吨,侵占土地5亿多平方米,污染大气、水体,并滋生蚊蝇传播疾病,对人民的生活环境构成了较大的威胁。

目前生活垃圾处理已成为各个城市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之一。

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明确要求“十一五”国家重点环保工程包括,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60%。

国家卫生城市评比也已经把垃圾处理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吉利区城市人口的日益增长,居民生活垃圾排放量不断增加,尽管环卫部门对城市生活垃圾加强了管理力度,做到了及时清运和日产日清,但由于该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大量生活垃圾只作简易填埋,相关的二次污染未能有效控制,不仅对地下水和周边环境造成影响,还存在安全隐患,成为环境卫生和环境保护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势在必行。

为了推进河南省城市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豫发[2003]9号文件)要求:

到2007年,全省县级以上城市、县城及部分重点镇都要有垃圾处理场。

洛阳市和吉利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的文件要求,对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的建设多次专题讨论和研究,决定投资2029.57万元人民币,建设日平均处理城市生活垃圾101吨的垃圾卫生填埋场及配套工程。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14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本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为此,洛阳市吉利区环境卫生管理局委托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研究院承担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于2006年8月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洛阳市吉利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位于吉利区吉利乡韩庄村525m(最近)一自然冲沟内,占地72.55亩,其中管理区古地面积6.46亩,填埋区占地面积49.05亩,渗沥液处理区占地3.12亩(包括调节池和污水处理设施),堆土区占地面积5.24亩,永久性道路面积2.53亩,其余为场周围绿化面积6.11亩,总库容量为54.91万m3,服务年限12年。

采用卫生填埋方式,日处理生活垃圾73.40~123.20t,日平均处理量为101.40t。

项目生产工艺和设备先进,运营实施有偿服务。

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处理措施先进可靠,项目污染物排放可实现最大程度地削减,产生的各类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并满足总量控制要求,对各环境敏感点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2.工作内容

1)污染识别:

通过资料搜集、现场勘探、人员访谈等形式,获取企业所有区域及设施的分布情况、企业生产工艺等基本信息,识别和判断调查企业可能存在的特征污染物种类。

2)取样监测:

在污染识别的基础上,根据根据国家现有相关标准导则要求制定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取样与实验分析检测。

根据文件要求以及企业实际情况设置取样点位,通过检测结果分析判断调查企业实际污染状况。

3)结果评价:

参考国内现有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确定调查企业土壤环境质量情况,是否存在污染,并进一步判断污染物种类、污染分布及污染程度,编制年度监测报告并依法向社会公开监测信息。

3.调查依据与评价标准

1)法律法规及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

(2)《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

(3)《河南省清洁土壤行动计划》(豫政〔2017〕13号);

(4)《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豫政〔2018〕30号);

(5)《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及周边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通知》(豫环办〔2018〕66号)。

2)标准及规范

(1)《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HJ25.1-2014);

(2)《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4);

(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

(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

(5)《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

(6)《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819-2017);

(7)《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630-2011)。

3)技术指南

(1)《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环办标征函〔2018〕50号);

(2)《北京市重点企业土壤环境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暂行)》。

4.资料分析

4.1布局现状

本项目所在地为吉利区吉利乡韩庄村以西525米(最近),一条南北走向的沟内,主沟左侧发育一条支沟,整条沟断面呈“V”状,上宽下窄,边坡较陡,北、东、西三面环山。

垃圾场总平面布置按功能区分为四个区,即管理区、填埋库区、渗沥液处理区和堆土区。

管理区位于填埋场东面,占地6.46亩,区内建设有门卫、综合楼(含食堂及宿舍)、验收计量间、洗车台、小车库及机修间、给水泵房、垃圾车、清水池、消防水池、水井等。

填埋区是本工程的核心部分,利用天然沟壑建设,占地约49.05亩。

区内包括:

防渗系统、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填埋气体导排系统、雨污分流系统、填埋作业道路、垃圾坝等。

渗沥液处理区布置在填埋区下游,占地约3.12亩,该区建有调节池渗沥液坝、污水处理设施等构筑物。

堆土区占地5.24亩,主要用来堆放开挖土方,促使填埋场良好运行。

4.2生产现状

1、工艺流程

本项目处理对象为吉利区城市人口和城市生活垃圾。

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采用卫生填埋方式,日处理生活垃圾73.40~123.20t,日平均处理量为101.40t。

建设项目由填埋场主体工程与设备、配套工程和生产管理及生活服务设施等构成。

填埋区库容计算见表4-1。

主体工程与设备主要包括:

场地平整、防渗工程、坝体工程、计量设施填埋推铺、挖运土方、防洪、地下水导排、滲沥液收集处理、填埋气体的导出与处理、水土保持、绿化隔离带、防飞散设施、填埋区道路、封场工程、监测井设置、设备选购。

配套工程主要包括:

垃圾转运站、进场道路、通信、供配电、给排水、

消防、监测化验、冲洗、消毒和洒水、围墙。

生产管理与生活服务设施主要包括:

办公用房、生活用车和浴室等设施。

表4-1填埋区库容计算表

填埋高度(m)

面积

(万m2)

库容

(万m3)

覆土量

(万m3)

有效库容(万m3)

垃圾坝坝顶以下部分

10

0~0.401

1.34

0.17

1.16

垃圾坝坝顶以上部分

平台一

10

0.401~0.96

6.60

0.86

5.75

平台二

10

1.11~1.50

13.00

1.69

11.31

平台三

10

1.60~1.71

16.55

2.15

14.40

平台四

14

1.71~1.52

17.42

2.26

15.16

合计

54

54.91

7.13

47.78

2、主要生产设施设备

填埋区是本工程的核心部分,利用天然沟壑建设,占地约49.05亩。

内包括:

防渗系统、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填埋气体导排系统、雨污分流系统、填埋作业道路、垃圾坝等。

填埋场主要设备清单见表4-2。

表4-2填埋场主要设备清单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产地

1

垃圾专用压实机

1

国产

2

装载机

1

国产

3

履带式推土机

1

国产

4

挖掘机

1

国产

5

自卸汽车

1

国产

6

洒水、喷药车

1

国产

7

吸污车

1

国产

8

防飞散网

若干

国产

防渗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防渗层,该方法是目前广泛采用的防渗方法,具有防滲性好、防滲系数K≤10-7cm/s,化学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施工方便,技术成熟,性价比较高,气候适应性强,使用寿命长达50年等优点,并采用GCL钠基膨润土垫替代膜下防渗保护层。

填埋场底部防渗结构见表4-3。

填埋场边坡防渗结构见表4-4。

表4-3填埋场底部防渗结构一览表

序号

工程防渗内容

备注

1

压实粉质粘士地基

保证场址底部光滑

2

GCL钠基膨润土垫(4500g/m2)

膜下保护层

3

1.5mm厚的HDPE防渗膜

4

500g/m2土工布(场底)

膜上保护层

5

300mm厚渗沥液导流层

滲沥液导流层、间断铺设

6

200g/m2土工布

导流层保护层

7

填埋垃圾层与覆土层交替进行

表4-4填埋场边坡防渗结构一览表

序号

工程防渗内容

备注

1

边坡基础

保证场址底部光滑

2

GCL钠基膨润士垫(4500g/m2)

膜下防护

3

1.5mm厚的HDPE防渗膜

4

500g/m2土工布

膜上保护层

5

编织土袋保护层

膜上保护层

6

填埋垃圾层

3、生产工艺

图4-1垃圾填埋作业各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图4-2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图

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说明:

1本填埋场属山谷型填埋场,为有效减少渗沥液产生量,将填埋库区实行分区,然后逐区进行单元式填埋作业。

每一单元填埋厚度为3.5m,其中垃圾压实厚度为3.3m,覆土厚度为0.2m。

当日垃圾当日覆土,以防止垃圾中轻质、飞扬物质飞散,抑制臭味,防止蚊蝇滋生,保持作业面整洁。

若每一作业区完成阶段性高度后,暂时不在其上继续进行填埋时,为避免因长时间垃圾暴露进入大量雨水,产生大最渗沥液,应进行中间覆盖,覆土厚度为0.3m。

每一单元垃圾填埋采用分层压实方法进行操作,每层厚度0.4~0.6m,垃圾经过分层压实后累计净厚度约3.3m后,再进行单元式覆盖。

2在垃圾运输和填埋作业过程中的扬尘、病菌和垃圾发酵的异味(H2S、NH3)等对环境空气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3填埋场防渗措施的不完善,使得渗沥液直接下渗,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垃圾在填埋场地自身水分和受雨水影响形成的渗沥液以及填埋场生活管理区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出或渗入地下,造成对土壤的污染;

4场区以外洪水对垃圾填埋场所造成的破坏,如将垃圾冲至填埋场以外区域等。

5运输车辆与作业机械的噪声等。

4.3“三废”产生情况及治理措施

4.3.1废气的产生及治理措施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可知,废气的主要来源有:

(1)垃圾填埋后有机成份在细菌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生化反应。

垃圾分解开始时是一个短暂的好氧氧化,而后随着氧气的耗尽,进入一个漫长的厌氧分解过程。

两个过程的主要反应如下:

好氧分解:

有机物质+O2→CO2+H2O

厌氧分解:

有机物质+H2O→CH4+H2S+NH3+CO2

主要污染物有甲烷、硫化氢、氨、甲硫醇。

本项目采取经导管系统收集后再集中燃烧处理后排放,气体经燃烧处理后转化为水蒸汽、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毒性较小的气体排放。

填埋场导排气体系统一般集气效率为70%,而收集气体可完全燃烧,燃烧率达100%。

(2)埋场填埋作业区会有恶臭气体产生。

其逸散量约为填埋场气体产生量的50%,导致恶臭气味的主要物质是硫化氢、氨等因子,属无组织排放。

工程可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